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项城袁世凯故居有介绍吗
袁世凯故居西中宅院位于项城市区东南7.5公里,王明口镇袁寨行政村内,北距106国道9公里,漯阜铁路5公里,漯阜高速公路7公里。
进出袁世凯故居正准备建设宽8米,长12000米的柏油路面。袁世凯故居是著名历史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的诞生地。
清朝咸丰七年,袁氏家族看中袁寨这块风水宝地,花巨资买下,并开始扩建,于咸丰十年告竣。旧居占地270亩,共建成具有明清特色和传统风格的各式建筑248间,周围1800米长、10米多高的寨墙,一座优美别致的花园,6座炮楼及三道护城河。
袁氏虽未在天津作寓公,死于北京,但他的妻妾甚多,在津有多处住宅。其中: 英租界达文波道(和平区建设路64号)是他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所建,共有楼房18间,平房15间。
这所住宅为中西结合建筑,中式檐廊,西式尖顶。 袁世凯故居风景(二)(13张) 奥租界金汤二马路(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是他在光绪三十四年间(1908)廉价买得一块地皮,计5.7市亩,建造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大型住宅,委托英、德建筑师设计成欧洲古典式建筑。
高三层,砖木结构,共有房54间,建筑面积2089平方米。这所楼房设计特点是:有所谓“稳身处”与“脱身处”。
“隐身处”是在二楼右侧有个小门,门内建钢筋混凝土楼梯,铁栏杆,可上至楼顶间,下至地下室、如果关上小门便找不到上下楼的去处。“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设有铁楼梯,直通后花园余门,由此可脱身逃走。
此外,在这所楼的二、三层之间还专门设计了一间八角形房屋,几面窗户都朝海河,无论潮涨潮落,河水都好似往八角楼里流,象征无数财源流人袁家。
二、袁世凯是河南人
袁世凯故居 是著名历史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的诞生地,位于今项城市东南17公里处的王明口乡袁寨村,是典型的晚清地主庄园式建筑。袁世凯故居1986年公布颁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世凯故居旅游景点 图片欣赏
清咸丰七年,袁氏家族看中袁寨这块风水宝地,花巨资买下,开始修建,于咸丰十年告竣。占地270亩,建成有楼房248间和周长1800米、高10米的寨墙,四周6座炮楼及三道护城河。旧居整体按东、中、西轴线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整体鸟瞰是一个'富'字。院落幽曲相连,形成完整且别具风格的建筑群。所有建筑由传统砖瓦、木材、白灰等建筑材料构成,房脊之上,皆有狮、虎、豹、马、猴等砖雕,四角 挑檐高耸,饰有龙纹兽尖,直指苍穹,气势恢弘。现存西轴线上三进四合院和中轴线堂楼一座,此房为袁世凯诞生地。
袁世凯少小离家后,曾七次回袁寨老家或省亲或奔丧,在家时间都很短。1950年以后,人民政府把袁府作为粮库使用,经“大跃进”、“文革”损坏,现在保存下来的有西轴完整的三阶院落、中轴前院客厅和中院堂楼,即袁世凯出生的地方。高10米的寨墙基本保存完整,但自然损坏严重。六座炮楼和寨内的袁府花园已毁,三道护城河部分段落已被村民填平辟为民宅。项城市博物馆为了保护开发袁府,早已派专人看守并逐步修复损坏部分建筑。鉴于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常年不断,其人文景观价值较高。
三、袁世凯是河南人吗
袁世凯故居 是著名历史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的诞生地,位于今项城市东南17公里处的王明口乡袁寨村,是典型的晚清地主庄园式建筑。
