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焦点,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与诗学之间所构成的内在联系的基本特性。
“天人合一”的含义究竟如何呢?学界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分歧的焦点在于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天”,再一个是“天”与“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冯友兰先生认为主要有五种含义。第一种是“物质之天”,就是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
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
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
(1) 这五种含义中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前者是基础,对后者起决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领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对前者进行意义建构,使自然的无生命无情感的“天”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这里的“天”实际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种外在化或对象化形式。再关于“天”与“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
对此,张岱年先生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
所谓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为天和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
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於天。在今观之,在天为根本的,自一意义言,亦是在人为根本的,因人为自然中之一物。
然自另一意义言,所谓人性,常指人之所以异於非人者,即人与他类物不同者;而人与他物相同的,虽为根本,亦不含於所谓人性之中。以此义言,人固以自然为根本,而人性乃是后起之特殊的性质,非即是普遍的天道。
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 这就陷于拟人的错误。”
“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
二,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同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2)张先生这里的分析是很具合理性的,也是很精彩的。
简单地说就是:天“合”向人或人“合”向天两种方式。 由此看来,“天人合一”是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在此我们不可能深究。
只好从最普通的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天”、“人”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就相当于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或意识与存在等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言,就类似于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或私欲与公德等之间的关系。 进而言之,“天人合一”在这里就被界限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等的和谐统一关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种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过程中的特殊精神境界或状态。
二、解释一下天人合一就解释一下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
强调天 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 时期的天命论。
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 展了这种观点。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 为一”。
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 所接受,由于解释不同,其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也比较 复杂。 先秦的观点 在西周时期的天命论中,天是有意志 的人格神、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因而天人关系实际 上就是神人关系。
《尚书·洪范》中说:“惟天阴骘下 民。……天乃赐禹洪范九畴,□伦攸叙”。
认为天帝是 保护民众的,把九类大法赐给了禹,人伦规范才安排就 绪。 人们的行动顺从天意,天帝会高兴行赏;违反天意, 天帝会动怒降罚。
这种肯定在神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 通关系的天命观,是天人合一观点的原始萌芽。 春秋时期,随着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兴起,天 的人格神含义受到了怀疑,原始形态的天人关系观点逐 渐向着哲学的方向演变。
这种演变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 进行,一是按照人类社会关系来塑造天,然后强调人事 的礼仪法规应以这种被塑造了的天为最高依据;二是把 天看作广阔无限的大自然,强调人们行事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不可轻举妄为。比如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 的命题,否定了对于天道的迷信。
但是子产又认为,“夫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把人类社会的礼看作天经 地义,肯定在天与人之间存在着相通的关系。范蠡则认 为天道就是日月运行和四时代谢所表现的自然规律,并 强调只有顺应天道才能取得人事的成功。
到了战国时期, 孟子和庄子分别提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理论。 在孟子的哲学思想体系里,天人之间有两层关系:① 天或天命是决定一切事物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人们 必须顺从地接受它的安排。
他说;“莫之为而为者,天 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莫 非命也,顺受其正”(《尽心上》)。 天是人间政治事 务的决定力量,特别表现在王位继承的问题上。
他认为, 天子不能拿天下授与人,只有天才能决定谁来继承王位, 但是天并不说话,而是“以行与事示之而已”。②天是 人们道德观念的本原,性善来自天赋。
因此,尽量保持、培养、发挥自己的心、性,就能侍奉天,认识天。 孟子 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 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
他强调后 一层含义,把天看作是具有道德属性的实体。孟子根据 自己的社会政治伦理思想来塑造天,然后反过来用这个 被塑造了的天为自己的社会政治伦理思想作论证。
他追 求一种天人“同流”的精神境界,带有神秘主义的性质。 他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岂曰小补之哉”(《尽心上》)。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属于另一种类型。他说:“人 与天一也”。
