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尸”吓退司马懿
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北伐驻军关中五丈原。时值盛夏,战事进展不大,诸葛亮烦闷焦虑,一说是忧愁愤恨,一天只能吃几两饭,身体遂出了问题,最后病倒军营。八月底,吐血而死,时年54岁。
诸葛亮是27岁出山,死于27年后,当了14年丞相,都与“7”有关,这不知是巧合,还是他人生的定数。
后主刘禅接到从前线传来的死讯,大吃一惊,痛哭流涕。据说他是亲自赶到葬地,为诸葛亮下葬。并谥之为“忠武侯”,后人称诸葛亮为“诸葛武侯”,由此而来。
诸葛亮病死前,知道自己死后,蜀军不是司马懿所率魏军的对手,召集手下将领开会,对退军做了周密部署。杨仪、姜维等一班蜀将,按照诸葛亮的布署,死后秘不发丧,整顿兵马,向汉中撤退。
司马懿探听到蜀军撤走,率军追赶。杨仪命蜀军沿路布上铁蒺藜(扎马钉),以阻挡魏军。司马懿命令两千士兵脚穿平底软木鞋走在前边,让蒺藜扎在软木鞋底上,大队人马才得以顺利跟进。魏军快要迫近时,蜀军忽然调转旗帜,擂动战鼓,佯装反击。司马懿见状,立刻收军后退,不敢逼近,蜀军安然退入斜谷。
聪明的司马懿为何不敢逼近少了灵魂人物的蜀军?当地有句谚语,叫“死诸葛走生仲达”,“仲达”是司马懿的字,意思是,死去的诸葛亮吓跑了活着的司马懿。谚语里透露出了历史秘密:诸葛亮预料,蜀军后退时魏军会追击,便想出“诈尸”绝招。《三国演义》对此作了文学化描写,叫“木雕像吓退司马懿”--诸葛亮预先让人雕制了自己的木像,安放在车上,待司马懿追来时,让士兵将他的雕像推出军前,一下惊走了司马懿。据说当时司马懿丧魂落魄,一个死去的人怎么能活了呢?竟向后奔逃了五十余里。
下葬“点穴”怪招
诸葛亮给南京看风水,是他智慧人生中众多传奇里的一桩。他在安排自己葬地时,“故事性”也很强。根据诸葛亮遗嘱,死后葬定军山。
诸葛亮为何死后要葬在这里,而不是葬在死处,或葬回蜀国都城成都?原因一说“生而治蜀,死犹护蜀”;二说“北伐壮志未酬”;再是担心葬回成都,遭后主“报复”。这些原因都不能排除,但还应该有一个,就是诸葛亮看上了这里的风水。
定军山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是块风水宝地。现在诸葛亮的墓旁还有两棵高大的风水树,人称“护墓双桂”。
葬定军山是诸葛亮的遗嘱,这在《三国志》里也能找到记载。那墓址又是怎么定的?此址也是自己定的。诸葛亮生前点子多,死后“点穴”的方法也十分奇怪。
民间传说,诸葛亮临死前,就死后葬于定军山何处,说了这样的话:将尸体殓装入棺,士兵抬着棺材,从褒斜道随蜀军一起南撤,绳索哪里断,棺材就埋在哪儿。
依嘱,士兵抬着诸葛亮的棺材走了好长时间,出了褒斜栈道。稍事休息后,继续抬着棺材往前走。怪了,当走到定军山时,抬棺材的绳索一下子断了,棺材落到了地址。士兵把棺材放好,想到附近寻找铲锹,打算在此开挖墓穴。刚一走开,身后传来了轰隆一声巨响,急回头看时,只见定军山的山头垮塌下来,正好把诸葛亮的棺材埋在下面--“天葬”诸葛亮。
诸葛亮“疑冢”
诸葛亮所处时代盗墓成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盗墓高峰期。随后,薄葬和反盗墓则成了时人死后首选。曹操是位盗墓专家,也是位反盗墓权威,其“七十二疑冢”传说,至今未破。在这方面,诸葛亮与曹操一样,做得也很绝。
诸葛亮考虑死后可能被司马懿及后人找到,担心遭报复盗尸,要求下葬后不封不树,也不要随葬品,而且墓穴不要挖得太大,能放下一口棺材就行了。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还是在他的墓上封了土,并植树作记。
为了防止坏人破坏和盗墓贼光顾,后人为诸葛亮设了多处疑冢。如今叫“诸葛武侯真墓”的,并非是真的墓;一般认为,一座叫“武侯之墓”的墓,才是诸葛亮的真身葬处。民间因此称,诸葛武侯的墓是“真墓不真,假墓不假”。
武侯之墓,位于定军山西北角,占地300多亩。实际上,此墓也是假的,“诸葛武侯真墓”,是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陕甘总督松筠,依当年诸葛亮疑冢说出来的;“武侯之墓”,则是诸葛亮的衣冠冢,也不是他的真身所在。
诸葛亮死后留下多少财产?
