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什么王牌武器?
除了核武器及载体,我觉得最主要的是,量子技术,055驱逐舰,歼20,东风62/21D,095/096潜艇,及快要生产研发的轰20,核航母,激光武器,电磁炮,高超声速武器……!当然有人说有的还没有开始生产,那只是在纸面上。对,既然已经准备生产或试验,但有一点,他离我们不远了!就如核航母,轰20,你敢说他过几年不会出来?人不要太短视,不要仅看着今天,也不要想得太远,或许看看明天,看看既将出来什么会好一点!一旦这些装备出来,与美国还有代差吗?有的人或许要说人家都已经装备或下水,就是数量也比你多,是的,可你想过没有,有什么可以一步登天?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即使美国也不例外!只要在技术上没有代差,至于数量就可以下饺子一样的下,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我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甚至超过,我们发展的时间很短,还要面对技术层层封锁,能够发展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这都是国家重点去抓,以及科学家兢兢业业,忘我的研究与付出换来的!有的人说我们只是一小部分超过大部分还是不如人家,一说到芯片,高端数控机床,我们就拿世界最强的去比,说自己如何如何不行,是的,我们不否认差距,就是因为有差距才要奋起直追,你就敢说明天我们的这些技术就一定不行?就如我们的高铁,开始我们有什么?有人说那都是引进别人的技术,不算什么,可就是美国也要引进,从前苏联国家弄多少科学家去,还有我们的量子技术他不想引进?可我们回头一看,我们的高铁现在是什么技术,复兴号全部是自己的,你敢说他不行?问题就看你怎么看!特别是电磁弹射技术,综合电力系统,我们从连航母都没有到有些技术一下超过美国,这就是中国的速度,中国的力量!无论你承不承认,都改变不了事实!嗨,不说那么多了,至于说得对不对,各抒己见吧!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谢谢!
哪个车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王牌?
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就汽车生产行业的未来发展格局来看。同时也为了应付全球气候变暖。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和全球战略。欧盟和北美多个国家都已经发布声明给出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尤其北欧的挪威与荷兰响应更为积极,直接声明2025年禁售传统燃油汽车。所以,我们可以明确一个结论。得"新能源"者得天下!再回到国内,2017年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目前工信部已经启动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时间表的相关研究,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我国的时间表,这一举措标志了我国正式将全面禁售燃油汽车工作提上日程。与此同时,长安汽车正式公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该计划中表示,长安将在2025年正式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这是继工信部将停止燃油车计划进入讨论阶段之后,第一个将其提上议程的传统车企。成为了首个制定停售传统燃油车的自主汽车品牌!各大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颇为重视。纷纷投入巨资研发,同时也希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多积累并弯道超车。其中做的最好的当属比亚迪汽车。早在2014年4月20日,比亚迪就已经在北京车展上首次发布542战略,性能,油耗和安全三方面重新定义汽车行业标准,愿景是推动自主汽车工业真正实现“弯道超车”。542战略中的5代表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4代表全时电四驱,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比亚迪将动力技术和同行业领先的电池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面。同时比亚迪也为自己制定了新的汽车性能、安全、油耗标准,使5秒内的加速度不仅仅豪车才能做到。而成为汽车性能标准,全时电四驱也可实现全面搭载而成为汽车安全标准,百公里2升油耗不再是梦想而成为普遍油耗标准。 同时比亚迪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真正领导者,比亚迪旗下车型秦,唐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多次蝉联榜首。占据了大半数市场份额。而后,比亚迪宋dm,元等新能源车型相继上市。代表着比亚迪对细分市场的又一次探索和深耕。这样的速度和技术积累,足以傲世同侪。赶超合资品牌甚至是世界几大汽车巨头。所以,比亚迪最有可能成为国内的王牌!
江苏女排是中国女排的一张王牌吗?
这话不能这么说,江苏女排确实是中国女排联赛当中的一支传统劲旅,可以说有不少出色的球员,但是要说是王牌队伍,有些牵强了,当然,也没有必要这么比较。
目前的江苏女排主教练是蔡斌,队中拥有张常宁,龚翔宇,刁琳宇等国家女排的球员,以及吴晗,许若亚等值得培养的球员,在八强赛中已经取得两连胜,成绩还算可以。
但是江苏女排拥有的这些国字号球员也成为了球队太过于依赖的对象,伤病在身的张常宁到了江苏,基本就是全面型主攻的任务,除了负责进攻还要负责一传,她的发挥也决定了球队的成绩的好坏。
而中国女排是一个整体,女排也是一项团体运动,不是一个球员的比赛,也不是仅仅靠着一个环节的出色就可以左右的。不同的球队的球员到了国家队,每一人都是郎平手里的王牌!江苏女排的球员们也都有可能成为王牌!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中国当年使用的王牌武器,汽油桶火炮为何逐步退役了?
