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就找到这一点!看来我们成都人已经不重视这些老古董啰.
http://www.nanjing.gov.cn/cps/site/dmb/zhxx-1_a2005050841608.html
老成都地名古迹漫谈(2005-05-08)
高升桥 民国年间重修。
《华阳县志》云:“高升桥,清康熙时(约 1691年)创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补修,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修,民国十“年(1923年)培修。”原为石桥,光绪年间翰林院侍讲学士颜楷(1877——1927年,字雍者,成都人)曾为此桥题名,镌刻石碑立于桥侧。
今碑佚桥亡,仅存地名。
元通桥 原名“古圆通桥”,为一石拱桥,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
桥旁原有圆通寺,清末民初(约1911年)已毁。
“圆通”一词为佛教术语,意思是不偏不倚,无阻无碍。
《华阳县志》云:圆通 桥,“道光十年重修,宣统元年培 修。”1965年,古桥仍完好无损,次 年改建为平板桥。
桥侧即元通场。
燃灯寺东汉墓 共两座,均为武侯区文物保护单位。
一号墓于1982年11月由成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发掘。
该墓座北朝南,长 11.6米,高1.3米,分为甬道、中室、后室三部分,以青色云纹方砖、回纹方砖、草纹方砖砌成卷拱型。
左门刻有汉隶“巴郡府君神门”,右门刻一门神,手持长棍。
出土文物有五铢钱、铁狮、残破陶片共50余件。
二号墓于次年5月发掘。
该墓座西向东,其大小、内外结构悉如一号墓。
左门刻有汉隶“梁离狐茂陵任君元升神门”,右门刻有“中平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中平四年即公元187年,距今1814年。
出土文物中,以直百钱最为珍贵,对研究东汉钱币史。
四川地方史都有极大的价值。
此外还出土了五铢钱、残破陶片和一枚重约一克的金币。
神仙树 原名为寿仙场。
相传光绪年间(1875——1908年),此地有一枯树桩,中空,贮满清水。
迷信者言枯树已成仙显灵,饮其水能治百病,愈传愈玄。
于是四方善男信女便给枯树被上红衣,求神赐福祛病,香火盛极一时,因名神仙 树。
三教庵 始建于清同治十年( 1871 年)。
供奉儒教之祖孔子、佛祖释迦牟尼。
道教之祖老子,寓三教合一,劝人行善之意。
民国年间,大部分建筑被毁,仅存正殿,1960年改建为小学。
红牌楼 宋元时期为一幺店子,后当地人为祈求五谷丰登于民国二年(1913 年)改称“永丰场”。
《华阳县志》云:“明嘉靖中(约1543年),蜀(藩)王于此建坊。
北人谓‘坊’曰‘牌楼”,当时藩府亦沿是称,故今俗犹呼‘红牌楼’也。”明蜀藩王朱椿在离城约十里的此地建牌坊,乃效秦汉十里长亭之意,以便接送康藏地区来朝的官员,因牌坊系用红砂石建造,政当地人称之为“红牌楼”。
九顶山蒙难烈士墓 位于簇桥镇前十字路口5701厂公路旁约50米处,地名沈家桥。
墓群为东西方向,成一字形排列。
中间大墓为西南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胡超伦烈士墓,其余每四墓一组,左右各两组,砖石结构,拱成圆弧形。
每座墓长约3米,宽1.4米,墓前立碑,上书烈士姓名及生平简历。
蒙难烈士共17名,均系首批调到西南地区筹建空军的主要干部和技术人员。
1951年8月23日,他们乘飞机由北京返回成都,至茂县九顶山时,因气候恶劣,飞机失事遇难,遗骨运回成都安葬于此。
当时簇桥地区尚有零星土匪骚扰,为保证葬礼的顺利进行,还部署了军队。
1955年7月,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政治部为烈士立碑纪念,现为武侯区文物保护单位。
簇桥 又名簇锦桥。
“簇”的字义是供蚕吐丝作茧的用具,多用农作物的秆如油菜秆、麦秆等扎成。
簇桥在明代,以前为竹索桥。
明惠帝建文年间( 1399——1402年)改建为五孔石 拱桥,跨度30米,中可行船,两边有石栏杆。
民国年间重修之。
