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龙脉的好坏
对龙脉好坏的看法,是审定山脉的长远,辨别山脉的大小兴衰如何。其审辨的方法是“以水源为定,故大干龙则以大江大河夹送,小干龙则以大溪大河夹送,大枝龙则以小溪小涧夹送,小枝龙则惟田源沟洫夹送而已。观水源五行山形长短而枝干大小见矣。”这是对《山经》、《禹贡》中“两山之间必有一水,两水之间必有一山”的地理现象规律总结继承而来。堪舆家认为,龙的贵贱咸基于来龙祖山的远近,龙之有祖,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根,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山脉来得绵远者,发富亦绵远,山脉来得短促者,发福亦短促。现代地质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一个山系的形成,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生长过程。山系越大,山脉越长,形成的时间越长,其地质构造越稳定。宋代廖禹在《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中说:“山系高耸宏大,由其根基盘据,支持于下者厚重也。根脚之大,必是老硬石骨作体,非石不能胜其大。低小之山,必根枝(基)迫窄,土肉居多。”可见宋人已知高山由坚硬岩石所组成,低山多由土质所组成的地质现象。风水的“认宗”奥妙也大概如此吧。当然,古人很喜观取象比类的直观思维方法,“认宗”也许还反映了古人以婉转长远之“来龙”来模拟子孙富贵之长远的思想。
风水家还把山态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为圆、直、曲、锐、方诸象,称为“五星形体”,认为五种山形按五行相生排列而来便是“生龙”。“生龙”也就是指山峦起伏,行止有致,生动美观。五星兼备其实就是对变化丰富的山态的追求。此外,“生气”还包含有“生态”良好的意思。认为“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咏,草木为山之皮毛”,充满生气的峦体应该是:“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青,气方钟而休。”风水家总结归纳出了“台唇帐盖”、“芦鞭王字”、“飞龙入首”、“展翅飞蛾”、“金星宝盖”等种种富贵格局。
风水概念是采用“龙”一词来隐喻地描述山的形态及说明山里神奇的生气向风水穴的流动,以上推论为一位风水先生的“山形反映其中生气特征”的格言所证实。
在有关龙的分析中,《地理正宗》说道:“龙有“支“和“垅”两个不同部分,葬在龙垅不如葬在龙支吉幸利;垅是龙身上(山)的骨头,而支是龙身上的肉。因此,葬在龙骨头(宕石)上不如葬在龙肉(土)里吉利。”这段话意思为人骨能凝聚生气而山骨(岩石)不能,因为生气只能在土中运行,岩石不易将生气传给死者。
骨意为岩石或带石的山。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支”和“垅”的意思,可以这么说,二者的差别就在于支是指从龙的主体上延伸下来的山脉或山丘上的一条连绵不断的脊线,而垅不必是龙的支脉,可以是任何高出周围地形的地方。因此,很明显有土的山或者同时是龙支的山丘是埋葬死者的吉穴。该观点反映了《葬书》’中的一条古老的风水原则,即“重山(寸草不生的石山)为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