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玳瑁 的作用 ,越详细越好
玳瑁
别名十三鳞、瑁、文甲,属于龟鳖目海龟科,拉丁学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英文名Hawksbill Turtle。
大型海龟,体长可达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13块,作覆瓦状排列,所以得名“十三鳞”。成体甲壳为鲜艳的黄褐色,平滑有光泽。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海藻为食。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上挖坑产卵,产卵时间多在白昼,每次产卵120~130枚。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49~60天。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广东省已建立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的东港自然保护区。
在中国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海域。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名称: 玳瑁
释名:
气味: (甲)甘、寒、无毒。
主治: 1、预解痘毒。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匀,取半合温服。一天服三次。在痘疮流行时服此,病未发则内消,病已发则减轻。
2、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所致)。用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俣,加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
3、锓风目泪(乃心肾虚热所致)用生青玳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一次。
2.谁知道玳瑁的作用
别名十三鳞、瑇瑁、文甲,属于海龟科,学名为 Eretmochelys imbricata。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13块,作覆瓦状排列。缘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
产于台湾、广东及海南沿海。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药用部位: 甲片
产地: 台湾、福建、广东 采收: 全年可捕获。 加工: 捕得后,将其倒悬,用沸醋浇泼,
其甲即能逐片剥下,去净残肉,洗净。 药性: 寒 药味: 甘、咸 归经: 归心
功能: 清热,解毒,镇惊。
主治: 用于治热病惊狂,谵语,痉厥,小儿惊痫,痈肿疮毒。
毒性: 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禁忌: 虚寒证无火毒者禁服。
药材性状: 本品为近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长10~20cm,厚1.5~3毫米。边缘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平滑而有光泽;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无。
玳瑁每公斤450-900元
3.玳瑁戒子的禁忌
玳瑁,自古以来多做饰品,以显身份。
少量的用于工艺品、饰品的制作,它有没有驱邪避难的作用没有人确信。
目前,国家法律对玳瑁保护做了明确规定,要想买到玳瑁饰品已是不易了。
玳瑁的作用:
1、寓意呈祥
玳瑁是玳瑁龟的背甲。古时把龟看作是健康长寿的象征,因此,佩戴玳瑁便有了保健康长寿的说法。
古代神话中,四神兽之一的玄武,据说就是如今的玳瑁龟,其神通广大,能化险为夷,于是,在人们眼中,玳瑁就有着神奇的辟邪功效。
2、作药医人
玳瑁入药多用其背甲,古代医术典籍中有记载,玳瑁性寒,味咸微甘,具有清热解毒、平肝镇惊的功能。
其肉亦药用,能镇心神,祛风毒,行气血,利于肠胃。
3、工艺饰品
自古以来,玳瑁就被用作工艺品或是饰品的制作,古代只有官宦富贵人家才能用得。
4、禁忌
冬季不要佩戴,温度太高环境不要佩戴,不要出入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