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故宫,又称南京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应天府(南京)的皇宫、明代北京故宫的蓝本。
建造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占地面积超过101.25公顷,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现部分遗址位于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朝初期的皇宫,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
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地址在元集庆城外东北郊。
初称“吴王新宫” ,后又称“皇城”。
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 故新宫建筑规模有限。
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内廷建筑,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新宫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有门四座、南为午门、 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 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
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干清宫和坤宁宫、 以及东西六宫。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位称帝。
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并于次年在凤阳兴建中都城,由于人力物力全被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兴建,因此南京宫殿的扩建工作再度终止,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
此次修建,增设了午门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了东西角门,并增建文华、武英殿等建筑。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设宫墙, 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
在宫城前建造了端门,承天门、金水桥、形成“T”字型广场,向南直抵1373年建造的洪武门。
广场东侧为五部 (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西侧为五军都督府。
南京故宫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宫内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
同时宫城离外城过近,战时不易防卫。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京师,建文帝出逃,马皇后在宫中自杀。
朱棣即位后仍居于南京皇宫中, 但同时下令以北平为行在,准备迁都。
永乐十八年 (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次年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南京宫殿不再使用,但仍作为留都宫殿,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
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嵩在此即位,一度建立南明政权。
此时的明故宫内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南京太庙也早已被焚毁,朱由嵩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兴建了奉天门,慈禧殿等建筑。
清灭南明后,改南京为江宁,将明皇城改为八旗驻防城,设置将军及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
康熙年间,曾取明故宫石料雕件修建普陀山庙宇。
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没有使用明故宫作为宫殿基址。
而是在城中另择新址营建新宫,此间拆取明故宫大量石料和砖瓦。
至太平天国灭亡时,明故宫的宫殿和宫墙已基本无存。
中华民国时期,曾计划以明故宫地区为中央行政区,但由于财力和战争的原因,该计划没有全部实现,只是在明故宫遗址范围内修建了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资料陈列馆。
1929年修建的中山东路从明故宫遗址中穿过,将其划为南北两部(明故宫遗址公园,午朝门公园),至民国后期,明故宫已成为一处小型机场。
建筑布局
整个明代皇城区,位于南京城的东部,是以皇城与宫城为主体、以一系 列建筑旨在突出皇权“神圣”为内容、以全国最高中央行署机构为大明王朝核心区域(只有“三法司”在太平门外),也是明初南京城的核心所在。
明南京皇宫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成为后来兴建的北京皇宫的母版。
明南京皇宫由内宫城和外皇城两部分组成,均坐北向南。
宫城
宫城,又称大内、内宫,俗称紫禁城、紫垣,是朱元璋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位于南京四重城垣最里边一重,有御河环绕。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舆术的刘基占卜后填湖而建,因而地势南高北低。
宫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宫墙主体南北长约0.95公里,东西宽约0.75公里,周长约3.4公里。
在宫城墙体上,初期开有城门4座,洪武“十年改作大内午门,添两观。
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故共建有6座城门:南面的正门为午门,在午门左右两侧为左掖门和右掖门,西门为西华门,东门为东华门,北门为玄武门。
玄武门,俗称“厚载门”(即今误称的“后宰门”),取《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