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字伯温,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军事,更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风水大师,甚至于当时明朝成立时皇宫的位置都是刘伯温选的,同时在明朝也有很多关于刘伯温的风水故事,更有人说刘伯温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等等。
将刘伯温传的是神乎其神,但是后来也有一些人说刘伯温的风水造诣并不高,纯属骗吃骗喝的那种人,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刘伯温的风水造诣究竟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各位做一个简单分析。
首先,在刘伯温没有跟朱元璋之前,混的并不是很好,虽然刘伯温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元朝也有做过官,但是因为朝廷腐败昏庸,刘伯温混的并不是很好,甚至于最后官也没了,只能到处给人卜卦算命为生,如同江湖术士一般骗吃骗喝。
其次,刘伯温跟了朱元璋之后,虽然担任谋士一职,但也出现过很多错误,甚至导致朱元璋也打了一些败仗,虽然朱元璋认为没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个一两次并不为过。但是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刘伯温看风水出现了问题。
最后,刘伯温在为朱元璋选皇宫的时候似乎也出现了问题,说是找的龙脉所在,但最终明皇宫却被建造了湖里,最终导致明皇宫沉了下去,所以有人说刘伯温是故意的,也有人说是因为刘伯温的风水造诣不高,故弄玄虚而已。
关于刘伯温,有哪些故事?
关于刘伯温和姚广孝合力擒龙的故事
话说朱元璋从一介布衣起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一统江山并开创明朝三百年基业。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一生劳碌,忧国忧民,晚上做梦都在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才能确保朱氏江山万代永固,如何让明朝子民安居乐业。
一天夜里,朱元璋很晚才回到后宫,草草洗漱后上床安歇。由于白天太累,他快速地进入了梦境。梦中的朱元璋闲庭信步地在后花园里转悠,早春的花园已花红柳绿,处处透露着春意。朱元璋驻足一株海棠前,俯下身子仔细端详,初吐花蕊的海棠花香四溢,让他心旷神怡。突然,碧空万里的天空瞬间暗了下来,乌云翻滚,夹杂着滚滚雷声,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朱元璋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抬头仰望天空,对随侍的太监抱怨道:“这个鬼天气,翻脸比翻书还快,你带雨具了吗?”半天过后,随侍太监没有回答,朱元璋正待破口责骂,只听见太监惊恐之声传来:“皇……皇上……你看!”朱元璋随着太监手指方向仰望天空,天上赫然出现了了一条黑龙,鳞甲黑的如墨水般,龙须摇曳。朱元璋瞬间呆立原地。这时朱元璋的脑袋里传来这么一个声音 “你连年征战,劳民伤财,百姓不堪其苦,现对你略施薄惩,我要收回全北京城的水。” 朱元璋惊恐万分,顿时惊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朱元璋仍然惊魂未定,让太监火速召来刘伯温。这个刘伯温可非常人,据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通。刘伯温在听了朱元璋的叙述后,掐指一算,宽慰他说:“皇上不必焦虑,微臣自有破解之法。”刘伯温随即出宫,找到朱元璋的御前带刀侍卫高亮,嘱咐道:“今日正午时分,东门处会有一对老夫妇推着一辆水车出宫,你必须在他们出宫前予以阻拦,并用剑刺穿水车。完成任务后,火速赶回宫里,中途不得回头。”
高亮依刘伯温之言,早早等候在东门外,果然看见推着水车的夫妇。高亮毫无迟疑,持剑猛地刺向水车,瞬间车破水出,高亮头也不回地上马疾驰回宫。眼看即将进入皇宫大殿,高亮寻思,为何不让回头呢?于是勒马驻足,回头一看,身后波涛翻涌,数米高的水墙如千军万马袭来,高亮随即葬身水中。原来,这对推车的老夫妇就是龙王夫妻,本想带走全北京城的水,不想被老奸巨猾的刘伯温识破计谋,破坏了他的计划。
龙王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回他打算从海中找到直通北京城的泉眼,引海水淹没北京。刘伯温知道来者不善,火速找来了姚广孝,商议对策。龙王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在北京城东直门处找到一个直通地面的泉眼。正当龙王洋洋得意之时,姚广孝手持宝剑飞速赶到,大战了几十个回合,将龙王擒获了。为避免龙王再次捣乱,姚广孝随即用铁链锁住了龙王,并将其锁在了泉眼之处让其反省错误。并许诺龙王,此地桥旧了就放他出来,但是姚广孝怎么可能还让龙王出来继续兴风作浪。他就把此地改名为北新桥,变成了一座永远旧不了的桥,就永远的把老龙锁在了里面。
我选的文学和故事,但写的旅行故事算垂直嘛?
谢邀!