袁世凯故居1986年公布颁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世凯故居旅游景点 图片欣赏 清咸丰七年,袁氏家族看中袁寨这块风水宝地,花巨资买下,开始修建,于咸丰十年告竣。
占地270亩,建成有楼房248间和周长1800米、高10米的寨墙,四周6座炮楼及三道护城河。旧居整体按东、中、西轴线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整体鸟瞰是一个'富'字。
院落幽曲相连,形成完整且别具风格的建筑群。所有建筑由传统砖瓦、木材、白灰等建筑材料构成,房脊之上,皆有狮、虎、豹、马、猴等砖雕,四角 挑檐高耸,饰有龙纹兽尖,直指苍穹,气势恢弘。
现存西轴线上三进四合院和中轴线堂楼一座,此房为袁世凯诞生地。袁世凯少小离家后,曾七次回袁寨老家或省亲或奔丧,在家时间都很短。
1950年以后,人民政府把袁府作为粮库使用,经“大跃进”、“文革”损坏,现在保存下来的有西轴完整的三阶院落、中轴前院客厅和中院堂楼,即袁世凯出生的地方。高10米的寨墙基本保存完整,但自然损坏严重。
六座炮楼和寨内的袁府花园已毁,三道护城河部分段落已被村民填平辟为民宅。项城市博物馆为了保护开发袁府,早已派专人看守并逐步修复损坏部分建筑。
鉴于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常年不断,其人文景观价值较高。
四、枣庄有哪些公墓
莲花山生态陵园由山东省民政厅批准,峄城区人民政府选址定点的一家民用墓地,亦是一座集殡葬礼仪,民俗艺术、园林绿化、观光休闲的大型文化纪念园。
特点
1、风水宝地。
风水大格局:莲花山生态陵园地处枣庄市峄城区东部九顶莲花山山凹内,此山脉发于冠世榴园,向东绵延至莲花山,为枣庄地区龙脉之首,背靠抱犊崮,俯望东海,方圆之内,风水之势,贵不可言!(仙人洞坐落于此就证实这一点)。
局部:莲花山生态陵园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前有兆后有靠,坡缓土厚,气势恢宏。青龙白虎,分列左右,两股龙泉,涌流不息。正是:祖山高大,人丁兴旺;穴场宽广,胸容八方;泉流不息,财气滚滚;峰峦相照,必发文章。主山仿古塔亭,高耸入云,呈二龙戏珠之相,被风水师誉为鲁南第一风水格局
山东枣庄莲花山生态陵园是由山东省民政厅行文批准,由枣庄市峄城区人民政府选址定点,枣庄市瀚森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一家经营性公墓。陵园占地24.91公顷,位于峄城区政府驻地向东的向阳山脉五公里处的九顶莲花山景区,紧邻枣庄仙人洞名胜风景区,是枣庄首座“军魂园”落葬地,红十字会纪念广场--博爱园
枣庄莲花山陵园地势优越,陵园坐北朝南,三山环抱一面界水,背风向阳,藏风渥气,主山挺拔(青龙、白虎),松柏林立,砂山俊秀,上陡下缓,松柏葱翠,红壤厚重,百年古树,千姿百态的奇石点缀其间,青草离离,二龙汇聚,泉水潺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鲁南较佳阴宅宝地,也是枣庄**一家公园式陵园。
整个陵园分为三区九苑,高、中、低档相间,目前墓碑已经开发1000墫,主山上(坎位)仿古塔亭高耸入云,两砂山翠柏覆身,顺势两“时令水”和仙人泉涓涓之水,在“土”位汇流到“离”位的南湖,水波涟漪。两岸松柏,翠柳掩映。六角心亭坐落在中间,可将全园尽收眼底。精巧的太极广场(紫藤广场),可供人们驻足,休憩、徜徉。更为壮观的明清风格标志性建筑,黄墙孔雀蓝瓦--千祖堂,宏伟,巍峨。
枣庄莲花山陵园园内交通纵横,通而不畅,阡陌小径,随处可到,节点、小品点缀其间。地下音响、地面监控遍及全园。宝塔、大殿,三区九苑可供人们选择使用的塔葬、殿葬、寄存、穴葬,花葬的福位三万六千余个。另有公益性的“红十字会纪念广场”、“军魂园”,为捐赠遗体者、革命烈士提供特殊服务,彰显人间大爱。
莲花山生态陵园附近设有停车场,花圈店,鲜花店,石材加工厂,服务,保洁,保安工作人员办公室。常年提供专业服务。