萨沙谈解放军的没良心炮是胡编出来的吗?
作者:萨沙
对于飞雷炮或者飞雷桶,我想不用萨沙多说,不会有网友不知道的。它还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没良心炮!
今天萨沙要讲的,就是:飞雷炮究竟是一种宣传,还是真的有实战意义?目前对于飞雷炮的定义是:这是一种解放军创造的自制武器,也称炸药抛射筒,最初叫"飞送炸药",是一种威力极强的土制炸药包。这种又称炸药抛射筒的武器的主 体就是一个空汽油桶,在其内填充发射药后,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去,然后点燃发射药,就能把5到10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100-150米的距离上。
图片:著名的李文斯抛射炮。外形也和飞雷炮大同小异。下下图是使用爆破筒和炸药包的九八式50毫米工兵破障迫击炮。
飞雷炮的历史--只是山寨而已?
萨沙简述一下飞雷炮的历史。
飞 雷炮诞生于1947年的山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攻打山西晋南县解县时,被国军利用炮楼阻挡。这几个炮楼都是日伪时期修建的,主要在城门附近,扼守交 通要道。炮楼不是很坚固,砖石结构的墙壁不过2个拳头的厚度,却可以有效抵抗枪弹扫射和手榴弹破片。当时11旅工兵连负责排除障碍物和爆破炮楼。连长聂佩 璋命令一个班的战士,执行对城门两个炮楼的爆破。工兵战士白孝基、张天星等几个人,背着炸药包爬到距离炮楼50米的地方,却无法再靠近了。
等到总攻打响,工兵们组成爆破组,顶着枪弹扫射硬冲。连续两个小组都失败了,2个战士牺牲,多人受伤。白孝基、张天星组成一个小组,他们连滚带爬,侥幸摸到一个炮楼下。谁知道刚放好炸药,还没来及引爆,炮楼上就扔下一个手榴弹,重重砸在了张天星的肩膀。
万幸的是,这个手榴弹是哑弹,没有爆炸。他们终于将这个炮楼炸毁。不过,此地不止一个炮楼,大部队的总攻还是受阻,工兵战后被首长严厉批评,因为他们没有能够完成任务。此次进攻工兵连伤亡很大,张天星也负轻伤。最终战斗胜利了,工兵连战士愁眉苦脸,没有什么喜色。一是工兵爆破不利,被首长和步兵战友批评;二是工兵战友自己也伤亡太多了,可谓里外不是人!
白孝基、张天星找到连长聂佩璋,反应:这样硬冲伤亡太大,工兵连用不了几次就打光了。聂佩璋也忧心忡忡!工兵不同于步兵,训练一个优秀工兵需要很长时间,一旦牺牲了就很难用新人顶上。解县的防御是比较弱的,尚且伤亡如此,真的遇到敌人坚固防御工事又会如何?聂佩璋认为,如果能够将炸药包远距离抛射到炮楼附近,将它炸毁,就大大减少了伤亡数字。
这里就要说说聂佩璋的经历了!我们的宣传对他的经历往往一笔带过,其实真没有必要,他不过是国军战俘而已。聂佩璋是1938年被我军俘虏,当时已经三十多岁,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军官。只是因为战俘的身份,虽很有技术仍然不被信任。聂佩璋到了1947年已经四十多岁,加入解放军也有9年,还是一个连长而已。
陈 赓儿子陈知建少将对他曾经有过回忆:当时父亲手下有个工兵连长,叫聂佩璋,是被俘虏的国民党工兵连长。他是正规训练出来的工兵,工兵业务能力非常强。打淮 海战役时炮火不够,是聂佩璋搞的炸药包抛射器解决了火力问题。所谓炸药包抛射器,国民党也称之为“没良心炮”,就是TNT装在汽油筒里,用黑火药抛射出 去。这种东西威力很大,炸死的人倒不多,大多是被震死的,口鼻流血,所以“没良心”。这虽然是土办法,但土办法也是办法呀!咱们讲究近战,近战时有这么强 的火力就不错了。直到今天,军事博物馆里还陈列着这种“没良心炮”。由于聂佩璋解决了淮海战役的很大问题,父亲给他的待遇非常高。虽然他只是一个连长,但 他有马夫,有警卫员。由于他是从旧军队里来的,抽大烟有瘾,所以父亲还供应他鸦片,要他逐步戒掉。
聂佩璋曾经是东北军,在东北讲武堂学习过工兵知识。东北讲武堂有不少日本教官,当时就介绍了日军的炸药包抛射器、爆破杵等工兵设备。当时东北军也从日本和法国购买了一批这种工兵设备。
其中从法国购买的炸药包抛射器,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文斯抛射炮。这种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起到过很大的作用!
