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的风水术有几个流派
按照明王祎《王忠文集》里面的说法: 堪舆家之说,原于古阴阳家者流。
古人建都邑立家室,固未有不择地者。而择地以葬,其术则本于晋郭璞所著《葬书》, 人增以谬妄之说,蔡元定尝去其十二而存其八。
后世言地理之术者,此其祖矣。自近世大儒考亭朱子以及蔡氏莫不尊信其术,以谓夺神功回天命,致力于人力之所不及,莫此为验,是固有不可废者矣。
后世之为其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于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仪乃大行。其为说主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间传之,而今用之者甚鲜。
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人杨筠松、曾文迪,及赖大有、谢世南辈,尤精其学。 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专指龙穴沙水之相配,而他拘忌在所不论。
其学盛行于今,大江以南无不遵之者。二宗之说虽不能相同,然皆本于郭氏者也。
业其术者,参其异而会其同,斯得之矣。 对于“地理风水”,明代有形势(形法、峦头)派和理气派的分法,还有“三合”与“三元”的分法。
王祎说江西之法“大江以南无不遵之”,的确是明代当时的事实。不过,当时多称之为“堪舆家”或“地理家”,没有“风水大师”这样的称谓。
2.明代刘伯温是一位怎样的风水师
刘伯温是明代开国元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辅佐朱元璋,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
他从小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兵法术数等学问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在风水先生眼里,刘伯温是一位神机妙算的风水大师,不亚于诸葛亮。
他的“今日灯火朝上,来日灯火朝下”和“今日活牛耕地,来日铁牛耕地”等近似梦呓的预言,如今均已成为现实。据明朝人写的《英烈传》记载,朱元璋定都金陵,是刘伯温相的地。
当时刘伯温在正殿基址时,设柱子立在水中,朱元障嫌太逼仄,于是将柱子移到后边,刘伯温依此断言:“如此亦好,但今后不免有迁都之举!”后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被刘伯温说中了。 此外《乐郊私语》记载了刘伯温在海盐县与风水先生讨论龙脉的事情,刘伯温认为海盐的山是南方龙的尽头,是风水宝地,只有周公、孔子这样的人才配葬在这里。
民间流传刘伯温的《堪舆漫兴》,乃是后人托刘伯温之名而作,但刘伯温在风水史上依然是一个里程碑似的重要风水大师。
3.明清时期的风水书籍主要有哪些
据清乾隆年间的袁守定《地理啖蔗录》一书介绍,明清时期的地理书籍主要有: 《青鸟经》、《撼龙经》、《撼龙经》、《玉尺经》、《玉髓经》、《太华经》、《锦囊经》、《神宝经》、《集龙经》、《狐首经》、《至宝经》、《胎腹经》、《三宝经》、《黄囊经》、《披肝露胆经》、《拨砂经》、《寻龙经》、《龙子经》、《黑囊经》、《明堂经》、《赤霆经》、《赤霆阡经》、《箫吉葬经》、《锦匕经》、《辨龙歌经》、《地学》、《地理指南》、《地理小卷》、《地理源本》、《地理集解》、《玉弹子》、《铁弹子》、《人子须知》、《入式歌》、《乐道歌》、《坤鉴歌》、《土牛歌》、《怪穴辨惑歌》、《骑龙斩关歌》、《缘督琐诀》、《倒杖诀》、《吴公口诀》、《洞林秘诀》、《金锁秘诀》、《四神口诀》、《曾氏秘诀》、《金函赋》、《金函赋注》、《刘氏囊金》、《寸金赋》、《穴情赋》、《怪穴赋》、《立锥赋》、《玄微赋》、《或曰赋》、《捉脉赋》、《烟霞赋》、《巧拙赋》、《官曜诗》、《穴法诗》、《统一全书》、《青囊奥语》、《葬书》、《葬书法》、《葬法拾遗》、《天机素书》、《泄天机》、《催官篇》、《博山篇》、《点穴篇》、《五星葬法》、《九星穴法》、《拿穴法》、《接木法》、《司马陀头水法》、《亚婆砂法》、《断法》、《穴法》、《堪舆一贯》、《堪与管见》、《管氏指蒙》、《管辂诗括》、《发挥》、《发微论》、《杨氏禁星论》、《秘要》、《摇鞭记》、《八段锦》、《若类》、《风水口义》、《吴公解义》、《青华秘髓》、《道法双谭》、《金钢钻》、《总索》、《空石长老捉脉图》、《画荚图》、《龙楼宝殿注》、《六经注》、《琢玉集》、《家宝内旨》、《孝慈 补》、《飞天眼》、《玉峰宝传》、《二水记》、《搜山记》、《明山宝鉴》、《遍地钳》、《达僧问答》等百余部。
可惜这百余部地理风水书籍,今日已经大部分不存在了。大概只有《青囊奥语》、《葬书》、《发微论》、《撼龙经》、《玉尺经》、《催官篇》等几部书,尚载入《四库全书》或其他类书之中。
