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贾宝玉
1. 贾宝玉挨打:大观园工程既竣,贾宝玉奉父亲贾政之命题对额,初露才华。
元春省亲后,贾宝玉同姐妹们入住大观园。
春日,宝黛共读《西厢记》,相约葬花。
贾宝玉与凤姐中了马道婆魇术,一僧一道为通灵宝玉除邪,养了三十三天方愈。
四月二十六日,贾宝玉在冯紫英家初识蒋玉函,获赠茜香罗。
贾元春赏赐端午节礼,贾宝玉同薛宝钗的一样,宝黛生疑。
五月初,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为贾宝玉提亲。
宝黛因此大吵一场,贾宝玉砸玉,林黛玉剪坏了往日亲手做的穿玉的穗子。
事后贾宝玉赔礼道歉,被薛宝钗讽为"负荆请罪"。
在听唱《葬花吟》和史湘云劝学风波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两番诉肺腑,二玉爱情开始觉醒。
2. 幼年情事:贾宝玉自幼因贾母疼爱,原是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他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他与林黛玉同处贾母房中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亲密熟惯些。
他待丫鬟们如养花般细心体贴,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绛芸轩,自号绛洞花主(一作绛洞花王)。
一次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阅金陵十二钗判册,赏《红楼梦仙曲》,聆"意淫"之训,与秦可卿梦魂温存。
幼年贾宝玉与秦可卿弟弟秦钟同入贾府义学。
秦可卿去世,贾宝玉急火攻心,直喷出一口血来。
秦可卿出殡,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获赠蕶苓香念珠一串。
秦钟夭逝,贾宝玉忧戚不尽。
3. 悬崖撒手:甄宝玉见面谈仕途经济,令贾宝玉失望。
和尚送来通灵宝玉,引贾宝玉梦入真如福地(系太虚幻境变形),重阅金陵十二钗判册,领悟三世情缘。
宝钗借"赤子之心"之词含功名讽谏之义,贾宝玉醒悟"从此而止,不枉天恩祖德",于是用心攻书,如期赶考。
进场前跪别王夫人,揖别李纨,话别宝钗。
出场后失踪,外头喜报中第七名举人。
常州毗陵驿,贾宝玉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拜别贾政,临去作歌云"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贾政回京启奏,圣上给贾宝玉赏了个文妙真人的道号。
甄士隐说"宝玉,即'宝玉'也",尘缘已满,仍是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形质归一。
遗腹子贾桂,与李纨之子贾兰合为兰桂齐芳。
二、林黛玉
1. 13岁诗社夺魁: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
当日就在探春秋爽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
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薛宝钗诗“含蓄浑厚”。
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
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2. 14岁讽刘姥姥:菊花诗会后,刘姥姥游大观园,林黛玉一舒愁肠,展放愁眉,和姐妹们开怀大笑,“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笑得两手捧着胸口”。
以致一时高兴,得意忘形,失于检点,行令时将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
她还取笑刘姥姥讲的故事道“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 ;讽刺刘姥姥的舞姿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
如今才一牛耳“;调侃刘姥姥为“母蝗虫” 。
她这些雅谑之语在回目上被誉为补刘姥姥之余音 ,刘姥姥给她带来了非常珍贵的快乐心情和艺术灵感。
3. 12岁林黛玉葬花:元月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评价这首比贾宝玉自作的前三首都好 。
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四月二十六日葬花,林黛玉感花伤己,吟唱《葬花词》 。
恰好贾宝玉寻来,听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林黛玉要躲,贾宝玉连忙赶上去,解释误会,这是宝黛第一次诉肺腑。
三、薛宝钗
1. 宝钗入都:薛宝钗随母亲、兄长一起进京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是探访亲友;三是自薛父去世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蟠需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
薛宝钗和母亲、兄长一起进京备选才人、赞善之职。
薛家在京中原本是有房宅的,怎奈贾母王夫人热情挽留,于是薛宝钗和母兄便以姨娘亲的身份,客居在荣国府的梨香院,与金陵十二钗其他女孩们生活在一起,后元妃省亲,遵照旨意,入住大观园中一处叫蘅芜苑的住所。
