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家姓`龙氏祖宗陵墓在哪里~~
帮你查半天,查不到..就查到这个..不知道是什么 参天之树因其根而枝繁叶茂,怀山之水因其源而生生不息。
我昌盛龙氏根源何处?盖出滚滚潇湘之滨,巍巍西山之麓,始祖伯高之茔! 我祖伯高公,少年壮志,建武初年为山都长,克尽厥职,受汉光武帝褒奖,敕封擢升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伯高公清正廉洁、勤政为公、敦厚待人、礼贤下士、修身齐家的为官为人之道,为历代各族多方人士盛赞,堪为百世之师、千秋之范、万古之贤!伯高公,寿高八十九,殁于汉章和二年(公元87年),葬于零陵北门外司马塘侧。
州人感其恩德,树立石坊,额“谨饬名儒”于上,称其葬地为“廉威阡”,并建“三贤祠”奉祀;历代要员为其树碑颂德,百姓为其奉供香火。 东汉至今,古冢尚存,既证明伯高公厚德如山、福如江河,也足见伯高公后裔福祉如天,世人无不为龙氏宗族这一宝贵精神遗产而赞慕。
然而,毕竟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不但祠坊被毁,而且墓地四周被民房围住,墓庐后部被压,杂草丛生,道路不通。如不尽快抢修,我祖茔将损毁不存。
我始祖我宗族我后裔将蒙受天理不容的损失和耻辱! 祖德流芳,福泽后人;修缮祖陵,惠及子孙。前辈撰修《龙氏族谱》时有感:“龙氏之所以派分天下,家以万计,丁以亿计,科第簪缨,不可数计,兴旺发达,日加昌炽,是因为伯高公清廉正直,德被黎庶,静重无哗,威仪有则。”
祖茔在,即祖在,福祉在;祖茔兴,即龙氏昌,子孙旺。伯高公之墓,乃我龙氏宗族之根本。
伯高公后裔,决不弃根忘本,特别是在伯高公墓冢遭受损毁的情况下,全体嗣孙不能麻木不仁,必须牢记根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尽快抢修好始祖陵墓,弘我龙氏祖德,扬我龙氏精神,谱写龙氏经济文化发展新篇章,让伯高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经宗亲们九年的不懈努力,由十几个省(市)和港澳台两百多名代表参加的“中华龙氏文化研讨暨宗亲联谊代表会”成功召开了,与会宗亲代表一致决议举全族之力抢修伯高公陵墓,并带头捐款作表率。这是中华龙氏族人的共同心声,也是向中华龙氏全体宗亲发出的总动员!为祖修陵,宗亲有责。
如今,政府支持重视,方案已经审定,各省(市)和港澳台宗亲已形成合力,抢修号角已经吹响,望我龙氏宗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募捐,为抢修始祖伯高公陵墓尽孝心,做贡献,积功德,添光彩!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只要宗亲齐心协力,伯高公陵墓一定能修缮成功。
庄严、肃穆、高雅的伯高公陵墓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始祖龙伯高陵墓之福光一定永照人间,永佑后裔!龙氏宗族也一定更加兴旺! 中华龙氏文化研讨暨宗亲联谊代表会 二00七年十月十四日于广东虎门。
2.龙氏家谱
龙姓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今难以确定其始祖和具体的发源地。
大致所知的是,约在汉代,龙姓已形成了三大繁衍中心。一为甘肃省境;二为湖北、湖南省境;三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之间地。
由于龙姓支派繁多,故从一开始就分布很广。像汉代以前已有龙姓迁入蜀中之地,并由蜀中南迁于贵州。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龙氏家族也输入了许多新的支派。如《北史》所载,“且弥王、焉者国王皆龙姓”。
焉者,是当时称霸西域的一个国家,在龙会当国王时,曾击败龟兹王白王,声名远播。后其子龙熙嗣立,投降了后凉之主吕光,遣子入侍,结果,就逐渐与汉人融合。
与此同时,中原一带的龙姓也同其他氏族一样,因北方战乱大举南迁,这样也使南方各地龙姓人数有了急剧增长,为后来江南一带的龙姓繁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修缮家谱族谱一类的可以寻求百姓通谱 (网的帮助哦)。
3.龙氏辈份怎么排
(1)湖广湘乡城南龙氏字派: 宏荫昭先德自芳,显扬宗祖在贤良, 家修廷献襄平治,永绍贻谋世泽长。
该支从湖南湘潭入川重庆大足高升龙先辉字舜吉公支 宏 荫 昭 先 德 天 高 伯 日 长 富 贵 定 悠 远 荣 耀 永 名 扬 (2)湖南新化县大阳乡九都茅坪入川安岳转重庆大足三驱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国 景 天 渊 志 师 星 夙 朝 实 士 有 正 升 成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太 茂 勿 奇 诗 自 芳 显 扬 宗 烈 重 贤 良 家 (3)湖南邵东县入川安岳,重庆大足、铜梁等地大禄公支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大 梦 源 林 仲 祖 宗 德 志 应 永 兴 国 安 邦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文 明 治 世 定 必 久 成 泰 运 训 行 先 孝 友 (4)湖南常德入川安岳茶店子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福 秀 朝 兴 廷 乘 泰 世 大 猷 腾 飞 昌 自 升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巨 庆 时 光 美 崇 富 盛 景 文 (5)江西永新迁麻冲琳派风吉公支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上 大 人 孔 夫 文 字 锺 懿 庆 纯 熙 裕 福 谋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求 忠 多 孝 子 敦 厚 懋 光 猷 (6)江西宁冈琳派同治年间拟40字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祖 泽 裔 芳 远 甲 地 旧 生 香 瑞 献 荣 华 庆 (7)江西永新莲塘琳派万十三郎支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祖 泽 裔 芳 远 甲 地 书 生 香 (8)湖南芷江琳派福禄公支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成 灵 克 齐 凤 德 维 馨 益 香 瑞 书 周 孔 室 (9)重庆大足中敖新店子 再 仁 禹 全 道 文 宗 熙 景 颜 世 瑞 代 光 昌 乾 朝 腾 兴 凤 (10)龙氏中州原派(河南辉县)30字 宗嗣兴道怀 欲令建表翁 宝殿文武秀 再政通光明 颜定便远志 汉奇甫艳均 中州即中原。今河南一带,龙氏在河南卫辉淇县产生的字派,达千年之久,仍原原本本使用,故称中原(州)原派。
(11)湖南会同、常德等地中州原派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宗 望 莹(熹)方 仁 欲 令 建 表 翁 颜 定 便 远 志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汉 奇 甫 艳 均 宪 章 开 景 远 立 本 正 家 邦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继 述 昭 先 德 克 承 永 吉 昌 (12)湖南武冈等地宗麻公支70字派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采 禹 宗 望 尊 方 仁 欲 令 存 祥 文 均 育 国 隽 赋 迥 超 伦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允 命 开 前 绪 威 廉 裕 后 昆 振 绳 承 世 德 运 会 际 明 良 76 77 78 79 80 冠 盖 辉 南 楚 (13)江西泰和大屋场,迁四川荣县三英公支(分居四川自贡、富顺、崇州、成都等地)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安 叔 士 廷 公 天 宗 嘉 起 延 鼎 祚 定 立 升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必 世 学 期 承 一 同 昌 祖 德 懋 章 允 能 徵 (14)宗旺公系字派(贵州芷江县和湖南湘西)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宗 鳞 存 添 日 月 高 胜 步 隆 俸 春 秀 兴 尚 汉 其 伏 彦 均 景 部 发 应 友 朝 定 秀 大(亻宗)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才 全 显 泰 运 国 家 庆 安 康 荣 华 昌 万 世 麟 瑞 兆 祯 祥 作 之 宜 向 九 (15)湖南绥宁东山入川重庆大足古龙乡 仕 大 必 有 如 志 昭 先 德 运 会 际 明 良 冠 盖 辉 南 楚 熏 (16)湖广省柳州府兴宁县(今广东省兴宁县)沉水乡迁重庆大足万古支 善 朝 德 应 福 思 时 兴 荣 显 清 高 彦 富 贵 文 章 光 耀 先 孝 悌 承 忠 信 世 久 定 国 昌 本 圣 贤 (17)湖南永州府祁阳县和平乡迁重庆大足县雍溪支 成 明 国 尚 正 仕 其 怀 先 德 思 能 寿 吉 昌 忠 厚 贻 谋 远。
4.龙姓是怎么来的,还有全国有多少姓龙的
“龙”姓的由来? 龙姓是一个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最早一支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
最早的龙姓出现在现在的河南。帝舜有个大臣名叫龙,任纳言之职,他的子孙用他的名字作为姓氏,就是龙姓。
从宋代开始,见地史籍的龙姓人物渐多。宋代有画家龙章。
元代有学者龙仁夫,吉安(今属江西)人,博究经史,所著《周易集传》。近现代有云南人龙云,建国后曾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湖南人龙潜,曾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等职。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考证,龙姓是当今汉族第85大姓。此外,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龙氏;今新加坡等国有龙姓华侨。
古老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百家姓中的龙姓与神话传说中的龙有没有关系? 龙姓的龙字始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写法多达70余种,都是象形文字。
龙的姓源多为神话传说。相传远古时以龙图腾为氏族徽号的太昊伏羲,近乎半人半神。
王延寿在《玄中记》中说:“伏羲龙身,女娲蛇躯。”这两个部落的结合统辖并征服诸多小部落,形成初具规模的部落联盟,而那些被征服的部落则改为龙作为图腾徽号。
于是,他们分布在陕西、甘肃、四川、青藏岷山一带,阵营庞大,族众繁多。说明华夏族的祖先伏羲在七、八千年前已是繁荣昌盛的龙图腾的世界了。
