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郭璞被称为风水鼻祖
“葬者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这段话出自晋人郭璞所著的《葬书》,这是“风水”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据《晋书?郭璞传》(唐房玄龄等撰修)载:“郭璞字景纯,河东闻人也。
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辞赋为中兴之冠。 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容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这些记述看似充满传奇色彩,但实际上郭璞也确实是博学之士。他曾注《乐雅》《三苍》《方言》《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等,人们称他为文学家、神学家、训诂学家。
同时,郭璞的相宅实践也非常多。《晋书?郭璞传》中记有他为司马睿卜建邺等地的经过;为母亲选墓地之事;为他人相墓地之事,等等。
特别是他用“阴阳望气说”观谏司马睿:“臣前云升阳未布,隆阴仍积,‘坎’为法象,刑狱所丽,变‘坎’加4离',厥象年烛,疑将来必有薄蚀之变也。 此月四日,日出山六七丈……有青黑之气共相搏击……'观谏司马睿天有示意,必须马上停止大兴刑狱,司马睿果从之。
从郭璞所使用的“阴阳望气说”来看,郭璞不仅对阴阳学说了如指掌,而且能熟练自如地将其用于实践,并以“气论”的思想贯穿之。这在他经常所做的相地实践中,应该也是如此。
因此,民间流传郭璞作有《葬书》。因为《葬书》中的主要论点是“生气论”,与郭璞的思想极为合拍。
郭璞为什么被称为风水学的鼻祖
晋人郭璞在《葬书》第一次提出了“风水”这个概念,这是“风水”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
郭璞也确实是博学之士。他曾注《 尔雅》、《三苍》、(方言》、《山海经》、《楚辞》、《 穆天子传》等,人们称他为文学家、神学家、训诂学家。
同时,郭璞的相宅实践也非常多。《晋书?郭璞传》中记有他为司马睿卜建邺等地的经过、为母亲选墓地之事、为他人相墓之事等。
从郭璞所使用的“阴阳望气说”来看,郭璞不仅对阴阳学说了如指掌,而且能熟练自如地将其用之于实践,并以“气论”的思想贯穿之。也正是因为郭璞在风水方面的巨大成就,它被人们尊为风水学的鼻祖。
晋代郭璞为何被称为风水鼻祖
隋唐袁天罡为何是风水界大师?袁天是,唐初著考相士。
《旧唐书?方伎列传》中说,他曾经给择褓中男装打扮的武则天相面:是女,实不可窥测,当为天下之主矣!”袁天罡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术数大师,他生前的各种神奇预测无不准确,在正史及野史中均有大量$载,民间更把他看做半人半仙。他还预知了自己死期,提 前预备好身后之事。
袁天罡著有《六课》、《五行相书》、《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等。他所阐述的“六,是一种易卦原理和养生原则,主要讨论天与人的关 系,其中包含了风水和预测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风水理论的经典之作。
风水祖师郭璞相地有什么传说?风水祖师郭璞相地有什么传说? 爱问知
郭璞对于术数学无所不精,尤其桌对于风水学之精湛,在当时无人不知。
在他 没有出名之时,他的母亲去世了,郭璞选中一块看似很平常的地安葬母亲,这块地 离水很近,时常会被大水淹没,当时许多风水师都说这块地不好,并建议他迁走。 郭璞笑后谢之,并说:“你们看吧。
”说也奇怪,一年过去了,大水不但没有涨上来,反而退去很远,墓地周围几 十里都变成了上等良田,之后,人们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郭璞由此名声大 振,许多远方之人都慕名而来,请他前去相墓、葬坟。
当时的晋明帝是一个粗通 风水之人,听说郭璞到处给人相墓,并非常应验,就微服私访,前去观察郭璞所 相之坟。 一次,在一山角上,看见一个村夫,正在葬龙角,于是晋明帝就过去对村夫说: “为何你要埋葬龙角呢? ”按照当时的刑律,埋葬龙角是要满门抄斩的。
墓主回答说: “是郭璞先生告诉我的,他说在这里葬龙角,不出三年,当至天子。”,晋明帝一听急 说道:“葬此地会出天子?”并追问道:“你在此葬坟,就是为家中出一天子?”村夫 听后笑道:“不是我家会出天子,只不过是能让天子来这里问一问而已。