关于李文斯抛射炮,资料中这样写道:1916年初,英国皇家工兵部队组建了一个特种连来研究喷火器在战场上的运用,即著名的“Z”连。其指挥官是土木工程师 出身的威廉·霍华德·李文斯上尉。李文斯受德军用铁制通气管改造成简易臼炮的启发,制作了一个简陋的类似“掷雷器”的武器,用底径12英寸、高20英寸的12加仑油桶焊接成身管,弹丸则是用3加仑油桶改制成的,试射时这个装满易燃油料的弹丸被投射出183米(200码), 着地引爆后把燃烧着的油料撒布在相当大的一块面积上,综合效果超过了当时的喷火器。随后,李文斯经过多次改进,推出了相当成熟的武器。
资料中又写到:标准型李文斯抛射炮的结构十分简单,只是一根0.914米(3英尺)长、内径203毫米(8英寸)的滑膛钢管,底部封死并呈圆球形。在安设炮 位时,炮管底部 垫有一个钢制的圆形底座,底座中间凹下的部分与炮管底部的形状相吻合,用来防止炮身因后座力而钻入地下。使用前先计算好目标方位,将炮身的三分之二以一定 角度埋入地下,再按顺序装入抛射药、密封装置和炮弹,并将各门炮的发火具用电线联接起来,在远处以电钮操纵齐放。该炮可根据战场情况,以排为单位、或者以 几个排为单位来决定怎样使用,一般一次齐射25发。通电后抛射药将炮弹从管中射出,几秒钟后在敌方阵地上空,TNT炸药炸开弹体并释放出装填物。通过改变 炮管埋设的角度和抛射药药量,可以达到相应的射程。
明眼人都可以看到:所谓的李文斯抛射炮同之后的飞雷炮,原理和构造上没有什么区别,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粗劣山寨。
李文斯抛射炮在二战主要用于特种作战,投掷火焰弹、毒气弹、炸药包等等。后来山寨的飞雷炮也是一样,主要用于工兵排除铁丝网等障碍,这样要安全的多,不用让士兵暴露在敌人火力下。
聂佩璋认为这种装置很好用,也很实用,可以借鉴。只是,当时中野的兵工厂不可能早出这种东西,只能自己解决。战士白孝基、张天星倒是回忆起一件事。在抗战中,八路军反扫荡时,会把大量炸药和地雷混合埋在公路上,挖上一个大坑,用来对付日军。日军一旦踩到地雷,炸药立即爆炸,有时候能把日军炸飞到空中。白孝基、张天星认为,既然能够把鬼子炸飞,理论上就可以作为抛射器。
聂佩璋左思右想,觉得这个办法也许可行。毕竟他见过李文斯抛射炮和日军的工兵火炮,知道这种武器是可行的。他同白孝基、张天星还有另外一个很聪明的战士高文魁,研究了很多次,发明了这个飞雷炮。
最初的飞雷炮压根没有炮,只是在地下挖个坑,这个坑是倾斜的,面对着炮楼方向。之后,要将炸药包塞进土坑,地下埋上火药。引爆时,先点燃炸药包的导火索,点 燃火药,将炸药包抛向炮楼。最终炸药包自行引爆,将炮楼炸毁。为了防止炸药包被抛射火药引爆,导致大爆炸,还需要将炸药包绑在一个木板上,木板完全挡住火 药。火药爆炸以后冲击木板,将炸药包推射出去。
实验期间,发现炸药包可以被抛出几十米远,比工兵背着炸药包冲锋要安全很多。试验成功以后,聂佩璋却发现它的实用性很差。由于射程有限,就必须在距离敌人不远的地方挖坑。这个坑最起码要半米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挖成。显然,敌人就算再蠢,不可能看到你挖坑不射击投弹。于是,聂佩璋又将这个土坑改为了汽油桶,将炸药包装在里面。口径0.3米、长0.9米的汽油桶可以搬着到处走,这样就无需冒险长时间挖坑了(其实仿制这个汽油桶,也需要挖坑以提高精度,只是坑不需要很深而已)。
经过反复实验,聂佩彰他们认为,最佳的炸药包装药量应该是5到8公斤,抛射火药为0.5公斤左右,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严重影响效果。这种飞雷炮最大射程300米,一般只能在100到150米内相对比较准确。这种装药量的炸药包爆炸后,可以对10米内的障碍物工事给予破坏或者摧毁,对于20米内的无掩护士兵给予杀伤。
一九四七年九月份,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攻打河南陕县,第一次使用了飞雷炮。飞雷炮连发多枚,炸毁了一段城墙,炸踏了半个碉堡。此时的飞雷炮还有很多缺陷,必须改进。只是战局变化更快,改进刚刚开始就被迫用于大规模战役,远远没有成熟!
