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历史名人:
刘承忠
元代吴川人(生卒年月不详)。
元朝未年任江淮指挥使。
当时江淮地区(今江苏、安徽一带)大旱,蝗虫终被扑灭,为江淮人民立下大功。
元亡后,承忠投河而死。
江淮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尊他为"刘猛将军",建庙祭祀。
清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诏令全国各省、府、州、县、建"刘猛将军庙",每年春秋祭祀。
林廷献
(1454~ 年)字公器,吴南峰,明代吴阳霞街人。
曾受业新会陈白沙先生门下,学问大进。
24岁中举人,27岁弘治庚戌科(1490年)中进士。
初任永嘉县知县,适遇天大旱,林延王献反对求神祷雨,倡率群众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解除旱患。
每遇灾年,则开仓赈济。
重视文教,开拓学宫,文风大振。
升任苏州同知时,永嘉人民拘留拜送,并建生祠,奉祀追思。
苏州同知任上,励精图治,廉洁守身。
解粮上京时,不伤民财,迅速完成任务。
奉命监造夏周二公祠,仅花极少费用,不到两个月就完成满竣工。
奉命清理崇明沙田丈量工作,革除旧习,颁发新规。
并严厉革除织造陋规,大大减轻群众负担。
在任三月,因母丧丁忧在家。
后补建昌同知,公正廉明,精兵简政,成绩昭著。
离职后,当地百姓建立生祠敬祀。
林延王献生平勤学守信,淡视功名富贵。
其精通理学,深受陈白沙器重,亲笔写了"击玉又敲金,思君对我吟;江门临水坐,明月二更深"中堂一幅赠与林延献。
清代翰林陈兰彬曾在其上加记题跋,现在复制木刻横幅留存。
晚年著有《南峰诗集》木刻本,现已失存。
欧光宸
( ~1653年)博铺镇人,出身书香世家,明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
明崇祯七年(1634年),考授知县,候任期间在家乡茂山书院招聚生徒讲学。
对贫苦学生,免收学费,生徒日增,文风昌盛。
明崇祯十七年,(即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定都北京。
顺治四年(1647)清兵南下,占领高、雷、廉、琼各州县,清延宫吏瓷意压迫搜刮,强令百姓剃发,因而群众激愤,民心大变。
当时南明史部侍朗洪天擢授高州军门,招兵往海南拟图恢复。
顺治四年四五月间,吴川杨浮八(塘鸡村人)、姚起岩、茂名周冤等百余人,不甘受压迫,投奔海南,以图"反清复明"。
他们在同往海南途中,联络信宜、茂名、遂溪、广西各地好汉,准备举事。
茂名的李振玺、遂溪的郑良哉、吴川北丹的郑淑真、山口的龙泉剑纷起响应,聚集数千人,开展反清斗争。
公推欧光宸为"盟主"。
先后攻占梅艹录及吴川县城吴阳,将清政府的海防同知、知县、巡捕、教官、县丞等尽皆杀掉,并破狱开仓,声威极盛。
南明永历帝封授欧光宸为海南盟军道按察司副使。
当时,吴川分属两个朝庭,东水属清、西水属明。
欧光宸率众集结博铺与清兵相抗。
不久,清将汪齐龙因内讧被杀,吴川全县复明。
此后,明清进行拉锯战,自顺治四年二月起至顺治十二年正月止(1647~1655年),吴川次反复,即4次"归清",4次"复明"。
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清平南王尚可喜部属副总兵陈武、参将李云珍发兵攻打化州、吴川、散捉乱抢,十室九空,男女被杀千余人,欧光宸在这次战役中被俘,解至高州城,知府勒索赎金800两银,光宸宁死不屈,慷慨就义。
林联桂
(1774~1835年)初名家桂,字道子,又字辛生,塘掇新村(今田头屋村)人,博学能文,才思敏捷,对客成诗。
嘉庆六年(1801)拔贡,九年(1804年)中举。
以后长寓京师,广泛交游,与黄玉衡、黄培芳、张维屏、谭敬昭、吴梯、黄钊等合称"粤东七子",日常吟诗自乐。
道光八年(1828年)联桂53岁,始中进士,任湖南绥宁知县。
任上,因虎奚书院经费不足,修俸甚薄,捐出自己薪俸,添置田租20石,并多方设法为书院充实基金,拓建院廊两所,亲为肄业学生讲课。
绥宁县志已90年未修,联桂即组织人力,主持续修。
后实授新化署晃州直棣厅通判,历任政声卓著,极受上级器重。
最后调任邵阳,死在任上,终年62岁。
林联桂生平著作很多,有《见星庐诗稿》正续共22集、《见星庐古文》3集、《骈体文》2集、《文话》、《赋话》、《诗话》、《馆阁诗话》、《作史韵话》、《讲学偶话》、《续清秘述闻》、《日下推星艹录》等。
尤其工诗,清代名诗人及诗论家赵翼评他的诗说:"其所为诗,雕免免刂万品,牢笼众态,格律不一,雄骋莫当"(赵翼《见星庐诗集序》)。
张继屏在《见星庐诗集序》中,也为他诗作了很高评价。
特别是他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风,深切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对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贪婪无厌,更作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光绪十年(1884)七月,后辈士子将其遗著呈送国史馆保存。