《双流县志》云:“明 嘉靖二年( 1523年)培修。”桥墩所刻文字则云:“清咸丰三年(1853年)由当时广都 (今双流县)民众重加修缮。”1972年改建为水泥平桥,桥旁为簇桥镇,盛产蚕丝。
自秦汉以来,成都为蜀锦生产的中心,而簇桥地处成都平原腹心,故栽桑养蚕业十分发达,丝织品和生丝的交易十分繁荣。
唐 宋时期,因蚕丝交易兴旺,簇桥一度改称 为“茧桥”。
明清之际,无论是东路的资州(今资阳市),北路的法川(今三台县),南路的嘉州(今乐山市),西路的灌县(今都江堰市),还是省外的湖北、陕西、江西、广东等地的丝绸商人都云集于此。
李家钰上将墓园 位于川藏公路广福桥侧。
李家钰( 1892——1944年),蒲江县大兴乡人.抗日战争时期任三十六集团军总司 令,民国三十三年5月21日在河南省陕县秦家坡壮烈殉国。
遗体于6 月初运回成都,安葬于此处。
墓园竣工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1966年秋季被“红卫兵”毁坏。
1984年5月重建,然已非昔时旧貌。
磨子桥 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 1850年),因桥面刻有磨槽状花纹,故名。
一说是桥下有水碾,俗呼“磨子”。
桥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仅存地名。
衣冠庙 庙后土堆相传为蜀汉忠义侯关羽衣冠墓,位于洗面桥南。
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庙内设戒毒所,羁押吸毒犯。
后庙毁墓平,仅存地名。
桓侯巷 桓侯为张飞封溢。
巷内有张爷庙(又名桓侯庙),为清代成都屠宰业所建,因张飞是杀猪匠出身,故屠宰业均祀张飞。
庙后有张飞衣冠墓,墓东一泓碧水,名放生地。
“文革”中,墓改建为防空洞,地亦不存,遗址今为小学。
黉门街(包括国学巷) 黉门乃学宫大门,古代读书人考上秀才,称为“身入黄门,天子门生”。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战功赫赫的陕甘总督杨遇春(1761-1837年,崇庆州武举人)告老还乡,皇帝特于此处御赐一座园林别墅,内有观稼亭。
宣统二年(1910年),杨氏后人将此园林别墅捐出,作为存古学堂校址,学堂内设四先生词,把宋代四川著名学者范景仁、范淳甫、张南轩、魏鹤山。
学生来源在举人、贡生、秀才、监生中择优录取。
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四川国学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并入四川大学,原校舍的一半改建为济川中学。
即今成都十六中。
老马路 原为城郊田野间通往太平南街之老马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难民大量涌入,遂有人于此购地建房。
然至解放前夕此地仍是菜圃多,民居少。
直至60年代一环路建成后,始逐渐改观。
四维村 建于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古代以礼、义、廉、 耻为治国之四纲,做人之准则,又称“四维”,语出《管子·牧民》。
村以此为名,寓弘扬祖国传统道德之意。
九如村 《诗经·小雅·天保》云:“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中连用九个“如”字。
用作村名,有祝贺福寿绵延之意。
机投镇 前蜀王建、王衍曾在此大兴土木,营造皇家梅苑御园,并常来此地设宴赏梅。
机投镇的得名缘于街头一桥墩形似织布机头,后谐音为机投。
机投桥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桥成后,桥侧即形成集市。
1960年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桥墩系条石所筑。
金花镇 又名顺江场。
金花桥建于明代,横跨江安河,为九孔石拱桥。
《双流县志》云:“金花此地,自古以来为藏卫要冲,休憩之所。
桥 下深潭,清澈如镜,时有映月散彩,故又称之为‘金花夜月’,为一胜景。”金花桥下有著名的金花堰,是牧马山灌渠的进水口。
关闸时,千米长、百米宽的水面一平如镜。
若逢秋高气爽,明月朗照之夜,但见粼粼波光,映月溢彩,静影沉壁,衬托看两岸的万家灯火,那恬静的夜景实在美丽!