一九四八年五月九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改为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参加了淮海会战!飞雷炮最大的一次使用战例,就是淮海战役的双堆集!
1948 年11月23日淮海大战的双堆集,我军战史写到:淮海战役持续了两个来月。在此期间飞雷炮功不可没。它的出现减小了我方进攻人员的伤亡,弥补了当时我军火 炮的不足,使得敌方一些重要防御工事在短时间内被顺利摧毁。此后随着我军重型武器不断丰富,飞雷炮逐渐退出兵器舞台。 淮海战役中,中野四纵工兵连涌现出了一大批飞雷英雄。四纵二十二旅工兵连二排排长高文魁积极钻研飞雷发射技术,在决战时刻表现英勇,成功使用飞雷炮准确摧毁多处敌人重要目标,因此获得了“工兵英雄”的光荣称号,他的事迹在当时的部队 里引起了很大反响。四纵工兵连也因此受到嘉奖。
飞雷炮开始仅仅就是一个埋在土里面的汽油桶!
飞雷炮不实用?
实际上,飞雷炮没有这么神,它有着很多巨大的缺点。
第一, 精度差
所谓飞雷炮本质是一个抛射器,可以看做迫击炮。
即便专业迫击炮,炮弹落点也会散布,做精确的某点炮击难度很大。
至于飞雷炮,压根就谈不上什么精度。它没有炮管,所谓的汽油桶不过只固定了炸药包的抛射方向而已。
而炸药包能抛多远,就飞雷炮来说,取决于汽油桶的角度和引 爆火药的药量。只是,这根本就没有一个精确的方法,也不可能有精确方法。因为汽油桶和炸药包在解放军工兵中不统一,是各部队自制的,大小差别极大。各纵队光是炸药包就有很大不同,小的不过5到6公斤,大的10多公斤,甚至还有100公斤的!!!
即便你总结了一个经验,也不能用于其他部队。炸药包根本就无法控制精度,只能大体保证朝一个方向抛出,不会抛在己方50米内,至于能够抛到哪里很难说。
另外,炸药包体积较大,很多都是先用一块木板固定,然后连着木板一起抛出。这么巨大的外形,速度又不快的“炮弹”在空中,肯定会受到风阻的影响,严重影响精度。飞雷炮不可能做精确炮击,根本不可能精确攻击某个目标。
飞雷炮基本都是集团使用,朝同一个目标大量抛射,或许有一个能够蒙上。
第二, 只能用于饱和炮击
炸药包的威力很大,前提是能够抛射到敌人工事附近。自然,对于敌人的铁丝网、鹿砦、地雷等,包括一些简易工事,比如沙袋机枪掩体、散兵坑、依靠民房土墙等,炸药包有效破坏范围高达10到20米。
对于敌人比较坚固的工事,比如野战土木工事、砖石结构工事、钢筋水泥工事,几公斤的炸药包,必须保证在10米内(最好5米内)才能有较大的破坏力。
超过这个距离,爆炸效果就很难说。如果不是这样,当年的董存瑞也就没有必要手举着炸药包,可以直接放在地上引爆了。要知道,董存瑞携带的炸药包还是15公斤的,桥的高度不过1.8米。
上面已经说了,飞雷炮精度很差,根本不可能保证直接把炸药包抛射到敌人碉堡附近,那怎么办呢?