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夫人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
宝钗日与迎春、探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做针黹,倒也十分相安。
2. 热毒冷香:宝钗生的病是“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即作为仙人的思凡之心——脂批说“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以及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冷香丸的配方中,春、夏、秋、冬四季合起来就是“炎凉”二字。
蜂蜜、白糖味甘,黄柏性苦,合起来就是“甘苦”二字。
“白”者,纯色也。
“蕊”者,花之精髓也。
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分别象征了高贵、淡雅、娇艳、坚贞四种品性。
所以整个一副“冷香丸”就是象征宝钗“知著甘苦,历尽炎凉,虽别离亦能自安”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脂批说冷香丸的药引是仙界诸仙人合力制作,不是吃人间烟火之人能享用的。
3. 宝黛钗初会:林黛玉进荣府以后,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贾宝玉。
二人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
不想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薛宝钗在家养病,贾宝玉送贾母回家后转去薛宝钗闺房探望。
两人探讨了彼此身上所佩戴的物件。
薛宝钗身边的丫鬟莺儿笑道宝二爷宝玉上的字和姑娘的正好是一对:宝钗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姻缘。
四、王熙凤
1. 王熙凤精彩出场:黛玉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她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者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
真所谓“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作者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之前,就先已通过人物的笑语声,传出了人物内在之神。
在贾府这样严肃的氛围里,王熙凤可以这样说话,也能够体现出王熙凤的位高权重,深得贾母的喜爱,也能够体现出一种炫耀的成分在里面。
2. 协理宁府:秦氏丧礼,尤氏犯了胃疼旧症,凤姐走马上任,总结宁府五大风俗,理出头绪,有条不紊;分派众人岗位,量才而用,苦乐均分,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依法治理,赏罚严明;一视同仁,不徇私情;号令通畅,树立威信。
凤姐诚为不辱使命者,不仅显露了非凡的政治管理才干,还表现出勤慎恭肃的为政精神。
不辞辛劳,日夜不暇,并不偷安推托。
故能“筹划得十分的整齐,于是合族中上下无不称叹”。
协理宁府大展凤姐威风与才干,“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14回)。
贾琏回来后,凤姐大肆夸耀:“依旧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
3. 赚取尤二姐王熙凤亲自出马到了小花枝巷,一席话不要说尤二姐把她认作好人,连大观园那里的姐妹,除了少数比较有头脑的人,都觉得凤姐改弦更张了,都觉得她很贤良。
凤姐紧紧抓住了尤二姐的弱点,所谓“淫奔无行”,一女侍二夫,牢牢地抓住张华这张王牌,收放自如,行云布雨,凭借衙门的法、家族的礼,造足了舆论,布满了流言,使尤二姐坠入软绵绵、黑沉沉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最终走向绝路,吞金自杀。
五、史湘云
1.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薛宝钗先是教了史湘云一番做人的道理:“‘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才大家有趣。
’”拟诗题时又不失时机地说:“‘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是你我的本等。
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面对这样的谆谆教导,年少不更事的湘云“心中自是感服”。
于是在第二天,她一反活泼本性,以主人身份出现在宴席上,并且很稳重周到地将各色人等照顾周全。
2. 赠戒指:得知袭人已从薛宝钗那里得了戒指时,“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
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妹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
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
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说着,眼睛圈儿就红了。”
毫无心机的史湘云真是只知动感情,不知动脑筋。
“戒指儿能值多少?”
