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风水上的奇闻
历代风水奇闻怪事 在一些古典书籍中,经常可看到许多有关风水方面的奇闻怪事。
有的是杜撰编造的;有的是借题发挥,以某一历史事实为题材,加进迷信风水的内容;有的是巧合之事,被人渲染涂上风水色彩;所以绝大部分故事不可信。但是,从这些事故中,我们可以真切感觉到各个朝代、各个阶层,人们的各种心态,对了解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由于故事原文大部分是古文,晦涩难懂,为了便于阅读,本书搜集了一些古典故事,全部改用白话,有的略加评议,以供读者欣赏和批判。 一、蚩尤触角无敌,石敢当显神威 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黄帝是传说中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
黄帝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后来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怀来县一带)。与黄帝同时的另一个部落首领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姜水附近,据说与黄帝是近亲,以后炎帝家庭逐渐衰落,而黄帝家族却兴盛起来。
这时候,有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他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全是猛兽般的身体,铜头铁额,头上长角,凶猛无比,他们常常侵掠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盘,炎帝不是蚩尤的对手,就逃到涿鹿,请黄帝帮助,黄帝也早就想除掉这个祸害,于是与蚩尤展开了一场大决战。
黄帝带兵追杀蚩尤,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使黄帝无法交战。原来是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
黄帝也不示弱,连忙去请女娲助战。女娲将用以补天的炼石,上面刻着“ 泰山石敢当”,投向蚩尤军队,使蚩尤军队溃败。
此后,黄帝到处埋立“泰山石敢当”碑石,蚩尤每见这石碑,便畏惧而逃,最后在涿鹿被擒,囚于北极。从此“石敢当”石碑,就成为民间辟邪神石。
有些大户人家的大门口外或村庄人口处都立以“石敢当”石碑,用以镇妖辟邪。 二、龟甲占卜凶吉,盘庚迁都殷地 早在几千年前,一个名叫成汤的年轻部族首领,他率领大军经过多年征战,灭掉了夏朝,在河南省商丘县附近(毫地)建立了首都,自称武王,国号为商。
当时全国人口中大多数是游牧民,出于生产和生活需要,国家首都几次进行了长途迁移,自武王成汤开始历经二十代,三百余年中迁移了五次首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商朝国势日益衰败。到了以盘庚为国君的时候,又遇上了连年水灾,首都几被淹没,国君盘庚认为是国都的风水不好,所以他决定将当时在奄地(山东省曲阜)的国都迁往殷地(河南安阳小屯村)。
迁都之前,盘庚召集臣民开会商议,同时用龟甲进行了卜占预测吉凶,但卜占结果不利迁移。盘庚经过认真勘察认为,殷地依山傍水,更有利国家生存和发展,为此,他坚持要搬迁;并与保守派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他说:“非敢违卜,用宏兹贲。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日其如召。”
意思是,我不是要违背占卜,而是要以国事为重,如果占卜不利于生存发展,我们相信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他一方面广泛宣传动员,一方面采取强迫命令手段,终于顺利完成了国都迁移。迁殷地以后,商朝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发展,到纣王灭亡时,商朝一直建都于殷地。
这就是有史记载著名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迁都事件———盘庚迁殷。因此历史上把盘庚以后的商朝称为殷或为殷商。
三、世界坟墓之最,始皇骊山陵园 秦始皇十三岁时被立为秦王,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自称始皇帝。他在即位后就着手修建骊山陵园,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陵墓。
修建陵墓时,秦始皇在全国征集了七十万能工巧匠,陵墓仿照咸阳城的规模,建有内城和外城,内城周长 米,外城周长 ,米,城四周有大门,四角有望楼,俨然是一座豪华的宫殿。据史料记载,秦皇陵墓中藏有各种金银玉器、珠宝无数,殉葬品包括兵马俑,应有尽有,不计其数,而且墓内装有各种机关,只要有人擅自闯入,无一生还,如此浩大的工程前后修建了十余年。
完成了修墓时,开始关中门,然后关外门,几十万工匠即闭死在墓内。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此后秦二世胡亥即位传至子婴,不到四年,楚霸王项羽人关,火烧咸阳城,灭亡了秦朝。
历史走过了两千多年,骊山陵园依旧在,只是谁也不知陵墓的真面目,至今只是挖掘了陵园东垣的一块地方。就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兵马俑等珍贵文物,惊动了全国,亦惊动了世界,要是有一天能打开真正的地宫,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奇。
四、凶兆白虎衔,丘俭应验灭族 三国时,山东有个叫管辂的风水大师,他容貌丑陋,不讲礼仪,性好嗜酒,言谈无常。他从小就喜欢夜里仰视星辰,观察天象,深更半夜都不肯睡觉。
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占卜、看相,远近有名。有一次他随军西征,经过一个叫毋丘俭人父亲的墓旁边,发现墓地凶象环生,他连声哀叹,旁人间他为什么叹气,他说,“ 此人后代要遭殃了,你看墓地情景,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涞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
