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五位神机妙算的高人,你感觉谁最厉害?
第一位、诸葛亮
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第二位、刘伯温
曾有这么一句话广为流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意思是诸葛亮再牛,最终也只是三分了天下,而刘伯温却实实在在帮助朱元璋统一了江山。朱元璋开始起义,从一个草根逐渐逆袭成皇帝,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军师刘伯温。在战略方面,刘伯温以实务十八策分析了当今局势,又采用围点打援,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帮助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势力,一步步帮助朱元璋称帝。
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一首甚为准确的预言。这首预言可以在中国传统的历书『通胜』中找得到。它的名为何叫做「烧饼歌」呢?在其中也有提及,话说于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内殿里吃烧饼,只咬了一口,便听到内监会报刘基刘伯温进见。太祖心想测试刘基一下,于是便以碗盖著只咬了一口的烧饼,再召刘基入殿晋见。
刘基入殿后,太祖便问曰:「先生心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掏指一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到了这里,相信大家可刘伯温之言而估计得到答案,之后刘伯温继续说道:「依臣所见碗中为一烧饼是也。」明太祖也不得不为之赞叹。烧饼歌当然未完,明太祖眼见他拥有奇门之术,于是便继续向刘基请教明朝以后的国运。
第三位、袁天罡
袁天罡推背图在唐太宗时期作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写入历史,预言都是神乎其神的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李世民根据推背图来推算大唐命运,甚至推算从唐开始以后会发生的重要事件,可见这本书的神奇之处。袁天罡推背图和四大名著一样是历史巨著,但是由于推背图预言的准确性让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心惊肉跳,一直像金瓶梅一样被列为禁书行列,如果推背图可以在民间任意传播恐怕中国社会早已混乱不堪,时时都会发生像2012年玛雅预测世界末日的事情,影响社会治安。因此,我们现在在台北博物馆看到的并不是当时袁天罡和李淳风所著的原版推背图,而是清朝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
第四位、李淳风
李淳风和袁天罡都是唐朝著名的道士,也都在朝廷任职过,算是同僚。两人都精通天文、数学、历法、易数、阴阳学等,共同写过《推背图》预言了唐朝以及之后几千年的历史,在后世的民间有关的传说很多,是神人一样的存在。
相比较李淳风在科学方面的众多成就和著作等身,袁天罡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相术、算命等相对迷信的方面的成就,因此,他的许多身份里,相师、预测家、风水师等几个远比天文学家要出名,他的著作《五行相书》、《易镜玄要》、《袁天罡称骨算命法》等也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还有传说,袁天罡是李淳风的师傅。
有一个传说,李淳风和袁天罡为武则天找陵墓龙穴。李淳风先跑了九九八十一天,找到一处风水很好的地方,埋下了一枚铜钱。之后袁天罡也去找,用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找到这里并插下一支银钗。武则天找人挖开一看,银钗正好插在铜钱的孔里。可见,在堪舆风水方面,袁天罡甚至比李淳风还要更胜一筹。
第五位、周文王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据说文王善演周易,现今的周易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从中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政治理念。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后来,据说经过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 。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为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神机妙算东风借。下联应该怎样对?
上联:神机妙算东风借,
下联:暗度陈仓栈道修。
上联:神机妙算,诸葛亮。如何对下联?
神机妙算诸葛亮,未卜先知徐懋功。斩将封神名姜尚,英勇善战徐海东。
学会《易经》能够成为神机妙算的神仙吗?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答案走向两个极端,一方说:行,真神;另方说:不行,是迷信。我的回答是能!真难!
