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罕王迁都沈阳的故事
萨尔浒之役后,老罕王努尔哈赤势力大增,随之便将都城由赫图阿拉迁到了辽阳,起名为东京。
可是定都刚刚三年,突然又决定迁都沈阳。
努尔哈赤为什么执意要迁都沈阳城呢?长久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
相传有一天,努尔哈赤跟王公贝勒们一起议事,突然提出迁都沈阳的主张。
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使大家十分意外,一时间七嘴八舌,纷纷表示反对。
这样一来,君臣们在殿堂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诸王、大臣们认为东京城已经颇具规模了,如果再次迁移,势必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努尔哈赤据理力争道:“沈阳是形胜之地,四通八达,进可攻,退可守。
在那里建都,西可以进攻大明,北可以攻打蒙古,南可以征服朝鲜。
况且沈阳山青水秀,林子深,野兽多,鱼虾肥,是一个难得的好地方。”君臣们各持一端,一时难以达成共识。
正在这难解难分之际,忽然门军报告说有一老人前来求见。
努尔哈赤传令请进。
这位老人刚刚踏进殿门,就大声向罕王报喜:“王爷,我家住在沈水南边的奉集堡。
前天村东头的树林子里忽然飞来了一只凤凰。
凤凰是鸟中之王,吉祥之兆,飞临这里,必定是王爷您洪福齐天,因此特地跑来向您报喜。”努尔哈赤听了大喜,重重地赏过老人,然后便派人前去查看,果然有一只美丽的凤凰落在林中。
努尔哈赤心中一动,忙问诸王大臣这是什么意思。
大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谁也不吱声。
只有四贝勒皇太极应声说道:“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这落凤之地一定风水好,这是上天指示我们迁都那里。”努尔哈赤兴奋地说道:“四贝勒言之有理,我们就随凤凰的行踪行事!”众王公大臣也都点头赞成。
努尔哈赤一边派人察看地形,一边征集民工车马,准备大兴土木。
谁知刚一开工,那只凤凰忽然一声长鸣转身飞走了,一直飞到沈水以北的沈阳城才落下来,还不停地向努尔哈赤点头叫唤。
努尔哈赤见状大声说道:“现在凤凰飞落沈阳城,长鸣不止,可见那里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新都应该迁往那里。
大家意下如何?”众人默然不语。
努尔哈赤果断地一挥手,大声道:“看来凤凰是奉天旨意,命我在沈阳修建新都。
上天既然指示我迁都那里,我又怎敢不从?”众人见他决心已定,又见天意如此,就都纷纷同意迁都沈阳了。
努尔哈赤果然命人在凤凰落脚之地修建京城,取名“凤天”,后又改为“奉天”,意思是“奉天承运”。
新城修毕,努尔哈赤便由辽阳东京城迁都沈阳了。
关于“沈阳”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沈阳成为燕国的属地,为归顺的肃慎氏所有。
西汉时期,汉王朝在今沈阳一带置侯县城,后辽东郡,后汉时改属玄菟郡。
从后汉中叶起,沈阳被作为玄菟郡郡治,称高句骊县。
今天,我们在沈阳市博物馆里看到的汉代遗存物,是从距市区东南10公里左右的浑河南岸出上的,据推测这里可能就是前汉侯城县治及后汉宫菟郡治所在。
至东晋中后期,玄菟郡为后燕所有,郡治徙置今朝鲜的咸兴,沈阳仍称高句骊县。
公元407年,北燕灭后燕政权,沈阳又为北燕所据,高句骊县废。
此后,沈阳又曾先后归属北魏和隋、唐政权。
唐睿宗景云年间(710—711),渤海国在今沈阳一带置沈州。
唐末,沈州为新崛起的契丹族人所占。
辽太祖神册六年(921),辽兵将在沈水北岸置三河县。
后改为乐郊县。
成为沈州兴辽军及昭德军的治所,其址就在今沈阳附近。
金代,沈阳为沈州显德军治所。
元初仍称沈州,后因沈州地居沈水以北之故,更沈州为沈阳路(古以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关于“沈阳”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沈水北岸的石嘴头山(今指柱山)下、住着一个小伙子沈哥。