诸葛亮身处乱世,胸有大志,为解生民倒悬,结束军阀混战,恢复汉室,面对强敌,主动出击,奋进不已。诸葛亮为人处事严于律已,作为统帅更是以身作则,一心为公,自身清廉,所以治蜀“刑法虽严而无怨者”。严格要求自已的亲朋,子侄辈,决不允许他们凭借权势谋取私利。“开诚心,布公道”的执政理念给北伐根据地蜀汉带来“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因而“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富饶”的大好形势。长年征战,凡事亲历亲为,故而积劳成疾,五十四岁的诸葛亮病逝于出征的途中。诸葛亮在给后主的《出师表》中报告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诸葛亮公私分明,真正实现了自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是一个信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信念的历史伟人,值得后人传颂,敬重。更是今天公务员学习的样板,如此,则公务员幸甚,人民幸甚,国家幸甚。
赵云死后留下的一句遗言令诸葛亮羞愧,他到底说了什么?
赵云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他几乎是三国中最完美的将领,在那个军阀以割据、谋士诡辩的年代,赵云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乱世青莲。
赵云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不骄不躁,一直忠心耿耿,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将领,在死前说了四个字,诸葛亮听到之后都为其感到不公,同样也让人感到心痛,这件事我们还是要从赵云和刘备说起。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但是之后收到刘皇叔的拉拢才到刘备的手下,原本赵云以为跟着刘备可以建功立业,为匡扶汉室而尽力,但是赵云没想到的是自己掉坑里面了,掉到一个爬都爬不出的坑了。
赵云在刘备那里从来没有受到重用,反而一直是一个保镖,做刘备的卫队长。长坂坡一战的时候,当时的刘备被曹操打的落花流水,自己丢下老婆和孩子就跑了。此时的赵云却深入曹军,七进七出,硬是把阿斗给救了出来。当时的张飞怀疑赵云投降了曹操,虽然刘备还是假仁假义的说:“子龙断不会负我。”但是其实都能看出来,刘备也是半信半疑的。此时刘备并不是很信任赵云。
然在此之后赵云也没有受到什么重用,刘备讨伐刘璋的时候,赵云只是留在后方做后勤工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是的刚投降不久的魏延都能得到重用,而相反赵云要么就是做保镖,要么就是做后勤工作。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赵云也是得到了虎威将军的职位,并没有多大的军权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偏将。
就这样赵云仍旧任劳任怨的跟着刘备鞍前马后,等到刘备了,赵云这才有幸带兵打仗,他等到的就是诸葛亮的北伐。当时诸葛亮自己率领大军潜藏在祁山,他让赵云自己亲率五千军马兵出箕谷,作为掩护北伐军的疑兵。但是此次诸葛亮用人失败,让马谡守街亭,结果丢失了蜀汉重要据点街亭,此次北伐就此也宣告失败。
赵云在北伐撤退之后就一病不起了,临死之前赵云用尽自己的全力大喊:“北伐北伐!”诸葛亮听到之后也为赵云感到不平,原本一个一心匡扶汉室的将士却成了刘备的贴身保镖,而赵云征战疆场的梦想刚刚开始就又破灭了,赵云是把刘备当主公看,但是刘备却因为自己的私心彻底的埋没了赵云。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诸葛亮死后姜维是怎样北伐的?