《大载礼记·五帝德》说:“三皇五帝出巡乘龙。”三皇指太昊伏羲、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这样就专门有人伺候这些龙,于是三皇五帝世代就形成了养龙的豢龙氏和驾龙的御龙氏。 据《姓氏考略》记载,陶唐氏的后裔刘累就曾拜董父学习抚龙之术,因为学有所成,赐姓为御龙氏,其后代易刘姓为龙姓。
====================================================== 龙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寻根溯源 1、出自御龙氏之后。
据 《姓氏考略》所载,夏朝的刘累因驯龙有术,深得夏帝孔甲赏识,封其为“御龙氏”,刘累后人遂以赐姓“龙”为氏。2、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等资料所载,黄帝有一臣叫龙行,其后人有以龙为氏者。
3、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舜臣龙为纳言(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4、出自豢龙氏。
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舜时董父,精于饲龙,被舜帝赐为“豢龙氏”,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5、出自地名。
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泰安西南之龙乡),子孙有以龙为氏者。6、其他源流。
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大姓中有龙姓;据《北史》所载,西域且弥(今新疆昌吉、玛纳斯二县)、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国国君皆为龙姓;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 得姓始祖 刘累。
夏朝时,刘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小孩刚生下来时手上就有纹样,便取名刘累。刘累长大后,跟随董父学习养龙的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驯养孔甲的四条龙。
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赐给刘累许多财物。
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着家眷逃到了鲁阳。
因他被孔甲封为“御龙氏”,后人有以龙为氏者,刘累则被尊为龙姓始祖。 繁衍播迁 传说时代的龙姓发源地为河南、山西、湖北。
由于龙姓支派较多,故而分布较广,这一特点使得龙姓迅速地向四周地域扩展繁衍开来。约在汉代,甘肃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间地已是龙姓繁衍的三大中心。
此期,蜀中(今属四川)有龙姓迁入者,后又南迁至贵州,形成四大姓氏(龙、傅、尹、董)之一。魏晋南北朝时,中原龙姓为避战乱而南迁,促使了南方龙姓人口数量的增长,这次迁徙也为后来江南龙姓发展势头盛于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北史》所载:“且弥王、焉耆国王皆龙姓。”焉耆国为西域小国,龙会当政时,曾击败龟兹王,一时葱岭以东,皆率服,其子龙熙在位时,投降后凉,遣子入侍,渐与汉族相融。
唐宋时期,八番中的龙番,酋长皆龙姓,后分为大龙番、小龙番安抚司,养龙坑、谷龙、上龙长官司,安龙土千户。宋元时期,龙姓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促使南方龙姓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
明清时期,上述“龙番”各分支发展成为“龙家”,渐与汉、布依、水、苗各族相融。从龙姓历史演进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即体现着北方龙姓与南方各族相融,又体现着少数民族龙姓与汉及其他各族相融。
就在这一步步的相融中,龙姓完成了遍布华夏的历史旅程。今日龙姓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为多,四省龙姓约占全国汉族龙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郡望堂号 龙姓郡望主要有五个:1、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2、天水郡,西汉时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时治所在上圭阝(今天水市);3、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4、太原郡,治。
5.龙姓合字辈如何取名
健雄(寓意: 身体强健的男子汉。)
古人取名,常着意于名字的道德意蕴和审美意境,取字往往有出处,大多渊源于诸子典籍和文学名篇,甚至有“男必楚辞,女必诗经;文必论语,武必周易”的传统说法。因此,姓名作为文字符号并不能像某些算命先生、风水大师所说的那样决定人的命运,但它沉淀着历史文化的精神,体现着时代社会的信息,传承着家族血统的烙印,更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厚爱意和殷切期望,隐寓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它对人生起着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愿你早日取名好名!