这年,沈水突然平地起浪,洪水肆虐,原来是沈水的龙王三头蛟在兴风作浪。
一沈哥发誓要找到三头蛟,为民除害。
恰好东梅龙王的三公主羊妹听说父母要将自己许配于表哥沈水龙王三头蛟,就背着父母跑到沈水龙宫来,想亲自观察一下表哥的人品,不料三头蛟正在大摆“童男宴”,羊妹一看,肺都气炸了,决心帮助沈哥除掉三头蛟。
她脱下龙衣给沈哥穿上,说:“穿上龙衣,你就可以飞上天了,你要到火海里去把太阳哥哥搬来,只有太阳哥哥的火才能烧死三头蛟”沈哥闯进火海,太阳烤得沈哥都冒烟了,但是沈哥还是咬紧牙关,扛起太阳就跑。
回到沈水,三头蛟正在拼命地把羊妹往水里拖,沈哥连忙将太阳扔了过去。
三头蛟被太阳哥哥烧成灰,但是沈哥自己也支持不住,掉进了河里。
羊妹见状。
万分着急,喊了声;“沈哥——”便跳进河里想去救他。
可是她忘了她的龙衣已经脱给沈哥了。
乡亲们找遍了沈水也没有找到沈哥和羊妹的尸体,就在沈水北岸立了块碑,上刻“沈羊”二字。
后来,以这块石碑为中心修建了村落、城池,这地方就叫沈羊,因为正好又在沈水的阳面,后人不知道沈哥羊妹斗蚊龙的故事,就误以“沈羊”为“沈阳”了。
八旗和汉八旗
在人们的口语中,谈到清朝八旗制,常常会听到汉军、汉八旗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人,在明朝时期,由女真民族首领努尔哈赤统率,逐渐强大,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国。
努尔哈赤把自己属下的部民,按旗编制组成军队,先是四旗,即四种颜色的旗子。
后来,人数增多,变为八旗,这便是八旗的由来。
满族人都编入旗内,都称为旗民,也称为在旗的。
由于满族全部编入旗下,所以,便出现了凡满人都是旗人之说。
但旗人并不都是满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努尔哈赤、皇太极势力增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蒙古八旗。
后金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满洲八旗。
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把蒙古五牛录扩编成两个蒙古旗。
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又把两旗扩编成八旗,至此,蒙古八旗出现了。
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大量汉人被掠为奴,编入满洲八旗之内,成为家内奴或拖克索(农庄)内从事生产的奴仆。
同时,为扩大兵源,从为奴的汉人中抽出一些壮丁(规定每20人抽一人当兵),其所需马匹器械由20名汉人共同出钱购买。
其壮丁家为汉军户,对汉军户有优厚待遇,比如,可以全家迁入努尔哈赤所在的城中居住,以示信任。
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区的汉人编入满洲八旗人家为奴,编庄别居,减少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对这些汉人,由投降过来的原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
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二月,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军从山东登州前来辽东投奔后金。
皇太极对他们来投非常重视。
当他们来到沈阳城郊时,皇太极在浑河岸边亲自迎接,行满族特有的抱见礼,可以说是非常之举。
为与满洲八旗有别,命孔、耿所部使用白镶皂旗帜,即白旗镶黑边,受皇太极直接统辖。
这是第一次出现打着有别于满洲八旗旗帜的汉军。
汉人既然可以编成军,皇太极决定自己建立汉军,下令从所属的满洲八旗的汉人壮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组成一旗汉军,这是皇太极组成汉军的开始。
随着军队的发展,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即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的第二年,又分汉军旗为两旗。
