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汉帝信仰
——以赣南宁都县个案研究为例
○邱浪平 王芳馨
(宁都中学历史组,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客家传统社会的民间信仰是多元的,也是极其普遍的。
探讨客家社会的民间信仰问题是研究 客家传统社会的一把钥匙。
汉帝信仰是客家人的一种古老而又特别的民间信仰,研究汉帝信仰不仅能 进一步了解、揭示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的内容,而且能更好地认识客家社会和客家文化特质。
[关键词]汉帝信仰;民间信仰;特点;文化特质
宁都县位于赣州市东北部,是赣南的产粮大县。
这里丘陵遍布,唐宋以来世居姓氏较多,是客家民系形成及客家人聚居的重要区域之一。
宁都县民间信仰的内容极其丰富,既有江西共有的神明信仰如许真君信仰,也有客家地区普遍流行的神明信仰如三山国王、定光古佛等信仰。
除此外,宁都还有至今尚未得到学术界重视但又相当普遍的汉帝信仰。
近千年来,汉帝庙(或称太子庙)仍存在于宁都城乡。
汉帝神又被老百姓称为汉王神、汉王老爷。
至于主祀神是谁的问题目前学界尚无定论。
在民众心中,汉帝就是刘邦。
笔者于2006年4月随同师兄志平、晓文赴宁都县做了为期两周的专题田野调查。
在此期间,笔者走访了宁都县的东韶、洛口、东山坝、安福、湛田、会同、田头、小布等乡镇的几十个自然村,并在对其采取地毯式普查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东韶乡凌云山脚周围的几个村庄。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深入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汉帝信仰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汉帝信仰源流及分布
宁都的汉帝信仰历史较悠久,有近千年历史。
刘劲峰先生在其《地方志中的宁都县寺庙》一文中记载:汉帝行祠始建于1174一1189年,后屡次迁建,迁建时间主要发生在1310年前后、1368年前后和1573—1620年间。
汉高帝行祠一在登丰门外直街;一在秋成门外横街,老庙基址在西净乐园左………[1]
民间信仰从产生到成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成熟的标志是庙宇的建设。
据此,我们以推断,宁都县的汉帝信仰产生的时间应早于这个时期。
也就是说,宁都在宋初左右就开始萌生汉帝崇拜。
而此时期,宁都接纳了大量北来汉民。
这些北来汉民在上三乡(县城以北地区)世居、蕃衍,形成了现在所谓的“老客”。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老客”住区是汉帝庙最为集中的地方,凡历史较悠久的村庄一定有汉帝庙。
据洛口镇古夏村庙宇道士(83岁)说,该村从德公迁此建村,已有近千年历史,汉帝庙也有600多年的历史。
现在尚存且历史较长的汉帝庙多是明清时期所建造。
明清时期是我国民间信仰发展较快的时期,汉帝信仰也得到空前发展。
邓水衡在《宁都西关汉帝庙庙会调查撮录》一文中就写道:“仅宁都县城方圆8里路内就有汉帝庙6座之多”。
由此可见,汉帝庙的数量也是极其多的。
汉帝庙在其他客家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一些方志及学术著作有一定反映:
石城:“坪山汉帝庙,墟市上首”,“汉高帝庙,城北十里坝口。”[2]
宁化石壁的“汉帝庙”也表现了随意、混杂的特点。
据宁化石壁张氏族谱记载,宁化石壁的“汉帝庙”是元代至正年间张氏十五世祖建造的。
广东客家住区也有许多汉帝庙,丘逢甲诗有句并注云:“荒村野祭刘岩帝。
(村落间有汉帝庙,祀汉高祖,或云实刘邦也。
)”[3]综上所述,汉帝信仰是以宁都为主体,其影响已波及其他客家地区。
二、宁都县汉帝信仰的特点
1.汉帝崇拜的载体——汉帝庙的分布特点是以凌云山脚村落为源头向县境各处播散。