3. 湘黛相逢:凤姐指着一个唱戏的孩子问象谁,虽然在场的人都猜着了,但各人的表现各不相同。
善为人处世的薛宝钗“只一笑不肯说”,了解林黛玉的宝玉“亦不敢说”,独独孩子气的史湘云高兴地表示自己猜着了。
她“笑道:‘倒象林姐姐的模样儿。
’”这一来,不要说黛玉是个多心的人,就是向来大方的宝姐姐,我想也会生气。
因为戏子在当时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拿人比戏子如同现在拿人比妓女一样,简直是一种侮辱。
不过爱使小性儿的林黛玉最终并没有和史湘云闹翻脸,皆因她也明白史丫头是“不防头”(没注意)说出来的。
六、贾探春
1. 愤而出手:二姐姐迎春房里几个刁奴目无法纪,贾探春严行申饬。
抄检大观园时,贾探春命众丫鬟秉烛开门,严阵以待,掌握主控权。
她对家里这件自杀自灭的丑态感到万分悲愤,控诉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
凤姐和周瑞家的都让她几分。
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却不知趣,作势招惹,贾探春怒,“啪”一巴掌扇过去,一声令下,丫头侍书也上前护主。
凤姐骂了王善保家的几句,直待服侍贾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去了下一处。
次日,宝钗搬出大观园,贾探春表示理解,并揭露家丑道“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2. 裙钗理家:因凤姐卧病,王夫人便命贾探春理家。
上任才三四天,吴新登家的就拿赵国基丧礼赏银之事来刁难。
贾探春秉公办理,不徇私情,又专从凤姐、宝玉、贾兰等有体面的人身上找几件利害事开例作法子,与众人作榜样。
而母亲赵姨娘受人挑唆,赶来闹场,令贾探春十分难过。
贾探春树立威信,镇压住众婆子奴仆后,便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在大观园兴利除弊,得到了李纨、宝钗、凤姐、平儿的大力支持以及下人的坚定拥护,宝玉也对她赞不绝口。
3. 庶出身世:贾府三小姐贾探春乃贾政之庶出,因贾母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
林黛玉进贾府,也是贾探春首次登场。
贾宝玉为林黛玉取字,贾探春当场道破是他的杜撰。
元妃省亲,贾探春题咏之作出于姊妹之上。
春节期间制灯谜,贾政以为贾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
群芳搬进大观园,贾探春住了秋爽斋。
芒种节饯花会那天,贾探春托贾宝玉出门逛庙会时帮她买些小工艺品,答应做一双鞋酬谢。
这类小事常被母亲赵姨娘误会,埋怨她攒钱给贾宝玉使,却不给贾环使,又不肯给贾环做鞋。
贾探春为此深感苦恼。
七、薛宝琴
薛宝琴踏雪寻梅:薛宝琴自父亲死后,随处漂泊投靠,因为她的堂姐薛宝钗一行近亲在贾府暂住,薛宝琴也就去了贾府了。
贾府中与林黛玉等几位姑娘都相处得非常好,冬天里的一日,薛宝琴和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邢岫烟、和贾宝玉等几个人一起喝酒作诗句,作着作着众人就要寻景。
正好妙玉在贾府的尼姑庵住着,那尼姑庵的附近有大片大片的红梅,众人很是想看红梅。
因为妙玉为人清高,众人与她的关系不太好。
于是贾宝玉就去了尼姑庵折了一只红梅,没想到薛宝琴也去寻找红梅了,薛宝琴踏雪寻梅,手拿着红梅花站在桥上,身上有披穿着贾母送给她的凫靥裘。
再者她长得十分的好看,因此那红艳艳的凫靥裘和娇艳的梅花衬托得她更加好看了。
贾母一时也看得呆住了,还让惜春画薛宝琴的美貌。
八、贾探春
1. 贾探春凤姐生病:探春协助理家。
亲娘舅死了,探春按制度行事,依例“赏银”二十两,结果母女大闹一场。
探春着手改革的第二步,废除不必要的开支,开源节流:取消宝玉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的费用;取消每个姑娘每月的头油脂粉费;并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起各项事物。
探春理家得到许多人的肯定与支持。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王熙凤身体不适,府上的事由李纨和探春代管,宝钗帮忙。
赵姨娘的哥哥死了,李纨要送四十两银子送人情,而探春按照规矩只送20两银子。
赵姨娘嫌少,怪自己的亲女儿只挑高枝忘了根本。
探春气得哭了,说她只认王夫人,不认赵姨娘。
2. 探春创建“海棠诗社”:初秋季节,贾探春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
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于是众姐妹、宝玉以此成立了海棠诗社。
李纨李纨自荐任社长,别号稻香老农,探春号秋爽居士,黛玉号潇湘妃子,宝玉号富贵闲人,其余人等一一自号。
首次活动便是《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以薛宝钗的诗为魁。
九、妙玉
1. 妙玉献茶: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1]
2. 妙玉斟茶: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出……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
[1]
3. 探望贾母:只见妙玉头带妙常髻[jì],身上穿一件月白素袖袄儿,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zhǔ]尾念珠。
跟着一个侍儿,飘飘拽拽的走来。
十、李纨
李纨办诗社:李纨进入大观园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月二十二日,姑娘们搬进园。
春天还没有过完,也就是一个月左右,她就想到要办诗社。
李纨办诗社,决不仅仅是为了娱乐。
要知道,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从文化开始的。
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五四运动,均是证明。
这充分说明她的内心并非“心如古井”,而是涌动着波涛,期望着变革,充满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贾宝玉-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红楼梦十个主要人物及对应事件一个人物三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