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为天圆地方,亦以圆方作天地的代称。
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
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尚书·虞书·尧典》讲尧待天下太平后: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随后命羲和、羲仲、和仲、和叔分赴四方,这就是最早的天圆地方的理论和实践。
其中可以从河图洛书中得以佐证,天圆故然没有今天的精确认识,但已经蕴育了朴素的宇宙观,地方则是指地平坐标系,方指方位或方位角,即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卯代表东方,并用十二个地支,十个天干,四个卦象表示二十四个方向并构在整个周天(360度圆),这是天圆地方的源流。
天圆地方是来源于《易经》先天八卦的演化所推演出的天地运行图,也就是天圆地方图 。
其中外部环绕的卦象,代表天的运转规律,而中间方形排列的卦象,则代表地的运转规律。
天是主,地是次,天为阳,地为阴。
两者相互感应,生成了天地万物。
扩展资料:
天圆地方本质上是《易经》阴阳体系中对天地生成及其运行的解读,而《易经》为百经之首,国学之源,其思想体系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按照阴阳五行演化而来,因此在古代的各门学科中,都有阴阳五行的思想体系在其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