这是头条问答上最省脑筋的问题,呵呵。
用电脑登录
https://mp.toutiao.com/
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
画风是这样的:
点击“头条号”
画风是这样的:
在“评论管理”右侧有5个小黑点,点击第5个小黑点,然后点击“头条号进阶手册”
进入后,把右侧下拉框拉到最下面右下角点击“下一章文章审核”依次翻页,翻到第五页
画风是这样的:
具体内容如下:
?垂直度:
?原名「专业度」,为便于理解,改名为垂直度。垂直度体现的是帐号在擅长领域发表内容的专注程度。
?如何提高:
?作者可在多个领域(如,美食、旅游、体育等)发内容,但系统会根据读者的阅读行为数据(阅读量、播放量、评论量、点赞数、分享数等),选出作者最受欢迎的内容,从而判断出作者的擅长领域(一个或多个,通常为一个);
?发表擅长领域之外的内容,帐号垂直度评分将降低;
?有时对于一些「交叉」领域的话题,读者的反馈可能与作者的初衷有差异,例如一篇内容同时写到了「旅游」和「美食」两种话题,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反馈,既可能被系统认为是「旅游」领域的话题,也可能被认为是「美食」领域的话题,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可能会对「垂直度」产生作者意料之外的作用。不过请不用担心,毕竟,读者的认同才是最重要的!
回答完毕!
如果让你在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伯温之中选择一个一起建功立业,你会选谁?
当然是姜子牙。
但是原因不是将姜子牙和张良、诸葛亮、刘伯温(刘基)在谋略上进行比较。
太公望吕尚(姜尚、师尚父,即姜子牙)主要是从战国开始,被游士说成东海边的隐士(《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渭水旁的钓徒(同上: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朝歌市中的屠户(《战国策·秦五》的记载是: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尉缭子》: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但是他实际上是周室的国丈,其女儿就是武王的正妻邑姜,也是周成王姬诵和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的母亲。
(MOBA类手游《王者荣耀》的英雄姜子牙,其历史原型是姜子牙)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圣母塑像,一般认为这就是唐叔虞的母亲邑姜)
《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有这样一句话:
齐,王舅也。
《左传》中周王对齐侯的称呼,基本上都是“伯舅”,周和齐的关系当然是吕尚被封在齐国之后发生的,但是在他本人未封国之前,乃至周室的先代,姜氏和姬氏就有密切的联姻关系,公亶父(有学者认为和太王一人)和太王的妻子都是“姜女”,分别叫“太姜”和“周姜”,武王是姜尚的女婿前面已经说过。
《周语》中记载:
齐、许、申、吕由太姜。
这几个姜姓诸侯在周朝建立后成为诸侯,就是因为其是周族联姻的对象。
姜太公被“首封”于齐,而且获得“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的特殊权力,后人多认为是因为“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的功劳,但根本或者还在于他有着国丈的地位。
(姜子牙在武王伐纣之时极大可能并不是一个耄耋老人,从这个角度,陈键锋饰演的封神演义形象倒在无意中触摸到了历史的真实)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姜子牙的国丈地位并不是因为女儿以色侍人获得的,而是因为姜氏本身就是与姬氏联盟的军事集团,“羌”和“姜”本是一回事,姜子牙所在的部落或部落集团,本身就是武力值很高并且文明程度相对进步的羌人集团,换句话,是盟友而不是裙带。
《诗·大雅·大明》有句: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传曰:
鹰扬,如鹰之飞扬也。
鹰扬就是威武的样子,在后来的古代汉语中成为武事的代称,也有逞威、大展雄才的意思。
画面感一点的话,牧野之战的时候,勇将师尚父像天空中老鹰一样的飞扬击斗,打得商军支持不住,导致崩溃。
(牧野之战铜浮雕图,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即今河南省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以周军胜利告终)
从这个角度,姜子牙更主要的是骁勇善战的武将形象,这和他与周族联姻的姜戎酋长的身份和特性也是一致的(事实上,周族很可能是羌族中的一个支系至少也有血统的混合,这里且不细谈),既然这样,那么他自然并不以类似张良等人的“运筹帷幄之中”的谋略为主,当然,勇武和有谋略也并不矛盾。
建功立业,当然要选择这样有牢不可破的联盟的盟友意义上的、具有资源的合作者,再加上合作者本人有能力有智慧,功成之后,也还能在和谐的关系中分享胜利成果,这岂不是堪称完美。
参考文献:
顾颉刚教授《中国上古史讲义·周人的崛起及其克商》,《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三》
顾颉刚教授《春秋战国史讲义第一编·第九章 周民族的崛起西方》,《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四》
顾颉刚教授《昆仑传说和羌戎文化·三千多年来的羌戎》,《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六》
《黄金大劫案》的故事背景为何选在长春?