后来果然毋丘俭被告谋反,被朝廷灭九族。有个妇女经常头痛,肚子痛,找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没效果,后来找。
唐九牧长房后裔林昉是在哪里出生的
2013年3月29日,莆田林氏联谊会举办唐九牧祖陵清明祭祀大典 ,来自全国各地林氏后裔代表不远千里纷纷前来参加祭祖活动。
29日,南方大部地区都是小雨到暴雨,也许是九牧裔孙们的孝心和诚意感化天地,感动了祖灵吧!早上8点,悉悉沥沥下了一夜的雨毅然收起。春风微凉,宗亲们热情高涨,近500名林氏后裔先到九牧祖祠祭拜后前往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林峰村九牧祖陵参加唐九牧祖陵重修后首个清明祭祀大典。
慎终追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谢祖地宗亲们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凝聚亲缘,敦亲睦祖的平台,让众多九牧子孙们相聚祖地,共同谒拜与缅怀自己的祖先!。
贤妃最后怎样
唐太宗郑贤妃 郑贤妃(?—?),唐太宗李世民妃嫔之一,无子。
《唐会要》记载郑贤妃陪葬昭陵,目前尚无发现其墓葬。 相关史料《唐会要 卷二十一》 昭陵陪葬名氏。
越国太妃燕氏(燕德妃)。赵国太妃杨氏(杨妃)。
纪国太妃韦氏(韦珪)。贤妃郑氏。
才人徐氏(徐惠)。郑国夫人。
彭城郡夫人。 [编辑本段]唐太宗徐贤妃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长城人,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
生五日即能言语。四岁通论语及诗。
八岁巳善属文。父孝德曾命拟离骚为小山篇,乃拟作云:“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思;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为唐太宗所闻,乃纳为才人。
手未尝废卷,而辞致赡蔚,文无淹思。帝益礼顾,擢孝德为水部员外郎,徐惠再迁充容。
又言:“伎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荡心鸠毒,侈丽纤美,不可以不遏。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
其剀切精诣,大略如此。帝善其言,优赐之。
唐太宗逝世后,哀慕成疾,不肯进药,曰:“帝遇我厚,得先狗马侍园寝,吾志也。”复为诗、连珠以见意。
永徽元年卒,年二十四,赠贤妃,陪葬昭陵石室。徐惠的著作,有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文见《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及诗若干首,(诗见《全唐诗》及《名媛诗归》)今尚存。
[编辑本段]宋太宗李贤妃 李贤妃(943年—977年),真定人,乾州防御使李英之女。宋太祖听说李氏有容德,为太宗聘之。
开宝年间,封陇西郡君。宋太宗即位,进夫人。
生皇女二人,皆早亡,次生楚王赵元佐。李妃曾经梦日轮逼己,以裾承之,光耀遍休,惊而悟,后来生下宋真宗。
太平兴国二年薨,年三十四。 宋真宗即位,追封母亲为贤妃,又进上尊号为皇太后。
有司上谥曰元德,为元德李皇后。咸平三年,祔葬永熙陵。
以中书侍郎、平章事李沆为园陵使。车驾诣普安院攒宫,素服行礼,拜伏呜咽。
命驾部郎中、知制诰梁周翰撰哀册。神主祔别庙。
大中祥符元年,追赠李后的父亲李英为检校太尉、安国军节度、常山郡王,母亲为魏国太夫人。大中祥符三年,礼官赵湘请以李后祔太宗庙室。
真宗曰:“此重事也,俟令礼官议之。”六年秋,宰相王旦与群臣表请后尊号中去“太”字,升祔太庙,位于明德李皇后(李皇后)之次,宋真宗从之。
相关史料 《宋史 列传第一》 李贤妃,真定人,乾州防御使英之女也。 太祖闻妃有容德,为太宗聘之。
开宝中,封陇西郡君。太宗即位,进夫人。
生皇女二人,皆早亡,次生楚王元佐。妃尝梦日轮逼己,以裾承之,光耀遍休,惊而悟,遂生真宗。
太平兴国二年薨,年三十四。 真宗即位,追封贤妃,又进上尊号为皇太后。
有司上谥曰元德。咸平三年,祔葬永熙陵。
以中书侍郎、平章事李沆为园陵使。车驾诣普安院攒宫,素服行礼,拜伏呜咽。
命驾部郎中、知制诰梁周翰撰哀册。神主祔别庙。
大中祥符元年,追赠后父英检校太尉、安国军节度、常山郡王,母魏国太夫人。大中祥符三年,礼官赵湘请以后祔太宗庙室。
真宗曰:“此重事也,俟令礼官议之。”六年秋,宰相王旦与群臣表请后尊号中去“太”字,升祔太庙明德之次,从之。
[编辑本段]南宋孝宗李贤妃 李贤妃(?—1184年),南宋孝宗妃嫔之一。李氏初入宫,为典字,转通义郡夫人,进婕妤。
淳熙十年卒,赠贤妃。时李焘在经筵,尝谏省后宫费。
宋孝宗说:“朕老矣,安有是?近葬李妃用三万缗耳。”宋孝宗虽在位久,后宫宠幸,无著闻者。
相关史料 《宋史 列传第二》 李贤妃,初入宫,为典字,转通义郡夫人,进婕妤。淳熙十年卒,赠贤妃。
时李焘在经筵,尝谏省后宫费。帝曰:“朕老矣,安有是?近葬李妃用三万缗耳。”
帝虽在位久,后宫宠幸,无著闻者。 [编辑本段]明太祖李贤妃 贤妃李氏(?—?),明太祖朱元璋妃嫔之一。
李贤妃生唐定王朱桱。 [编辑本段]明成祖权贤妃 贤妃权氏(1391—1410年),明成祖朱棣妃嫔之一,朝鲜人,善吹箫。
权贤妃于永乐八年逝世,后被追谥为恭献贤妃。 [编辑本段]明仁宗李贤妃 贤妃李氏(?—?),明仁宗朱高炽嫔妃之一。
李贤妃生郑靖王朱瞻飐,蕲献王朱瞻垠,真定公主。 [编辑本段]明宣宗吴贤妃 贤妃吴氏(?—?),明宣宗朱瞻基妃嫔之一,生明代宗朱祁钰。
明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德三年封贤妃。
朱祁钰登基后,吴贤妃被立为皇太后,后被追谥为孝翼温惠淑慎慈仁匡天锡圣皇后。 宣庙贤妃,吴氏,明宣宗朱瞻基贤妃,明景帝朱祁钰生母,丹徒人。
宣宗为太子的时候,吴氏就已选入宫,侍奉他。宣德三年,册封贤妃。
景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但到了后来,英宗夺回皇位时,降称吴太后为宣庙贤妃。
天顺五年十一月薨,谥荣思贤妃。南明弘光帝即位,於崇祯十七年十月上谥孝翼温惠淑慎慈仁匡天锡圣皇太后。
[编辑本段]明宣宗赵贤妃 贤妃赵氏(?—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妃嫔之一,赵贤妃为宣宗殉葬。正统元年八月,追赠赵氏为贤妃,谥纯静。
[编辑本段]明宪宗柏贤妃 贤妃柏氏(?—?),明宪宗朱见深妃嫔之一。柏贤妃生悼恭太子朱祐极。
[编辑本段]清代蒙古科尔沁和硕贤妃 科尔沁和硕贤妃,名博礼(平平安安的意思),清人称之为科尔沁次妃。科尔沁和硕忠亲王宰桑-布和之妻;科尔沁和硕福亲王莽。
