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书籍是关于风水的?
中国风水学中经典入门风水书籍有哪些?
风水堪舆,是中国独有的一门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然而古今的风水师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故意加入一些玄理,使得风水学出现鱼龙混杂,难辨真假。故而编者特意推荐一些经典的书籍,读者有兴趣不妨买来学习学习,从这些经典可靠的书籍入门。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易经》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是从古流传下来对此书的一个评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它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且深邃的经典巨著,它包罗万象,其中亦有对未来事态的发展的预测,最早的风水便是从这本书里演变而来。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二:《青囊经》
在风水当中,堪舆是重中之重,比如选择一个好的风水宝地,这便需要用堪舆的手段来寻找,而《青囊经》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权威也是首部理气堪舆的经典巨著,为学习风水必看的经典,后一些古名人也是据此书而创作了许多经典的风水书籍。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三:《撼龙经》
此书亦是属堪舆一脉,乃是风水地形脉络方面的权威圣典,它也被称作是最极至的中国古代测绘学代表,古代许多皇帝找的风水师,选择龙脉时便是依此来挑选。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四:《葬经》
《葬经》是中华古代术数奇书,也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其作者郭璞亦是受后世代风水界的推崇,被尊称为东晋后历代中国风水的鼻祖。《葬经》从阴阳到五行等方面,都开辟了风水历史上的一个先河,也算是万经之首。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地理正宗》
杨筠松等人著作。上卷为搜集整理的阳宅典籍及注解,如《黄帝宅经》、《阳宅十书》等;中卷为阴宅典籍,历代风水宗师存留下来的理论著述及注解;下卷为针对风水的历代檄文,如王充、嵇康、胡翰等人的辩论与对答。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地理五诀》
《地理五诀》一书著于清乾隆丙午年间,著作者为赵玉材先生,字九峰;,当年编写《地理五诀》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风水学中“泥沙俱下,龙鱼混杂”的局面,希望言简意赅,言语显近,地理风水学者一读能懂,达到通俗易懂的目地。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发微论》
《发微论》·一卷〔通行本〕 宋蔡元定撰,从辩证的角度讲解了风水的理论精髓,只有一定风水基础的人才能感觉到内容全面,思想深邃,于事无所不究,义理洞见田原,奥义精妙,融会贯通。此书可称的上是风水理论的“心经”。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唐代杨筠松·著 。共六章:认太极、分两仪、求四象、倍八卦、倒杖十二法、二十四砂葬法。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玉尺经》
作元刘秉忠撰,明代刘基作注解。为风水实践的玉尺经“三赋”——《造微赋》、《逐吉赋》、《天机赋》是选择、衡量风水好坏的标准。所以《玉尺经》“三赋”的内容是精微至妙的正统风水文化。
经典风水学书籍推荐之一:《催官》
《催官篇》·二卷〔通行本〕 是书分龙、穴、砂、水四篇,各为之歌。龙以二十四山分阴阳,以震、庚、亥为三吉,巽、辛、艮、丙、兑、丁为六秀,而著其变换受穴吉凶之应。
结语:
古语有云:顺应天时,巧借地利,促进人和。建立天理人的和谐系统,就是风水的本质。古往今来。风水学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就是很多人不得要领,今次编者推荐了一些相关书籍,希望风水学爱好者们能够自己找到风水的入门方法,很好的传承下去。
红楼梦里红线断,双玉隔阴阳,怎么接上句?
上句:西厢记中西街情,丹凤迎新春。试对!
有没有好看的类似与阴阳风水的小说吗?
《天门鬼道》,讲的是民国37年,解放军突然放弃战略要地,神秘消失半个月后又再次攻克。同时,解放军总部也马不停蹄地移驻无名之地。可以看看,还不错。
刘伯温为什么只被封伯?