想要攻坚摧毁敌人的坚固阵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使用大量飞雷炮,进行饱和炮击。连续发射几十发,根据概率,总有个别会飞到敌人工事附近吧。
大家看这段描述:1948年11月23日淮海大战的双堆集,我军战史写到:短短几天里,黄维部队利用地形构筑了大量地堡、交通壕,构成了里外三层的防御体 系。在整个防御阵地的中心,黄维还把几百辆汽车联成一圈,并用沙土装满打造出了一条所谓的核心防御圈。 12月6号中午时分,双堆集上空的太阳缩进了乌云背后。在为总攻所作的炮火准备中,飞雷逐渐成了主角。几十门飞雷炮推进到了战壕的最前端,敌人里外三层的防御工事基本暴露在飞雷炮的射程内。 接连三波发射后,对方三层防御工事都飞上了天,敌人汽车防线也土崩瓦解。 进攻部队开始向纵深推进,工兵连手里的飞雷炮弹使用殆尽。
可见,这是所谓的排炮。
第三, 飞雷炮只能用于偶尔的偷袭或者战壕战攻坚
飞雷炮的射程只有100到150米,又那么大一坨,放在哪里都能看见。那时候轻机枪步枪有效射程都有600米,冲锋枪也有100到150米。你推着这么大一个东西,缓慢逼近人家工事,智障也会攻击你。
所以,如果是阵地攻坚战,比如黄继光打上甘岭这种夜袭敌人阵地,要求速战速决,务必当晚占领阵地的任务,靠飞雷炮绝对不可能。
那么,飞雷炮应该怎么用呢?很简单,只有一种使用方法,只能用于战壕对峙战。这也就是类似于一战那种作战,双方都挖战壕,距离只有100到150米。
这时候,飞雷炮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它可以放在战壕里面隐蔽开炮。显然解放战争中,这种战壕对峙战极少。为什么少?道理很简单,挖大量战壕挖到敌人阵地100到150米谈何容易。即便有,基本都是解放军占据绝对优势的长期攻坚战或者围困战。换句话说,飞雷炮能够用到的领域非常非常少,根本不是常规作战的武器,绝大部分战场是用不了的。
只能用这种饱和炮击,才能有较大的破坏力。不过,飞雷炮的炸药包从安全角度考虑,引信较长。炸药包从落地到爆炸,还有一段不短时间。敌人反应快的话,可以立即向后躲避。
第四, 安全性不高
飞雷炮安全性是很差的,有过多次自爆的战例,造成很多工兵受伤。
同飞雷炮同样原理的棒棒炮,也是经常自爆,甚至炸死了解放军第一个工兵团长韩连生。此次爆炸中,除了韩连生以外,包括副团长刘金山在内的7人一同牺牲,伤着更多。
自身的安全性尚且是其次,关键一旦遭遇敌人炮火打击,就非常危险。
大家都知道,飞雷炮射程近,只有100到150米,是处于敌人掷弹筒、枪榴弹、迫击炮迫击炮的威胁下的。而飞雷炮用的是炸药包,炸药包有黑火药的也有TNT的,如果被这些炸弹直接击中,就很有可能爆炸。
抛射炸药包的时候,为了防止点燃火药后引爆炸药包,被迫将它绑在木板上。这个木板要大于炸药包,完全覆盖汽油桶的底部,防止火药引爆以后烧灼到炸药包。这样一来,木板在炸药包的下方,炸药包上方是没有遮挡的。
一旦被敌人炮火命中,显然炸药包直接就爆炸了。换句话说,飞雷炮即便在战壕中,也必须隐蔽使用。一旦被敌人发现,开炮还击就可能造成大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以使用的5到8公斤炸药包来说,一旦爆炸,不但战壕荡然无存,周边20米的步兵非死即伤,非常危险。
另外,由于发射装置过于粗糙简单,也存在抛射失败的可能。一旦抛射失败,自然也就是大爆炸。飞雷炮发射时,必须点燃一根长长的引线,人立即退到几十米外安全距离,然后等它延迟后自动发射。如果后者还不是致命的,前者就相当讨厌了。
因为飞雷炮精度差,想要击中敌人必须连续饱和发射。发射以后,又很容易被敌人反击,造成可怕毁伤效果,那要怎么办呢?
答案是,没办法!
第五, 射程太差
众所周知,炸药包多是TNT的,而TNT遭遇高温可能会爆炸。飞雷炮抛射火药不能太多,太多了汽油桶也受不了,毕竟只是一层铁皮。
飞雷炮射程非常近,在100米到150米。那么问题来了。任何稍微懂点军事的朋友们都知道,二战任何军队的工事都是有纵深的。短则至少几百米,多则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
说通俗点,就是层层工事,有的在前有的在后,互相掩护,打光了一层还有一层。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战壕对峙再厉害,解放军战壕同国军战壕相距也要超过60米,因为手榴弹高手可以扔这么远。
也就是说,飞雷炮实际只能破坏敌人40米到90米的纵深阵地。那么,这能有多大用处?最多只能将最外围一层扫清,对步兵总攻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还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纵深工事,飞雷炮根本对付不了。
有人说,再把战壕挖过去就是了。那么就要长时间土木作业,然后再用飞雷炮,等于一点点啃。这要花多少时间不说,期间只要被敌人火炮攻击,飞雷炮又是非常危险的。
第六, 只能用于进攻,不能用于防御
电影《集结号》里面,用飞雷炮进行防御是胡扯的。
道理很清楚。不要说解放战争时期早就运用三三制,即便抗战期间,也不存在人海冲锋的场面。现代战争,班排的火力都很强,每个班都有轻机枪。采用人贴人的人海冲锋,起不到任何效果,徒增伤亡而已。黄继光、董存瑞这些攻坚部队,都是以2到3人为单位,10到15米内一般只有1个人。黄继光和2个战友带着手榴弹炸碉堡的时候,营长也要一起上去。黄继光却说:敌人火力猛,人多了也没用,反而太显眼,更不容易炸掉碉堡。你不要去!