此地空气清新,一派田园风光。
春日千顷黄色菜花,灿若云锦,清香袭人。
炎夏荷花争艳,蛙声如汇,令人暑意顿消。
秋日稻浪千重,一片金黄,令人悦心赏目。
实为居家休闲和近郊旅游的好去处。
刘湘墓园 即今南郊公园。
建于1941年,占地115亩。
总工程师为时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的杨廷宝教授。
墓园仿北京清陵建筑风格,线条对称。
当时以牌坊门为正门,门前为小桥流水。
桥为石质,栏柱上雕有云纹,与北京颐和园长廊云柱相似,经历了六十年风雨的侵蚀,已出现朽坏。
桥前,原有一尊高10米的汉白玉石刻“刘故上将神道碑”。
字为龚泽博书,碑文为杨庶堪撰。
碑在1965年被毁。
牌坊门上刻“刘故上将墓园”,石质坚固,雄伟壮观。
从牌坊至闹坊(俗称三洞)的大道两侧的柏树,均为当时四川军政界的风云人物张群、张澜、吕超、邓汉祥、刘文辉、邓锡候、潘文化、唐式遵、熊克武、王统绪等手植。
阙访为牌楼式建筑,红墙绿瓦,正中悬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匾“永念忠勋”,背面正中悬有蒋介石题匾“英姿飒爽”。
阎坊左右为两座碑亭,一座为四方形,立余中英所书的《国葬令》碑;一座是多角形,立刘东父所书的《褒扬今》碑。
两亭均为木石结构,简瓦脊爪,彩绘隶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多角形碑亭毁于“文革”中。
在阙坊与荐馨堂之间的平坝上,原有刘湘戎装铜像立于高约二米的水泥座上,今则无存矣。
荐馨堂即享殿,为重檐歇山式的木结构建筑,高大宏敞。
正中供奉刘湘身着上将礼服的巨幅彩色油画像,藻井上绘有三个大型国民党党徽。
东西配殿供刘氏列祖列宗牌位,周围广植玉兰。
荐馨堂后便是刘湘墓,下为须弥座,上即坟台,台四周为雕花栏壁,再上为坟墓封土。
墓前原有一对大石狮,1973年被移置于阙坊前,墓左右及后面均为柑桔园。
墓于1966年8月被毁。
红瓦寺 建于明代,原名德元寺。
史籍记载明蜀王常游此寺。
寺周围多明代蜀王府内侍墓,俗呼太监坟。
三瓦窑宋代为一么店子,明代在红瓦寺至此处建有三处砖瓦窑,按顺序排列,红瓦寺为头瓦窑,为明代蜀王府烧制陶器之地。
此处为三瓦窑,工人及监工均住此,加上来往人员及运输人员均需食宿,逐年建房造屋,渐渐形成场镇。
笔者1980年来此时,镇上有一条正街,长约300余米,七条小巷,居民仅3700多人。
高攀桥 俗称高板桥,桥为木石结构,建于清中叶,有桥楼,桥两头均悬匾。
故老相传,桥竣工时,一游方老道士路过,误辟踩新桥,后悔不叠,连连施礼,口称:“高攀,高攀。”遂为桥名,今已不存。
桂溪寺 建于明代,民国年间重修之《华阳县志》云:“明代中涓所建。
…… 嘉靖时(1522-1566年)宁仪、周琦两承奉卒,皆葬寺后。”门额大书“桂溪古寺”,匾长150厘米,宽50厘米。
殿宇三重,巍峨雄伟,门前一对石狮,高约250厘米。
笔者1975年来此时,见上红色的山门虽有些破败,但森森古木掩映下的寺院建筑仍基本完好(当时为成都五金公司修制厂),周围则是一望无垠的纵横阡陌,间杂着青瓦小院的农舍和翠竹林盘。
远处,清清的锦江水泛着波光,古意苍茫!不失为品茗休闲的好去处,今则仅存老树夕阳矣!