“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他认为, 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合一的。
但 是,由于人制订了种种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破坏了 自然本性,造成天与人的对立。他说:“牛马四足,是 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
为了 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庄子反对人为,主张“无以人灭天”, 否定由社会所积累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庄子这 种主张对于社会的进步是一种反动,但是他所提出的人 与自然本质上统一的观点,对哲学思想的发展是一种巨 大的推进。
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极 力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一种天人不分、主客冥合 的神秘境界。
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 汉及其以后的观点 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汉代, 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董仲舒的这种 思想不是西周时期天命论的简单重复,它吸收和改造了 战国时期的思想,把天描绘为百神之大君,使天以至上 神的身份在更完备的意义上主宰自然和社会。 后来,董 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受到了来自唯物主义和精致的唯心 主义两方面的攻击而逐渐衰歇。
到了宋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为占主导地位的哲 学倾向,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因为当时关于世界 统一性的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自然与社会的 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家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利用传统的 天人合一的命题来表述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一种 最方便的形式。
张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太虚即气,天人合 一的基础就是气。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肯定人与 自然统一于物质性的气。
张载强调“合内外,平物我,自 见道之大端”。又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 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明确 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 程颢、程颐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既称赞张载的伦 理思想,又批评张载没有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底,别立一个 自然之天作为本原。
程颢说:“若如或者别立一天,谓 人不可以包天,则有方矣,是二本也。”认为世界统一 于理,理是具有道德属性的观念性实体,因而天人合一 就建立在这个理的基础之上。
程颐说:“自理言之谓之 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 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为什么说“天人合一”是《易经》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 《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易经》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 成,不可缺一。
但地毕竟是“顺从天”的,所 以,天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 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
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自然界 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 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 “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 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 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 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 的有机整体。
四、"天人合一"为什么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天人关系的经典命题。
天人关系,是哲人所必然要面对、要思考的一个基本问题,其关键在于对"天"的理解。在原始社会人的智慧尚未开化,华夏先民将"天"视为有意志的神灵,原始巫术的基本意义就是进行天人之间的沟通,《易经》中所载伏羲发明八卦,其意图就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天人合一"的命题建立在天人相通的基础上。发展到东周时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巫术的作用已经淡化,这时人们的关注重心已经由"天"转向人,"天"的神化色彩也开始消退,开始转向自然和人伦意义的一面。
孟子将"天"视为道德的本原,认为人的心性受之于天,尽心知性而可与天地相通达。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在此即用天赐的爵位来表示人的高尚道德。
"夫君子所过者 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这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所能达至的崇高境界。在庄子那里,"天"指向自然的意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天人本来就是一体的,而天与人的分隔是人的文化造成的,所以庄子倡导"绝圣弃智",返璞归真,从而可达天人相融的本然境界。
最早明确表述"天人合一"这一命题的是西汉的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主张。此后,"天人合一"一直都。
五、如何理解风水学中的天地人合一原则
风水学 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科学支柱。
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中国古代科学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上下五千年的实践、研究、归纳和感悟,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东方科学——中国风水学。
中国古科技理论认为:宇宙万事万物由三部分组成,即气、数和象。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它们是:能量、信息和态势或形式。
三者共存,不可分开,又界限分明。气,是客观存在,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能量。