来答一下。2012年上映的电影《黄金大劫案》,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东北,讲述抗战时期东北人民在经济领域抗日的故事。剧组曾去长春、哈尔滨甚至日本收集资料。电影背景原型就是原“满洲国中央银行”(现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其中有一幕强破金库大门的戏,剧本设计用了整车的王水才腐蚀掉,足见大门之坚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建立起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伪满定都长春,随后将长春改名为新京。在日本殖民统治东北的14年里,伪满中央银行作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金融中枢,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掠夺的重要工具。
伪满洲国中央银行这座建筑大有来头,日本人“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中,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就是日本经济入侵中国的第一桥头堡,所以这栋大楼被日本人修的异常坚固和漂亮。
国民党统治时期,长春被当作在辽沈战役中牵制我党解放东北的“桥头堡”,实行战时军管和粮食配给制,“满洲国中央银行”都被改建成堡垒。整个建筑如钢铁般成为一体,十分坚固,类似广岛银行的设计,经得住原子弹的冲击波。
日本人将这栋楼设计成古希腊风格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造型,明明是一座现代化银行,但是厅内的天井上镶嵌着彩色玻璃、二楼的栏杆上雕着精致的花纹,银行柜台上方悬挂着古典气息浓郁的射灯,无一不精致无一不“古希腊”。
日本人还在地下修建了一座金库,金库大门甚至专门在美国订做,大门厚度达到1.5米,几扇门中最轻的仍有15吨重。
(xtm)
刘伯温是怎样死去的?
刘伯温的死看似离奇,实际上是一种必然。朱元璋以胡惟庸作为枪手,自己身居幕后,除去了一批元老重臣,最后连胡惟庸自己也被杀,株连广泛,几万人被处死。
作为作为最重要的谋臣,朱元璋本来是信任刘伯温的。但是,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就开始猜忌这些人。胡惟庸懂得朱元璋的心思,在刘伯温想要激流勇退,请求回家养老之时,胡惟庸捏造莫须有罪名,使得刘伯温被剥夺了俸禄。刘伯温何等样人,明白刘伯温不过是狂吠的狗,而主人是朱元璋。本来就已经有病了,还是赶紧回到京城请罪,没有皇帝的话不敢离开。可悲的是,即便如此,在别人眼里他仍是木棍上的刺。胡惟庸假惺惺的带着御医,来给刘伯温看病。
御医开了一通药,胡惟庸看着刘伯温吃了,就满意的走了。从此,刘伯温的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每天疼痛难忍,好像是肚子里吃了石头一样。过了几天,见到了皇帝朱元璋,就间接说了这一情况。朱元璋脸上笑嘻嘻,安慰他好好养病。刘伯温彻底明白了,胡惟庸就派人把他送回老家。刘伯温也不再找医生吃药看病,给儿子们交代后事,不久就病死在家里,一代谋臣驾鹤西去。
可以看出,刘伯温之死,明面上是胡惟庸挟私报复,毒杀之嫌,实际上就有朱元璋授意的影子。总之,伴君如伴虎,喜怒无常,像刘伯温这样的人,谨小慎微,明白局势,都难逃劫难,可以作为我们后世做人的警示。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刘伯温是个什么样的人?
每天了解一个人——刘伯温 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这是比较全的资料
刘基,浙江省温州市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后来,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过目不忘
刘基对于书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曾经在元朝大都的一家书店中翻阅一本天文书,翻过一遍后竟然立即能背出来,书店的主人便要将书送给他,他却说:“书已经在我的胸中了,要书何用?”
十四岁时刘基入府学读书。他从师学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有许多人读了很长时间也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三年以后,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助明开国
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朱元璋意犹未决,刘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见地,遂召入内室与之决策,刘基以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刘基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正是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不徇私情
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临终遗嘱
洪武八年,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儿子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胡惟庸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谈到刘基,很多人都知道他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在民间形象和诸葛亮差不多。但一提到他的死,很多人都说是老朱和胡惟庸一起害死的,那么,真实的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
作为一个爱好历史的医生,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刘基之死,很有可能是肿瘤。
《明史-刘基传》对刘基的死是这么交代的:
“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很多人都看到了前一句,老朱写了篇文章赐给刘基,还派人给送家去,结果刘基一看文章就加重了病情;又看到刘基病中只有胡惟庸带了医药过来,而且刘基还吃了他的药;最后胡惟庸被定罪的时候,毒害刘基也是一条罪名。由此而得出结论,刘基是被胡惟庸毒死的,而且胡惟庸十有八九是受了老朱的指示,并且最后杀人灭口!
说得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但是在医生看来,最关键的地方,就在“有物积腹中如拳石”这句话上!
刘基的病程很长,大约在洪武六年左右就开始发病,排除了急性病比如肠梗阻的可能。而在不可能开膛验尸的前提下,都能发现其腹中有拳头一样大的石块,就高度怀疑是肿瘤了,而且极有可能是中国人最常见的肝癌。
朱元璋的文章可能造成了已经肝癌晚期的刘基心理压力过重从而导致病情急转直下,仅此而已。至于胡惟庸,换个思路也可以知道,给刘基送药的就是他,刘基要是死了,大家就都会怀疑他,他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