中国民间留传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说起这个刘伯温,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此人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却只封刘伯温为诚意伯,足足差了两个等级。李善长的年俸为4000石,而刘伯温年俸只有240 石,相差十分悬殊。
为什么李善长能封韩国公,而神机妙算,战功赫赫的刘伯温只是一个小小的诚意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他不是淮西集团成员。明朝有两大集团,一个是淮西集团,还一个是浙东集团。其实这两个集团根本不是同个级别的,淮西集团实力上远胜浙东集团。明太祖朱元璋本人也是淮西集团的。他第一次离开濠州郭子兴,准备单干的时候,只带走了身边的二十四个人。这二十四人分别为徐达、汤和、 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 、费聚 、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周德兴。这些人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被称为淮西二十四将。李善长也是淮西人,自然是淮西集团的成员,而且还是个首领。朱元璋是一个同乡观念很重的人,这帮老乡从一开始就跟着他南征北战,抛头颅洒热血,你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能不厚厚封赏了这些人吗?我们知道徐达是公爵,其他人也基本上都是侯爵。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首领,虽然是个文官,这些年没有南征北战,但是在幕后确实做了不少工作,而且从不抢风头,让朱元璋很放心的,所以封了李善长为韩国公。
第二,刘伯温资格不如李善长。其实公爵和侯爵除了一个李善长,其他都是出生入死的武将,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跟文官没有什么关系。朱元璋刚起义的时候,率军攻打滁州,李善长就自动来投,当时朱元璋手下并没有其他谋士。后来刘伯温在朱元璋打浙江的时候,和宋濂等人主动去南京投靠朱元璋的,那个时候朱元璋手下已经有很多谋士了。从时间上来看,刘伯温晚了许多。若是给刘伯温封公爵,淮西集团那些出生入死的老资格肯定不肯。可以这样说,朱老板刚刚自主创业的时候,你若是个人才,主动投靠的话,朱老板自然会分一些股份给你。可是朱元璋的企业已经上了规模,各地人才奋勇而至,你再主动投靠的话,朱元璋也不愿意分股份了,最多高薪聘请。
第三,朱元璋不喜欢别人比自己聪明。朱元璋是个军事天才,刘伯温也是,而且很有可能还略胜朱元璋一筹。无论是先打陈友谅再打张士诚的战略部署上,还是在龙湾战役上,两人都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更可怕的是,在安丰被围,朱元璋接到小明王的求救信,准备率军救援的时候,刘伯温力劝朱元璋不能救援。因为一旦救援,那么张士诚必然会趁虚而入,到时候腹背受敌,十分被动。可是,朱元璋没有听从刘伯温的劝住,执意出兵安丰,后面局势的变化可以说是跟刘伯温预料的一模一样。
如果你是皇帝的话,身边有个大臣能力高过你,试问你能安心入眠吗?难道真的不担心有一天这人不把聪明才智用在治国安邦上,而是用在阴谋政变上吗?再说了刘伯温劝阻朱元璋不要出兵安丰的一个理由就是让他借张士诚的手,除掉小明王。你说朱元璋夜晚想起此事的话,还会睡的着吗?
总而言之,刘伯温虽然功劳甚大,但是由于他太过聪明,不是淮西集团,资格也不如李善长等原因,最后只能封个伯爵。
刘伯温斩龙脉,为何放过了长白山?
刘伯温自诩:“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但是千算万算,最终还是没能保住大明江山,却被满清夺了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说朱元璋在灭了元朝统一江山之后,国家也逐步稳定,有一天在宫中散步,突然从天上飞过来三支箭,幸好朱元璋身手敏捷,躲了过去,但是这件事却让朱元璋龙颜大怒,他问朝中大臣这三支箭从何而来?但是都无人知晓。
这时朱元璋想起了刘伯温,先生既然知前后五百年,于是就去询问刘伯温。
原来刘伯温早就知道这三支箭是从哪里来的,据说是之前有个叫李靖王的人被发配到西边,虽说在西边待的好好的,山清水秀,可是李靖王就是想回京城。
一日李靖王的父亲去世,有个道士来到李靖王家中,说:“你等到父亲死后的第一百天,向东边射三支箭,然后就可以带兵返回京城了,”没想到李靖王在第99天的时候就等不及了,结果这三支箭都没有射到朱元璋,一支射在了皇宫的柱子上,一箭射进了金銮殿的墙壁中,一箭射到了皇上洗脸的金盆里。
接着刘伯温又说:“臣昨夜夜观星象,发现北斗七星的附近有一颗星星闪耀夺目,特别光亮,又听闻陛下差点命丧毒箭,看样子北方有真龙天子啊!”