凌云山又名灵华山,坐落于距县城85公里的东韶乡汉口村,海拔1454.9米,是全县第一高峰。
凌云山,州北百二十里,高数百丈,与大名山相连,蜿蜒数十里,其巅夷旷,望临川,庐陵诸峰,历历在目,左右石峰峭峙,下有龙湫,其深叵测……[4]109凌云山是宁都、乐安、永丰三县的交界山。
该山南麓位于宁都境内,上有一巨大石壁,相传为汉高祖祖坟,山脚周围有南团、汉口、辛野等村。
南团村是客家先民较早到达的目的地之一。
据《宁都县地名志》载:曾氏在此村已经繁衍39代。
这些村落拥有的汉帝庙(太子庙,即所供奉对象以刘邦后代为主)的数量是惊人的。
每到一自然村就能在村口看到这样的庙宇。
在对众多村民的访谈中,他们最一致的答案就是汉帝庙(太子庙)每个村都存在。
据笔者粗略统计,仅这几个行政村汉帝庙(太子庙)就多达30余座,并且以此为中心,随着半径距离的增加,其数量逐渐递减。
(见表1)
表l 宁都县部分乡镇汉帝庙分布数量表 单位:座
乡镇 东韶 洛口 小布 安福 石上 县城 湛田 田头
庙宇 20 11 8 4 3 3 2 2
注:表中数据均为考察后所得
2.汉帝庙是村落神庙,规模小,日常祭祀的随意性较大。
在一些对宁都民间信仰研究的书籍中,真君庙等庙宇数量远多于汉帝庙。
刘劲峰的“地方志中的宁都县寺庙”一文中把地方志中出现过的该县较为普遍的民间信奉对象作一列表。
(见表2)
表2 历史上宁都县不同庙宇分布数量表
庙名 真君 七仙 汉帝 观音 三仙 三官 文昌 关帝 五王 东岳
数目 14 11 3 12 5 2 3 3 1 2
转引自:刘劲峰《宁都县的宗族、庙会与经济》(2002)
从表中可以看出,历史上有记载的汉帝庙数量远少于真君、七仙、观音等庙的数量。
但在实地考察时,我们发现汉帝庙多于其它庙宇。
汉帝神是全县人民的共神,也是各村落的区域神。
汉帝庙的规模普遍偏小:一是表现在庙的建筑很简陋,一般都是一间低矮的土坯房;一是表现在庙里供奉的神明体积不大,数量不多。
汉帝庙也没有专门的庙祝,无人看管,无人负责日常“装灯”。
汉帝庙平时冷冷清清,年节时方能热闹一番。
除了新塑金身或十年一次的“开光”仪式有较严格程序外,汉帝信仰的祭祀仪式随意性很强。
南团村曾爱国老人对我们说,汉帝庙在逢年过节时香火很盛,平时很少人去祭拜,也不“装灯”(点香和蜡烛),但谁家突然有事有求于神明时,点一柱香、两根蜡烛和打一串鞭炮就可以祈求神明保佑。
村民平时做农活路过时,也在门外拜一拜,汉帝信仰相对其它神明信仰而言,祭祀的便利性是其一大特点。
3.汉帝神明糅合了佛、道、巫以及地方其它民间神明。
刘邦或其太子是汉帝庙的主祀神。
其附祀神除土地神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神明。
(见表3、表4、表5)
表3 洛口镇部分村落汉帝庙(及其它名称)供奉神明情况表 单位:尊
村名
庙名 古夏 灵村 下金竹 麻田
汉帝庙 福神庙 汉帝庙 太子庙
供奉的神明 一太子——七太子、
张良、樊哙、土地、
汉帝、吕后、德公祖
的保镖 三太子、七太子、九太子、韩信、樊哙、张良、萧何、武判官和文判官 太子、三太子、七太子、张良、樊哙、土地 一太子——七太子、张良、樊哙、土地
表4 东山坝镇、安福乡部分村落汉帝庙供奉神明情况表 单位:尊
村名
庙名 小源 王册 马迹 庙前
汉帝庙 汉皇庙 福主庙(村民称) 秀山庙
供奉的神明 刘邦、吕后、三太子、
七太子、茅山法主、土地等 吕后、一太子、三太子、七太子、张良、萧何、土地等 刘邦、吕后、一太子、三太子等(土地在旁) 汉皇、几大太子、张良、萧何、土地等
表5 湛田、田头、梅江镇部分村落汉帝庙供奉神明情况表 单位:尊
村名
庙名 窑陂下 李村 田头 下廖
汉帝庙 东岳庙(七仙太
与汉帝附于此) 汉帝庙 汉帝庙
供奉的神明 刘邦、几大太子、张良、樊哙、韩信、萧何、土地等 刘邦、张良、樊哙、萧何、韩信等 刘邦、吕后、太子、萧何、韩信、张良、樊哙等 汉帝、汉母、樊哙、韩人、萧何、张良、一太灵王、五太灵王、关帝圣君、《曾公》
注:表3一表5记载内容均为实地考察所得
汉帝崇拜不仅和佛、道相糅合,还深深印有巫术的烙印。
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多的神汉、巫婆依附于某一汉帝庙并自称是汉帝神的代言人。
