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青铜礼器.初为煮或盛鱼肉用之炊器.多为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之方形者。
九鼎为夏禹所铸。
大禹治理好泛滥的洪水以后,划神州大地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他要在每州立一个扶正祛邪的纪念物,便令九州州牧收集天下青铜,铸造九鼎。
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
九鼎象征九州,被置于宫门之外,借以显示夏王成了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统一。
九鼎还被神化为获得“天命”之所在,成为统治阶级的权力象征。
夺九鼎也就成了帝王们的一个天然的争战行动。
商汤灭夏为王,九鼎迁至商都,周武伐殷而得九鼎。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
而由楚国首先发难。
野心勃勃的楚庄王带兵来到了周朝都城洛邑,试图夺鼎,周定王派使节见楚王,楚庄王向使节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这就是“问鼎”一词的由来。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是奄奄一息,秦齐等大国为了争夺九鼎,不惜兵戎相见。
周灭亡前后,据传鼎就沦没于泗水的渊底。
以后秦始皇出巡过彭城时,派人下水打捞,未能如愿。
作为权力象征的九鼎,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不知所终。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
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1] 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
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九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