6.我国历史上出状元最多的县是哪个
海阳坐落在休宁腹地中央的县城海阳,气势鸿蒙,极像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
首先,率水和横江从两侧穿行而过,它就如同海阳的两扇翅膀,载着这块地方飞行。其次,在海阳附近,矗立着好几座宝塔,为此地增添了几分高亢,也增添了几分神秘。
徽州古塔有20余座,约占安徽省的四分之一;而海阳,则是徽州古塔的集结地。在县城边,4座宝塔拔地而起。
它们分别为玉几山上的巽峰塔、纹溪河畔的丁峰塔、万寿山上的古城塔,以及南门外的富琅塔。状元楼(张东俊/摄)似乎是腹地磅礴的气场,还有道教名山齐云山所带来的鸿运,休宁在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有名的状元县———从唐武德五年正式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科举,1300多年中,全国共录取状元800多个,平均三个市县才有一个;而休宁从宋嘉宁到清光绪的600余年间,本籍和寄籍加在一起,共出了19个状元,远远超过名声显赫苏州府的任何一个县,稳居全国之首。
况且,休宁地处偏远,面积不过2000多平方公里,当时人口只有十七八万。休宁人一直为此而自豪。
我们在休宁县城区内参观。看得出来,这些年休宁有意识地对历史的荣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在县城的中心,建设了一个高规格的状元广场,广场上的雕刻也相当精美。尤其是城墙上镶嵌的十几幅石质壁画,栩栩如生,描述了莘莘学子“鲤鱼跳龙门”成为状元的整个过程。
因为科举成绩斐然,休宁县专门建了一个“中国状元博物馆”,翔实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以及休宁县从古到今19个状元的情况。我在里面转了一圈,感觉如同隔世。
对于封建时代的科举,我一直很难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样复杂的背景和内涵用简单的话语是很难表达的。
虽然科举作为一种取仕制度本身有着它的合理性,但因为在渐变过程中失去健康,也失去方向,加上统治者暗藏着的别有用心和阴谋,所以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文化而言,最根本的,是应具有一种提醒和思索的力量,具备道义和良知的灵魂。
除此之外,文化还应该具有其他重要功效,那就是开掘人类心智,引领人类的精神走向。而从中国历史长河来看,虽然文化在整体上对于中国社会有着很大的推动和稳定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一直存在诸多弱点,其中最根本的,是缺少一种清晰的方向,对于文化自身所担当的责任也不明确。
正因如此,中国文化表现出一个很致命的弱点就是———兴旺的是术,寂寞的是道,所以在很多情形下本末倒置,在很大程度上,它对于自我本身表现得相当无知,对于自己的源头和方向,以及关键部位,一片混沌。中国的科举制度同样如此。
科举是为取仕而形成的一种制度,而到了后来,这种制度扭曲变形,没有了目的,失去了初衷和要求,考试本身变得越来越重要,至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却变得不重要了。科举本身成为一种巨大的惯性,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在有关资料中,记载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休宁籍状元汪应铨的一件事,倒是让我感慨颇多。汪应铨是休宁梅林人,自幼出身书香门第,良好的家庭熏陶以及刻苦学习,使得汪应铨学业进步很快。
康熙五十年时,汪应铨中举人;康熙五十七年时,汪应铨中进士。并且在当年康熙亲自主持的“殿试”中,40多岁的汪应铨独占鳌头,一举成为状元,名震天下。
汪应铨锂鱼跳龙门,“黄金屋”有了,“颜如玉”也会接踵而至。但汪应铨学业优异,相貌却奇丑,肥硕健壮,也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袁枚曾经在《随园诗话》当中这样记述:“汪度(龄)中状元时,年已四十余,面麻,身长,腰腹十围。”40多岁的男人,当然是结过婚了,汪应铨在老家就有一位结发妻子。
即使如此,仍有不少美少女对他倾慕不已,上门提亲主动要求当妾的络绎不绝。这当中有一个家住京城的陆小姐,尤其主动。
陆小姐读过书,平日里最爱看的,就是才子佳人剧。她一再让家人派人上门提亲,要给汪状元做妾。
汪状元同意了这一门亲事。新婚之夜,新郎新娘第一次见面,烛光之中,陆小姐看到汪状元的相貌后,大失所望,又见状元饮酒后酩酊大醉,粗俗不堪,越想越悔,五更天时,竟悬梁自尽了。
这一起由婚姻引起的悲剧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后有好事者送汪应铨一副对联:国色太娇难作妾,状元虽好却非郎。
当然,这样的悲剧只能算是科举制度伴生的一个小小花絮。不健康的制度,必然有一些荒诞事发生,由此也可见到科举的虚火。
其实科举制度到了后期,由于考试内容越来越僵硬,内容上也变成了八股,这种制度已严重限制了人们的才能和创造力,变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知识游戏和自坠其中的迷魂阵。整个取仕过程因为缺乏合理性,更像是某种程度上疯狂的杂耍,铺张的点缀,无聊的品咂,尖酸的互窥,甚至是病态的自残。
从本质上来说,这样的文化现象丝毫不具备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当一种制度和措施在方向上出现根本性错误时,这当中的力争上游,又具有什么意义呢?尽管从现在看,八股取仕完全是南辕北辙,但在当时,休宁县的“人才”辈出,给当地带来了非常兴盛的文风,同时也造就了文化副产品的兴旺。
比如当年徽墨的兴盛,绩溪人胡开文正是在休宁县城发迹的。胡开文是绩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