一、《易经》和《周易》
首先,我们必须从本质上明白《易经》、《周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易经》及其衍生的传统术数是演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而《周易》是一篇杜撰的事物变化的小品杂文。所以下面的论证是基于《易经》是各种传统术数学这个观点进行的。
二、神机妙算、神仙
1、神机妙算属于科学预测过程的描述,科学进步的过程就是应用新的发现、新的理论,否定理的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今天的神机妙算方法,很可能被明天的发展完全 否定,如过去的时间测量用圭表、日晷、漏刻、机械记时等等,比起现在原子记时的方法不知要落后多少倍,科学还在不断发展之中,神机妙算只能是个痴人做梦。
2、神仙属于预测结果的定论,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预测准确率达到100%的,从《易经》术数方面来选择预测中国神仙级别的人有姜子牙、孔明等等,《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神乎其神,神仙原来是神话,《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已经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道理,睿智真的非神仙。
三、《易经》预测准确率
标题的意思如果把神机妙算改为《易经》预测准确率能否达到100%,更为通俗易懂、直接了当:神机妙算是形容词,是可以存在水分、浑水摸鱼;百分这几是数量词,一丝不苟、一针见血。研究分析如下:
1、大师自称100%准确率
在《易经》衍生、扩展而成的术数文化中,有许多各门术数如四柱命理、奇门遁甲、大六壬、六爻、风水等等的领军人物,即社会各类所谓的大师,无一例外的宣称自己的总体预测准确率在100%,他们比科学还超前,比神仙还灵准,其实他们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皇帝的新装》里的主角,穿着空气,赤身裸体,招摇过市、造谣撞骗。
2、我的回答是能!真难!
A、《易经》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100%
对于某些规律的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100%,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山的规律,人的出生入死规律等等。
B、对于事物整体变化预测,准确率不可达到100%,比如今天是阴天还是晴天,预测就要借助科学仪器和或者天气预报,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是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综合判官的过程,《易经》大师本身是不可能达到“全能冠军”“全知神仙”的水平,他的预测准确率是在他对事物总体认识层次上得出的,某件事物的整体、更不用说每次预测结果,是绝对不可能达到100%的准确率。
a、中国的火箭发射成功率是世界第一,没有人会怀疑发射的过程中不是科学,但是在2008年8月18日也有箭炸星毁的失误,火箭发射是世界尖端科学集大成者,他的发射成功率没有达到100%,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更没有100%的准确率。
b、《易经》是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易经》预测的原理即应用普遍规律演绎、推断个体规律,虽然《易经》(普遍规律)科学精密,至简至易,但是得出某个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个体规律)的过程,无比复杂、更为艰难,预测准确率达到100%,即传说中神仙不卜而知的水平,难上加难,可以挑战不可能,但是绝对100%成功。
贵龙时空学创造的科学解易、贵龙时空历、综合分析、北斗导航、观象直读等等独悟独创的预测理论,对于提高预测准确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十分清醒、十分认真、十分诚实的回答:学会《易经》能够成为神机妙算的神仙吗?
《易经》术数预测达到100%准确率,是绝对不可能的。
贵龙时空学正在连续应用科学的方法回答《易经》《佛学》《中医》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在悟空问答中提出独到的批评意见,有问必答,独创首发。
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什么会做六出祁山无功而终的事?
回答问题之前我说说我的看法:我们绝大部分对汉末到东晋(或者说从黄巾起义到蜀汉灭亡这段时间)这段时间的认识都是来自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但是我们要了解一个点:《三国演义》不是史书,它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受成书时的所处环境,作者的个人主观色彩影响的文学作品。既然是文学作品,那么受作者的主观影响就会很大,比如很有名的赵云是否真的那么武力高强?在正史中评价很高的陈到在《三国演义》中却基本没有提及。
历史上,诸葛亮兵锋到达祁山只有两次一次是在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第二次是在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好了回归正题,为什么诸葛亮要耗尽国力也要北伐?
首先让蜀汉活得更久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和知遇恩情的报答,“兴复汉室”是蜀汉立国的口号和舆论基础,不管是刘备还是刘禅都强调蜀汉是汉朝正统,也正是应为如此就要求蜀国北伐。诸葛亮自己心里比谁都明白一位偏居益州的蜀汉想要打败曹魏几乎不可能,但是不打正统性就会被怀疑,自号正统却对篡汉的曹魏政权毫无动作,正统性受到怀疑,北伐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且每次诸葛亮北伐基本上也就三四万人,这点兵力别说打下曹魏,连长安都打不到,人数还不如曹为西线兵力多。
其次是转移蜀国的国内矛盾,也就是蜀汉政权的统治阶层(以关张为首的元老派和诸葛亮为首荆州派)与本土士族阶级(刘璋旧部和益州本地的士族)的矛盾,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李严因运粮不及时叫诸葛亮退兵,而后李严废为平民。
最后大的战略上说曹魏占据一半的天下,而蜀汉仅占益州一州,单论基数曹魏就能把蜀汉给耗死,再者,用小部分兵力去骚扰牵制曹魏倍于己的兵力,也是再用小舍换取大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祁山之外就是西凉了,而马超马岱姜维等人在西凉的羌人氐人都有一定名望,也有希望得到羌人氐人的支持。
我是虔雩志录,一个喜欢历史的年轻人。喜欢我的我可以关注评论哦。
有想开通问答收益的小伙伴也可以关注并私信我。
最后,喜欢历史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并且互相关注哦。
刘伯温神机妙算,为何最终还是被朱元璋毒死了?