林召棠
(1786~1872年) 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霞街村人。
父泰雯,任东安县教谕。
召棠少年随父教馆攻读。
清嘉庆八年(1803年),17岁为秀才,学使姚文田称赞为"海滨俊才"。
嘉庆十七年,学使程国仁评阅其考卷,认为极有前途,选拔为贡生,并让其与自己儿子一起研读。
嘉庆二十一年癸末科状元及第。
皇帝阅其卷末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笔误偏旁,非关学问"。
授职翰林院修撰。
道光五年(1825年),因父丧返家丁忧。
道光八年返京供职。
道光十一年任陕甘正主考官。
此次选择举人65名,其中呼延甲、张芾(曾任广东巡抚)、牛树梅等11名,后皆中进士,颇有成就。
次年,他深感官场污浊,以终生奉母为名,告假还乡。
道光十三年(1833年),召棠受聘肇庆府端溪书院主讲,连续15年,弘扬文化,培养不不少人才,为教育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如顺德罗忄享衍尚书、高要冯誉骑待郎等都曾受过教诲。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来粤查禁鸦片,与召棠书信来往,咨询谈论民生吏治,并赠召棠一联:"彩衣荣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云。"
林召棠为人尚气节,淡仕宦,爱廉洁,重工农,怜贫苦。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同年翰林黄广荫就仕,召棠辞谢。
黄广荫复书中有"圣眷方殷,臣心似水,何高尚若是!"黄素知召棠生活淡泊,又从京都领取吴川盐围补给银寄与召棠,他不受,此款存省多年,后托翰林陈荔秋送返朝庭。
在村中首创"义仓",救济贫民。
为县倡议举办"宾兴"(奖学基金会),并作《吴川宾兴刍议》一文。
林召棠59岁母丧丁忧,从此,居家不出,在村边"金莲庵"旁作"寄庐",题曰:"四十树桃花禅室",结茅布石,种花植树,每当春和景明,潮生月上,携杖徜徉林霭间,或邀朋约友,载酒莲塘,吟诗梅下。
暇则焚香静坐,观书临贴,意趣超然。
著有《心亭亭居诗存》、《文存》、《笔记》等书传世。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农历十二月,林召棠逝世于家,终年87岁。
陈兰彬
(1816~1895年 字荔秋,黄坡镇黄坡村人。
中国首任驻美大使。
130年前,在白宫,一位地地道道的广东人,将表达大清王朝“益敦友睦、长享升平”的美好愿望的国书,递交到当时的美国总统海斯手里。
至此,中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设立驻美使馆,掀开了中美关系崭新的一页。
这个人就是吴川籍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陈兰彬。
在近代中美关系史上,他的名字因为两项“第一”而载入史册:第一任官派留美学生监督,中国第一位驻美公使。
尤其是作为中国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的工作,促进了中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保护了华侨的合法利益,为今后的使美外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今时今日,中美关系受到全世界高度关注,而他在一百多年前总结的“动中窍要,交涉持大体”等外交心得,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除“中国清代首任使美大臣”外,陈兰彬“一生历五代皇帝”的人生经历也是不多见的。
他生于嘉庆,成长于道光,咸丰年踏入官场,同治年领命赴美国、古巴等地,光绪年创外交辉煌,是一位历览晚清风云,见证政坛变迁,亲历洋务运动兴衰成败的重要人物。
22岁以优行贡京师,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顺天举人,咸丰三年中进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后改任刑部后补主事。
咸丰十年,因母病告假返乡,在同州主讲高文书院。
并倡议捐资重修该书院,以弘扬文教,培育人才。
清同治二年(1863年),陈兰彬回京受命清理积案,昭雪不少冤案。
后又因黄河泛滥成灾,奉命大名府赈济,营救大批灾民。
并亲自到黄河两岸考察,研究治河要诀,写成《治河刍言》8卷,提出根治黄河的积极主张。
清政府为培养军事人才,学习外国技术,决定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开始陆续选派幼童4批共120人赴美学习。
