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中国古代风水理论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辍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成就辉煌、风格独具的体系。从世界建筑文化的背景来比较,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是,各种建筑活动,无论是都邑、村镇、聚落、宫宅、园囿、寺观、陵墓,以至道路、桥梁等等,从选址、规划、设计及营造,几乎无木受到所谓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不过,近代以来,尤其“五四”以来,中国学术大都借助西学方法来整理研究,很长一个时期,凡与当时西方科学技术抵触的传统学术,往往被轻蔑,甚至被嗤之为封建迷信。比如中医,因阴阳五行、脏象温病、气脉经络诸说与西医迥异,也曾一度被崇尚西学者斥为巫医,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竟都一再明令取缔中医。传统的风水术,尤其是在民间传承流行的,颇重五行生克、吉凶祸福之说,无稽拘忌既多,迷信色彩尤著,因此在学术界,几乎一直被视为十足的传统文化糟粕,被人们鄙薄和摒弃。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中,直至最近以前,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深入探索,以致风水理论的渊源、沿革、宗旨、内涵及其对我国古代建筑实践与理论的影响、价值,都因此成了未曾揭示的学术空白。
另一方面,近几十年来,我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成就瞩目,但也明显地存在着空白和缺环。在营造学与造园学之外,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美学、设计思想、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就一直缺乏深层次的系统理论揭示。例如,中国古代建筑在空间环境的整体处理方面,其中包括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大规模建筑群的空间布局组织,有着与古代及近代西方建筑完全异趣的的极高艺术造诣和成就,但这种实践成就有无理论指导?就颇多疑问。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标准化方法的早熟,使设计同营造有了明确分工,单体建筑的设计大大简化,古代建筑设计因此得以专注于空间的总体组织处理,加上世代因承,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所以能够以敏锐而准确的尺度感和娴熟的空间艺术处理技巧,灵活而妥善地运用各种建筑体型,结合环境包括自然景观进行各种规模的建筑组群和空间组织,达到极高造诣。也有一些研究者,不满于这种纯经验的解释,认为中国古代哲匠精于此道,是经过潜心研究的,包括哲学、美学的理论思维。但探析这些理论,却也只能在引鉴西方建筑理论的同时,借用中国古代传统画论、文论及造园理论等来加以分析研究和阐释。这种种努力,自然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归根结蒂,终未能消除这样一个不近情理的矛盾印象:在自然与人文环境景观和建筑组群的空间组织艺术处理方面,中国古代建筑实践确有极高成就,但在理论上却呈空白状态。人们不能不怀疑,这种理论空白,会不会同传统风水理论研究的学术空白有关?
二、结合实例谈谈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文化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运用
一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
(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
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
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
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
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
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
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
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阳宅撮要》)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
《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
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
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
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
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
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如《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阳宅十书》曰: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
但风水中何时开始使用这四种动物作为方位神,一时无从稽考。不过,在河南淄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6O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有着一幅图案清晰的用蚌壳砌塑而成的“青龙”、“白虎”图形,分别位居埋葬者两侧。
如果墓葬中的“青龙”、“白虎”图形也有着指方位的作用,那么后世风水著作中关于“青龙婉蜒,白虎蹲踞”的思想就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其实在上古。
三、急求: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文化内涵 五百字左右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少人总是把阴阳学说和对立统一混在一起,其实两者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对立统一的双方是对等的,而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则是不对等的,确切地说是阴从属于阳的,阳代表着连续而无形的自然整体,而阴则代表着局部暂态的有序结构,两者的力量是无法对比的,阳决定着阴。或者说整体决定局部,自然整体是万物的上帝,它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存亡。阴阳学说现在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描述,那就是整体决定局部。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晶,它不但没随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它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它不但不是一些人不懂扣上的的认识论,而是现代思维哲学的大成,让我们萌发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真正的发源地恰恰是我们中国,功于我们伟大的华夏民族!