但历史上的刘伯温(刘基),是在忧愤衰老中病逝的,朱元璋并没有杀他。不过,当时他们君臣之间确实闹翻了,之后刘伯温的晚年也过得相当凄凉。
说起刘伯温,可以说有两个形象,一个是正史中的刘伯温,一个是野史中的刘伯温,而且这两个刘伯温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正史中对他的评价为“运筹帷幄”,野史中的刘伯温则是“神机妙算”。至于哪个更贴近史实,我想大家心中都很清楚。
关于刘伯温之死,同样也流传着不同的版本。题主所讲的刘伯温被朱元璋毒死,是基于野史传说中朱元璋枉杀功臣而演绎出来的。玩味这些野史趣闻会发现,其实历代开国君主几乎都被贴上了屠戮功臣的标签,也不仅仅是朱元璋这一个例。
历史上朱元璋确实杀了一些功臣,但问题大多在于这些居功自傲,贪赃枉法,处决他们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值得苛责之处。当然,朱元璋乱世用重典,下手确实很重,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必要的牺牲。
民间一直流传着朱元璋毒死刘伯温的故事,讲的是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后,天下安定,朱元璋开始猜忌功臣。但他没有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而是设计下毒,杀害了他们,连神机妙算的刘伯温都未能躲过一劫。
但历史上的刘伯温并非被朱元璋毒死,而是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抑郁而终。自明朝立国,便开始有党争。尽管刘伯温比较谨慎,还是遭到了胡惟庸的攻讦和排挤,并最终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不过,由于刘伯温功劳颇丰,只是被贬黜,也没有被杀。遭贬黜的刘伯温一直想跟朱元璋解释,但朱元璋也不愿意再见他。而胡惟庸则一心想致刘伯温于死地,甚至故意派大夫假装给他看病,对他进行奚落。
当时刘伯温很抑郁,就想着再上书跟朱元璋诉苦,结果朱元璋非常冷淡。最终,刘伯温彻底心寒,拒绝接受治疗,不久便去世了。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心理也很悲痛,但还是存有怀疑,刘伯温的后事办的也比较寒酸。
最终,曾经残害刘伯温的胡惟庸等人也遭到朱元璋猜忌,被诛九族。到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时,朝廷追赠刘伯温为太师,并赐谥号文成。这样,刘伯温也算是沉冤昭雪了。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何会败给司马懿?
感谢悟空邀请
欢迎关注谭谈世界史,每周抽取优质粉丝回复并分享精美礼物
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较量,其实并不归历史范畴,而是纯粹的演绎。
但今天《谭谈世界史》就在《三国演义》的角度内全面的诠释一次两者的优劣得失。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者的对决,实际是在曹魏中期才刚刚开始:
《三国演义》过分强调两位大神的个人魅力和计谋韬略,却很少正面的体现魏国和蜀国两国间的国力。
蜀国,当时总计人口一百一十五万,战力三十万
但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演义》描述:凡立者望轨皆可兵,也就是说,站起来比窗台高的都可以征战,由此可见,蜀国三十万兵员的战斗力其实一多半值得商榷;
魏国,总计人口六百六十一万,《三国演义》中号称带甲百万
但经过吴魏之战后,损兵过半,加之分兵防吴,司马懿在雍凉二州所能指挥的部队不超过二十五万。
账面上,双方战力似乎基本持平,而军工生产能力上蜀国却略胜魏国,原因便是藤竹作物!
《三国演义》中马谡曾道:“我西蜀虽弱,但竹可挂甲,藤可编胄,油后不绝于战”,所以,论步兵军工能力,蜀国的确具备先机;
但魏国出产良马,无论是凉州还是兖州,魏国马匹配置的骑兵远超蜀军,这在三国后期的葭萌关之战、斜谷之战中充分体现。
但这些都不重要,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即便放在今时今日都很明显!