金沙寺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谷睿所撰《金沙寺碑阴践》云:“盖金沙寺寓万里桥之侧,肇自汉唐以来,称之曰宝莲堂。
神异高僧恒游于此,逸人墨客览兴于此,诚胜迹也。”民国年间重修之《华阳县志·古迹》云:“寺在江洲(即状元洲,杨慎曾泊舟此处)上。”《蜀中名胜记》称,南门外有江洲,其处俗呼为七星滩,中有金沙寺者,即谓此矣。
(杨)升庵有记,乃为寺桥慈航而作。”“状元洲上晚钟沉”乃明清两朝成都胜景之一。
迨民国初年,状元洲因河道变迁,已与锦江南岸陆地连成一片,即今之金沙寺。
石羊场 据史籍记载,石羊场上的石羊乃清康熙年间所建之关帝庙内的遗物,至今仍保存完好。
该石羊长160厘米,高80厘米,系用灰红色细质石料雕凿而成的呈匍匐状的母石羊,颈直向上,头略向右视,毛为细长的卷纹,刻工细致,似为东汉故物。
近慈寺 宋元时名濯锦厢,位于石羊场南。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尼智闲(俗姓张,为石羊场大户) 将祖宅濯锦厢捐出建寺,奉母以终。
因与慈母近在咫尺,故名寺日“近慈”。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真悟和尚重修此寺。
乾隆十五年(1750年),再度培修。
同治四年(1865年),成都文殊院第九代方丈落云法师接管该寺,遂为文殊院脚庙。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能海法师 来此创办藏传密宗根本道场,培养了不少弘法人才如隆莲法师、贾题韬先生、清定法师等。
寺院占地约40亩,五重大殿,“文革’冲被强行拆除,建为成都整流器厂和继电器厂。
武侯祠 约建于隋初(590年左右),明末毁于战乱。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
因诸葛亮属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竣工后即由道士主持,成为道观。
先后担任观主的有当时名重西南的道教领袖张清夜(1676——1763年)以及张合桂、徐本衷等人。
嘉庆年间(约1808年)。
黄合初写了一篇《石琴铭》,镌刻于祠内“琴亭”之石琴上,由衷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铭文句丽辞清,对仗工稳,然世人多不知,诚憾事也。
兹录于下:“坚贞其质,雅正其音。
宁静者学,淡泊者心。
宗臣已往,遗像长钦。
惠陵之侧,锦水之情。
祠堂肃肃,柏树森森。
良工仿制,古调堪寻。
草庐抱负,梁父胸襟。
一弹再鼓,千载龙吟。”
南台寺 在今南台路西头,建于清康熙年间,当时四周均为菜圃,为南郊游览胜地。
乾隆年间翰林院大学士张问陶(1764-1814年)曾于此处雅集群贤,临水赋诗,并绘《南台秋禊图》。
前人咏诗曰: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目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寺毁于民国年间,今仅存街名。
金陵路 原为菜圃。
1938年春,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西迁成都,校本部设此.逐渐形成街道。
当时此地名流云集,群星璀璨,如史学大师陈寅格、蒙文通、冯汉骥,中文系名教授吕叔湘、程千帆等,咸集于此。
1946年秋金陵大学迁回南京,遗址现为小学。
龙爪堰 民国年间重修之《华阳县志·山水》云: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蜀藩王于此筑石堰,截堵清水河水,分三股灌田,形似龙 爪,故名。
其堰甓石坚固,相传四周悉用铁锭联贯,故历五百余年而不毁。
望江楼公园 今人多以为该园为薛涛生活及葬身之处,实为一大谬误!学术的价值不在于取媚时俗,而在于传诸久远,史学界早已认定.薛涛生活及制笺处,均远在城西烷花溪。
晚年的薛涛厌弃市廛,卜居碧鸡坊(今西门东胜街), 死后葬于西郊王建墓一带。
其基极有可能在公元918年修造王建墓时被夷平。
