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空花瓶吗
宁霞 朋友的孩子在外地上学,前些日子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突然发来短信问:家里有空花瓶吗?如有的话千万不要空放在家里。
要把花瓶里放上铜钱,置于玄关或客厅里。朋友突然想起家里还确实有个空花瓶。
那是三年前在九寨沟游玩时花了几百元买的石花瓶。既不漂亮又很笨重,不知当时为什么要千山万水地背回来。
一回家就后悔,又怕先生责怪,就偷偷塞在橱柜的角落里,从未见光。朋友对孩子打趣道:怪不得家里总也发不了财,原来是空花瓶在作怪啊。
朋友不是个迷信的人,根本就不信这一套。但听孩子这么一说,心里就总也不除疑,那几天老在想空花瓶的问题。
尽管不要发大财,但空花瓶放在家里总不好吧。于是翻箱倒柜找出花瓶,放进一张一百元,再放八枚一元硬币,总共一百零八元。
要您发,太好了。没有花?正好灰尘掸没处放,就插在里面吧,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至此朋友晚上真的睡了个安稳觉。朋友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受到暗示的结果。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暗示。
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朋友原本对于花瓶空放与否并不在意,但是在接受了孩子的信息后,受到暗示,空花瓶——贫穷——不吉祥,花瓶里面有钱放置客厅——富贵——幸福。
知道这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于是,朋友接受了暗示,选择了将花瓶内放入钱币,至于客厅,这样做了至少不会与己有害。
并且再进一步自我暗示,要您发,肯定能发。 有一篇心理小说也是关于暗示的,那是英国作家索利恩所著的《新鲜空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威尔逊酷爱新鲜空气,其程度无人能及。
一个冬天,他到芬兰的一家高级旅馆住宿。那年冬天奇冷,因而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以防寒流袭击。
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威尔逊一想到新鲜的空气一丝都透不进来时,就非常苦恼,辗转难眠。到了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对着窗户玻璃砸去,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后,他安然进入梦乡。
第二天醒来,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完好如初的窗子和墙上破碎的镜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威尔逊看见门窗紧闭,认为空气不新鲜,会影响自己呼吸,因此倍感苦恼,则难以入睡——消极的暗示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威尔逊砸了玻璃,认为新鲜空气进来了,心理上就接受了这样的暗示,感觉到自己很舒服,所以能够安然入睡——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因此,应该注意有意识的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而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