诸葛亮病逝以后,姜维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他竭尽全力主持北伐,前后大的用兵一共九次。
姜维北伐的重心:
夺取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的陇右。
为什么要夺取陇右:
因为汉中东出不可能。
汉中是蜀国北伐的基地,从汉中北上,有两个方向,分别是:
1.向东直出宛、洛,或者南下攻襄阳迂回武关;
2.西出经武兴(陕西略阳),向西北迂回祁山(甘肃礼县东北)。
由于荆州、上庸丢失,蜀汉只能选择第二个,即夺取陇右。
所谓既得陇,复望蜀,在蜀汉方面,获得陇右不仅可以打破曹魏对蜀国的包围,还可以居高临下俯视关中。反之,陇右控制在曹魏手中,不仅可以屏护关中,还可以从侧翼包围汉中,并且直捣蜀汉腹地。(邓艾灭蜀,正是以陇右为基地,蒙哥攻蜀,也是从甘肃陇山出发)
所以,从诸葛亮北伐开始,双方的主要战场就是陇右。
姜维北伐的主要经过:
第一次,公元247年,姜维率军出陇西,与魏军战于洮西,凉州胡王白虎文等率众来降,维“居之于繁县”,就是安置到蜀国。
第二次,公元249年,姜维进攻雍州,围困洮城,邓艾守城不出,无功而返。
第三次,公元250年,姜维出西平,打算联系羌胡进攻,最后无功而返。
第四次,公元253年,姜维围攻南安,不克。
(这一年,长期节制姜维,每次只给他不超过1万军队的大将军费祎,被刺杀身亡。费祎死后第二年,蜀汉加姜维督内外军事,又隔了一年,姜维被升为大将军。)
费祎的死对姜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姜维开始大举伐魏。
重点,还是陇右。
第五次,公元255年,姜维出陇西,曹魏狄道长李简举城投降,继而进围襄武破徐质军,乘胜“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第六次,公元255年,姜维复出陇西狄道,大败魏雍州刺史王经,歼灭魏军数万人。
第七次,公元256年,姜维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合军,结果胡济没有遵守约定,姜维被魏将邓艾大败于段谷,死者甚众。
姜维于是上书后主刘禅,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第八次,公元257年,姜维得到魏国发生诸葛诞叛乱的消息后,乘着关中军队东调淮南平叛的时机,率大军出骆谷,魏将邓艾、司马望等人坚守不出。
不久之后,诸葛诞叛乱失败,姜维撤军。
第九次,公元263年,姜维进取秦州,为邓艾所破,撤军。
综合来看,姜维九次北伐,两次大胜,一次小胜,一次大败,一次小败,相拒不克四次。单就军事成就而言,胜败大致相当。但如果考虑魏国与蜀国综合实力对比的话,姜维面对强大的魏军,不仅能坚固防线,而且多次重创敌军,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评价:姜维继蒋琬、费祎之后独力支撑蜀汉,但是连年征伐吸引曹魏注意力,而且也消耗了蜀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使得蜀国兵疲民困,反而加速了蜀国的灭亡。(曹魏本来是先灭吴再取蜀,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兵灭蜀,在诏书中写道“蜀,撮尔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其众,曾无废志”)
蜀国灭亡时,只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平均七户养一吏,九人养一兵,“民皆菜色”。
此外,姜维重攻不重守,将主力置于沓中,造成汉中空虚,他又撤去汉中外围据点,使得钟会直插平川,迅速攻陷汉中。
这也成为蜀国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不过,我们不能以成败定人,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一心拱卫蜀汉,最后兵败主降,仍然想用奇计恢复,尽管计泄身死,但他的成就同样值得尊敬,南宋胡三省就感慨姜维道,“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主要有哪些政绩?
最主要的一个政绩,诸葛亮死后 他还让蜀汉存活了40多年,所谓的乐不思蜀说的就是他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不杀魏延,为何死后计杀魏延?
因为魏延很敬服诸葛亮,而诸葛亮也能驾驭得了魏延,所以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大家都会相安无事的。一旦诸葛亮死了后,就沒人控制得了他,诸葛亮担心他会造反的,所以就设计杀了他。
诸葛亮死后,蜀国又撑了30年,阿斗真的扶不起吗?你怎么看?
有可能阿斗早己看出,不是自己起不来,而是蜀国根本就没有起来的可能性了。与其枉费心机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诸葛亮死后,扶不起的阿斗为何能在位29年?
(说历史的女人之三国人物系列第57期)
刘禅一直与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一样,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但是这个争议点不同之处在于,刘备、曹操都是当时的枭雄人物,而诸葛亮和关羽则是贤臣名将的楷模,他们被人纪念或评价,无非是忠和奸、智慧的高和低、武力的强和弱问题,从未有人敢说他们傻。因此,刘禅被争议的点,就显得有点可悲了,因为后世之人多有人说刘禅傻,所以刘禅之争往往就变成了刘禅到底傻不傻的争论。既然如此,我们就顺应通常老百姓的认识,来看看这个问题:刘禅真的傻吗?
