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祖坟的风水有什么样的传说?洪秀全祖坟的风水有什么样的传说
江西赖布衣是宋代名重一时的风水先生,他自庐山翻山越岭,追寻“龙脉”来 到广东。
只见大庾山脉气势不凡,辗转追到芙蓉嶂,认为此乃龙脉之“结穴”。临行 时口占偈语一首:“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右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鳌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
谁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原来这山南麓,有三个小山岗突起,居中的土地坛最大;左右两边的分别名叫 覆船岗、莺蜂窦。
正南面约一千米之遥,又正好与三座山岗相对。其中间一座叫名 鳌鱼岗(后人化传为鲤鱼岗),左右两边相距各几百米处,有名叫“狮” “象”两山, 均以形似而得名……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祖坟不知如何竟然葬在土地坛的脚下。
当年洪秀全等人代 在广西金田村起义,时为公元1851年。洪秀全揭竿发难之初,花县知县牟崇龄即奉| 命将洪秀全之祖坟掘毁。
第二年,清廷再密谕务必将其山坟的坐山后脉凿断,意谓^ 断其“龙脉”,毋使发迹。因此,洪氏祖坟之难未能幸免。
洪秀全死后鞭尸的内幕是什么
诸葛亮称,南京"帝王之宅也"。到了1853年3月19日,南京又迎来一位"天子"——太平天国的领袖、天王洪秀全。
这一天,太平军从清军的手里一举夺得南京城,改称"天京",定之为国都。太平天国在清两江总督署原址上大兴土木,建成比北京皇宫一样豪华的天朝宫殿,即俗称的"天王府"。
天王府殿阙巍峨,金碧辉煌,方圆数里:太阳城、金龙城、金龙殿(现址为总统府"大堂")、大照壁、吹鼓亭、内宫、后花园……次第落成,气派宏大,与天朝国都的地位十分相称,是洪秀全当时征集全国各地被太平军控制地区的能工巧匠营建而成,时有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时称天王府是南方宫殿之冠,堪称中国江南"圆明园"。
满清视自己为真龙,哪容"僭越"的天子存在,于是命令两江总督曾国藩剿平"贼王"。起初,曾氏率领的湘军屡败屡战。后来由于太平军内部矛盾重重,湘军屡败屡战。在中外势力共同镇压下,一个本可在南京长治久安的"明朝第二",灭亡了。
1864年7月19日,清军攻破天京。但清军进入天王府后,却找不到洪秀全。原来,在天京被围困、缺粮少药的艰难形势下,最后靠食野草团子生存的洪秀全,于1864年6月1日病死,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
为稳定军心,当时秘不发丧。根据洪秀全遗嘱,在金龙殿下挖了一个大坑,将天王的尸体用绣龙黄缎包裹起来,埋葬下去。另一说,洪秀全的尸体埋在天王府内御林苑假山附近一棵桂花树下。虽然这样做可能是形势逼近,但照迷信的说法,则是信奉上帝的洪秀全,以自己的天王尸身,镇锁府内王气的法术。
后来,洪秀全被俘虏的二哥、福王洪仁达出卖了洪秀全的埋尸地。曾国藩的九弟、率先陷城的曾国荃下令,将洪秀全的尸体刨了出来。说来也怪,在开棺见尸时,天上闪电雷鸣,突降暴雨,有人称这是天王显灵。清军无所畏惧,将洪秀全尸体拖出来后,进行了狠毒的鞭打,鞭完后将尸体焚烧成灰扬掉。另传鞭尸体后,将尸体被扔进了长江里。
顺便说一下,洪秀全是广东花县官禄村人,于公元1851年发动金田村起义,掀起了一场动摇清朝根基的太平天国运动。现在当地人仍传讲,洪秀全发迹,是因为祖坟葬到风水宝地上,此地名叫"芙蓉嶂",属大庾山脉,我在《风水三千年》一书曾提了一下此事。
传说是这样的,山南麓有三个小山岗凸起,右叫"覆船岗",左叫"莺蜂窦",居中的叫"土地坛"。传宋代风水大师赖文俊曾相过此地,留下占诗一首:
"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
右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
鳌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
谁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
洪秀全的祖坟刚好葬在土地坛上。洪秀全起义不久,清廷便诏令花县知县牟崇龄,将洪秀全的祖坟掘毁,以断其风水。两年后的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二月,见太平天国运动越搞越大,清廷再次密谕当地官员,将洪秀全祖坟的后脉凿断,意谓断其"龙脉"。洪秀全最后落败,迷信者认为,就是其祖坟龙脉被凿的原因。
也有风水先生认为,洪秀全的祖坟并未埋在正穴,仅沾了"龙气"。粤系军阀陈济棠听说后大喜,重金聘请风水名师堪舆点"龙穴",将其母迁葬于芙蓉嶂下的洪氏家族墓地。陈济棠母墓尚在,洪秀全祖坟已被1957年开挖的芙蓉嶂水库淹没。
虽然祖坟风水并不可信,但有些事情也奇怪,如洪秀全故居有龙眼树,是洪秀全小时候亲手栽植的,此树长得很特别,根酷似龙爪,枝如如龙身,当地人称"五爪金龙树",如刘备老家当年长得如龙盖一般的大桑树一样,也被时人视为祥物,是吉祥之兆。