PS:有个详细哒~~可以自己筛选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4375770102e9xh.html
四、结合实例谈谈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文化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运用
一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
(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
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
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
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
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
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
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
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阳宅撮要》)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
《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
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
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
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
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
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如《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阳宅十书》曰: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
但风水中何时开始使用这四种动物作为方位神,一时无从稽考。不过,在河南淄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6O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有着一幅图案清晰的用蚌壳砌塑而成的“青龙”、“白虎”图形,分别位居埋葬者两侧。
如果墓葬中的“青龙”、“白虎”图形也有着指方位的作用,那么后世风水著作中关于“青龙婉蜒,白虎蹲踞”的思想就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
五、“风水”一说是怎么回事
风水是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综合体。
风水可分为阳宅和阴宅两大部分,阳宅是活人的居住活动场所,阴宅是死人的墓穴。风水理论有形势派和理气派之分,前者重在以山川形势论吉凶,后者重在以阴阳、卦理论吉凶。
风水的核心是 “生气”。它的概念十分的复杂,涉及龙脉、明堂、穴位、河流、方向等。
它有许多禁忌,对时间、方位、地点都有讲究 .风水是古代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而风水学的原理也就是研究空气与水流动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上下五千年的实践、研究、归纳和感悟,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东方科学——中国风水学。 中国古科技理论认为:宇宙万事万物由三部分组成,即气、数和象。
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它们是:能量、信息和态势或形式。三者共存,不可分开,又界限分明。
气,是客观存在,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能量。数,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程序或逻辑,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可假设为信息。
象,是气根据数而存在的形式或变化的态势。用现代科学概括为:象是能量依据信息程序而存在的态势。
宇宙万事万物有信息就有能量,就有它们的存在态势;同理,有能量也必有它的信息和态势,有态势也必有信息作指令,能量作基础。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正是气、数和象的不可分性,才是实在的,具体的。
信息“数”指导能量“气”按一定态势“象”存在,能量“气”依照“数”的指令,构成一定的存在态势“象”,存在态势“象”受信息“数”指挥,以能量“气”为基础。 数、气、象即信息、能量、态势,也就是天人合一的那个神,西方哲学称作宇宙万物的“本体”,亦是功能。
《周易·系辞》称:“神无方而易无体”。神无方的“方”古文亦称“方所”,就是方位,无方就是没有位置,无所在,亦无所不在。
易经和佛经所说的精、气、神。孔子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游魂就是神,就是构象。 精,中国古代先圣又称玄、道、元、一、水;称精,是因为人体信息来源于父精母卵。
称玄,是因为信息难以观测,(怀玄、玄具难测,太玄无形容);称道,是因为信息决定宇宙万事万物生化的必由之路;称元,是因为信息在有形质宇宙之始;称一,是因为一为自然数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抱一、守一、归一、真一、太一);称水,是因为地球生物发源于水。 中国古科技理论中所说:“理”是研究数、气、象的能变、所变与不变的原理。
理是人所确认的能量存在形式,简称构象,或称能场。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
其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西方科学赖以发展的演绎推理法;一是中国及东方科技来源于类比归纳法。 演绎推理法适用于有限数理范围,类比归纳法适用于无限数理范围。
人通过象认识气和数,而象有“无”和“有”的分别。人的感官或借助仪器能感知的客观存在为有;反之则为无。
而不能用语言表达其象的客观存在为常,或恒;这就是《易经》所说:“意不尽道,言不尽意,书不尽言。”可以用语言表达其象的客观存在称为特化。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有具体的道、名、气、数都是特化的。
由此,中国先圣认为:物质是能量(气)的一种较为稳固的特化形态。现代高能物理已经证明:物质和能量是相互转化的。
宇宙最初只有能,即气,没有物质。宇宙,包括太阳系由气形成。
生成宇宙的“气”,现代科学认为源于黑洞,中国古科技理论称为无极、无为。“气,在我们这里可以称之为‘以太’,因为物质最初完全是流动的,毫无硬度、无间断、无终止,不能分两部分。
这是人们所想象的最稀薄的物体。” 自然科学里的“以太”,只能作为传递物质问相互作用力的一种假想的介质而存在, “以太”和实物仿佛是隔绝的,但张载和王夫之认为“气”和“形”是相互转化的。
因而他们所提出的“气”与其说接近以太,不如说更 接近现代科学所说的场。 西方人在惊叹之余呼“My God!”,就是“我的上帝”。