在本篇中,“说历史的女人”所述资料尽可能全部依照史实,以此来分析刘禅傻不傻的问题。为此,我们首先来看看刘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刘禅,字公嗣,生于公元207年,这一年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丰收年,除了刘禅诞生,他还在这一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也同时献上了《隆中对》。从时间上看,刘禅和诸葛亮倒还是挺有缘分的。因此诸葛亮对刘禅有一句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意思就是刘禅年纪18岁,很有天资,秉性仁慈善良,思维敏捷,对有德的人才能够做到礼贤下士,谦虚对待,抑或重用。
但是除了诸葛亮的这句评价之外,几乎很难再找到关于刘禅的正面评价了,但是令人抑或的是,所有的反面评价都更像道听途说之后做出的评价,因为他们的根据主要是刘禅投降后说的那句话而已。这样一看,反倒是近距离的诸葛亮所评价应该更理性更接近真实,至少年轻的刘禅具有诸葛亮所评价的这些优点。
那么诸葛亮傻吗?当然不傻。既然诸葛亮不傻,那么他的评价也是有依据的。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方面是“爱德下士”,第二方面是“天资仁敏”。
我们先看“爱德下士”,倘若刘禅傻,或多数人所认为的昏聩无能,那么他就不可能做到“爱德下士”,就算装,装一年两年可以,但是装五年十年那是绝对不可能了。在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他基本上能够做到重用贤臣,别的不说,单说诸葛亮,就足以证明,如果刘禅是个混蛋皇帝,他不可能在蜀汉政权集团斗争那么激烈的情况下,一如既往坚持支持诸葛亮北伐。有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有兵权,但是别忘了诸葛亮也是一个忠臣,如果刘禅收了诸葛亮的兵权,诸葛亮也是会交出去的,这一点刘禅应该也清楚,所以说他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即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基本上把大小国事都交给贤德的诸葛亮来处理,而自己作为一个皇帝,却能够忍让隐身幕后,以至于蜀人只知武侯,不知刘禅,这就足见刘禅非常了不起了。
其次,在对待姜维的任用上,也足以体现了刘禅的不傻。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成为蜀汉主要的军事将帅。而且始终不移坚持北伐,而当时国内反对北伐的呼声可谓非常之高,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可以凭着自己的人望和刘禅的支持抗得住,但是对于姜维来说,就非常不容易,但是刘禅依然支持姜维。尤其在公元262年,姜维北伐,再次失败。于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等人就联名上奏,认为姜维的北伐对于国内没有任何益处,反而对国内的损伤极大,不但损兵折将,而且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因此都要求让姜维去做个地方官,然后夺取他的兵权。但是皇帝刘禅却拒绝了这些大臣的建议,不但没有剥夺姜维的兵权,而且一切照旧。从这一点来看,当时蜀汉刘禅身边本来就有佞臣,加上朝中重臣的意见,刘禅完全可能被这些意见所左右,但是结果是,刘禅却坚持了自己的意见,这一点说明他不仅不是无能,反而非常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第二方面,即“天资仁敏”。公元263年,曹魏大军攻进蜀国,防线逐步崩溃,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此时刘禅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死战,一是选择投降。若是选择死战,那就免不了让蜀国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选择投降,那就要做亡国之君,从此将在史册留下的是千古耻辱之名声。当时刘禅召集群臣商议,有人建议刘禅投降逃亡东吴,但是谯周却劝说刘禅投降魏国,原因是自古大国吞小国,这是大势所趋,如果投降逃亡东吴,必然是称臣,到时候魏国再次打败东吴的时候,就得又一次向魏国称臣,称臣本来就是受辱,为何要多受一次辱?另外,在东吴还存在的情况,蜀国作为先投降的,那么就会受到尊重和优待,至少还要做一个样子给东吴的人看。