朱元璋一听不高兴了,自己还是刚刚打下的江山,怎么可能就轻易让人夺去!
思前想后,朱元璋决定让刘伯温去处理这件事,让他去北方寻找龙脉,心想,既然是北方有真龙天子,那我就将龙脉斩断,没了龙脉,还谈什么真龙。
(挖龙脉)
刘伯温也确实替朱元璋埋头苦干,发现西北有座山峰像极了龙头,整体山势蜿蜒,真的和龙是一样的形状,于是刘伯温让人日以夜继的挖山斩脉,也就是将龙的脉气给断了,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刘伯温终于将此地龙脉挖出,他将这个巨大的树根挥剑斩断,刹那间树根里的鲜血一直往外流,据说是通往黄河的流向。
之后禀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很是高兴,正想让刘伯温回来,可是心想,中国龙国一直都很多,要是不能讲龙脉全部斩断,怕是不妙。
于是朱元璋让刘伯温继续寻找龙脉,刘伯温在寻找之后,将所寻龙脉一一斩断,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是忘了一支龙脉。
这支龙脉就是位于长白山的龙脉,可能是因为长白山太大,刘伯温没有看清长白山的形态,最后这里成了满清兴起的地方,而满清又覆灭了明朝,而清朝皇帝知道长白山是自己的龙脉,因此历代皇帝都会派重兵看守这片区域,还下令封锁长白山的进口和出口,不让其他人靠近这里。
(长白山龙脉)
所以说并不是刘伯温不斩长白山龙脉,而是没有发现。
当然后世文人替刘伯温反驳,说刘伯温知前后500年,怎么可能不知道,是因为刘伯温知道自己的后世子孙有人在这个“真龙天子”手下工作,为了保全自己后代,只能放过长白山这条龙脉了。
【羽评郡主,欢迎关注、评论、点赞】
刘伯温是怎样死去的?
刘伯温的死看似离奇,实际上是一种必然。朱元璋以胡惟庸作为枪手,自己身居幕后,除去了一批元老重臣,最后连胡惟庸自己也被杀,株连广泛,几万人被处死。
作为作为最重要的谋臣,朱元璋本来是信任刘伯温的。但是,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就开始猜忌这些人。胡惟庸懂得朱元璋的心思,在刘伯温想要激流勇退,请求回家养老之时,胡惟庸捏造莫须有罪名,使得刘伯温被剥夺了俸禄。刘伯温何等样人,明白刘伯温不过是狂吠的狗,而主人是朱元璋。本来就已经有病了,还是赶紧回到京城请罪,没有皇帝的话不敢离开。可悲的是,即便如此,在别人眼里他仍是木棍上的刺。胡惟庸假惺惺的带着御医,来给刘伯温看病。
御医开了一通药,胡惟庸看着刘伯温吃了,就满意的走了。从此,刘伯温的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每天疼痛难忍,好像是肚子里吃了石头一样。过了几天,见到了皇帝朱元璋,就间接说了这一情况。朱元璋脸上笑嘻嘻,安慰他好好养病。刘伯温彻底明白了,胡惟庸就派人把他送回老家。刘伯温也不再找医生吃药看病,给儿子们交代后事,不久就病死在家里,一代谋臣驾鹤西去。
可以看出,刘伯温之死,明面上是胡惟庸挟私报复,毒杀之嫌,实际上就有朱元璋授意的影子。总之,伴君如伴虎,喜怒无常,像刘伯温这样的人,谨小慎微,明白局势,都难逃劫难,可以作为我们后世做人的警示。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刘伯温留下的天书到底是什么?