数,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程序或逻辑,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信息。象,是气根据数而存在的形式或变化的态势。
用现代科学概括为:象是能量依据信息程序而存在的态势。 宇宙万事万物有信息就有能量,就有它们的存在态势;同理,有能量也必有它的信息和态势,有态势也必有信息作指令,能量作基础。
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正是气、数和象的不可分性,才是实在的,具体的。信息“数”指导能量“气”按一定态势“象”存在,能量“气”依照“数”的指令,构成一定的存在态势“象”,存在态势“象”受信息“数”指挥,以能量“气”为基础。
数、气、象即信息、能量、态势,也就是天人合一的那个神,西方哲学称作宇宙万物的“本体”,亦是功能。《周易·系辞》称:“神无方而易无体”。
神无方的“方”古文亦称“方所”,就是方位,无方就是没有位置,无所在,亦无所不在。易经和佛经所说的精、气、神。
孔子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就是神,就是构象。
精,中国古代先圣又称玄、道、元、一、水;称精,是因为人体信息来源于父精母卵。称玄,是因为信息难以观测,(怀玄、玄具难测,太玄无形容);称道,是因为信息决定宇宙万事万物生化的必由之路;称元,是因为信息在有形质宇宙之始;称一,是因为一为自然数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抱一、守一、归一、真一、太一);称水,是因为地球生物发源于水。
中国古科技理论中所说:“理”是研究数、气、象的能变、所变与不变的原理。理是人所确认的能量存在形式,简称构象,或称能场。
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其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西方科学赖以发展的演绎推理法;一是中国及东方科技来源于类比归纳法。
演绎推理法适用于有限数理范围,类比归纳法适用于无限数理范围。人通过象认识气和数,而象有“无”和“有”的分别。
人的感官或借助仪器能感知的客观存在为有;反之则为无。而不能用语言表达其象的客观存在为常,或恒;这就是《易经》所说:“意不尽道,言不尽意,书不尽言。”
可以用语言表达其象的客观存在称为特化。《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所有具体的道、名、气、数都是特化的。 由此,中国先圣认为:物质是能量(气)的一种较为稳固的特化形态。
现代高能物理已经证明:物质和能量是相互转化的。宇宙最初只有能,即气,没有物质。
宇宙,包括太阳系由气形成。生成宇宙的“气”,现代科学认为源于黑洞,中国古科技理论称为无极、无为。
“气,在我们这里可以称之为‘以太’,因为物质最初完全是流动的,毫无硬度、无间断、无终止,不能分两部分。这是人们所想象的最稀薄的物体。”
自然科学里的“以太”,只能作为传递物质问相互作用力的一种假想的介质而存在, “以太”和实物仿佛是隔绝的,但张载和王夫之认为“气”和“形”是相互转化的。因而他们所提出的“气”与其说接近以太,不如说更 接近现代科学所说的场。
西方人在惊叹之余呼“My God!”,就是“我的上帝”。而中国人则呼“我的天!”。
中国古代先民,没有像西方人那样人为地创造一个“上帝”,认为主宰天地人万事万物的那个东西是“天”,是“气”,是“场”,是宇宙间的“精气神”或“数气象”,亦即宇宙规律。并由此,把天上地下的一切都“人世化”,天上有玉皇大帝,地下有阎王。
天地人是一体的,是全息的。也就是天上所具有的,人间必然有,地下同理。
整个宇宙是由:能量(气)、信息(数)和态势(象)三部分组成。基于这种认识也就不难理解中国风水学源自于古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的科学内涵。
中国风水学将天、地、人纳入一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在长时间里,一直备受诋毁和诘难,只有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再次被认识和发现。 中国风水学在对古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学,即天地人的发展变化规律的长期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规律理论,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将宇宙的特性概括为三大方面:宇宙的全息性;宇宙的螺旋性;宇宙的阴阳性。
中国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中国风水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认识及科技进步不断充实完善,由于认识偏重之差,形成了众多流派。
其中,最基本的两大宗派:一种是形势宗,因注重在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注重形峦,诸如:“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所以又称形法,峦头,三合;另一种是理气宗,因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诸如: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五方、八。
六、家园的风水一般 想换个天人合一的 有什么办法
风水是根据周易理论揭示的自然法则大规律,所谓天有规律、地有法则、人有准则。
人应力求达到易经所说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而顺应自然,构建一个与你相适应的气场环境。当我们居住或经营场所的循环系统与大运、流年及人不和谐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有一股无形力量让你觉得哪里都不顺畅不舒服,最后导致生意滑坡,体弱生病,严重者带来是非官非,疾病意外等。
风水讲究大环境、小格局、大运流年、宫位飞星、宅运人命等,一般的风水师丛然知道天圆地方、青龙白虎,没有命理上的探究岂可知晓你入其内又会如何哪般?一样的风水环境什么人都适用吗?当然是错的!比如现代公寓楼上楼下房型一样,外部环境相同,但每家运势却截然不同。我认为风水布局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我们一定要谨而慎之反复论证,千万不可轻心大意,如果单以一两门学派的理论定吉凶过于简单和粗略,布局时一定要以峦头为本、命理为源、八宅为辅,玄空为主,综合此四门学派论据方可断乾坤。
七、“天人合一是一种怎样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自古就有。
殷周时期的“天人合一”讲的是原始宗教,即人间 的政权是受神权保护的,例如“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至于孟子则是用“仁义礼 智”等道德范畴把天、人统一了起来,第一次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 性,则知天矣”的“天人合一”说。
其后这种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天人关系在《中 庸》、《易传》中得到了更明显的发挥。 到了汉代的董仲舒,更是以天人相类说为据提出了 “天人感应”,即“人之为 人,本于天。
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上类天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 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亦有喜怒之气、哀 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这样,把人的 各种器官和情绪颁给天之后,天和人还能不一样? 至于后来的宋明,更是演绎了《中庸》和《易传》,把人的根基建立在“天 理”上。
所以,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天人合一”,其重要论点和论据都是伦理道德性质上 的,自然环境都只是末流却又自然的演绎。 当然,先秦道家的天人思想倒是淡化了 这种伦理道德性,具有明显的社会或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