又过五年,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
至此,汉军八旗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
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旗人,也称汉军旗人。
因此,应说旗人是由满、蒙古、汉三族人组成的,而不能说旗人都是满人。
张学良和张恨水
1929年8月的一天,住在北平的张恨水,刚刚给报纸写完连载的一段小说,突然,一位东北军的军官闯进家门。
张恨水虽然满面笑容递烟倒茶,心里可有些紧张,不知什么事将要降临到头上。
来人自称是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的副官,并送上张学良的一张名片,说:“张司令请你同我一起到沈阳去见他。”张恨水试探着问:“可知道是什么事吗?”那位副官不动声色地答道:“不知道,到那就清楚了。”“几时动身?”“火车票已经办好,就搭今晚的车。”这可使张恨水狐疑起来:自己过去与张学良素无交往,只是去年年末在沈阳《新民晚报》上刊登过《春明新史》,那也是被该报的朋友逼着写的,内容不会有什么问题呀,再有就是前几天才寄去代销的《春明外史》,也不能出任何差错。
这时,脑袋里忽然跳出近时在上海《新闻报》连载的《啼笑因缘》,一定被张学良看到了。
于是张恨水在向家人告别时说:“《啼笑因缘》出事了,可能张学良认为书中刘将军是暗写他父亲的,要我去沈阳走一趟。
此去后果如何,很难料定,家中要有个准备,万一出了事,就先向朋友告借,及早迁回安徽老家。”家人闻讯很是惊慌。
张恨水倒还镇静,带上几件更换的衣服,就跟那位副官去了沈阳。
下车之后,张恨水也没心思去观赏市容,由那位副官引导直接进入帅府。
没想到,张学良当晚即设宴欢迎。
席间谈到《啼笑因缘》的创作,张恨水解释说:“沈凤喜确有其人,只是姓名改了。
刘将军则是纯属虚构的。”张学良豁达开朗,笑着说:“你不愧是个大手笔,也希望你能帮助我们活跃东北的文坛啊!”这时张恨水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张学良听到寄来新印的《春明外史》100部,托《新民晚报》代售,立即遣副官去买20部,随后发给府中任事者,几乎是人手一部。
第二天,张学良又邀张恨水在帅府老虎厅长谈,如同老朋友一样,谈得很融洽。
接着便为他安排游览故宫和北陵,并与省城文艺界、新闻界人士进行会面、座谈。
临行时,张学良还特意送给他一些土特产品。
后来张恨水又写了小说《黄金时代》,连载于《新民晚报》上。
蒲松龄手稿落沈阳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作家。
他一生贫困,设馆课徒,深入民间,了解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大量搜集民间故事的基础上,终其一生创作了12卷、491篇短篇小说,这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聊斋志异》。
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的《聊斋志异》手稿,也一直由他的后人世代珍藏在故乡蒲氏家祠中。
但清同治年间,山东遇百年少见的大旱,民不聊生,蒲氏家族便分头投奔各地谋生。
蒲松龄七世孙蒲价人携妻带子远走关外,定居于陪都盛京,也带来了分到的先祖珍贵遗物、传家之宝《聊斋志异》、《聊斋杂记》原稿和六丈多长的巨画《聊斋行乐图》。
蒲价人读过蒙学,粗通占卜之道,在沈阳城里摆了个卦摊,以此为生,成了当时沈阳有名的术士。
蒲价人死后,传家之宝由他的长子蒲英灏和次子蒲英芳收藏。
英灏习武,青年从军,历任清军哨官、帮统,后为盛京将军依克唐拉幕僚。
依克唐拉得知蒲英灏是蒲松龄后人,并藏有《聊斋志异》原稿,便要借阅。
蒲英灏虽然从未将原稿借出过,但上司要看,不好违拗,只得答应。
当时原稿分装为两函八册,蒲英灏怕依克唐拉不还,就先将上函四册借给他,等看完上函,再换下函去看。
但依克唐拉换去下函不久,就因事赴京,并带走了《聊斋志异》下函。
不久传来噩耗,依克唐拉在京病故。
蒲英灏这时追悔莫及,好端端的先人遗稿下半部从此就再没有回到他的手中。