到了明代,由于唐时的百花潭(在杜甫草堂南,非今之百花潭公园也)逐渐淤积,流量减小,不便浸沤造笺原料,蜀藩王府乃于今望江楼下的玉女津取清澈甘冽的井水仿造薛涛笺,名此并为薛涛井,并环以石栏。
这便是薛涛井得名的由来。
清康熙三年(1664年)阴历三月,有人于井畔立碑,大书“薛涛井”三字,今尚存。
至于井旁之薛涛墓,则绝对是假货。
望江楼 原名崇丽阁,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取西晋文人左思《蜀都赋》“即丽且崇,实号成都”之义。
其地原名雷神庙。
阁为五级,高26 米,为全木穿逗结构建筑,设计精巧,造型宏伟壮观,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朱柱黄脊,屋面覆盖碧绿色琉璃瓦。
翘角尖上挂有铜铃,微风吹过,期然有声。
楼阁底屋及顶层的天花板上绘凤凰牡丹和团龙图案,系1953年成都民间老艺人罗松林的遗作。
阁尖为鎏金宝顶。
整座阁楼气势宏伟,风格典雅,堪称成都古建筑中的翘楚,是我市的标志性建筑。
崇丽阁峻工后,又于其旁建吟诗楼、摆锦楼以及烷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泉香树、清姿室等,遂为达官贵人、富商显宦游宴饯别之所,面积也由原来的十余亩扩大至今天的120余亩。
潘文华上将墓 位于一环路西一段成都正则会计学校内。
潘文华,号仲三,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仁寿县文官乡一个贫农家庭,幼年父母双亡。
他23岁进入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堂,与小他5岁的刘湘互为同学,后成为终生好友。
1909年,两人同时毕业,进入军界。
1937年,刘湘率川军出川抗日,潘任刘部第二十三军军长,驰骋于江苏、安徽两省之间,抗击日寇。
1938年1月,刘湘在武汉病逝,潘文华护送灵枢回成都,被任命为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兼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成为刘湘旧部中举足轻重的铁腕人物。
1949年4月,被任命 为西南军政长官署副长官。
12月9日,他与刘文辉、邓锡候在彭县通电起义,导致西南战局为之大变。
1950年10月,潘文华病逝于成都,遗言葬于刘湘墓旁。
当时刘湘墓园周围还是一望无际的大片农田,潘墓距刘墓直线距离仅300米左右,相互之间清晰可见。
由于解放初期成都郊区局势动荡不安,土匪暴乱此起彼伏,故潘将军墓建得十分简陋,仅为一大圆形土丘,高约二米,直径约三米,四周有围墙,占地约50平 方米。
墓侧还有一小墓,系其子潘清洲少将(1910—1975年,曾任四川省人大常委)骨灰安葬处。
每年清明,潘氏后人都要来此扫墓。
清末四川提督唐友耕墓 唐友耕(约1830-1882 年),字泽波,云南大关县人。
16岁投军,性情剽悍,在平定李永和、蓝朝鼎起义中,锐勇无比。
咸丰十年(1860年)初,四川提督占泰阵亡,他在枪林弹雨中将其尸体夺回。
7月,在名山阻击战中,他身负重伤,几濒于死,幸得部下救回。
伤未痊愈,又率部与湘、川诸军平定了李、蓝起义,他也从千总升为副将。
同治元年(1862年),升任重庆镇总兵。
随后,唐友耕率各路清军沿长江布防,阻击自湖北人川的石达开部,激战年余,在大渡河畔击败石达开。
被擢为云南提督,衣锦还乡。
光绪六年(1880年)调任四川提督。
1882年死于提督衙署(今文化宫)。
墓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王光祈碑亭 在新生路四川音乐学院内。
王光祈(1892-1936年),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温江县鱼岛镇人。
1908年考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同学有郭沫若、李颉人、周太玄等人。
1918年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
此后,他以一个青年人的幼稚,投身于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宣传和组织活动,结果不到两年就一败涂地。