是年八月十一日,任陈兰彬为监督、容闳为副监督,率领第一批学童30人赴美国留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不少学生勤奋学习,几年后就读完小学、中学而入大学。
锻炼成才的如詹天估、伍延芳、唐绍仪、梁敦等人。
如詹天估学成归来后,对我国铁路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陈兰彬在美期间,被委古巴专使,往古巴调查了解古巴华侨受奴役、迫害、买卖、鞭笞、生活无着等情况,向清政府提出详细调查报告。
次年与古巴殖民者西班牙当局交涉谈判,结果签订了改善华工待遇的《古马华工条款》,解决华工不少痛苦、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问题。
清光绪四年(1878年),清庭任命陈兰彬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
在任期间,继续深入了解侨工情况,关怀侨胞工作生活,多次向侨居国交涉、抗议,以保证华侨利益,深受华侨爱戴。
光绪七年奉诏回国。
陈兰彬历任太常寺正卿、宗人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资政大夫、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还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等职。
晚年告老还乡,主讲高文书院。
先后纂修《高州府志》24卷、《吴川县志》10卷、《吴川风俗志》1卷、《石城县志》10卷;还著有《毛诗札记》、《使美记略》、《使美百咏》、《治河刍言》、《泛槎诗草》、《重次千字文》等诗文集。
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十二月十四日,陈兰彬在家逝世,终年79岁。
李士芬
(1887~1928年)振文镇边村土甬 村人。
1925年投身革命,积极参加农民运动。
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县支部委员,并任吴川县农协会筹备处筹委,负责农运工作。
1926年3月15日,率领振文农民数百人,举行反"三捐"(即蒜头捐、蒜串捐、壳灰捐)示威游行,积极开展反对官僚地主土豪劣绅的斗争,最后取得全部胜利。
后被任命吴川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率领常备队40多人和不脱产的预备队伍,白天协助工纠缉私,晚上打土匪。
1927年,"4·12"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15"国民党右派广州开始大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久国民党右派在南路也进行清党运动,南路的共产党党组织撤退到广州湾赤坎,成立"南路革命委员会",李士芬当选为委员并被正式委任为吴川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组织一支300多人武装队伍,举行暴动,在山圩、斗门一带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打迂回战1个多月,杀伤不少敌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后因敌众我寡,武装力量悬殊,牺牲惨重,最后剩下10多人分散活动。
1928年10月15日,李士芬在振文独竹村被捕,11月15日在黄坡英勇就义,终年41岁。
1959年3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炎
(1902~1945年) 又名巨炎,字光中,塘掇镇樟山村人,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将领。
出生于越南海防。
民国初年随父归国,在村中读过私塾两三年,旋即到广州湾当工人。
20年代初参加粤军。
大革命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特务长、排长、营长等职。
1931年任十九咱军旅长兼副师长,代理师长职务。
在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中,张炎为援救被红军包围的十九路军总部和蒋鼎文第九师,率部对红军作战,结果全师死伤了2/3。
从此,吸取教训,发誓不再参加反共内战。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1931年2月30日,张炎接到十九路军总部命令,即率部开赴上海参加抗战,先后在吴淞、庙行战役中,浴血奋战,重创日军。
1933年福建事变前夕,张炎接任国民党独立第四十九师师长。