黄继光的攻坚小组,只有黄继光和战友三个人;董存瑞小组也是2个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攻击的敌人都是分散开且人数很少,用几公斤的炸药包攻击,有这个必要吗?
更况且,由于无法控制精度,飞雷炮的炸药包都是乱飞,恐怕几个炸药包才能炸死几个人把。
解放军真的炸药多到用不完吗?
而且,敌人冲锋肯定速度很快,必须有大量抛射炸药包给予压制。可是,飞雷炮需要重新装炸药包,调整角度,点燃引线之类,最快也要3分钟发射一发。这种速度,根本不足以应付敌人的强烈攻击。
所以,防御中,飞雷炮是无效的。
飞雷炮经过多次改装,有的装上了轮子和支架。其实飞雷炮的作用不大,因为大部分时候根本用不上。三大战役几乎所有的攻坚战,我军无论兵力火力都毫不逊色于国军。 以双堆集为例,诚然中野部队的炮兵力量较弱(一共只有山野炮44门),但中野作战部队仅仅占一半,另外的华野则要强大太多。以华野7纵为例,他们的炮兵团就有16门山炮,而华野参战的有5个纵队,还有一个装备大口径榴弹炮的炮1团。黄维兵团的山野炮总数,也不过只有80多门,被长期包围非常缺乏弹药。至于叙利亚的阿拉伯叔叔们,用的才是真的土造飞雷炮!
结论是什么?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看出些什么了。
飞雷炮,只是在战壕对峙战这种很少出现的作战模式中,使用的特种武器。在普通的野战中,飞雷炮是无效的;在防御作战中,飞雷炮也是无效的;即便在战壕战,飞 雷炮也难以攻击某几个坚固敌人工事,只能采用饱和攻击的方法;即便采用饱和炮击,也只能摧毁敌人最外层的防御工事和障碍物,实际对于攻坚战帮助不大。
萨沙个人觉得解放军使用飞雷炮的最初目的,应该仅仅是排除障碍,也就是炸毁讨厌的雷区、铁丝网、鹿砦。
不要小瞧这些东西,它们也是进攻的巨大障碍。至于炸毁敌人工事,不过是捎带手的意外惊喜。能够炸毁最好,炸不掉也没关系。
另外,也许这就是一种精神战,通过巨大爆炸先声夺人,让国军误认为是重炮炮弹,吓唬一下而已。
所谓飞雷炮大显神威的双堆集战役,中野华野前后出动30万大军,黄维仅有12万人(包括叛变的110师)。而黄维固守的双堆集仅仅是一连串小村子,无险可守。这些村子又都是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没有巷战条件。黄维也只是在双堆集挖了战壕,修建一些土木野战工事而已,由于防线不稳固,工事太差,甚至将卡车和打坏的坦克排起来,做成纵深防线。除了工事很烂,连基本补给都没有,黄维完全依靠少量空投。这种情况下,黄维能够坚持28天本来就是奇迹。现在看起来,解放军怎么打也是稳赢。最终黄维伤亡5万多人,其余被俘,但进攻的解放军仅仅中野就伤亡3万6000多人,算的上是惨胜。
就飞雷炮最大的战例来说,并没有感觉飞雷炮在双堆集起到任何大的作用,战斗仍然是很艰苦的。
说一千到一万,就是一句话:飞雷炮的实用意义不大。
对于这一点,解放军高层显然是很清楚的。仅仅几年后的朝鲜战争的前三次战役,我军多次围住美军众多部队,因缺乏火炮难以吃掉,却从没用过飞雷炮。如果飞雷炮真的这么神,那么怎么可能不用呢?炸药包我们是肯定会带的,而美军丢弃的汽油桶到处都是,可以就地取材,为什么不用呢?
话又说回来,飞雷炮多少还是有些作用!它做饱和炮击有可能炸毁一些敌人工事,炸死炸伤敌人,更可以大面积的扫清铁丝网等障碍物。无论怎么说,用飞雷炮总比战士背着炸药包冲锋要安全,也更有效。
目前资料来看,炮兵比较强大的东野和华野都没有用过飞雷炮的记录,只有重武器较少的中野多次使用,装备同样差的西北野战军也曾用过。
其实,如果有足够火炮的话,谁也不会用这种自制的玩意。飞雷炮,不过又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应急手段。
飞雷炮并不是胡编出来的!
但它的用处真的不大!
日军王牌“钢师”第五师团被中国打残后,为何还能闪电横扫马来半岛?
