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有什么典故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这句话出自《三字经》。
没有典故。 而三才、三光等概念是出自于《易传》已及《庄子》等典籍。
释义: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才:指天、地、人。《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三光:指日、月、星。又以日、月、五星合称三光。
最早出自于《庄子.说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
扩展资料: 古人认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 “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不乱,昼夜寒暑依序变化。
“地”是指万物籍以生长的山川大地以及各种物产资用。“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应天地以化育万物,最终达到“神于天,圣于地”的理想境界。
《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人的存在意义,跟天与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
人禀承着天地的正气而生于世间,就应当效法天地的高厚覆载之德,用一颗仁义之心来为社会大众作出贡献。 否则,人与禽兽只不过是名字不同而已!儒家讲“仁义”,佛教说“慈悲”,基督教、天主教宣扬“仁慈、博爱”,无非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目标,让人同归于善,让人作为名副其实的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而生存繁衍于世间。
倘我们果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圆满落实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则社会人心必然会日趋真、善、美,我们与天、地并称“三才”也就当之无愧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三光 百度百科_三才。
二、日月星辰的来历是什么
东方有一位大神叫帝俊,他有两位妻子:一位叫羲和,住在东南海外的甘水中间,也就是羲 和国,是太阳的妈妈,一胎生下十个太阳,并在甘渊的清水中一一把他们洗干净,然后安排他们 轮流到天上去值班,以便给人间带来温暖和光明;另一位叫常羲,是月亮的妈妈,一胎生下十二个 月亮宝宝,并把她们一一清洗干净,安排她们在夜空中值班,以便在太阳休息的时候给人间带来光 明。
可惜的是,有时这些太阳儿子们比起月亮女儿们要顽皮一些,当他们一起跑出来时便给世界 带来了不少烦恼,以致后来出现了羿射十日而中九个的事情,功过是非当然是各有所论了。 关于太阳、月亮的生成,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那位开天辟地的创世大神盘古 死后,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
另一种说法是太阳、月亮本身是盘古时代的一对孪生 姐妹,月亮是姐姐,妹妹是太阳,为了照亮世界,她们轮流在天空行走,同时也好各自有段歇息的 时间。由于太阳妹妹胆子小,于是月亮姐姐便出现在晚上,而让太阳妹妹出现在白天。
可是太 阳妹妹又因为白天看她的人多,一出现便羞得满脸通红,觉得白天出来不好意思。 还是月亮姐 姐有办法,她把一把金针交给太阳妹妹,并告诉她,谁要看你,就用金针刺他的眼,于是金针四射 的耀眼光芒使得人们再也不敢正眼去看太阳妹妹了。
这些以幻想编织的故事,表达了古代人们 对太阳和月亮的认识,对太阳白天出、月亮晚上见、太阳金光耀眼等作出的离奇解释,表现了原 始人对自然天体的推本探原的可贵的求索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才不断加深了人们对世界万物 的认识,从而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取得不断的进步。
至于说到星辰的来历,更是五花八门,异说纷呈。由于盘古是天地万物之祖,所以星辰与他 也有关系,有的说盘古将死之时,他的毛发胡须化作了天上的星辰。
也有的说盘古将当年开天辟地的五彩石带到天上,成为闪烁的星星,所以天上的星星本来就是地上的石头,流星落地,可 不就是石头嘛! 还有一种说法是百岁老人立志照亮黑夜的故事。 故事说,老人的九个儿子为了驱除黑夜, 外出九九八十一天,各自找回了九九八十一颗宝珠,老人用仙鹤把这些宝珠送上天,镶嵌在辽阔 的天幕之上,于是天上才有了亮晶晶的由宝石变成的灿烂群星,黑夜从此有了光明,而这位用宝 石造星星的老人自己也化作一颗最亮的、总是迎接日出的启明星,因此启明星又叫老人星。
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着日月星什么意思
一、“三才者天地人,三光着日月星”: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二、出处:《三字经》。
《三字经》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即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双重功能。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此书中有段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
三、作者:王应麟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
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 扩展资料: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着日月星”启示: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着日月星”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
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字经。
四、风水学中的九星指的是什么
天地初开之时,气化为九星,后来形成天 地。
因此九星掌管着天地之运行。这九星分别 是北斗的贪狼(天枢)、巨门(天璇)、禄存 (天玑)、文曲(天权〉、廉贞(玉衡)、武 曲(开阳)、破军(摇光)、左辅(洞明)、右弼(隐光)。
九星与九宫是相配的。九宫则根据洛书的 布局变化而来,用九宫格的方式放入1 一9九个 数字。
所谓“天有九星,地有九宫”,九宫就 是天上九星在地上的反映,将根据九星的五行 属性和颜色,填入九宫。其对应情况灭是:贪 狼为一白水,巨门为二黑土,禄存为三碧木, 文曲为四绿木,廉贞为五黄土,武曲为六白 金,破军为七赤金,左辅为八白土,右弼为九 紫火。
五、风水学中“曜星指的什么
曜星,亦称曜气,指穴场周围众砂上所 生的尖利巨石。
徐善继在《地理人子须知?砂法》中说 道“凡龙虎肘外,龙身枝脚,穴前左右之砂,明堂下关水口及龙身随带之间,但有尖利巨 石,皆为曜星。”风水家察形,向以端正清秀为吉,而恶 怪石峥嵘之石山为五不葬之地。
但风水家 同时认为,纯粹土山,是生气不充容的表现。杨筠松在《撼龙经》中说道云:“凡是星峰皆 有石,若是土山全无力。”
纵是势大形好,星峰特秀,亦不显贵,为生气无存之空穴。杨 筠松的《拔砂经》也说:“龙真穴的只无曜,空 有星峰空叠照。”
曜气是龙之贵气,旺盛所延及而生,因 而亦是寻求吉穴的证佐。刘基在《堪舆漫 兴》中说道:“真龙余气生肘后.或见尖长贵 似银,虎有爪牙威始壮,龙无焰角物非神。”
有曜星出现主结穴大贵。《堪舆漫兴》咏“龙 虎佩带”云:“印笏牙刀肘上生,还如带剑拥 千兵,排牙对对开堂局,富贵英豪人所称。”
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什么意思
意思是: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出自宋代王应麟《三字经》,原文选段: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译文: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
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文章主旨: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者简介: 王应麟 (1223-1296) 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传世书法有《著书帖》等。
著有《三字经》、《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通鉴答问》、《深宁集》、《诗地理考》等。蒙学著作《三字经》风行700多年,流传海外众多国家,是一部优秀的儿童道德教育教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