五、袁世凯为什么不能把母亲埋在祖坟
其母亲去世时,在袁寨老家主事的同父异母二哥袁士敦,以其母不是正房不许进祖坟安葬的祖制为由,拒绝将其母葬入祖坟,并在出殡那天大闹了现场。
袁世凯觉得颜面扫地,从此恩断义绝。
前师寨桥南一个名叫‘洪冢洼’的地方。墓冢成圆形,高约4米,直径有8米,混凝土机构。墓冢东侧10米处,修建有碑坊。高约15米,宽约20米 ,雕梁画柱。牌坊顶部挂有代表袁母享年的铃铛,在旷野中,遇刮风时特别音脆、悠扬。让人听后感到既神秘又悚然起敬。下葬时,环绕牌坊的炮仗响了三天三夜。袁世凯设宴招待周围百姓一天三席,长达半月。”
至于袁世凯为何把母亲安葬此处,据说,洪冢洼是一块‘青牛风水宝地’。相传,有一天,李洼村的一放羊娃,前一天把放羊竹鞭插在红冢洼地里忘记了带走,第二天,来找时发现鞭杆竟长出了新竹子叶。后经风水先生观测,才知道原来此地是青牛宝地,鞭杆恰好插在了青牛鼻子里。袁母亲去世后,袁世凯聘请多个风水先生寻找风水宝地,最终还是选中了红土
红土洼位于项城与沈丘交界的师寨桥南,郑郭镇东南6公里,李洼村西,北依周界公路,南接十八里坡,西靠谷河,东临红土沟,方圆5华里没有村庄。据《项城县志舆图》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孟冬朔月十六日癸卯,太子少保直隶总督袁世凯亲奉母亲灵柩归葬于此。苗园占地余亩,翠柏成行,气势宏伟。北建袁氏祠堂并有一兵营看守。苗园大门朝东,两侧立石狮高3米,大风吹来,呼呼作响,人称“喝风虎”。石狮两侧各立石旗杆。大门内为石牌坊,上书“教子有方”四个大字。牌坊两侧,石碑林立,有两湖总督南陂人张之洞撰《袁太母刘夫人墓表》、袁保纯撰《刘太夫人碑记》、侍郎安徽人沈云沛撰《袁母刘太夫人墓表》等,多属颂德之词。安葬之日,四方来观礼者车以千计,络绎咸集。”
六、枣庄有哪些公墓
莲花山生态陵园由山东省民政厅批准,峄城区人民政府选址定点的一家民用墓地,亦是一座集殡葬礼仪,民俗艺术、园林绿化、观光休闲的大型文化纪念园。
特点1、风水宝地。风水大格局:莲花山生态陵园地处枣庄市峄城区东部九顶莲花山山凹内,此山脉发于冠世榴园,向东绵延至莲花山,为枣庄地区龙脉之首,背靠抱犊崮,俯望东海,方圆之内,风水之势,贵不可言!(仙人洞坐落于此就证实这一点)。
局部:莲花山生态陵园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前有兆后有靠,坡缓土厚,气势恢宏。青龙白虎,分列左右,两股龙泉,涌流不息。
正是:祖山高大,人丁兴旺;穴场宽广,胸容八方;泉流不息,财气滚滚;峰峦相照,必发文章。主山仿古塔亭,高耸入云,呈二龙戏珠之相,被风水师誉为鲁南第一风水格局山东枣庄莲花山生态陵园是由山东省民政厅行文批准,由枣庄市峄城区人民政府选址定点,枣庄市瀚森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一家经营性公墓。
陵园占地24.91公顷,位于峄城区政府驻地向东的向阳山脉五公里处的九顶莲花山景区,紧邻枣庄仙人洞名胜风景区,是枣庄首座“军魂园”落葬地,红十字会纪念广场--博爱园枣庄莲花山陵园地势优越,陵园坐北朝南,三山环抱一面界水,背风向阳,藏风渥气,主山挺拔(青龙、白虎),松柏林立,砂山俊秀,上陡下缓,松柏葱翠,红壤厚重,百年古树,千姿百态的奇石点缀其间,青草离离,二龙汇聚,泉水潺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鲁南较佳阴宅宝地,也是枣庄**一家公园式陵园。整个陵园分为三区九苑,高、中、低档相间,目前墓碑已经开发1000墫,主山上(坎位)仿古塔亭高耸入云,两砂山翠柏覆身,顺势两“时令水”和仙人泉涓涓之水,在“土”位汇流到“离”位的南湖,水波涟漪。
两岸松柏,翠柳掩映。六角心亭坐落在中间,可将全园尽收眼底。
精巧的太极广场(紫藤广场),可供人们驻足,休憩、徜徉。更为壮观的明清风格标志性建筑,黄墙孔雀蓝瓦--千祖堂,宏伟,巍峨。
枣庄莲花山陵园园内交通纵横,通而不畅,阡陌小径,随处可到,节点、小品点缀其间。地下音响、地面监控遍及全园。