日军第五师团又称“广岛”师团 ,下辖第9和第21旅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即加入华北战场,是侵华日军仅有的四个机械化师团之一。组建于1888年,在日俄战争中获得“钢军称号”,但是在中国战场有过三次败迹:
第一次,平型关战役,山西,第21旅团辎重部队1000余人被八路军115师围歼。
第二次,台儿庄战役,山东,被西北军张自忠的第59军和庞炳勋的第三军团联合击败,其坂本旅团又被汤恩伯军团击溃,损失严重。
第三次,昆仑关战役,广西,第21旅团几乎被杜聿明第五军全歼,伤亡4000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毙命。
作为日军最早的7个常备师团之一,第五师团也是甲种主师团,满编兵力在25000人左右,虽经中国军队多次打击,损失并没有超过50%,说重创可以,说打残有点夸张了。值得注意的是,板垣第五师团曾经在华北多次击溃国军主力部队,为方面军直辖部队,并非是一支弱旅。
1,日军第一到第六师团被视为第一档主力部队,外加警备皇宫的近卫师团,它们战损后装备和物资会得到优先保障。
2,第五师团的师管区是广岛和山口县,是日本的“中国”地区,自古的交战之地,武士传统悠久,兵员素质较高,缺额后可以迅速补充预备役士兵恢复原气。
3,广岛兵生性残暴,以屠杀战俘为乐,第五师团的国崎支队曾经参与南京大屠杀,以及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大屠杀,美国人选择原子弹首炸广岛也是研究过的。
4,第五师团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战役中,得到了一个战车联队的加强,对于丧失制空权、没有一辆坦克的英印军来说,这几十辆战车就是无敌的存在,其实山下奉文的第25军并不占多少优势,与其说是被日军横扫,不如说英印军是超级菜鸟。
英印军的“战车恐惧症”严重到听见日本兵脚踏车的声音,都当成装甲部队来袭,一路望风而逃。1945年,第五师团在印度尼西亚的塞兰岛投降,师团长山田清一切腹自杀。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些王牌军队?
秦之锐士
秦朝士兵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恐怕就是兵马俑和电影《英雄》了,深埋于地下的兵马俑历经上千年却依然威严,《英雄》里秦军无坚不摧的箭阵,未见其兵先闻其声的响彻云霄的“大风”口号。这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是秦朝的王牌部队。
《荀子·议兵篇》曾言:“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齐国士兵的技击技巧如果遇到魏国的武卒就败了,而魏国的武卒如果遇到秦国的锐士就更溃不成军了。《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翻译过来就是,秦朝军队身披盔甲的有百万之多。东方六国的军队都带着盔甲来和秦军会战,这时的秦军干嘛呢。面对六国联军没有丝毫胆怯,把身上的盔甲脱了,甚至把最里层的粗布衣服也脱了,这等于光着膀子去迎接敌人。来看战况如何,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肢窝还得夹着俘虏。这里还有个形象的比喻,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坠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意思是就是说,秦朝锐士和东方六国联军相比就像勇猛的大力士和胆怯的懦夫一样;论体格就像大力士和小婴儿一样。用像孟贲、乌获这样的大力士一样的军队去攻打弱小的国家,这无异于用千钧一样沉的东西压在鸟蛋上,结果可想而知。战场上这样一幅景象怎能不令敌人胆寒,由此可见秦之锐士的战力惊人。
大明水师
说道大明水师,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郑和下西洋。说道郑和下西洋,就不得而不说郑和宝船。据《明史·郑和传》以及《瀛涯胜览》(马欢著)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为了保证船行平稳,最底下的一层全部放置砂石,俗称压仓。上面的2、3两层是两个长80米、宽36米、高2米的大型货舱,是载货和食物用的。第4层是顶到甲板的一层,这层沿船舷两侧设有20个炮位。中间的空间是船上的士兵和下级官员住的地方。再上面就是甲板了。甲板上的活动空间被分为前后两部分,船头有前舱1层,主要是船上108名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整个舰队的“大脑”则在宝船船尾的舵楼上。舵楼有舵工的操作间和医官的医务室;还有郑和等中高级官员和各国使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以及用来用来供奉妈祖诸神和指挥、气象观测、信号联络的场地。满载排水量近近2万吨,什么概念,我国辽宁号航母满载排水量六万七千五百吨,055国产大驱满载排水量一万两千五百吨,对比一下就知道郑和宝船的厉害。
韩国史诗大片《鸣梁海战》展示了韩国名将李舜臣化恐惧为勇气,率领仅存的12艘战船,痛击日寇330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创下世界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片中豪迈热血的海战让人振奋。其实后来还有一个露梁海战,是中朝联军和日军的战斗。中朝联合水师其主力是明水师,明水师多达1.3万人,战船500余艘。战船的种类繁多。明军水师装备精良,明军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雷,没错,那时的明军已经用上水雷了。还有弗朗机炮及神火飞鸦,这些装备对阵日军效果是压倒性的。明军战舰长度可达百米,可容纳300多名士兵。如此巨舰可以居高临下对任何船只进行投掷火砖与轰天雷(早期手榴弹),并且每舰配备20余门弗朗机,将军炮。射程在1000-3000米的迅雷炮一炮可击沉一艘日舰。公元1598年11月18日,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即今天韩国庆尚南道西南的海面上以800艘战船包围了日本500艘战船。经过一场极其惨烈的厮杀,最终歼灭了日本舰队和上万名日军,大获全胜,这种压倒性的优势打出了朝鲜及中国沿海近200年和平局面。
早期的清朝八旗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这种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看过韩国电影《最终兵器:弓》的都对当时八旗士兵的碾压式进攻印象深刻。这场战争称为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间,清军为了攻打明朝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争。1636年12月2日, 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下。十二天是什么概念,以当时骑兵的速度,就像如入无人之境一样。结果此战后,清朝将五十万朝鲜人作为俘虏押回国充作奴隶,并掠走朝鲜大量物资。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接受清朝的册封,断绝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朝鲜使用的年号由明朝年号改为清朝年号。朝鲜仁祖以其长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质,朝鲜向清朝朝贡。由此可见,早期的清朝八旗战力惊人,可谓王牌部队。
怎么评价王牌悍将张灵甫?