他们(她们)一般在家里供奉着汉帝神像,并为有求于神明的村民作法化灾求吉,内容广泛包括驱鬼、驱邪、治病、查身世、预示未来等。
他们作法前必须先上香拜菩萨,祈求神明附体。
神明附体后,他们就会嗝声不断并且哈欠增多,似睡非睡,已不是自我,开始使用神的口吻说话。
巫术伴随着整个过程。
汉帝神明糅合土地神是普遍现象。
除此外,每个地方因其村落或宗族的集体历史记忆不同而糅合了不同的地方神明,如古夏村把李姓开基祖(德公祖)的保镖也附祀于该村汉帝庙。
据说德公祖从中原迁来此地时,其保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后人祭祀之。
汉帝崇拜不仅把诸多功能各异的神明集合于一室,而且在功能上也对一些神明进行整合。
汉帝神明在老百姓心中是农业神,其主要职责是管农业和牲畜。
谷神是中国古代已有的民间信仰。
宁都人民把米谷神看成是“汉帝老爷”[5]。
汉帝神明就是整合了原始的“米谷神”神明有关功能,以农业为主而集其它功能于一体的神明。
4.汉帝崇拜的“游神”活动较为频繁,也更具有灵活性和娱乐性。
客家地区地处山区,是典型的农业社会。
“游神”活动是客家地区在春节期间很盛行的民俗活动。
客家人通过“娱神”来“娱人”,既放松劳累了一年的身体,又丰富了文化生活。
在宁都县丰富多彩的多神明“游神”活动中,出游率最高的是汉帝神明。
有汉帝庙的地方,都有游神活动,出游的多为“三太子”和“七太子”。
村民们认为,汉帝刘邦是福神,能给人们带来福气,但刘邦是身居至尊之位,不便出游,出游任务一般由其太子完成。
太子全部出游的现象有之,每年出游一尊太子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如何决定哪尊太子出游的问题,俗民没有发言权。
解决神明的事务自然应遵循神明的游戏规则。
古夏村是这样解决的:每年游神前,由道士去庙里念经并由扔“阴阳交”(又称圣窖)决定谁出游且该种方式产生的出游的太子不受出游次数的限制。
汉帝神明的游神活动(包括做戏)没有像其它神明一样的严格的时间限制。
汉帝崇拜的各种活动可以随时举行,完全由俗民决定。
活动的时间以不误农事为准。
汉帝信仰的“游神”活动也更具有趣味性,如洛口镇麻田村的“游神”活动在最后一天,把出游的神明全部抬到河边沙滩上进行“拨脚比赛”,观者如云。
整个活动以每尊神像为基本单位,由抬此神龛的两人组成一组。
“拨脚比赛”一般由5-7个基本单位,10一14人组成。
活动规则是组与组的成员用脚拨、勾、推、拉对方,但必须保证肩上神龛不倒地。
5.汉帝庙壁画内容的同一性。
历史较久的庙宇的神龛墙壁上都绘有“麒麟吞日”的图像,这在其它类型的庙宇是不易见的。
壁画内容和《史记》记载的刘邦降生的神话传说是非常的吻合。
据传早在春秋时,孔子就曾梦夜梦沛丰一带有赤色烟之升腾,同颜渊、子夏二弟子共同驱车去查看,见到麒麟。
麒麟曾口吐三卷玉书,预示赤刘代周,要孔子制法。
《史记》记载:沛县人刘媪在大泽边草地上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
她做一梦,与天神想遇。
这时阴云密布,雷电时作,大雨将至。
刘太公见天有变,就到妻子生产作业处叫她回家。
走近一看,一条赤色蛟龙正在妻子身上盘旋。
龙见人到,便腾空乘云而去。
刘媪不久怀孕在身,生下婴儿,取名刘邦……[6]
老百姓认为,“麒麟吞日”是“口吃四(众)方”之意,是有功德的皇帝才有此资格。
三、汉帝信仰在宁都盛行的原因探析
汉族的民间信仰是相当丰富的,许多学者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社会根源进行了较多研究。
武雅士认为,中国民间对神、祖先、鬼的崇拜的社会根源在于中国农民的社会经历。
他对民间信仰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普遍概括,但中国民间信仰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不同的民间信仰崇拜产生的根源除有其共性外,还有丰富的个性。
汉帝信仰在宁都盛行必然有其原因。