1900年,沙俄大举入侵我国东北,英灏作为清军巡防官被派往西丰,家属也随他迁往西丰。
民国初,浦英灏去世,《聊斋志异》原稿上半部及《聊斋行乐图》等便由儿子蒲文珊保存。
伪满期间,汉奸袁金铠得知此事,便通过伪西丰县县长冯广民找到时任县图书馆馆长的蒲文珊,让蒲文珊将藏书藏画转让给他。
蒲文珊说:“这是我祖先留下的东西,谁也不能给。”无奈,袁金铠仗势威逼,他只好把清画家穆通阿所作的《聊斋行乐图》转让给他,并将《聊斋志异》手稿借给他。
这一借,袁金铠便用了5年,从手稿中选出十篇在沈阳影印出版,经蒲文珊多次催要,才把原稿交还。
解放后的1950年,蒲文珊知道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正搜集珍贵文物,便将《聊斋志异》手稿上半部及《聊斋杂记》共32册捐献给人民政府,经著名鉴赏家杨仁恺先生鉴定,确为蒲松龄真迹,珍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何为“剃头挑子一头热”
沈阳的理发业始于清末,当时叫“剃头”。
剃头是从清初开始的。
清朝统治者取代了明王朝,下令剃发,结束了几千年束发戴冠的发式,改为剃头打辫子了。
剃头一举,是清朝封建专制政策的一环。
剃头打辫子这种形式,直到民国又变成剪辫子。
之后欧风袭来,遂逐渐改成分头、光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寸头也风行一时。
过去,沈阳民间有句歇后语,叫做“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对旧社会的沈阳理发业是个真实的写照。
所谓“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或一头沉),是因为当时剃头的挑子用扁担挑着。
一头是红漆长方凳,是凉的一头。
凳腿间夹置三个抽屉:最上一个是放钱的,钱是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里塞进去的,第二、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围布、刀、剪之类工具。
另一头是个长圆笼,里面放一小火炉,是热的一头。
上面放置一个大沿的黄铜盆,水总保持着一定热度。
下边三条腿,其中一条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上挂钢(读去声)刀布和手巾。
剃头挑子的这种模式,不但在沈阳如此,就是从黑龙江直到四川也没有两样的。
如今,在沈阳的街头巷尾还会看到类似的个体理发者,但这种剃头挑子已很难见到了。
从前剃头匠在走街串巷时还使用一种“唤头”。
它是两根条铁,一头烧结成把儿,另一头微张,全长一尺二寸,左手拿着它,右手用一根五寸的大钉子,从两根条铁的缝隙中间向上挑,发出响亮的声音,这就算是剃头的叫卖声(即市声)。
清初,剃头的并不是什么行业,而是推行剃发令的官差,那旗杆上的钢刀布原来是道圣旨,上写:“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随着时代的变化,这道圣旨便被钢刀布所替代了。
剃头行业里还有套行话,如从事剃头的叫“取三”,取自满音。
这句行话隐语不但在沈阳,就是大江南北称谓皆同。
另外,男活叫“瞧背”,女活叫“八条”,剃的样式叫“帽缨子”等。
日俄战争后,沈阳以南广大地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大批外国人特别是日本人开始流入沈阳,促使沈阳的剃头业向理发转变。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普遍剪掉了辫子,剃头被理发所替代,工具也发生了变化,由剃头刀改为手推子与剪刀并用。
其时,沈阳繁华的街头也出现了专门经营此行业的理发馆(店),生意也渐兴隆起来。
当时,还有理发行会组织,其内部的陈规陋习甚多,如规定在若干距离之间不许开设两家理发馆,要祭祀理发业的祖师爷罗祖等。
解放前,沈阳设备较好的理发馆多集中在中街和太原街一带。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沈阳的古老传说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