洪秀全是如何智诛祸首的
1856年11月,太平天国天王府被叛乱者包围。
天王洪秀全登上宫墙,面对策划叛 乱的北王韦昌辉怒目圆睁。两个月前,韦昌辉利用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的矛盾,使阴谋,搞诡计,发 动突然袭击,杀害了杨秀清及其部属多人。
在两个月中,共杀了万余人。接着又变本加 厉地将矛头指向天王洪秀全。
这就是著名的“天京变乱”。当时翼王石达开正率军在武昌前线与清军恶战,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早在攻打 全州和长沙时牺牲,韦昌辉成了天京城中最大的实权派,他自以为大权在握,肆无忌惮, 竟率领3000多名追随者,丧心病狂地攻打天王府。
洪秀全从这场叛乱中充分认清了韦昌辉的野心,决心诛灭这个祸首。 但天王府中守 军很少,无法抵挡韦昌辉的进攻。
在这紧急关头,他跳下宫墙,传令将宫中的宫女全部 集中起来,让她们换上战士男装,梳上太平军发式,拿起刀枪,集队出宫迎敌。太平军中本有一支由洪宣娇率领的女兵队伍,在起义到立国过程中,建立了不少战 功,所以妇女作战是太平军的一个特点。
宫女们不少是太平军将领的眷属,她们惯于征战, 面临严峻的局面,加之她们对天王的忠诚和对韦昌辉的憎恨,更加同仇敌汽地一起奋战。韦昌辉突然见到宫中杀出一支队伍,还以为是洪秀全原先预备好的精锐部队,猝不 及防,顿时乱了阵脚。
洪秀全抓住时机,又登上墙楼号召叛军放下武器。 言明只严惩叛 首韦昌辉一人,其余随从一概不究。
跟随韦昌辉的部队多数是受蒙蔽的,现见洪秀全亲自出面宣布韦昌辉的罪恶,纷纷 倒戈。韦昌辉见大势已去只得慌忙逃窜。
太平军又围攻北王府,找遍所有地方都不见韦昌辉这个叛首,于是洪秀全命令全城 戒严,四处搜寻。 终于在三天后生擒了韦昌辉,立即当众将他处决。
洪秀全在天京军民的支持下,特别是在宫女的密切配合下,略施小计,就制伏了韦 昌辉和他的追随者,很快平息了为时两个月的“天京变乱”。这时翼王石达开已率军进入 天京,重新控制了局面。
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的历史是怎样的
洪秀全自幼勤奋好学,7岁人塾读书,16岁因家境贫困失学,在家帮父兄种田、放牛。
18岁时在本村一面教书,一面自学,梦想有朝一日由科举考试进人仕途。可是10多年过去了,年过而立却屡试不中,连秀才的头衔都未捞到,绝望之余他发誓:“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吧!”1842年,洪秀全去广州应考,再次落榜。
这次他在广州传教士那里得到一本《劝世良言》的小册子,回家稍稍看了一遍就放人书橱中,并未重视。第二年应试仍然落第,此后洪秀全仔细钻研《劝世良言》,相信基督教的教义,创立了拜上帝教。
接着,洪秀全和冯云山撤去本村塾中的孔子牌位,他们因此失掉教师职业。 1847年7月,他到广西紫荆山和冯云山设立拜上帝教机关,10月,他和冯云山到象州甘王庙,宣布地主崇奉的甘王欺骗世人的十大罪状,愤举竹杖击毁神像。
这一行动震动了整个紫荆山地区,从此,洪秀全威名大振,加人拜上帝教的人越来越多,这期间,洪秀全和冯云山等开始秘密商讨发动起义。 1847年以后,广西连年旱灾,农民再也活不下去,纷纷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会众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不久,太平军攻下永安,进行初步建制。
洪秀全发布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东王以下各王均受其节制。 又封秦日纲为天官丞相,胡以晃为春官丞相。
之后,太平军攻入湖南,占领长沙,、攻克武昌,聚大军50余万,浩浩荡荡,顺江而义-----下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洪秀全将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和清王朝相对立的农民政权。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号召人民起来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社会。 为打退威胁天京的清军,并推翻清朝统治,先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由于孤军深人,北伐失败,而西征在石达开的指挥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太平军军威达到极盛。定都天京后,太平军统治集团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酿成天京变乱。
先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接着洪秀全密诏北王韦昌辉人城杀杨秀清,然后又把韦昌辉处死,并逼走石达开。