痛定思痛后,他决心脱离政治,远赴德国柏林学习音乐。
1927年春考人柏林大学音乐系。
1934年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由于过度勤奋和生活拮据(完全以卖文挣稿费为生),终至积劳成疾,病入膏盲,于1936年月12日碎然逝世于德国莱茵河畔波恩医院,年仅44岁。
骨灰于1938年辗转运回成都1941年冬安葬于沙河堡花果村菱角堰侧。
1970年修建7436厂子弟校,墓被掘,仅存墓碑。
碑文为:“温江王光祈乡生之墓”,民国三十年冬立。
1983年10月,墓碑迁至四川音乐学院,并建碑亭妥善保护。
广福桥 民国年间重修之《华阳县志》云:“广福桥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修,嘉庆十六年(18月11年)重修,民国十二(1923年)培修,原为石材平式。”光绪年间翰林院侍讲学士颜楷曾为此桥题名,镌刻石碑立于桥侧,今佚。
儒林祠 位于簇锦镇。
民国七年(1918年)建。
洞内供奉着清末四川国学大师刘沅(1768-1855年,字止唐)身着清朝官服塑像。
据1929年出版的《清史稿·儒林列传·刘沅传》记载:刘24岁中举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他从双流县柑梓乡三圣村(旧名云栖里)祖宅移居成都南门纯化街(又名三巷子,1959年修建锦江宾馆时拆除殆尽)。
新宅院中有株百余年老槐树,浓荫掩映,雍穆恬静,刘遂名宅日“槐轩”。
此后四十二年,他一直在此讲学治学,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
门生弟子遍布西南各省,世称“槐轩学派”(简称“刘门”)。
其代表人物有颜楷、熊光提、刘威妍、刘威俊等著名学者,在近现代四川国学界(尤其是道教界)有深远的影响。
吴佩军、陈寅格、梁漱溟、蒙文通等国学大师皆服膺其学。
道光五年(1825年),清廷授刘文职正二品资政大夫(散阶),改国子监典簿,但刘沅一生淡泊功名利禄,不久即乞假还乡,咸丰五年(1855年)逝世。
民国时期,“槐轩”门额有清末翰林院编修伍肇龄所书“清儒林刘止唐先生第”,黑底金字,庄严肃穆。
簇锦镇的这座儒林祠,为簇桥地区“刘门”弟子所建。
1956年改为省物资局仓库,今已不存。
马家河 在今簇桥乡。
明末清初。
成都地区饱经战乱,十室九空,断墙残垣,瓦砾遍地,荒草妻姜,甚至出现了白昼老虎吃人的惨状。
一代英主康熙登基后,有感于四川人烟稀少,赤地千里,满目疮疾,乃于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推行“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运动。
当时有一马氏家族迁居于此,先后修建起了马家大院、马家石桥、马家坟园等,并有耕地二百余亩,成为当地唯一的大户。
流经此处的河段也被称为马家河。
铁佛庵 在今簇桥乡铁佛村。
原名永兴庵,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
明末毁于兵,清康熙初年(约1680年)重建。
三重大殿加上林园,共占地15亩。
大雄宝殿供有铁铸释迹牟尼佛枷趺坐像一尊,高一米五左右,面部涂金,庄严慈祥。
佛座为莲花形,与佛像铸为一体,重约1500公斤。
民国年间所修之《双流县志》云:“铁佛系明万历十三年余成杨铸。”1951年2月,铁佛被砸毁,1957年,庵改建为小学。
龙井村 位于簇锦镇北。
原有两口并排的古井,东西相距20余米,传说是龙的两只眼睛,故名。
1961年两井均被填。
凉水井 位于簇锦镇西南5华里交通要道旁。
井水甘醇爽口,炎炎夏日,行旅之人汲饮之,凉沁心身,故名。
白塔寺与九眼桥 白塔寺始建于宋,元初毁于战乱。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四川布政使余一龙建洪济桥(即九眼桥,“宏”为“洪”之讹)时,于桥南东侧建回澜塔,高约十级。
后又于塔旁建寺,名回澜寺。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入蜀,拆除此塔。