1.特殊地形及伪《地理玉髓经》是汉帝信仰在宁都产生的根源。
宁都县地形大致呈盘地状,东、西、南三面山体相对不高,北面则山体较高,其中最高峰为凌云山。
有一条小河叫上西江,发源于凌云山,委蛇数十里后在洛口镇和上东江合流,形成贯穿县境南北的梅江河。
梅江河是宁都人民的生命河、母亲河。
上西江,发源于州北百二十里清泰乡凌云山,向北一支,由石坪,会石人塘、旗岭诸水,绕至淋池村右;向南一支,源发汉高帝祖坟后,故名汉水。
流衙鼓洞,至土庄,会石于、株鹿二源及布源诸水,南至南汉,东至于淋池,会北源江下水,注洛口,与上东江合流,入梅川。
[4]116
对山、水等自然物的崇拜是最为原始的信仰内容之一。
凌云山的高大、神秘以及源于凌云山的梅江河水的重要地位,已具备萌生与凌云山有关的崇拜对象的温床。
伪《地理玉髓经》的炮制,对汉帝信仰与凌云山的结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凌云山牙鼓洞,汉高祖祖墓,载《天下名墓图》中,每三月大风雨,里人呼汉王醮祖。
山峻耸雄伟,形象指石山如旗鼓,左右各十二峰为二十四帝。
古谣云:“头作江西省,尾作汉朝天。”乡人有盗葬其腋者,雷辄掘去之。
明崇贞间,邑令时公同翰林曾公,徒步造其巅。
天日清朗,方欲展罗经相视,而雷电交作,震撼山村。
二公惧,狼狈下山,相传古有来此地放无利债。
一日,见老人引之去。
登此山,令坐其处。
山合,为之天葬。
[7]
正如上述材料所言,伪《地理玉髓经》把凌云山与汉高帝祖坟联系在一起,并列之于天下名墓图。
这就为宁都盛行汉帝崇拜提供了思想基础。
然而,此部《地理玉髓经》是他人假托张子微之名而作的伪书。
阳湖子居珲敬说“汉高祖祖坟相传在阳都之凌云山,则始于后人假托张子微之名,著《地理玉髓经》,以汉高祖、张子房、韩淮阴等祖坟,列之天下名墓图。”
凌云山、上西江(梅江河的一条源头河)与伪《地理玉髓经》的结合,为汉帝信仰的产生、盛行提供了温床。
2.明清时期,宁都县刘姓官员的推动是汉帝信仰在宁都盛行的重要原因。
明清时期是民间造神的高峰时期,明初统治者的“寻求名山大川以求祭祀的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洪武元年命中书省下郡县,访求应祀神祗。
名山大川,圣帝明出,忠臣烈士,凡有功于国家及惠 爱在民者,著于祀典,令有司岁时致祭。
二年又诏天下神祗,常有功德于民,事迹昭著者,虽不致祭, 禁人毁辙祠宇。”[8]
无庸置疑,当时的大环境对民间信仰的发展是较为有利的。
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时期有相当多的刘姓人员在宁都县衙任职。
(见表6、表7)
表6 明朝时期刘姓人士在宁都任职情况表
人名 刘? 刘章 刘禳 刘循规 刘德政 刘宗胜 刘宏道 刘芳 刘用 刘遐 刘敖
职位 知县 县丞 主薄 主薄 典史 典史 教谕 教谕 训导 训导 巡检
时间 明初
八年 正德
十六
年上
任 成化
十七
年上
任 嘉靖
二十
六年
起任 时间
不祥 时间
不祥 时间
不祥 时间
不祥 时间
不祥 万 厉
中 任 嘉庆
九年
任
注:本表根据《宁都直隶州志》统计而成,限于篇幅尚有些 未登入上述表格。
表7 清朝前期刘姓人士在宁都任职情况表
人名 刘灿 刘滕蛟 刘灿 刘灿 刘 鼎 刘三德
职位 知县 知州 典史 州学正 训导 巡检下河司
时间 康熙 道光 康熙二十四年任 乾隆三十二年任 乾隆 康熙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明清时期,刘姓人士在宁都任职相对而言不算少。
尊祖敬宗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刘姓也像其他姓氏一样,往往喜欢把自己标榜为历史名人的后代。
在全国对民间信仰的控制较为松弛的大环境下,在宁都执政的刘姓官员以及辞官隐居宁都刘姓士大夫也会以一定形式促进汉帝庙的建设。
安福马迹村的汉帝庙即与刘姓宗族有关。
马迹村的开基祖是唐代刘宗臣。
他曾任唐金紫光禄大夫,唐后期虔州做官。
听说凌云山有汉高祖祖墓,辞官后登凌云山拜谒。
