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帝王选择陵寝与怎样看风水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此,古代帝王在选择墓葬位置的时候都非常重视“风水”。而“风水学说”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环境观”,其中包含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的探索和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玄妙界定。
选址原则一:注重整体 风水一词最早出自《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理论就是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人为中心,把天地万物都当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
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这其实与现代科学中的系统论不谋而合。
整体原则是风水学的总原则,其他原则都从属于整体原则,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风水学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的《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
这其实就是古人在选择居所时对于系统论的朴素应用。 选址原则二:因地制宜 《周易·大壮卦》说:“适形而止。”
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这其实就是我们古代先民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现。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也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选址原则三:依山傍水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蕴涵着智慧的生活经验,其中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建立定居点就是很重要的一条。
当今考古所发现的原始部落遗址几乎都建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古人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其实这也就是风水理论中依山傍水原则的由来。
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率族人来到湖南岳阳县渭洞乡。这里的地形给了他很深的印象: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是风水学里典型的“土包屋”式的依山形式。
于是张谷英带大家在这里定居下来,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五百年来发展成为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大家族。这是比较典型的好风水旺家宅的事例。
选址原则四:察形观势 中国传统的“天人一体”哲学观使得中国人对于天地、人生有着独特的看法,特别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传统风水理论实际上也是这种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也就是说,在选择居停之处时要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中去考察,这也就是所谓的“查形观势”原则。
《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
我国的龙脉都源于西北的昆仑山,从昆仑向东南又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
南龙由云贵经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应顺应龙脉的走向。
选址原则五:土质检验 很多古代帝王的陵墓现在都已经成为旅游观光景点,大家不难发现,这些墓葬的所在地一般都有山清水秀、风光秀美、空气清新、草木丰茂的特点。也就是说,这里的地形地貌和水土都是比较优良的。
其实,在堪舆师给帝王选择陵寝的过程中,他们除了十分重视方位形势等因素外,对于当地的土壤质量也是非常重视和挑剔的。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常常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捻,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井察看深层的土质和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选址原则六:水质分析 长江、黄河被我们誉为母亲河,因为大河之水哺育了沿岸的人民,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就是天,所以有天生水之说,二就是地,三就是水。把老子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万物。
可见水的重要性。 中国古人把风水称为堪舆,也叫地理,我们不妨连起来一起读做“堪舆风水地理”。
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堪(观察天)、舆(勘察地)、风(空气空间)、水(水文水质)、地(地形地质)、理(研究分析理论)。这里所指的风为人呼吸的空气,水为人吃的水、源头水,土为种庄稼的土、穴位中的土。
空气、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我们都知道,如果风(空气)质不好、水质不好、土质不好就会造成生物生长不好,人得病,生活陷入灾难。这也是现在绿色环保观念被大力提倡的原因。
古人认为“草繁木茂,水深土厚”的地方风水一定不错。这其实就是通过目测来辨别风、水、土的质量的方法。
具体到怎样辨别水质,《管子·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
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
二、成华区石岭公墓的风水怎么样
五代十国蜀王的和陵,系人生归属之风水宝地。
石岭山势为大圈龙椅形、皇亲国戚择之为归宿福地,山之右侧为烈士陵园,左侧是回龙山。前有白莲池碧水照映蓝天白云,小溪蜿蜒似玉带环绕,山顶俯视成都市容尽收眼底,石岭墓园正居其中,面南坐北,让古今多少名望之士。
现设计为祭奠、旅游、石岭明墓、和堤督坟,四周有几千亩梨树园及桃园,距市区五公里成都成华区石岭公墓位于地处成都市北郊风景林地,安慰着祭拜的亲人,抚慰着安息的亡灵,现有老红军。如此佳境,风水宝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墓区里散发着桃花、梨花等果花的芳香、革命烈士、老干部、港澳、台同胞等安息于此。
每逢清明期间。
三、如何选择成都公墓陵园中的风水宝地(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公墓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现在很多地方成片开发成公墓园,如何选择公墓园中的风水宝地?千万别认为整片公墓园风水地都一样或者差不多。其实不然,只要方位不同,具体穴位点的山形山势不同,那么风水的吉凶程度也不同。穴位点的山形,水势,朝向方位即使相差了一点点,吉凶程度便会相差十万八千里。如何选择公墓园中的风水宝地?公墓园中的山应高大雄伟,山形山势应生动活泼、变化起伏似龙之矫健灵活,其内之气才旺盛。观看公墓园的风水有没有主山、少祖山、太祖山。有条件的话必须选择有主山、少祖山、太祖山等背山龙脉的公墓园。
观看公墓园来龙的缓急 即观看公墓园风水的龙脉从何外来,龙气沿什么方位行,所选择的穴位必须是龙气能行到的方位。应避免选择单一孤立,四周无群山所庇护的孤山以及山形山势继续前进,其内之气也向前流动而不能积聚静止的过山。公墓风水的青龙山、白虎山、护山、案山、朝山、水口山也是必须重点考虑因素,这些因素符合风水山的要求。周围的山岳应向明堂环抱,状似好友展臂相拥相迎,是谓「环抱友情」。
公墓园的风水的明堂也是非常重要 明堂的大小、高低,水的方位、远近等。若四周的群山,如青龙、白虎、案山、朝山,距离明堂较近,则他们的量体应该小。如果四周的群山较为高大,则他们离明堂的距离就应该较远。公墓需要聚风藏气,简单来说即是避风。墓穴之位置能有左龙右虎,后有靠山来龙,前有朝案,中有聚水明堂,就是暖气之地了。要暖(即藏风聚气),即所选之穴要避风,尽量寻找没有风或风小的位置。
不宜在主脉之两旁附近找墓穴 因两边位置多用焙土方法扩阔,使其有更多墓穴可卖。但须知两边焙土在雨水多之季节而下陷,容易有捞乱骨头之累。为人点地者不可大意疏忽。因公墓大多以梯田形式开发,后排的墓地贴近山壁,易为淋头水或射穴水所害,后人易因此而伤丁,破财或患上奇证。太近树木也不佳,因树根的延伸而搔扰棺木而使后代不安。尽量避免穴前有小沟而水流直去,成为牵牛水,导致后代损丁破财。应避免找墓前见水直流而出的位置,最好前面有低案,以关内气为佳。明堂内的土壤应避免为黑或蓝色。黄色为最佳,其次为红黄相间或者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