又二年,成都全城均毁,寺亦无存。
故民谣曰:“造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桥是弓,塔是箭,一箭射到金銮殿。”
九眼桥全长120米,是锦江上最大的石拱桥。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川总督李世杰重修此桥,1992年拆除,建为立交桥。
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川总督开泰重建回澜寺,并于寺之东侧建三层亭式楼阁曰同庆阁,俗呼为白塔,回澜寺也被称为白塔寺。
相沿成习,遂为街名。
1945年因附近棚户失火,殃及寺塔,毁于一旦。
街东原为一大片乱坟岗,丛葬1935年四川军阀混战中的死亡士兵。
1953年平整,辟为望江路,直抵望江公园大门口。
致民路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辟新南门(当时称复兴门),后始建此路,取“致民以治”之义。
其时国内难民蜂拥而至,政府欲建一新村予以安置,初步规划是从东到西以两位数之序次命名街道,即十一街、十二街、十三街、十四街、十五街、十六街,皆横贯致民路、龙江路、新生路三条平行的新村干道。
1954年后,省交通厅在十三街建四川客车厂,生产“峨嵋”牌客车,此街即消失。
新南路 1938年建成时名西北路,当时路两旁皆农田菜圃,小桥流水,属难民新村街道。
1966年更名为红星南路。
1981年地名普查调整时始改今名。
当时路宽仅9米,1996年拓宽成40米6车道水泥路面的高等级公路。
安顺桥 旧名长虹桥,为木结构风雨廊桥,长60米,宽3米,建于清康熙初年(约1680年)。
乾隆十一年(1746年),华阳县令安洪德重修,并题匾“安顺桥”。
1947年7月初,成都遭遇特大洪水,全城尽成泽国,安顺桥被冲毁。
灾后砌石为墩,架木为桥。
1996年建为钢筋混凝土拱桥。
文昌宫 位于簇锦镇东南1公里处之文昌村,系道观,建于明代,奉文昌帝。
在我国古代民俗信仰中,文昌帝君为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主人间寿夭祸福,官禄升迁。
明代,“天下学宫皆立文昌祠”。
该宫所供文昌帝君塑像,雍容慧颜,座下驾白驴,有天聋、地哑二位神童陪侍。
1953年,宫拆像毁,仅存地名。
南桥 位于簇桥乡南桥村与沈家桥村交界处,建于清康熙初年(约1677年),系古拱桥。
枯水季节,拱顶距河面5米左右,跨度3米,桥宽5米。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重修。
故老相传,在桥右30多米外原建有高约5米的牌坊,上面长有一棵灵芝草。
民国九年(1920年)牌坊拆毁。
桥西侧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建川主庙一座,供奉李冰父子塑像,今俱不存。
灵官楼 位于簇锦镇中段,楼分上下两层,高8米,供奉沉香木所雕王灵官坐像一尊。
像高1.2米,红脸虬须,金甲赤袍,三目怒视,左手持风火轮,右手举鞭,一幅镇妖降魔的威武气魄。
楼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为当地黎民百姓集资建造,以镇风水,消灾灭祸。
楼下屋内有石碑,刻有建楼年月和捐款人姓名。
1965年“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楼拆像毁,遗址后建为簇桥乡工商行政管理所。
望锦桥 位于簇锦镇场尾,距观音口约百米处,建于清康熙初年(约1681年)。
桥为石拱桥,跨度3米。
桥东右侧立有石碑一通,高2米,宽1.5米,记述建桥经过及年月,今佚。
1962年将桥面加宽。
皇坟 位于簇桥乡沈家桥村西藏昌都运输公司成都转运站右后侧,东临郭家碾,西为平地,北濒川藏公路,南为田野。
坟包高出地面10余米,南北长约12米,东西宽约9米。
1965年由成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发掘,出土一石碑,上书“何公之墓”,文物则有金银首饰、陶俑、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