也就是说,蜀国实际上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假如反其道行之,蜀国要想出蜀作战,也同样面临着“行军”、“补给”、“后勤保障”等多样问题!
可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补给,《三国演义》七出岐山,其中五次输在了后勤,原因就在蜀道!
鉴于此,还原《演义》中的一句话:孔明之志,远胜司马仲达,而仲达之智,则高于诸葛,其得天时却无地利。
鉴于此,如果纯由《三国演义》分析,司马懿犹在诸葛亮之上。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否真的能够神机妙算,像《三国演义》里那么厉害吗?
(三国演义)宣扬的是忠,孝,仁,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是其核心思想、价值观,几千年来中国历代朝庭、皇帝统治阶级所推崇、莫拜,为其政治统治服务。(三国演义)有美化、拔高的加工成分,类似文化大革命的(样板戏)。诸葛亮确有丰富地政治、人文地理、军事指挥、战略谋化等诸方面的知认,更有对刘备的赤胆忠心,答应刘备死后:辅佐刘禅,大军北伐出祁山,消灭曹贼,匡复重振汉室的忠君思想,为历代封建帝王所津津乐道,称不绝口!他的|军事才能被过度夸大了,六出祁山的北伐军事行动,劳民伤财,每次都无功而返,缕战缕败,用人失察,布陈不当,后勤供应没统等安排好,经常缺粮草、缺后援,埋怨后主刘禅支持不力,蜀军劳师远征,在大漠草原上与曹军铁骑作战没有任何优势,积劳成疾,心急如焚累死病死;没有为蜀国培养杰出的政治军事接班人辅佐无能的刘禅,他死后不久,蜀国灭亡!
中国历史上的谋士,谁能称得上神机妙算,决胜千里之外?
个人比较喜欢三国时期的郭嘉。在别人看来没有丝毫胜算的仗,他能从中看出胜算,并打胜。在赤壁之前,有郭嘉的指点,曹操打什么都胜了。没了郭嘉,赤壁一败涂地。
郭嘉是敢打险仗,并且有把握有能力打赢的人。只是英年早逝
诸葛亮前半生神机妙算,后半生神奇不在,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
应答,说到三国诸葛亮,关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里主要要了解罗贯中写演义的手法,是歌颂刘备,抑曹,东吴做陪衬的角色,从三顾茅庐起把诸葛推向高潮,未出茅庐就知三份天下,隆中对替刘备做了规划,那反问一句,刘备,诸葛应相见恨晚,又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呢?这说明诸葛亮从此时就已在故弄玄虚有意推销自己,抬高身价。关于隆中对一代伟人,做过评价隆中对本身就有很大的缺陷,因世事,战场是瞬息万变,即使神仙也难以预料,哪怕是天才军事家都得随时随地调整方案,历史证明谁都难以预料几十年以后的事,神仙不能,诸葛亮更不能,三国志有记载(亮不以带兵见长)意思是打仗不是诸葛亮的特长,所谓隆中对前半部还行,因那时刘备在,法正,庞统在,这里请回顾一下,刘备出征什么时候带过诸葛亮呢?连夷陵之战这么大的事主管军的最高长官反在后方,这不已经说明了所有的一切吗?刘备死后诸葛除带兵代魏以外,基本相府办公,集丞相,兵部,财政于一身,连刘禅的自由也是受控制的,所以刘禅很不爽,诸葛死后葬到锦官城外,由于诸葛弄权,排挤托孤重臣益州元老李严,武有魏延等,也就是讲刘备死后诸葛亮很难担起这副重担,六出祁山劳民伤财,从中就失去了威信,也才有魏延建议改变进军路线等事宜,因那时魏延巳是资格最老的大将了,说句话还是有份量的,硬是苦于诸葛的打压,像这样的国情诸葛怎么可能实施他的隆中对的下半部呢?顺捎一句东吴好像没有诸葛级别的军事,武功盖世的五虎上将,那为什么东吴比蜀强那么多呢?蜀国为啥先亡国呢?总结起来讲诸葛联吴抗曹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实属政治家,联吴的策略又被关羽搅黄了,所以诸葛亮隆中对的下部就成了空话,名人没有出高徒,只有名师才出高徒,诸葛亮没有及时培养接班人,后培养姜维太晚了,年龄轻,资格嫩,来不及了,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是:含恨五丈原内,冷卧锦官城外。仅个人见解!不同看法可直接答题,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