这次变乱对太平军影响极大,元气大伤。天京变乱,是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
曾国藩趁机重建了江南、江北大营。在这紧要关头,天王果断地起用陈玉成和李秀成。
在他们的领导下,太平天国又呈现一派复兴景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要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1860年6月,美国人华尔成立了“洋枪队”,向太平军进攻。李秀成统率大军在青浦打败“洋枪队”,华尔身中5枪,“洋枪队”死伤三分之一。
正当李秀成在上海附近大败中外反动派时,陈玉成在西线失利,壮烈牺牲。曾国藩派兵包围了天京。
洪秀全这时非常迷信,不愿放弃天京。 最后,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陷落前病故。
7月19日天京陷落,起义失败。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洪秀全的错误主要在于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
在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政权蚊变的过程中,洪秀全不仅无力回天,反而起了恶劣的带头作用。
洪秀全的祖坟后面的天旗与他的事业没有成功有关系吗
洪秀全(1814~1864年),原名洪仁坤、洪火秀,原为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建立了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在他死后不久灭亡。
据一位对太平天国并无敌意的英国翻译兼代理宁波领事富礼赐在其所著的《天京游记》中记载:“天王有王冠,以纯金制成,重八斤;又有金制项链一串,亦重八斤。他的绣金龙袍亦有金纽。他由内宫升大殿临朝,亦乘金车,名为圣龙车,用美女手牵而走……”洪家祖辈只是农民,为何洪秀全会富贵煊赫至此呢?这跟洪家祖坟选址有无关系?洪秀全的败亡是否与祖坟被挖有关系?
洪秀全的祖坟位于广东省花县之北的芙蓉嶂山上,芙蓉嶂位于芙蓉镇之北,海拔360米,处于县北群山之中,山峰重叠,状若芙蓉。又因绵亘于该县中部平原之背,一字排开,宛若屏帷,故称芙蓉嶂。山之南,有“白水稆”,又名“西山瀑布”,其状如同白练自50米高处分五级泻下,溅石飞花,倾注入潭,其声轰轰。曾有文人墨客咏之为“峭壁中悬一段云,青山横为玉龙分。势倾河汉难窥测,声杂风雷骇听闻。当暑向人寒瑟瑟,凌空触石雨纷纷……”
芙蓉嶂虽为风水宝地,但长期以来,外地人很少知道。后来被一位风水大师赖布衣发现,芙蓉嶂才逐渐名声远播。赖布衣是江西省定南凤岗村人,约1276年宋朝末年,出生于风水名门世家,原名赖文俊,布衣是他的自号。他少年时,就得到父亲赖澄山的真传,18岁就行走江湖,以风水相术为生。他在粤北群山中发现“龙脉”南延,气势磅礴,十分高兴,决心要跟踪“龙脉”。他沿着“龙脉”出南雄,过曲江,下英德,越清远,入花山北部山区,来到芙蓉嶂。他见气势不凡,认为此乃龙脉之“结穴”。临行时口占偈语一首:“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右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窟穴’的意思),鳌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谁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
如何评价“洪秀全”
洪秀全出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的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他古典文集。
村中父老都认 为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结果他却三次乡试而不第。第三次在广州落选时,他已24岁,受到打击的洪 秀全回家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了几天。
病幻中似曾听到一位老者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 妖除魔。 ”从此,洪秀全沉默寡言,举止极为怪异。
但不甘心科举失败的他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再一 次参加了广州的乡试,结果还是名落孙山。 这次失败后,洪秀全翻阅了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把书中内容与 自己之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后,他认为自己果真是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的圣人。