宝塔、大殿,三区九苑可供人们选择使用的塔葬、殿葬、寄存、穴葬,花葬的福位三万六千余个。另有公益性的“红十字会纪念广场”、“军魂园”,为捐赠遗体者、革命烈士提供特殊服务,彰显人间大爱。
莲花山生态陵园附近设有停车场,花圈店,鲜花店,石材加工厂,服务,保洁,保安工作人员办公室。常年提供专业服务。
七、袁世凯的陵墓在哪儿
袁世凯的陵墓在安阳园林,具体位置在河南省安阳市境内的太平庄,南临洹水,北望韩陵,东接御道,西依京广。袁林于1982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被安阳市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1916年6月6日,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袁世凯病逝。当时主政的北洋政府遵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赶赴安阳,“慎选堪舆,勘定吉壤”, “绘具详图”,“招商筑墓。”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耗资70余万银元,在洹水河畔建起了这座占地近140亩的浩大茔宅。
扩展资料
袁世凯墓园被称为袁林。袁林的设计者是德国的工程师,它的建筑“仿明陵而略小”。主体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糙石桥、清白石桥、牌楼门、望柱、石像生、碑亭、东西值房、堂院大门、大丹陛、东西配殿、景仁堂、墓台。
袁林建筑的总体设计,有其独特之处,在我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的特点是“中西合璧”,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色。堂院以前的部分是中国明清陵寝的风格,后边大墓部分是西洋陵寝的建筑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林
八、袁世凯自幼喜欢读兵书吗
青年袁世凯爱读兵书喜欢饮酒驰马作诗豪气 香港新闻网9月26日电 据《大河报》报道,在项城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个人比袁世凯更有名。
近代以来,项城这个名字被国人广泛知晓,离不开的就是袁世凯——近代之前,名人之间的称呼有时冠以籍贯,而袁世凯因为生於项城,而被时人尊称为袁项城。 项城市东南17公里,有一个叫袁寨的村子,西元1859年,袁世凯就出生在这里。
如今,当年的袁氏旧居已经被当地政府辟为袁世凯故居,向游客开放。现在的袁世凯故居占地270亩,房屋都是典型的明清样式。
清末,袁家是当地的名门世家,西元1857年,袁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花钜资买下,开始扩建,三年后竣工。新中国成立前,因为袁氏旧居有1800米长、10米多高的寨墙,因此被称为袁寨。
袁世凯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在他的故乡,袁寨村人却似乎不以为然。 袁世凯可谓项城历史上名气最大的人,但也有项城人认为,袁世凯所做的“最对不起故乡人”的一件事就是不通火车。
长期以来一直有种说法,当年京汉铁路南北贯穿,袁世凯为了避免铁路破坏老家的风水,力主京汉线绕道漯河,由於远离铁路这个交通便利,项城长期以来经济不甚发达。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见於史料。
袁世凯是清末新政的领袖之一,思想颇为解放,修铁路、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都是他极力举荐之事,铁路风水一说信不信或在两可之间。 袁氏一门地方显赫 在项城市中心南大街,有一座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三组三进明清风格院落,这就是袁世凯行宫。