”这正应了 郭璞的断语与风水术水平之高精。郭璞祖师的风水事迹很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他的巨著《葬经》至今被风 水师们奉为至宝。
郭璞的传奇玄学祖师
“风水”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并被定义下来,首见于《葬书》。
《葬书》的作者相传是郭璞,于是郭璞被风水师奉为他们的祖师爷。 郭璞是河东闻喜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闻喜县)。
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出生于一个士族官宦之家。西晋末年郭璞预计到家乡战乱将起,于是避地东南。
过江后在宣城太守殷□幕下任参军,后又从宣城东下,被当时任丹阳太守的王导引为参军。晋元帝即位后,任著作佐郎,迁尚书郎。
后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图逆,被害。
追赠弘农太守。郭璞在古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有颇深的造诣,曾注释《周易》、《山海经》、《尔雅》、《方言》及《楚辞》等古籍。
郭璞诗文本有数万言,“词赋为中兴之冠”(《晋书·郭璞传》),多数散佚。今尚存辞赋10篇,较完整的诗18首。
《隋书·经籍志》记载有“晋弘农太守《郭璞集》17卷”。今不存。
明张溥辑有《郭弘农集》 2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郭璞以通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禳灾转祸”而知名。
。
郭璞是怎样解析“风水”二字的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葬书》在解释“风水” 一义时首先从气的观念人手,认为阴阳交感所产生的生气会乘着风势而飘散,如果有水流加以界隔,生气就会停聚。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生气是内聚并运行于土壤中,外溢而化生成山脉(其形状运势像龙,故在风水中将 山脉称为龙,在平原地带没有山岗的地方,也将河流视为龙,叫水龙)、土垅等外 在形态,有了河流水系,就把山岗、土垅界隔开了,生气在土壤中的运行也就被阻隔并由此而累积、会聚。古人通过山川水系以及城郭等的围合使生气不会被风吹散, 使生气在运行过程中能得到止息、会聚,这就叫风水。
由此可知,“风水” 一词作为专有术语在《葬书》中正式出现,至少说明了风水作为一个术业,已经从实践活动上升到系统理性的层面,已经开始确立自身的理 论体系,对风水的本质也有了更明晰的洞悉与概括。
郭璞是怎样调理风水的
据明朝嘉靖年间所著的《温州府志》记 载,温州在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决 定修建郡城时,恰巧郭璞客寓温州,故请他 “为卜郡城”。
按照中国传统的坐北朝南的方 式,温州郡城应修在瓯江的北岸,但经郭璞相 地后发现,瓯江北岸的土壤轻,南岸的土壤 重,于是建议把温州郡城建在了瓯江的南岸。 郭璞当时登上南岸的“西郭山”(今郭公山), “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谓父老曰:若城绕山外,当骤富盛。
但不免兵戈 水火。城于山,则寂不入斗,可长保安逸。
因 城于山,号斗城。”因此,郭璞选择在众山环绕之中修建温 州城郡,华盖、松台、海坛、西郭四山象征北 斗星的斗勺,积谷、翠微、仁王三山象征北斗 星的斗柄,左右两边黄土、灵官二山则是左辅 右弼,从而形成一个易守难攻的格局。
郭璞更 在城内开凿了 28 口水井,象征天上的二十八 星宿,用以解决百姓用水。为了避免发生战争 后出现断水的问题,郭璞又在城内设置了五 个水潭,取五行之意。
这五个水潭都与护城河 相通,并与瓯江相连。郭璞的设计,构思巧妙,其北斗、二十八 宿和五行等,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兼顾军事 安全,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不愧为人居与生态 环境协调的堪舆佳作,对现代城市规划设想 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