于是,洪秀全一气之下 抛开了孔孟之书,不愿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虽然他从未读过《圣经》,但却逢人便宣传他所理 解的基督教教义,并称之为“拜上帝教”。
洪秀全说:“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入教之人,无论 男女尊卑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
”并尊耶和华为矢父,基督为天兄。当然,其“拜上帝教”跟主流 的基督教在教义上相差甚远。
洪秀全最初在广州附近传教,但未取得成功。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传教,不久又 独自返回广东,留下冯玉山一人在广西发展。
冯玉山在广西传教这一期伺,信徒日增。 1845年至1846年 间,洪秀全在家乡写下《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作品。
后到广西会合冯云山,并陆续定 下了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 随着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决定反清,会众在下半年 里陆续赶到金田团营,并于1851年1月正式宣布起义。
1851年初,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军建立起了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1852年太平军离开广西 进入湖南,并在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
1864年,在曾国藩的镇压下,太平天国于10月 宣告灭亡。
洪秀全的出身是怎样的
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官禄村人,出身农民家庭,原名火秀,谱名仁坤。
幼年入私塾读书年幼入私塾读书,聪敏勤奋,“五六岁间,即能熟诵《四书》、《五经》、《孝经》及多篇古文多篇,其后更自读中国历史及奇异书籍,均能一目了然”。因家庭生活困难艰难,在他16岁时被迫辍学,在家中帮助父兄务农或到山野放牛。
18岁时曾受聘为本村塾师。此后,他一面教书,一面继续研读中国古代典籍。
对中国历史朝代更迭和农民起义的战争故事最感兴趣,因此,当他发现中国再一次出现朝代衰败的各种迹象现象时,心里便激动不已,乱世出英雄的时代已经到来,他赶上了这个将要改朝换代的时期。 洪秀全几次到广州应试,正值鸦片战争前后,他耳闻目睹了英国侵略者的暴行,和广州及东南沿海百姓轰轰烈烈反侵略斗争,心中大受震撼,渐渐生成了忧国忧民的胸襟,也对政府感到失望,内心极度迷茫。
1836年,洪秀全第二次到广州应试,在广州藏龙街从两位基督教传教士手里得到了一本小册子,这是一本小册子是基督教布道的《劝世良言》。 当时他并未在意,只稍作浏览,便放置于书箧中。
洪秀全的祖坟后面的天旗与他的事业没有成功有关系吗
洪秀全(1814~1864年),原名洪仁坤、洪火秀,原为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建立了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在他死后不久灭亡。 据一位对太平天国并无敌意的英国翻译兼代理宁波领事富礼赐在其所著的《天京游记》中记载:“天王有王冠,以纯金制成,重八斤;又有金制项链一串,亦重八斤。
他的绣金龙袍亦有金纽。他由内宫升大殿临朝,亦乘金车,名为圣龙车,用美女手牵而走……”洪家祖辈只是农民,为何洪秀全会富贵煊赫至此呢?这跟洪家祖坟选址有无关系?洪秀全的败亡是否与祖坟被挖有关系? 洪秀全的祖坟位于广东省花县之北的芙蓉嶂山上,芙蓉嶂位于芙蓉镇之北,海拔360米,处于县北群山之中,山峰重叠,状若芙蓉。
又因绵亘于该县中部平原之背,一字排开,宛若屏帷,故称芙蓉嶂。山之南,有“白水稆”,又名“西山瀑布”,其状如同白练自50米高处分五级泻下,溅石飞花,倾注入潭,其声轰轰。
曾有文人墨客咏之为“峭壁中悬一段云,青山横为玉龙分。势倾河汉难窥测,声杂风雷骇听闻。
当暑向人寒瑟瑟,凌空触石雨纷纷……” 芙蓉嶂虽为风水宝地,但长期以来,外地人很少知道。后来被一位风水大师赖布衣发现,芙蓉嶂才逐渐名声远播。
赖布衣是江西省定南凤岗村人,约1276年宋朝末年,出生于风水名门世家,原名赖文俊,布衣是他的自号。他少年时,就得到父亲赖澄山的真传,18岁就行走江湖,以风水相术为生。
他在粤北群山中发现“龙脉”南延,气势磅礴,十分高兴,决心要跟踪“龙脉”。他沿着“龙脉”出南雄,过曲江,下英德,越清远,入花山北部山区,来到芙蓉嶂。
他见气势不凡,认为此乃龙脉之“结穴”。临行时口占偈语一首:“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右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窟穴’的意思),鳌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
谁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