《地理啖蔗录》,堪称明清地理风水书集大成之奇书,是一部非常难得并具有特别历史价值的实用地理书。
4.明代都城有怎样的风水之变
明朝原本定都在南京,据传开国皇帝朱元瘅命大臣刘伯温负责选址。
刘伯温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立著名的风水大师。面过勘察,在建造宫殿的最佳位置打上了一根木粧。
听说宫殿的地址已经选好了,朱元璋非常高兴,然而皇后却说:你贵为天子,难道修宫殿的事还要听一个臣子的吗?朱元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派人把木桩挪了个地方。第二天,刘伯温陪朱元璋察看选好的吉地,发现木粧挪了个位置。
他知道这是朱元璋指使的,只能说:这里也是块吉地,但在这里建宫殿恐怕会引起后代的争斗,甚至可能迁都。朱元璋不以为然,将宫殿建了起来。
在他死后,朱棣篡位成功,并把都城迁到了北京。
5.明代都城有怎样的风水之变
明朝原本定都在南京,开国皇帝朱元璋命大臣刘伯温去选址。
刘伯温不仅是军 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风水大师。他通过勘察,在建造宫殿的最佳位置打 上了一根木桩。
听说宫殿的地址已经选好了,朱元璋非常高兴,然而皇后却说:“你贵为天子, 难道修宫殿的事还要听一个臣子的吗? ”朱元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派人把木粧挪了 个地方。第二天,刘伯温陪朱元障察看选好的吉地,发现木桩挪了个位置。
他知道这是 朱元璋指使的,只能说:“这里也是块吉地,但在这里建宫殿恐怕会引起后代的争 斗,甚至可能迁都。”朱元谭不以为然,将宫殿建了起来。
在他死后,朱棣篡位成功,并把都城迁到 了北京。
6.明代北京城有怎样的风水布局
明代北京城是一座充满了阴阳八卦思想的都城。
明代北京城是由外城和内城组成的。外城位于南面,是乾位,象征“天”,为阳;内城位于北面,是坤位,象征“地”,为阴。
为配合天圆地方、乾坤照应、阴阳合德,北京城的外城略宽,呈扁圆形;内城略窄,呈方形。外城的东南为兑位,象征“泽”,所以有个凸起的角;内城的西北为艮位,象征“山”,所以向内呈凹陷状。
作为人居住的场所,应该阳气充足,但内城却属阴。九在八卦中是老阳之数,所以内城就布置了九道城门来转阴为阳。
外城原本属阳,就用少阳之数只布置了七道城门。北京从永定门经正阳门、紫禁城到达钟鼓二楼,是一条长达十五里的笔直的中轴线。
北京城就是以此为轴线,按九宫来设置的:南面设九宫,中间设五宫,北面设一宫。 帝王的宫殿设置在中央,象征着驾驭四方四隅的权威。
另外,天、地、日、月、社稷五坛也是按照九宫八卦设置的。其中天坛在南方,呈圆形,在外城之内;地坛在西方,在内城之外;社稷坛在中坛在北方,呈方形,在内城之外;日央,在内城之中。
7.明代北京城的布局和风水有什么关系
明代北京城是一座充满了阴阳八卦思想 的都城,是由外城和内城组成的。
外城位于 南面,是乾位,象征“天”,为阳;内城位 于北面,是坤位,象征“地”,为阴。为配 合天圆地方、乾坤照应、阴阳合德,外城略 宽,呈扁圆形;内城略窄,呈方形。
外城的 东南为兑位,象征“泽”,所以有个凸起的 角;内城的西北为艮位,象征“山”,所以 向内呈凹陷状。 人居住的场所,应该阳气充足,但内城却 属阴。
由于九在八卦中是老阳之数,内城就布 置了九道城门来转阴为阳。外城原本属阳,就 用少阳之数只布置了七道城门。
北京从永定门经正阳门、紫禁城到达钟 鼓二楼,是一条长达十五里的笔直的中轴 线。北京城就是以此为轴线,按九宫来设置 的:南面设九宫,中间设五宫,北面设一宫。
帝王的宫殿设置在中央,象征着驾驭四方四 隅的权威。另外,天、地、日、月、社稷五坛也是按 照九宫八卦设置的。
其中天坛在南方,呈圆 形,在外城之内;地坛在北方,呈方形,在内 城之外;日坛在东方,呈圆形,在内城之外; 月坛在西方,在内城之外;社稷坛在中央,在 内城之中。 明代建设的紫禁城是在元代大内的旧址 上改造的,大约整体向南移动了一些:据传,为了压制住元朝,明代紫禁城在元 代皇宫的延春阁上堆土为山,形成了煤山(今 景山公园)。
这座山正好位于全城的中轴线 上,又立于南北两大城墙的正中,成为全城的 制高点。紫禁城还在旧址上修建了护城河,形 成了金水环绕的格局。
从而紫禁城人为地制 造出了背山环水的风水格局。风水以星象对应大地的各州,北京因处于东北方,便是北斗星在大地的投影。
既然北 斗星是天上的中心,北京就是天下的中心,因 而紫禁城严格地按照中轴线规划宫殿。其中 奉天殿(今太和殿)是天子举行大典、接受朝贺 的地方,当处于正中,并且比其他宫殿高;而 华盖殿(今中和殿)、谨身殿(今保和殿)及后寝 二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都处于轴线上。
其他宫殿则左右东西地对称排列:外朝,文华 殿居左,武英殿居右;后寝,端本宫即太子宫 寝居东,后宫居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