而中国人则呼“我的天!”。中国古代先民,没有像西方人那样人为地创造一个“上帝”,认为主宰天地人万事万物的那个东西是“天”,是“气”,是“场”,是宇宙间的“精气神”或“数气象”,亦即宇宙规律。
并由此,把天上地下的一切都“人世化”,天上有玉皇大帝,地下有阎王。天地人是一体的,是全息的。
也就是天上所具有的,人间必然有,地下同理。 整个宇宙是由:能量(气)、信息(数)和态势(象)三部分组成。
基于这种认识也就不难理解中国风水学源自于古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的科学内涵。中国风水学将天、地、人纳入一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在长时间里,一直备受诋毁和诘难,只有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再次被认识和发现。
中国风水学在对古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学,即天地人的发展变化规律的长期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规律理论,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将宇宙的特性概括为三大方面:宇宙的全息性;宇。
六、中国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
你是想写那个方面的?是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在外形上的结合,还是理念上的结合?不是很明确,给你一篇写风水的吧,不过真的用的话最好还是在加加减减,弄成自己的东西,给你推荐看看“中国古建筑演绎现代超设计 06上海双年展揭幕”,看了这个活动,找点灵感自己发挥吧~现成的东西不好弄啊 《 再谈中国古建筑及现代仿古建筑规划中的风水设计学理论与实践 》前言——天地人失序,人生浮躁无归,心如弃儿,是社会追求过度的物欲的结果,现代建筑风水学的原则,也许能为社会找到一种和谐的秩序和安静,一种自得其所的人生享受—— 一. 中国风水学的基本架构: 整体上说,中国古建筑由三大理论系统构成,即中国古风水学、中国建筑营造学和中国造园学构成。
其中中国古风水学是最重要的部份,体现着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生活理想追求,直接影响着王朝兴衰、政治风云、家族繁衍、区域变迁、个人命运、富贵贫*。故此风水术士一直对中国社会有着神秘的影响,言者凿凿,闻者恭如。
虽乞儿闻吉言而雀跃,诚王侯听危词而动容。 中国风水学宣称其理论依据是易理易构,弘扬天人合一的思想。
概论之,其由形法和理法构成,万法归宗,罗盘是这一庞杂理论体系的最后表征物,因此,不通罗盘即不谙风水。人们通常把不识罗盘的风水看法,当成街尾巷议,不会太认真对待。
梳理古风水学的内在结构,其理论架构主要为天、地、人三才的处理方法。天理中涉及季节变迁、灾情变化、气流风向、雷电、太阳、月亮、星辰和方位等对人间影响的规律。
在地理层面上,主要研究山川、河流、树木、潮汐、地形、土壤等方面对人居的直接、间接的影响。 在生命层次上,则主要关注人的生老病死的变化周期性和内在规律。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生为寄居、死为永归,生于世上是一个暂时的旅程,因此,死的归宿地有时比生更重要。由此,中国风水术又分堪定阴宅和阳宅二类。
而且阴宅常常比阳宅工程更大,更辉煌。如秦始皇陵等。
复杂的风水理论,都恪守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生克三大古典的原则。无论是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分类,还是以罗盘为导向的峦头法: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以及寻求整体上的内敛向心,围合调场的追求,可以明确地找到其理论根据,无非是以下一组传统文化理论工具: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干支生肖、四时五方、河图洛书、八卦九宫、七曜九星、四季节令、星象分野、北斗七星、二十八宿、原始传说。
理气法追求形以目观,气须理察、体用相顺;符镇法则分二类,一类为方位符镇,一类为时间符镇,前者对不吉处设置避邪物趋利避害,后者多利用文字符,对特定的日子、特定的行为(如动土日、出行日之说)进行规避。 讲求藏风收水、天人合一的风水学思想,我们发现,其内在的价值追求,用现在时髦的语言可以概括为: 追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追求人工环境与自然观境的和谐统一; 追求人于天地间的自然协调,同频共振。
例如对住宅的理想追求,要先察住宅的出入,当有自然的风口,明暗隐掩要适宜,最好水口要曲折有情;地势宜前低后高;最好的住宅方位应背山、面水、向阳。 居者当卜宅而居,择地而建。
其地当土色坚厚、四面之风不冲,尤其没有地下风,追求山的深藏周纳,地势高燥,水当环流而不近浸,这是风水的基本意义。 此外要追求整体建筑的和谐,用建筑的布局、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运用、图案选择种种风水学中特有的隐喻和象征,达到身心之和。
中国古风水学的内在结构,剥开层层迷雾,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中国哲学意义上的追求,以及在住宅与建筑中的直接运用: (1)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同天地的顺取逆避; (3)人生短暂当生活至上; (4)行止之中当身心诸安。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追求因为掩盖在几千年的历史尘埃中,被各种神秘的说法左右,反而失去了明确的指引和形态。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遗憾。如果风水学有一个明确的框架跨越历朝历代的话,中国目前的村舍田畴就不致如此凌乱不堪了。
现实的混乱正是理论混乱的具体表现。二、风水学理论的现代探索——理想的建筑景观不应成为建筑垃圾 风水学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已式微。
一般的社会公众并不会把它当成一种认真的学问。然而,现在人们开始从新的审视角度研究,完全是受西方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结果。
欧美经过工业革命后,从独特的角度开始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生活中的三P问题,即贫穷、人口和环境问题(Poverty / Pollution / Population)让西方的智者们认识到:住宅不仅是装满各种电线和设备的机器,建筑本身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
学者们在此思想驱动下,发现的确存在一种“住宅病”,即人体30多种疾病直接同住宅有关。 城市规划学者们也发现,城市内的热光声处理和绿化、水体、风向以及人聚环境和休闲环境设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城市的兴衰。
因此中国严肃的建筑学者们也开始认真研究中国风水学问题,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关于理想景观研究的成果,这也是对当今社会变迁的一种回应。 比较研究发现,西方建筑强调视线通畅,对制高点和视控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中国古代风水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古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