万家岭大捷后,著名戏剧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或许因为张灵甫的实职是团长,便于树立基层抗日典范,鼓舞民心士气,田汉没有将总指挥薛岳、前敌总指挥吴奇伟、军长俞济时和师长王耀武等人的真名写入其中,唯独写上了张灵甫。 张灵甫一时声名大震,这也是他在抗日战争中唯一风光的一次。
这年9月,他被提升为51师153旅旅长。 1939年6月王耀武就任74军军长,开始创造74军更为精彩的传奇。张灵甫依然是旅长,居于三个师长李天霞、余程万和廖龄奇之下。 1941年冬才因廖龄奇被蒋介石处决而接替其职升任为师长的张灵甫,或者仅仅奉王耀武之令冲锋陷阵,没有大兵团作战中的全局部署与战役指挥之权,或者根本没有参加。
譬如惨烈的常德会战便只有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参加,而张灵甫的58师未能躬逢其盛。 雪峰山战役,从1945年4月9日开始到6月7日结束,会战的中国军队主力是王耀武为总司令的第四方面军,下辖74军(军长施中诚)、18军(军长胡琏)、73军(军长韩璇)、100军(军长李天霞),其余还有汤恩伯的27集团军与王敬久的10集团军参战。 而张灵甫1945年2月便以少将副军长的身份保送重庆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学习,直到6月18日毕业才返回湘西正在战后休整的74军。
魅族手机在未来有望成为国产手机中的王牌吗?
任何手机厂商都有可能成为国产手机的王牌。包括华为。魅族,小米。锤子。。360。蓝绿两厂等等。甚至目前还没出生的手机厂商。当然。任何一家手机厂商也有可能会有未来的竞争中消失。也包括华为,魅族。小米。锤子。360,蓝绿两厂等。马云曾经是一个教英语的老师。当时谁曾想过马云会成为现在的中国网购教父。阿里巴巴的当家人物?李嘉诚学历不高。第一份工作是在茶楼里给人斟茶倒水的服务生。当时谁又能预料到他会称霸华人首富二十多年?曾经的手机霸主摩托罗拉现在还不是沦为联想的附属品牌?曾经称王称霸。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现在照样成为才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的跟班小弟。。所以。好坏都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内马尔转发王霜微博并送上祝贺,这是否意味着“中国霜”已经成为巴黎圣日耳曼的王牌?
淡定!王牌与否不是留洋不久的王霜所追求的,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进步,才是亚洲足球小姐的目标。
大巴黎头号球星内马尔近日转发中国女足队员王霜的微博,并祝贺她当选亚洲足球小姐,毕竟这一称号不仅是王霜,是中国女足的骄傲,同样也是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的骄傲,作为中国女足名将,王霜已经用其高超的球技,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俱乐部上下的肯定,得到足坛巨星的祝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23岁的王霜来说,是不是王牌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走在成功的路上,锲而不舍的努力、顽强坚韧的自律是其走向成功的资本,当宁愿降薪一半,也要走出国门追求理想,当颁奖前夜还在健身房挥汗如雨时,王霜的成功已是必然,并且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
一切只是起点,这是王霜在亚足联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话从王霜嘴里说出来,让人感觉踏实、可信,因为她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王牌与否那是外界的评价,带领中国女足进入世界强队,为大巴黎登顶欧冠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此刻最扎实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