除此之外,还有刘禅的儿子则力劝死战,可是当时的结果已经非常明显,战与不战都是败,而且如果死战的话,激起魏国兵将的愤怒,那么就会让蜀国的百姓跟上遭殃。于是,刘禅权衡之后,就选择了投降。投降有两大好处,第一是跟着自己的臣子们也会受到魏国的重用,第二是蜀国的百姓免受涂炭之苦。唯一受委屈的则是刘禅本人,皇帝不再是皇帝,而成为人家的阶下囚。但正是这一点,却体现了刘禅的“仁”,也正是刘禅应该被称赞的地方,拿着臣民的生命换豪情万丈的青史留名并不是英雄。
最后我们看一下刘禅的那句名言:“此间乐,不思蜀也。”如果一个人,比如刘禅,曾经是皇帝,在到达了洛阳,成为阶下囚之后,他在司马昭问他的时候,说这句话,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首先,所谓彼一时此一时,这时候,任何问题不是靠豪言壮语就能解决的,逞一时口舌之快,并不能显示你多厉害,反倒显示你很傻,比如东吴的孙皓,说的痛苦,死的也痛快,但是问题解决了吗?没有,他仍然是亡国之君。而刘禅却懂得隐忍之术,具有乃父之风,虽然没有等来人生的转机,但是你不能说他傻,只能说他能屈能伸,懂得生存之道。一个人想干任何事,前提是你必须得先活着。后来倘若真出现了其他的情况,比如魏国大乱,保不定东山再起的就是活着的刘禅。这是可能的,因为刘禅绝对有这个政治能力,比如在诸葛亮死后,他做的人事安排,就可知。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就快速进行了人事调整,首先是取消了丞相,也就是不再设立丞相一职,原因很简单,丞相权利过大,很容易架空皇帝的权利。其次刘禅进行了改革,设立大司马和大将军,分别由蒋琬和费祎担任,而管理模式则是交叉管理,蒋琬主管行政,但是兼管军事,而费祎则是主管军事,却又兼管行政。这就起到了互相制衡的效果,其用心真够深的,这可不是人们口中“无能刘禅”所能想出来的政治策略。
结语: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史料情况来看,我们就发现了这正是刘备立刘禅为太子和继承人的秘密所在:刘禅不傻,反而是个仁慈、守家的好人选。要知道,刘备有四个儿子,除了养子刘封被排除在外,那么他还有三个儿子:刘禅、刘永、刘理。根据刘备的个人评价以后后来刘永的表现,这个刘永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刘备在三子中,最终选择刘禅,除了刘禅是长子外,主要是刘禅的个人资质更好。这也是为什么虽然诸葛亮去世,他还能守国二十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留下的根基好,但是同时也要知道诸葛亮连年北伐,蜀国国内也是情况很不乐观。所以刘禅,需要辩证看,至少不能再说他傻、再说他“扶不起”。
如果诸葛亮死后没有杀了魏延,魏延的命运将会如何?
234年,秋,诸葛亮于五丈原病危时,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商讨退军事宜,决议由魏延断后,姜维次之;但若魏延抗命,就自行引军撤退。
诸葛亮病危的时候,主旨是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祎,姜维负责撤退。而断后的工作有魏延执行。如果魏延不愿意撤退,就随他去。自行领兵撤退。(史书可查)
其实三国演义更多时候,只是一本小说,而不是一本史书。三国史书上里面,诸葛亮除了否定了“子午谷奇谋”外,在北伐魏延更是身居要为。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据《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命魏延、高翔、吴班逆战司马懿,魏军大败。此战汉军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还保营。
诸葛亮死后,杨仪掌握军权,秘不发丧,并令费祎去端倪魏延之意。魏延说:“丞相虽然亡故,但还有我在。只需丞相府上亲近之官属便可将丞相遗体还而葬之,我当自率领诸军击贼(魏军),怎么能以丞相一人之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况且我魏延(前军师)是何等人物,居然还得要为(长史)杨仪所部制约,为其断后!”