唐朝李白是怎么死的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应该比较可信。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不能偏信。
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可信可不信。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
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清朝孝庄文皇后的儿子是谁
清朝孝庄文皇后的儿子是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皇帝。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扩展资料: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
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
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
顺治帝即位,孝庄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庄文皇后。
唐朝李白是怎么死的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应该比较可信。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不能偏信。
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可信可不信。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
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李白什么时候死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
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
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
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李白的生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与杜甫并称“李杜”。 一、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
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
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
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
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二、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
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
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
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
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以下便是《大鹏遇希有鸟赋》: 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
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其辞曰:南华仙,发天机于漆园。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
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
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
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
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尔乃蹶厚地,揭太清。
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
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
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
固可想像其势,髣髴其形。 若乃足萦虹霓,目耀日月。
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
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
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
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
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
上。
有关清明节的小诗
清明
作者:石望湘
绵绵春雨
不知道潇潇了多少清明
想这雨 从杜牧的年代就一直这么下着
想这雨
淅淅沥沥的
依旧徐徐拂湿
遍山新添的香灰和纸钱
想这雨 陪着我的外婆
在冥冥的地府里 熬破了多少盏明灭的青灯
这摇曳的风啊、雨啊 冰冰凉凉的在身
凄凄清清的在心
沉沉的行囊啊 背负的不仅仅是祭奠
积淀的也不仅仅是乡愁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可以让我醉眠
杏花春雨 牧童的笛声 不绝于游子的行旅
春雨江南 低亚的酒旗 可曾是招魂的云幡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年寒食携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