福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任第四军军长。
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蒋介石曾委任他人为第七路军副总指挥。
不久,他偕夫人郑坤廉出国考察欧美和苏联等国。
1936年秋回国。
"七·七"事变后,张炎回到广东,被任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8年2月,在梅录成立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提出"抗战利益高于一切"和"保家卫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口号,与共产党合作,共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10月,接任广东省第十一区游击司令,深感力量不足,亲自往香港与共产党组织联系,要求帮助解决干部问题。
廖承志等同志接受他的请求,由中共广东省东南特委派了一批干部到高州,帮助张炎开展抗日工作。
1939年3月,张炎担任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致力整军武,励精图治,依靠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培养了一批军事、政治干部,真诚与共产党合作,使高州六属出现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张炎的爱国行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嫉妒,1940年6月被迫辞职。
1944年广西会战前夕,张炎被委任为国民党第四战区中将参议,派回广东南路视察,发动民众抗日。
9月回到吴川,与中共南路特委合作,发展地方抗日武装。
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迫使他举行武装起义。
1945年1月14日,张炎、詹式邦(曾任吴川县长。
当时任电梅吴挺进司令)率所部700多人攻下吴川县城塘掇。
当即得到人民抗日游击队的大力支持,共同解放吴川全境。
张炎将起义部队改编为高雷人民抗日军,张炎任军长,詹式邦任副军长,公开宣布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张炎起义,轰动了广东南路,国民党当局惊惶失措,他们集中优势兵力围攻吴川。
1945年1月下旬,张炎率所部向廉(江)、化(县)转移,在化县中垌与人民抗日游击队会师,共商抗日大计。
决定攻下廉江塘蓬后,挥师粤桂边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
2月1日,张炎部队在廉江灯草村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队袭击,起义受挫。
张炎带着10多个随从人员入广西找李济琛、张发奎联系。
3日在博白英桥圩被当地顽军逮捕。
3月22日,玉林专员梁朝玑执行蒋介石命令,将张炎杀害。
张炎英勇不屈,慷慨就义。
李汉魂
(1895~1987年)字伯豪,号杰华,又号南华,长岐镇上岭村人。
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
小时在家读书,曾肄业广东高等学堂法科专业,后又改考广东陆军小学第六期及武昌陆军预备学校第二期。
1916年转入保定军校第六期,1919年毕业。
他早期参加同盟会,后参加中国国民党。
保定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阎锡山部任见习军官。
后因病回乡,在吴川中学执教。
不久到粤军第二师担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1952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驻粤各军政编为国民革命军,李汉魂在李济琛的第四军第十二师任参谋长,跟随师长张发奎参加东征陈炯明、南征邓本殷的战斗,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贡献力量。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李汉魂改任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参谋长。
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及围攻武昌等几次重大战役。
11月回师武汉休整,李汉魂升任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与从广州迁到武汉的国民政府相对抗,造成分裂局面。