刘伯温临终前,把一本“天书”交给儿子刘琏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儿都不要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言罢长叹一声,泪流满面,一代智者,溘然长逝。
“刘基”这个名字有点儿生僻,但一提刘伯温几乎妇孺皆知。在老百姓眼里,刘伯温是继姜子牙、诸葛亮以后的另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神机妙算,无所不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历史上的刘伯温也确实不凡,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南京,刘伯温当即对时局做出分析,为朱元璋制定了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战略,奠定了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基础。朱元璋评价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朱元璋认为刘伯温和张良不相上下,可见刘伯温一定是帮朱元璋出了不少计策谋划 。
对于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刘伯温到底会不会神机妙算?可以肯定的回答,会!虽然不像传说中那么神奇,但刘伯温确实熟知天文和五行八卦等术数学问。比如,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指出当时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明史》中还有多次刘伯温为朱元璋指出某地有王气,某星异动,应如何应对等等。可以看出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
刘伯温是个什么样的人?
每天了解一个人——刘伯温 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这是比较全的资料
刘基,浙江省温州市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后来,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过目不忘
刘基对于书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曾经在元朝大都的一家书店中翻阅一本天文书,翻过一遍后竟然立即能背出来,书店的主人便要将书送给他,他却说:“书已经在我的胸中了,要书何用?”
十四岁时刘基入府学读书。他从师学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有许多人读了很长时间也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三年以后,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助明开国
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朱元璋意犹未决,刘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见地,遂召入内室与之决策,刘基以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刘基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正是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不徇私情
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临终遗嘱
洪武八年,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儿子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胡惟庸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刘伯温为什么要挖诸葛亮的墓?
没有什么正史记录这个梗。诸葛亮的墓在陕西汉中定军山下,刘伯温又是哪一年哪一天去的呢?古代对于挖坟是重罪,见到尸体的要判死刑。诸葛武侯到了明初早就被神话了,他的墓又是谁敢轻易去挖的?这么大的事情,难道不需要朱元璋批准吗?
有趣的是这种坊间段子,却越传越真实。各种信誓旦旦的解读,把每个细节都写的那么清楚,似乎作者当时在现场或者看了纪录片。
刘伯温也是后来被半仙化的一个人,在明初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并不是等同于诸葛亮。后来的政治需要,又追封再歌颂,配合各种文艺作品的演义,刘伯温也变神仙了。一本《烧饼歌》似乎预测了千年的未来。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都是民间故事了。
刘伯温临终遗言,有何玄机?
在古代谋臣中,刘伯温名气极隆,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治军打仗、治国理政都是拿手好戏,朱元璋多次称之为:“吾之子房也。”
却说朱元璋登基后,大封功臣,刘伯温固辞不受,仅受封诚意伯。树欲静而风不止,当时朝廷暗流涌动,皇帝猜疑,大臣多陷入党派之争!刘伯温深知其中危险,小心行事。
洪武八年三月,刘伯温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留下遗言,他将平生所学《天文书》交给刘琏,嘱咐他“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令长子赶紧呈报皇帝,刘家后人不能学,不能看,免得受到朝廷猜忌。此外别无多话。刘琏除了有文行,别无长处,且性格过于柔弱。在刘伯温看来,刘琏可以长子身份袭爵,衣食无忧,守成而已。
按照后人推测分析,刘伯温遗嘱虽没有直言,其实并不希望长子入官场,只是不便直言而已!