据项城市博物馆馆长马海珍介绍,袁世凯行宫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整个建筑群鸟瞰成一个“富”字形。 袁世凯行宫始建於1907年,1916年竣工。
袁世凯行宫是袁世凯的同族堂弟、当时著名的实业家袁世钧出资建造的,最早名字是“帅府”,1915年底,袁世凯恢复帝制称“洪宪皇帝”,“帅府”易名为“行宫”。但这座行宫,袁世凯生前从来没有居住过。
事实上,袁世凯在家乡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从他离家投笔从戎之后,就很少再回到过老家。 项城市政协副主席袁晓林先生是袁氏后人,他告诉记者,项城袁氏源於汝南郡。
明代初年,袁姓一支从汝阳迁到项城。项城袁家在袁耀东之前,没出过几个读书人。
袁耀东继承了祖业的30多亩地,也算富裕人家。袁耀东39岁卒后,其妻郭氏曾读过几年书,她望子成龙,振兴家业,就努力操持家业,克服困难供4个儿子读书,期望都能进入仕途。
袁家一门的崛起就在郭氏的努力下成为了现实:4个儿子都顺利中举,袁家的命运就此改变。 这4个儿子中最有出息的是次子袁甲三,他先后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并官至钦差大臣漕运总督,因战功赫赫,屡受朝廷嘉奖。
袁甲三官运亨通,袁氏家族也声威大震,其长子袁保恒在西元1850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官居刑部左侍郎;次子袁保龄在西元1862年中举,官至内阁中书;其侄袁保庆在西元1858年中举,曾任济南知府等职……到了咸丰年间,袁家食一品俸禄的有6人,二品的3人,四品的1人,七品的3人,堪称豪门。 清末,为了镇压南方太平军、北方捻军,清代各省涌现出了一批团练派官员,如湖南的曾国藩,安徽的李鸿章等,而河南最为著名的团练大臣一系,当属袁家。
袁甲三、袁保庆、袁保恒、袁保龄,袁氏家族的四大支柱率军镇压捻军,屡立战功,饱受朝廷嘉奖。不仅皇族亲贵、督抚疆吏对其刮目相待,本地、外省的袁姓也纷纷到袁寨认姓归宗。
一时间,袁家门庭若市,显赫於世。 到了光绪年间,随著袁甲三、袁保庆、袁保恒、袁保龄等人相继辞世,袁家豪门的风光不再,导致袁家门庭冷落,袁府上下由原来的上千口人减少到200余人,虽然袁氏家族项城仍然堪称大户人家,但在国内已威名不再。
但仅仅过了十多年,袁氏子弟中崛起了一位后生,他在仕途的步步高升,不仅重振袁家,而且使得项城这个名字也传遍国内,时人都尊称为袁项城,他就是近代史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袁世凯。 从六品武官到清王朝的内阁总理大臣,后又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进而登基为“洪宪皇帝”,袁世凯的一生,有著太多的传奇,而这个传奇,就是从项城,他的故乡开始的。
青年时期个性初现 袁世凯在家中排行第三,他的父亲因为自己兄弟袁保庆征战在外,40岁还没有儿子,因此便把儿子袁世凯过继给袁保庆。 西元1866年,袁保庆在山东做道员,袁世凯也随之到了山东。
袁保庆替袁世凯请了一位老师,教他读书。两年后,袁保庆由山东调到江苏,袁世凯随同前往。
西元1870年,袁保庆由扬州调到江宁(即南京),这时袁世凯生父袁保中夫妇和他的长兄世敦、次兄世廉都迁到南京来同住。袁保中和袁保庆两兄弟对袁世凯都很溺爱,虽然袁世凯不太喜欢读书,但善骑悍马。
到了1874年5月,袁保庆卒于江南盐巡道任内,他生前好友刘铭传、吴长庆来给他治丧,把袁世凯送回原籍项城。 青少年时期的袁世凯,更有几分男儿本色。
袁世凯读书很多但不求寻章摘句,每逢作文,常常看出其豪气一面。据说有一次他的老师王雁臣曾命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要他撰写一篇八股文。
袁世凯作文中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