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金”建筑风格的古宅,在潮州城里并不少见,然而大多数却破落不堪,有的杂居着多户人家,有的被一把锁头紧锁,无人居住。
近日,牌坊街旅游区一家名为大夫第的宅院经过重修后正式以民居客栈的形象亮相,这意味着,老市区第一家具有清代风格的民居客栈终于诞生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潮州古民居的再现。
清代风格古民居再现
牌坊街北段,一串古色古香的灯笼悬挂于载阳巷口,灯笼上写着“大夫第客栈”五个繁体大红字。
步入载阳巷,客栈的八卦金漆木门和屋檐下的金漆花鸟木雕首先映入眼帘。
木门额匾上镶金的“大夫第”透露出儒雅之气。
客栈依照原先古民居的“四点金”建筑风格进行改造,所有的建筑格局保持不变。
第一落的屏风上见有门神,左右两侧有两厢房间;绕过屏风,见金鱼嬉戏于天井中央的水缸中;走过天井即到中厅,一厅两房,厅中摆放两套酸枝木椅和茶几,非常大气;往内又是天井,以清水砖铺设两侧墙壁,墙壁中央开有古钱窗;再往内则为两层楼房。
一名来访的珠三角游客告诉记者,第一次真实地体验潮州风格的民居客栈,很兴奋,早上还和客栈老板一同喝粥,吃完饭后到牌坊街散步,很惬意。
他告诉记者,曾经住过凤凰、丽江、平遥等地方的民居客栈,感觉都很不错。
但潮州的民居客栈就坐落在热闹的居民区中,一出门就能看到上学的孩子,上班的市民,沿街的小摊贩,充满了生活气息。
对比其他古城规划出来的客栈,潮州显得更为真实。
不少本地街坊参观后,惊叹地说,“原先只是充满期待,踏入这座民居客栈后明显感觉到主人花了很多心思,注入了真感情。”
曾想改造成潮州民间特色餐厅
客栈主人叫廖奕铭,据他介绍,“破四旧”时期,这座大夫第曾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此次邀请了曾修复孙中山故居的古文物建筑队进场修复,整体建筑中的大部分工艺装饰均能被复原,着实令人感到欣喜。
记者看到,如今厅堂金碧辉煌,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地方无处不显示出清朝时期潮州的文化韵味。
谈及这座宅子的历史,廖奕铭称是其旅居泰国的爷爷廖振祥在解放后从他人手中购得,其他情况知道得不多。
廖奕铭称,起初曾想把旧宅子改造成潮州民间特色餐厅,好让游客品尝家常菜,但考虑到这样对古建筑的破坏性较大,于是作罢。
最终,他决定将宅子改造为民居客栈。
在得到长辈的同意和支持下,斥资近百万,从去年4月份开始,廖奕铭聘请了古文物建筑队研究修复方案,自己也深入潮州城里的其他大户宅子调查,力求每一处都恢复清朝时期的风格。
修复用了近9个月的时间。
修古宅不为眼前收益
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多久才能回收投入资金?廖奕铭称,如果拿这笔钱去做其他生意的话,可能很快会看到收益,但用来将古宅子修建成民居客栈,收回成本可能遥遥无期。
他告诉记者,目前在潮州古城里,清代风格的古宅子数量不少,特别是“义、兴、甲”等古巷,“大夫第”、“资政第”、“儒林第”云集,但尴尬的是,这些宅院中,要不只剩下老人留守,要不锁门举家迁往新城区。
而这些古宅子的主人大多数或是没有能力进行重修;或是房头太多大家不齐心;或者有心重修却不知道如何修复。
廖奕铭认为,通过重修自家的宅子,向其他古宅子的主人提供一种参考,让潮州城里活跃出更多的民居客栈,搞活牌坊街的文化氛围,为潮州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据了解,从本月试业至今,闻讯来到大夫第客栈的街坊络绎不绝。
一名街坊参观后激动地对廖奕铭说,原来古宅子可以修复得如此具有文化底蕴,回去肯定要着手规划一下修复方案。
然而,廖奕铭对古宅客栈有着更深的理解,他说,“要了解潮州文化,绝对不是走马观花游潮州城,建一个客栈,更重要的是能让游客体会潮州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他还有很多的设想:传统节日时和客人一起做“红桃粿”;在中厅开设文化小沙龙,邀请本地文化人士参观,交流潮州清代古宅文化,增强大家对古宅的保护意识……
望采纳!!!!!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清朝的客栈是甚么样的屋内有什么摆设房间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