返途中经过安福马迹村,发现该地风水好,于是定居于此,成为刘姓最早迁入安福者(宁都县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宁都县剧团原团长邓文钦讲述)。
3.汉帝神明的实用性也是其信仰在宁都盛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
汉帝神祗被赋予“农业神”地位的同时,整合了其它部分神明的功能。
“农业神”的主体功能吻合宁都农业社会的基本需求,而糅合其它神明而具备的多功能性则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的不同诉求。
宁都是多山地区,交通极其不便,聚族而居使每个村落构成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汉帝神明充当了社区神的角色,他不仅要“解决”村民的日常困难,也要成为村民精神寄托的场所和加强村民间感情的纽带。
中国民众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是相当宽容的。
中国人并不真正信仰某一宗教,在他们的心中也根本无法肯定到底是哪位神在主管着世间的一切,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可信的又都是不可全信的,因此多信几种宗教对他们来说总是有益无害的,这种行为更像一种商业投资行为[9]。
作为村落区域神的汉帝神祗的“全神化”,为奔命于田间地头的农民进行神明崇拜提供了很大便利。
四、对客家人汉帝信仰凸显客家文化特质的一点思考
汉帝神明是宁都土生土长的神明,是在凌云山神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系列有关汉高祖刘邦有关的神话传说而逐渐演变为汉帝神明。
山神是客家先民迁入以前就应存在的土著的神明,山神演变为汉帝神明应是土著神明借汉帝之名而谋求“正统”地位的一种结果。
通过东山坝镇小源村汉帝庙的有关楹联或许能印证上述问题。
(一)登山学法缘何事;口物安民是本哀。
(二)茅山初学法;汉室显奇迹。
(三)宝坊月皎紫殿风尚;风撵云扶鳌山海驾。
(四)三杰定三秦约法三章;四贤秉四政宽敷三教。
(五)君臣一德庆明良;父子重光隆作述。
(六)推心置腹君臣千载庆良民;创业守成父子一堂隆作述。
……
在宁都县汉帝信仰中,文化的在地化表现较为突出,除上述所列举的庙宇楹联外,有些庙宇所供
奉的神明也体现这一特质。
如东山坝镇王册村的汉皇庙里的主祀神是吕后。
[参考文献]
[1]宁都县志.乾隆六年本:66.
[2]乾隆石城县志[C]//邓南骧,邹代藩.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61.
[3]汪毅夫.客家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0):6.
[4]山川志[c]//宁都直隶州志,卷五.道光四年本.
[5]赖启华.早期客家摇篮一宁都[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 2000(5):25—26.
[6]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K].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0:200.
[7]杂志[c]//宁都直隶州志,卷三十二.道光四年本:976.
[8]赵世瑜.狂欢与日常[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02(4):264.
[9]姚南强.宗教社会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7): 92—94.
作者简介:邱浪平(1973—),男,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客家传统社会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