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风水的应用有哪些呢
1、干支分配五行 既然世界万物皆属阴阳五行,那么天干地支也不例外,古人将干支分配五行如下: 天干: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地支:子亥水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丑辰未戌土 2、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所谓天干五合,是指五组天干的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变化,如丙辛合化水,指天干丙遇到天干辛,丙本是火,辛本是金,但这两者在一起相互起反应,纽合在一起,却变化成了水,如化学反应一般,两者的性质已变,生成新的性质。
当然在实践应用中,合化是有着严格的条件的,并非一见丙辛就认为是化成了水。丙辛如此,余可类推。
3、地支六冲 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地支六冲是指地支之间的生克变化,如地支子遇见地支午,两者相冲,互相都受到损失。至于此冲是好是坏,需要全盘推论。
4、地支三合 亥卯未合化木巳酉丑合化金 申子辰合化水寅午戌合化火 地支三合理同天干五合,即地支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变化性质,如亥卯未三个地支聚在一起,那么就变化成了木。在实践中地支三合也有严格的条件。
5、地支半三合 亥卯合木,卯未合木 巳酉合金,酉丑合金 申子合水,子辰合水 寅午合火,午戌合火 地支半三合理同地支三合,不过因为三者没有汇全,所以其力量较三合要小一些。 6、地支六合 子丑合土寅亥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土 地支六合亦是地支之间的相互变化,如子丑聚在一起,就变化成了土,地支六合的力量小于三合和半三合。
风水在建筑的运用
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有:
建筑设计要真正符合风水理念首先必须要在规划阶段进行总体设计。
1、整体布局必须要有明显的主轴线及主要标志建筑;
2、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土地资源,如对原有山水的充分利用与改造,小区环境必须要藏风聚气;
3、对于原有格局不足的补救(如利用本身楼盘的设计对龙虎的补救及山家的补救,增加人工湖、河流
等);
4、尽量减少本身楼盘间的尖角冲射、天斩煞等的影响;
5、座家尽量不要设计置厕所;
6、尽量避免出现黑房;
7、厕所门尽量不要正对房门、大门;
8、尽量避免经由厨房进入厕所;
9、套间内设计力求方正;
10、不要出现楼房底部偷空做湖(斩脚煞)。
风水学的由来和发展
风水学又称堪舆学 ,顾名思义,风就是空气,一种流动的空气;水就是各种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海及雨露。
风水学突出了风与水对人体的作用,认为风太大的地方不宜人居住,而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也不宜居住,没有水的地方不适宜人居住,而水泛滥成灾的地方也不适宜居住。风水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一门学问,主要分为两大派——形式派和理气派。
形式派又称峦头派,为唐代著名风水家杨筠松所创,在江西一带盛行,主要以山川的起止为主体,以龙、穴、砂、水相配合而进行勘察。理气派又称理法派,由一游幕僧人所创,在福建比较盛行,理气派以河洛理数为理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上考察人体与地理、气候、地极磁波的变化关系。
早期的人类就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影响。原始人类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他们很难抵御各种猛兽的侵袭,于是他们就选择了山洞作为规避场所。
而山洞多在较高的地带,这是为了防止水淹,而且洞口都朝向南方,一是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二是躲避冬天寒冷的西北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走出了山林,而到依山傍水的平坦地带聚居,慢慢形成了村落与城镇。
这一时期,风水学还处于一种原始的萌芽状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境对人体的作用。
到了先秦时期,风水学才作为一种学说问世。秦代风水家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为目前流传下来的最早的风水学著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风水学理论逐渐得到完善,并且出现了管辂、 郭 璞这样的风水名家。郭璞著的《 葬书》,被后人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而郭璞本人也被后人尊为风水学的祖师。
到了隋唐时期,风水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形成了两大派别——江西形势派和福建理气派。形势派的创始人杨筠松先生著的《疑龙经 》、《撼龙经》、《 葬法倒杖》《青囊序 》等,为风水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著作一直被风水研究者视为至宝。
明清时期是风水学的鼎盛时期,各种风水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甚至到了泛滥的程度。其中以吴鼐 的《 阳宅撮要 》、赵玉材的《地理五诀 》、蒋大鸿的《地理辨证 》 较为有名。
在形势与理气两派的基础上有分成四个派别——八宅派、玄空派、杨公派、过路阴阳派。八宅派是以八卦为依据,将家宅分为八部分--东四宅与西四宅,再配合人的命卦来选择住宅,属形势派;玄空派属理气派,主要以 洛书九星为根本,外取自然环境的山水实物为依据,结合三元运气之说,通过排龙立穴、飞星布局和收山出煞 等数术运算方法;杨公派也属形势派,注重“龙、砂、水、向、穴”,也就是“寻龙、觅水、观砂、立向、定穴”;过路阴阳派也属于形势派,同时搀杂了一些理气派的东西,比较注重表象的作用。
甚经典教材的内容大部分以口诀为主。 解放以后,风水学被扣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而打入冷宫,勘测风水的活动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了一段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风水活动逐渐抬头,且有愈演愈盛之势。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至为明显的,在古代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以现代科学知识与理论来看,天地万物是一个大磁场,而人体是一个小磁场,我们周围的万物,时刻不停的发生一种微波与我们的小磁场产生物理感应,从而使磁场发生变化,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正所谓环境造人。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他们的精神面貌、性格习俗都有很大的差异,而生活在同一地方的人,就有许多相似的特点。
比如广东人形体瘦小,面尖唇薄,颧骨高耸,脑筋灵活,善做生意。而蒙古人却形体高大威猛,性情豪爽粗放,虽善于牧马骑射,却不善经营。
这就是生存的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不争的事实。风水学的科学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
但是,传统风水学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甚至将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搞的神乎其神。有些风水家认为,只要是“风水宝地”,就能给人带来福祉,那么,生活在同一“风水宝地”的人,他们的命运也会千差万别呢?同样的住宅,有的人住进去灾祸不断,有的人住进去却事事顺心,这就是人类个体的差异性所造成的结果。
每个人,作为一种磁场或者说是一种接收器,他们的排列组合与接收信号的频率是不一样的,是千差万别的。虽然传统风水学也认识到了人的差异性,但只是采用了比较粗略的分类法。
