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丧葬文化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不过那时候的丧葬只是简单的人骨架堆积。到了新时期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使用棺材进行丧葬的方式,殡葬改革后,棺材就演变成了“骨灰盒”,因为作用一致,棺材和骨灰盒应属同理同宗,“棺材”一词,通常都与风水、吉凶等息息相关,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棺材文化仍旧属于未知科学领域。古人采用棺材殡葬不无道理,它与风水连接,打开逝去之人通往极乐世界的通道。
如今的清华、北大土木工程系,首先涉猎的便是“风水学”,美曰“堪舆学”。棺材作为殡葬仪式举足轻重的一环,当然有着非同寻常的各项讲究。下面,我为大家讲讲这一重要历史文化物件:
1.棺材的外形。在仰韶文化里,棺材就已存在,并且绝对不会采用方形,而远在千里之外、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西方世界,棺材外形仍旧不会采用方形。这一惊人的相似让我们不由得思考:棺材为何不能为方形?从象形学上看,方形棺材形似“口”,“人”若置于其中便成“囚”,这一点在风水学上是大忌。
2.我们古人极具智慧,往往把风水学融入到成语中,比如:行将就木、入土为安等。从字面上理解,人最终的去处便是“木”和“土”,即最终归宿应当是木制制作成形,并埋置于土中,才符合阴阳五行和六道轮回之理,就棺材本身而言,属性为阴的木材才能制作棺木,比如梓木、柏木、楠木、椿木、油杉、黄杨等,这些木材本身不易腐烂,加上其自身香气能避免蚊虫鼠蚁叮咬,便成为棺木首选。最好的棺木当属金丝楠木,自身的木料蕴含着强大的风水作用,同时能保证遗骸长期保存。古时候帝王皇家都热衷于选用金丝楠木作为身后棺木材质,据传,使用金丝楠木棺材的家庭,后人一定非富即贵,(经常都有台湾、日本、马来西亚富商不惜重金前往中国寻求金丝楠木棺材)所以古时严禁民间私自私藏、使用,据说和珅之死便是与私藏金丝楠木有关,足见金丝楠木在殡葬棺木中的地位。
3.丁兰尺。好的木工师傅都知道,做阳宅大门定吉凶需要用鲁班尺,制作棺木、神龛时,一定离不开丁兰尺。巧的是,国外棺材展览上的棺木尺寸竟与丁兰尺的吉数不谋而合。至于为何一定要用鲁班尺、丁兰尺作为阴阳两个世界关键器物的吉凶标准,至今仍旧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相信其中定有它的道理。
4.棺材的结构和用漆。说起棺材结构,很多人都惊讶于它不用一颗钉子的神奇,“钉”在风水文化中属于大凶之物,因此棺材结构为榫卯结构,西方棺材亦是如此。在棺材用漆上也很是讲究,一般都选用土漆,有的是一年一次,有的则是两年一次。民间很多人都会提前购置棺材,放在家中以便进行刷漆,通过不断地刷漆来保证棺材性能,达到长久不腐的作用。
5.民间还有句谚语“师傅不做倒地木”。“倒地”指的是已经去世的人,而“木”则是棺材。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棺材的师傅不为死去的人做棺材。人死了,才想起做棺材,这个举动表明这家人缺乏计划,忽视天道人伦,并且“倒地木”对逝者后代的家运十分不利,自然好师傅也就不愿为这种家庭做棺材,所以在殡葬改革之前,很多家人都会在老人50岁之后开始购置棺材,在老人生病期间选在吉时将棺材迎回家,寓意“冲喜”,以此为老人家趋利避害。
我认为,古典文明和丧葬文化都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璀璨的明珠,尘归尘、土归土,正是有了连接生命和死亡的棺材,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天道轮回,虽然棺材文化至今无法用科学角度去解释,但也不能片面地将其定义为封建迷信。棺材作为古人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应该心怀敬畏,而不是简单的打上封建迷信的标签,当然,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