第四军扩编的部队已分为两派,拥蒋的陈铭枢到上海去找蒋介石,赞成反蒋的张发奎则投靠汪精卫。
为巩固武汉,扩编成立二十五师,李汉魂升任该师少将副师长。
是年4月,武汉国民政府继续誓师北伐讨奉,李汉魂首战河南上蔡城战役胜利,又在临颍阵地,攻溃奉军,进占许昌、开封,俘获奉军师长富双英。
胜利回师武汉,被提升为二十五师中将师长。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周恩来、朱德等举行八一南昌起义。
3日,起义军南下广东,李汉魂随张发奎尾追至赣州。
9月,取得李济琛同意,再率部回广东,奉命驻守惠州,以阻止叶挺、贺龙起义部队东进。
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建立革命政权。
张发奎即调李汉魂等部队回广州镇压起义。
1928年,李汉魂参加蒋介石的北伐,在山东配合友军歼灭张宗昌军阀残部后,集中整编,第四军改为第四师,张发奎任师长,李汉魂任副师长。
1929年参加蒋桂战争,经历了花县、北流、衡阳几次混战失败后,李汉魂辞职离开第四军赴港居住了一个时期。
迨粤桂合作后,1933年,陈济棠任命李汉魂为第一集团总司令部总参议,1934年调任独立第三师任师长兼粤北区绥靖委员,并任第三军副军长兼师长,后驻汕头,负责地方"绥靖"及指挥粤东军政。
1936年初,在汕头出现一个日军倒毙事件,引起日中关系轩然大波,日方竟派来3艘军舰,威胁恫吓。
李汉魂及其所部官兵,怀着满腔怒火,赶修工事,堵塞漏洞,成立各组织准备应战。
同时和战士们披甲佩剑,守卫在南海边缘潮汕地区的国防第一线。
正在此时,陈济棠却与李宗仁、白崇禧联合起来,发动"六一西南事变",企图打着"北上抗日"的旗号,挥师到武汉之后,由长江而下,直指南京,实行武装反蒋,以便取而代之。
李汉魂见此外患严重之际,国内豆萁相煎,对团结抗日甚为不利。
他认为陈济棠厚已是私恩,反抗中央是敌。
经一再恳劝无效,遂"封金挂印",辞职赴港。
并发电文三通:一为苦劝陈济棠息兵团结,共御外侮;一为呈国民党中央元首,阐明西南兴兵内幕,请统筹大计,团结抗战;一为请粤省各级将领共体时艰,不可苟从。
电文发出之后,影响甚大,陈济棠众叛亲离,下野赴港。
西南事变解决之后,李汉魂即返粤复职。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继而"八· 一三"进攻上海,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推动下,全国军民奋起杀敌抗日,全面开展。
李汉魂升任六十四军军长,请缨北上抗日,1938年春,奉准开赴陇海线。
5月16日,日军土肥原师团主力万余人,大炮七八十门,向归德、兰封进犯,企图截断陇海路,阻止我国军队从徐州南下的通道。
李汉魂奉命为薛岳第一兵团第一路总指挥,部署所部分三路防守,亲率六十四军主攻盘踞罗王寨之敌,用重炮直射敌据点,战斗异常激烈。
5月27日夺回了罗王寨。
同时,七十一军也克复了兰封,从而打通了陇海线,使徐州会战后的主力部队得以沿陇海线西进。
国民政府最高当局特授予他"华胄荣誉奖章"。
1938年7月22日,日军进攻武汉,李汉魂奉调参加武汉保卫战,负责指挥南浔线的战斗。
25日,日军又在九江附近登陆,九江失守,敌军又沿南浔线星予洲登陆,向德安进犯。
李汉魂调集8个师的兵力,运用"一鼓作气"的战术,把敌1万多个压到从深不到3里的张古山的狭地之中,最后聚而歼之,取得了德安大捷。
所部获"钢军"锦旗奖1面。
1938年10月21日,广州失守。
11月,李汉魂受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2月率师回粤。
1938年3月,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改组,李汉魂当选为主任委员。
1939年12月旬,日军2个师团和1个旅团分三路向粤北进攻,李汉魂受任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暂编的第二军、六十三军、六十四军及中央军增援部队,在北江西岸追剿敌军,取得胜利。
为此,广东各界在曲江召开了胜利祝捷大会。
1940年1月,李汉魂辞去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职,全力从事广东政务。
他在广东任省政府主席6年8个月。
抗战胜利后,李汉魂调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后到欧美考察。
1949年元旦,李宗仁代总统职,他应召回国任上将参军长;3月,何应钦继孙科组阁,李汉魂任内政部长。
不久,辞去职务,转道香港赴美定居。
1982年应廖承志同志的邀请回国访问。
1987年6月30日病逝于美国纽约。
其骨灰由女儿李浈带回祖国安放在广东韶关古刹--南华寺。
李汉魂生前癖爱藏画,忱于佛教哲理,公余还爱舞笔弄墨。
著有《岳武穆年谱》、《梦回集》、《日记》、《上下集》、《欧洲散记》、《拉丁美洲游记》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