比如八宅派以每个人出生的年份为依据,将人分为八种命卦---乾命、坤命、艮命、震命、兑命、坎命、离命、巽命,根据这八种命卦来判断是否与住宅相配合。这种分类法是不够精确的,一年中出生的人得有多少?他们每个人的磁场结构能一样吗?人为万物之灵,独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而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刹那起,作为一个小载体,每个人所禀受的天地五行之气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磁场,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磁场与另外一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哪怕双胞胎也不例外。
有人禀受五行之气中的火较多,有的水较多,有的木多较,因此,每个人就有了吉凶祸福的差别,正所谓“五气偏全定吉凶”。人类所禀受天地五行之气的多寡,就反映在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
中国大致风水走向
中国风水也的确是一门大学问。
中国风水中包含着深刻而系统的思维理念,与中国人的行为准则相一致,这就是易理易构;包含着系统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其中 形法和理法集中囊括了五千年来所形成的浩繁庞杂体系;中国古代的风水大师发明了中国独有的风水操作工具 罗盘;在现代中国大地上,从皇宫到民宅,从城市到乡村,尚保留着诸多风水古建筑,这是风水的活化石;乡村里还有可以给你随便聊起自己家乡风水特色的老人。难道这不值得从事建筑的人研究吗?用现代观点分析,尽管其中包含了许多与现代科技相矛盾的方面,但这是因将近一百多年来间断研究所造成的结果。
那么,中国风水学到底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还是属于实用科学技术?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似乎无法从现代单一学科的角度对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按中国风水学应用的范围来说,则可将其概括为:中国风水学是我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
中国风水学在我国建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所不在。这在我国大量的现存古城镇、古建筑、园林、民居及陵墓中得到印证。
中国风水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具有了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景观等诸方面的丰富内涵。应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风水学中同时也掺杂着许多非科学的、落后的及人为的因素,这正是开展中国风水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国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中国风水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
恰是中国风水学的人与自然融合,即 天地人合一的原则,排斥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感应,并指导人如何按这些感应来解决建筑的选址乃至建造,才创造了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筑形式及建筑景观,因地制宜,美不胜收。
相比之下,随着国门的开放,西方现代建筑在中国遍地开花,只追求具体的、单一建筑宏伟壮丽、或是追求单一形式美,或是追求功能实用,或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与地域、自然、历史条件的融合,造就了今天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城市趋同性,这将是遗害千古的罪过。 中国风水学的定义对于中国风水的研究,由于研究者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中国风水的评价各有差异。
现摘录国内外有关中国风水研究的评述如下: 国外学者对风水的评价国外学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对中国风水做出了许多中肯的论述,现摘人比较有影响的一些评述,供大家参考。 中国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摘自郭中端等旧)著《中国人街》( ),日本相横书房昭和年出版。)
。中国风水是:使生者与死者之所处与宇宙气息中的地气取得和合的艺术(查理 语,摘自《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中国风水是关于理、数、气、 形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遵行如下法则:①自然的法则(。)
②自然的数值比( )③自然的气息()④自然的外形())万物都处在一个天地相应的整体关系中。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太阳,太阴(月亮)、二十八星宿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发现了它们同地球昼夜节令变化和灾情间的关系,在把天象当作世界的真实的观念下,试图通过它来打开认识自然之门。
这在宋代,被朱熹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制约万物的是 理,它以一定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运动着,由最初的混沌,产生了阴阳,进而演化出天地及一切自然事物。 )宇宙天体的存在和显现,时空交替、类型各异,它们能够和谐地共存,是由于处在适当的位置,有着一定的量和轨迹,使各种相互作用达到平衡,它被归结为 数。
地球上的自然事物也反映着数的平衡,考虑到阴阳不停的运动,这种数的平衡也是动态的。 )遵循着理,在一定数的平衡中,推动世界形成并作为一切存在物生命过程的能量,而且释放出来相互影响的,被称作 气。)
理、数、气都不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则以其外在形象,潜在地反应着理、数和气。
通过地和天的对应比较,可以发现其 形,从中把握一定的理和数之下的气的作用。对自然平衡的破坏将受到气的报复(摘自(英)伊特尔 .《风水是古代中国神圣的景观科学》,年出版。)
。所谓堪舆(注,即风水)者,实为吾国上古质朴之科学研究,托迹与生死小道之际,穷究其地质之妙,与道家吾岳真形图之旨,皆为别具肺肠,揭示地球物理之心得也(摘自台湾南怀谨著忡国文化泛言),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月出版。)
。风水是这样一门艺术,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施加影响。
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强活力。风水是中国闻名于世的一大文化现象,风水木乃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摘自新加坡伊长林李普著,吴吴等编译《风水术》)。
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这种独特的选择地点的中国系统,具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迷信的成分(摘自尹弘基著《韩国风水研。
什么是风水
《现代汉语词典》中风水定义: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庭、子女的盛衰吉凶。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简易经》记载:“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这里所指的风水应是风水的原义。
住宅风水图
《葬书》最早提出风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