因此留费祎一同留下率领部分,并令费祎与自己连名,告知以下诸将。费祎刚开始对魏延道:“当为君抓住杨长史(杨仪)及其手下一干文吏,以散杨长史之军权,必不违背命令。”费祎出门后便骑马奔驰而去,魏延寻思,并为此感到后悔,但欲追之已经不及。
同时魏延亦派人探之杨仪动态,得知杨仪已经依亮成规,诸营帐皆陆续引军而返。魏延大怒,趁著杨仪所部还未进发,先率领自所部南归,并烧毁栈道阻断杨仪南归之路。
之后,魏延、杨仪皆上奏对方叛逆之意,一日间都飞缴致成都。后主以之问侍中董允、留营长史蒋琬,两人都怀疑魏延而保杨仪。
杨仪等人经由山谷通道,日夜并行,亦追迹于魏延之后。魏延先至并占据了南谷口,遣兵逆袭杨仪等人,杨仪等人遂命讨寇将军王平(何平)在前抵御。
王平对魏延及其先行部队骂道:“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部下将士认为曲翘在延,不敢为其卖命、军队溃散。魏延于是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杨仪谴平北将军马岱追斩之,并带回其首级,杨仪起脚踏之:“庸奴!复能作恶不?”遂诛灭魏延三族。起初蒋琬率领宿卫诸营,行数十里,听闻魏延已死,问其原委,乃旋而归返。
《三国志》言:“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其实五丈原之战,只是死了一个诸葛亮。蜀国大军,还是具备和魏国一战之力的。而为了筹备这次北伐,诸葛亮是举了全国兵力筹得10万大军(实际7-9万)
而司马懿那一放随了带了的自身部队5万人,和青徐的调兵,加上长安军区的部队,约莫13万众。
只是诸葛亮用兵向来谨慎,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撤退,而魏延在对阵魏军的时候,一直都是胜多败少。
魏延死后:遗计护蜀汉
244年春(魏延死后十年),曹魏大将军曹爽率十多万步骑攻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当时汉中兵力不满三万,诸将大惊。守将王平决定采取魏延长期在汉中所布署的“重门之计”,护军刘敏也赞同王平之举,遂立即实行。汉军撑到由涪城和自成都出发的费祎之援军,逼使魏军不得不退还。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为蜀汉守着各路的关所、要地。魏延的“重门之计”于其死后仍持续守护着主君刘备所托付的汉中。
如果魏延当时没被杨仪所杀,而接管了军权。那将与司马懿在五丈原进行一场史诗级的对决。若胜,蜀汉能还于旧都长安,若败,那蜀国后期的姜维9伐中原也很难举行。蜀国依然有自保之力,但很难再对魏国进行威胁
清朝皇帝死后,留下的妃子怎么安排?
皇帝去世后,留下的妃子如何安排?
各朝各代都是不一样的,大致有以下情况:殉葬(与皇帝共赴黄泉,最典型就是汉武帝)、出家(为尼姑)、新皇奉养(皇后晋升皇太后、皇妃晋升皇太妃)、新皇宠信(被新皇帝看中,继续为妃,最典型就是武则天)、沦为礼物(王朝灭亡时期最普遍,最典型就是北宋靖康之耻)、贬为百姓宫女(王朝灭亡时期),差不多就是这样。
1、先说殉葬,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充后宫,及弃天下,又皆以后宫女置园陵。”汉武帝,纳了许多的妃子,等到去世时,还拉着这些妃子一起去,由此可见,这些妃子的命运多么悲催。
活人殉葬制度在历史上十分常见, 从殷商时期流行,春秋战国时期十分盛行,秦汉有所收敛,辽元明初时期也非常流行,清朝康熙年间基本杜绝。
明朝朱元璋去世后,50多位妃子陪葬,明朝朱棣30余妃子陪葬。你问妃子们愿意吗?妃子们肯定说不愿意。
2、新皇奉养
一般先皇的皇后、皇贵妃等等,以及皇帝的生母,会被新皇奉为太皇太后,皇太妃。这种结果可以说妃子中最好的结果,厉害的太后垂帘听政可以说十分厉害,这就是妃子们总想当皇后、贵妃的原因。
历朝历代的皇后,皇帝去世的话,基本上都会成为皇太后,最典型就是窦太后,武则天,孝庄。皇帝生母,被封为皇太后,最典型就是慈禧,她是同治的生母,慈安是咸丰的皇后,因此就出现两宫垂帘听政。
还有就是跟儿子一块生活,亲生儿子奉养。汉文帝在成为皇帝之前,是代王,他母亲薄姬就是跟他去封地生活。这种结果,基本上是非常不错的,没有生命之忧,而且还能享受天伦之乐。相对于妃子来说,拼命生一个儿子,是她们一生的愿望,不能成为皇后、贵妃,生个儿子,也是以后的靠山。生一个女儿,也是非常不错的,女儿封为公主,嫁个驸马,以为也有一个依靠。
沦为礼物,贬为宫女平民一般是出现在王朝灭亡时期,最典型就是大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小周后,几度沦为礼物。靖康之耻,实在不堪回首,那么多妃子、公主沦为玩物。
还有就是新皇宠信,出家为尼,最典型就是武则天,唐太宗去世,先去为尼,后来被唐高宗李治封为皇后,然后被儿子睿宗、中宗奉为皇太后,后来取代儿子,成为皇帝。被新皇宠信,一般是长得不错的,靠颜值吃饭。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诸葛亮死后留下的风水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