可以说,当时朝堂之上局势微妙,刘伯温本身已受皇帝猜疑,尽管是遗言,也不得不谨而慎之,倘若明确告诫长子不入官场,避免卷入各种官场漩涡中去,一旦传入皇帝耳中,乃不忠行为,有违君臣之道,生怕留下祸端。
对于次子刘璟,刘伯温更加不放心了。
历史记载,刘璟弱冠通诸经兵,性刚直,喜谈兵,这一点很随刘伯温。关键一点,刘璟跟皇家走得很近。刘伯温归老于乡后,朱元璋“每岁召璟……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朱元璋特别喜欢刘璟,在刘伯温看来,刘璟迟早是要在官场上混的。为此,他则特意叮嘱次子:
“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连络。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
刘伯温是个慷慨有大节之人,凡事不耐繁剧,说话注重骨架,不谈细节。他这话,从大处上讲,说的是如何治国、理政;从细微处,则说的是如何修身、处事。首要叮嘱若要从政,要学会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可谓用心良苦。
可刘伯温万万没想到,两个儿子都未曾领悟他话中的神医,最终双双惨死。
刘伯温死后,由于胡惟庸从中作梗,刘琏不但没能袭爵,反落了官司,这恐怕是刘伯温没想到的。后被朱元璋赦免。如果这样一直下去,也许好了。然而,刘琏终究进了官场,洪武十年任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后放了外差,出任江西参政。最终,刘琏“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以跳井自杀结束了一生。这大概也是性格使然。
再说次子刘璟。刘伯温死后,刘璟漂在京师,和各年龄相仿的皇子均有,却无官职在身。刘璟棋艺高超,曾跟燕王朱棣较量过,把朱棣杀得丢盔卸甲。朱棣说,你不能让让我?刘璟把脸一沉回答,“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朱棣个性强悍,哪受过这等窝囊气,于是“默然”,不欢而散。
洪武十四年,浙东山贼叶丁香作乱,唐胜宗带兵前去镇压,命刘璟随行,平叛行动“决策于璟”。朱元璋很高兴,夸赞刘璟“真伯温儿”。后被擢升为谷王左长史,随朱橞前往河北宣化一代。
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刘璟“献十六策”,但没被建文帝采纳。后来,刘璟成为草包将军李景隆的帐下参事,跟朱棣对杀。李景隆兵败后,刘璟回到浙江青田老家。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称帝后,“召璟,称疾不至。逮入京,犹称殿下”。因对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刘璟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
由此可见,终究官二代出身,未读懂刘伯温遗嘱的深意,终引来杀身之祸。
精彩看点:古代神童知多少,有何成就?其中一个竟被灌醉,埋入雪堆冻死
下面我们看看古代出现过的神童。
第一位:甘罗
甘罗出身官宦世家,秦国大臣甘茂之孙。幼时聪慧过人,后拜入吕不韦门下,12岁时出使赵国,使计赚得十几座城池,因功被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乃少年政治家。其后事迹史籍无载。
第二位:曹冲(196年-208年)
曹冲乃三国时曹操和环夫人之子,“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可惜未到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第三位: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王勃出身儒学世家,唐代绛州龙门人,初唐四杰之首。自幼聪敏好学,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6岁。
第四位:骆宾王(约638年—684年)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武则天光宅元年,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第五位:解缙(1369年-1415年)
解缙出身书香门第之家,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以十九岁之龄中进士。受明太祖、明成祖重用,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后被疑为太子 (朱高炽)党,囚于锦衣卫狱中。因锦衣卫史纪纲为二皇子党,载缙被灌醉后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
第六位:严嵩(1480年-1567)
严嵩出生于寒士家庭,五岁启蒙,九岁入县学,一试即过,善于作对。当时地方父母官口占一联:“关山千里,乡心一夜,雨丝丝。”他随口应对:“帝阙九重,圣寿万年,天荡荡。”25岁考中进士,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拜相入阁。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被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首,后罢职抄家,削籍为民,家产被抄,87岁寄食于墓舍,贫病交加而死。
第七位:夏完淳(1631年-1647年)
明朝名士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自幼聪明,"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父殉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17岁。以殉国前消遣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
第八位:纪晓岚(1724.年-1805年)
纪晓岚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4岁启蒙,7岁过童子试。11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21岁中秀才,24岁中顺天府解元。接着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31岁中进士,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82岁时病逝。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刘伯温风水阴阳断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