泉州,福建的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那么泉州的元宵灯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泉州元宵灯会是何等的盛况呢?本期传统节日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睇(dì)灯,泉州元宵灯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泉州特有的春节民俗——睇(dì)灯。泉州灯节始于唐朝,当时一些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也带到泉州。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门口、店前都张挂着精心制作的一盏盏花灯。一到晚上,花灯点亮,整条街成了灯河。男女老少盛装打扮,倾巢而出,走上街头,争相欣赏品评这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花灯,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
睇灯热闹十足,挂灯同样有讲究。在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另外生子之家,会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如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
泉州的春节催生出泉州花灯,泉州花灯又红火了泉州的元宵夜。“泉州花灯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体,极富工艺美术价值。”曹淑贞介绍,“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都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以陶冶与启迪,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传统方式做花灯,大多是用搓好的纸捻,将劈好的竹篾绑扎成各种形状的灯骨架,糊上色纸,描上山水、人物、花鸟,写上吉祥的字句,贴上花边,装上丝穗,内放蜡烛或小油灯,有的还放上檀香。随着时代的变迁,泉州花灯制作手艺也不断创新,变着花样满足世人对花灯的审美与欣赏追求。
“传统的竹片骨架承重能力有限,最高只能做到3米左右,无法满足大型灯展的要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彩扎花灯几乎都是挂灯,挂在高处,供人们仰头欣赏,不能太重、太大,造型小而精致。近二三十年来,造型复杂、体型巨大的花灯逐渐出现在市场上,长的可达百米以上,高的可达十多米。
不仅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新技术也被应用在花灯制作上。“现在的花灯愈发多种多样。电能制动让人物、动物等造型的花灯能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连动物的拟声发音也更加逼真。”“灯光来源也变了,从普通的白炽灯改成现代的LED灯,只要事先编好程序,花灯就会不停转换颜色,绚烂夺目。”
2006年,泉州花灯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泉州闹元宵习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材料千变万化、式样层出不穷,始终不变的是“千盏花灯照泉州”的盛况,正如曹淑贞所说——“点亮一盏灯,温暖一家人,这是我们泉州人不变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