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
青田县在元末属江浙行省处州路(今浙江丽水)。
东临温州路(今浙江温州),境内多山。
南田山在青田县城南一百五十里处。
南田山的形势,乃是“万山之巅,独开平壤数十里,号南田福地”。
《洞天福地记》中记载说:“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刘基天资聪明却好学习,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
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
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
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
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
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
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
尝谏止建都于凤阳。
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
四年,赐归。
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
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
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扩展资料: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谋臣,他足智多谋,为人厚道。
有一天,他听说皇上新建的宫殿快要完工,就前去观看。
谁知刚跨进宫殿,只见迎面匆匆走来一人,到他面前,双膝跪下,大呼:“刘大人救命!”弄得刘伯温莫名其妙。
原来此人是名雕花工匠,只因新建宫殿的一根大梁上的浮花,雕得不怎么好,正在加工,不料朱元璋独来游殿。
他看到这豪华的新殿,好不得意,禁不住“哈哈哈”狂笑起来。
就在这当口,突然梁上传来一阵咳嗽声。
朱元璋抬头一看,见殿梁上有一老工匠在干活,顿时显得十分尴尬,心想:堂堂皇上,如此轻狂,传扬出去,岂不有失体面。
但又不便马上发作,便一脸怒气离开了新殿。
这下可吓坏了梁上的工匠,心想:皇上的轻狂,怎能让平民知道?看来凶多吉少,命儿难保了!刹时急得差点从梁上摔下来。
他素闻刘伯温对人宽厚,因此看到刘伯温进殿,便跪倒在地,口头求救。
刘伯温听后,捋着胡须稍加思索,便凑近工匠的耳边轻声嘱咐一番。
过了几天刘伯温装做不知朱元璋已去过新殿,启奏道:“臣闻皇上的新殿已快落成,何不前去审视一番。”朱元璋因恐泄露了“天机”,不好说已经去看过,君臣便一同来到了新殿。
两人在殿内转了一圈,正待离去。
忽听梁上传下一阵咳嗽声,朱元璋抬头望去,正是前天那名工匠,顿时脸沉下来。
这时刘伯温大声喝道:“大胆刁民,为何见了皇上也不回避?”
这时工匠按刘伯温所教的办法做了个动作,朱元璋见了就打消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刘伯温教给工匠是什么办法吗?
谜底:刘伯温所教的办法是:“装哑”。
当刘伯温大声喝问时,工匠默不作声,只用手指了指嘴巴。
刘伯温说:“原来是个哑巴。”朱元璋也真的认为工匠是个哑巴,自己的轻狂,传不出去了,也就打消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元末明初,刘伯温隐居于青田的山中。
由于他能言善谋,许多村民都向他请教棘手的问题。
一天,一位村民慌张地跑来,脸上露出胆怯:“先生,我姓孟,住在李家庄,以卖菜为生。
今天来了几个恶霸,他们要我每天交保护费,否则就收拾我,我该怎么办呢?”刘伯温沉思了一下,说:“待他们再来时,你挥刀向他们冲去,保证他们再也不敢来骚扰。”
不一会儿,又有一位村民怒气冲冲地走来,眼神中难掩气愤:“先生,我姓王,住在王家庄。
我卖肉都十几年了,今天却有恶霸找我收保护费。
我当时就想教训他们,但被我老婆拦住了。
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刘伯温想一想,说:“待他们再来时,你请他们好好吃一顿。
记住,吃饭时多叫上族人。”
村民走后,一旁的书童不解地问:“同样的问题,先生为什么却给出两种不同的办法呢?”刘伯温笑着说:“孟姓是小姓,第一个人身单力薄,就算交了保护费也难免不再被欺负。
只有反击才能根绝后患。
而王姓是大姓,在吃饭时展示了家族的实力,恶霸们才不敢轻举妄动。”情况果真如刘伯温所料,十几天后,两位村民都高兴地前来道谢。
对于处世的智慧,刘伯温作出了完美的诠释:弱者不可示弱,要立之以刚强;强者不可逞强,要辅之以圆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基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有没有关于刘伯温的传记关于他真实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