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陵,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陵墓。这是一座规模很多的帝王陵,始建于乾隆八年,于乾隆十七年完工,前后耗银170多万两。图为大量游客参观裕陵地宫。乾隆陵墓:弘历亲自挑选的风水宝地,同穴陪葬有五个女人!
清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清裕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它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从图片上看清裕陵四周都是青山环绕着,气势非凡,一看就是块风水宝地,所以被乾隆选为自己的陵墓地址。乾隆陵墓:弘历亲自挑选的风水宝地,同穴陪葬有五个女人!
图为乾隆裕陵的神道。裕陵的规模虽比孝陵稍小,但总体建筑、布局和孝陵、景陵一样,而建筑工艺、雕刻工艺却居清陵之冠。
乾隆皇帝身边还有五个棺木,她们都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其中有富察皇后,继后(以皇贵妃之礼下葬)淑嘉皇贵妃,慧贵妃和令妃。可疑的是其他五个人的尸骨已经腐烂了,可是令妃的尸骨却保存完好,面目栩栩如生。这不经让人怀疑她是否正为常死亡。乾隆陵墓:弘历亲自挑选的风水宝地,同穴陪葬有五个女人!
可惜的是,在1928年的时候,军阀孙殿英带着大批将领来到此地,把里面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最后裕陵里只剩下了乾隆的破旧棺椁。乾隆陵墓:弘历亲自挑选的风水宝地,同穴陪葬有五个女人!
孙殿英是如何盗掘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陵墓?
感谢头条家的史先生邀请@头条家的史先生 简单的说这个过程就是实地“考察”,带人包围,托名军事演习,连挖带炸,最后抢财宝。我们就来聊一聊东陵大盗盗东陵。
孙殿英其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主角孙殿英。孙殿英,河南人,出身贫寒,一身胆气和也算有一颗“侠心”。这其实也是孙殿英父亲影响,孙殿英父亲也是一位豪爽侠气之人。为了乡里人,孙殿英父亲与当时八旗子弟发生争执被逮捕入狱,后来被打死狱中。孙殿英盗墓,除了垂涎财宝或许也有那么点是为父亲报仇。
孙殿英在河南游侠生活也是迫于生计,在游侠中孙殿英做起了贩卖生意,加上他很会来事儿,当时地痞流氓,军警他都混了个脸熟,有的关系还很好。清末民初军阀林立,孙殿英开始入伍,并很快成为连长。有了一定势力后他占山为王,过期了土匪头子的生活。
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孙殿英借机会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孙殿英实力慢慢强大,,他的部队也被奉系大军阀张宗昌收编,屡立战功后,他的部队不断扩充,孙殿英升为军长。奉系军阀被蒋介石冯玉祥联合打败后,孙殿英被策反投蒋。投蒋以后,孙殿英就盗了清东陵,全国哗然。孙殿英抗日战争期间,也曾经奋勇抗战,曾在热河独抗日寇七天。后来他被日寇俘虏后,投靠了日寇。解放战争期间,孙殿英又跟随蒋,但是在战斗中被解放军俘虏,在战犯劳改营中去世。
清东陵其陵
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主角清东陵。清东陵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建筑群,从顺治孝陵到慈禧陵墓,历经247年,埋着5个皇帝加上皇后妃嫔阿哥共计161。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占地面积广大达80平方公里,建筑雄伟恢宏。
孙殿英盗墓
孙殿英奉蒋介石命令剿灭奉系马福田。由于军费紧张,加上孙殿英每次路过富丽堂皇的清东陵都不由心中一动,再加上属下中不断有人和他汇报,清东陵守墓人守墓自盗,财宝有多少多少。孙殿英最终心一横,以军事演戏为由,对清东陵禁严,盗取了乾隆的裕陵和慈溪陵墓。陵墓被盗后,全国震惊,满清遗老贵族纷纷上书蒋介石要求枪决孙殿英。孙殿英将盗取的龙泉剑送给蒋介石,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事情得以平息。
文/红雨说历史
乾隆的生母是谁?
乾隆生母是熹妃,生父是雍正,这基本没有疑义。
满文档案和清代史料笔记《永宪录》中都有记载,遵圣母太后懿旨,封年氏为贵妃,李氏为齐妃,钱氏为熹妃。但是《世宗宪皇帝实录》中记载,钱氏变成了钮祜禄氏,其他都没变。熹妃只有一个,可见乾隆生母是熹妃没有问题,问题是熹妃是姓钱还是姓钮祜禄。
一个人的姓氏这种最简单最明显的东西,在严肃的史料记载中,记错的可能很小,而有意修改则可能性较大。正史记载,乾隆生母钮祜禄氏,满族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这个记载应该是修改过的历史。
熹妃姓钱要比姓钮祜禄合理得多。清朝是旗人的天下,为了抬高身份,汉人改满姓的有,满人改汉姓的无。所以我们判断,乾隆生母本姓钱,后改姓钮祜禄。
乾隆母亲改姓仅仅是为抬高身份吗?康雍乾三代,汉人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但都被扑灭了。没能力实现反清复明大业的汉人,无奈之下,寄希望于汉人当皇帝,这样清朝就是汉人的朝代了。
康熙的母亲是汉人,康熙有百分之五十汉人血统,雍正母亲是满人,雍正有百分之二十五汉人血统,乾隆的母亲如果是汉人,乾隆就有百分之六十二点五的汉人血统。乾隆有一半以上汉人血统,那就是汉人了。大清朝就是汉人的天下了。乾隆不能迎合汉人的说法,为政治需要,所以他要为母亲改姓。
乾隆的母亲姓钱,必然与钱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乾隆六下江南,前四次都是奉母之命。乾隆的母亲要求儿子赔自己下江南,一定另有事情,没事,一个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日理万机的皇帝儿子赔自己游玩,那可太过分了,这不合常理。其实,乾隆的母亲下江南是为了探亲,乾隆的母亲娘家在浙江嘉兴,她要到嘉兴看望母亲。乾隆赔母亲看望姥姥,这样解释才比较合情合理。
以上解释还有一个证据: 浙江嘉兴人钱陈群,在朝中为官,效力过康雍乾三代,官致刑部尚书,与乾隆关系很近,乾隆前两次下江南他都是陪同,第三次下江南他已经退休,在家养老,他走几百里到常州迎接圣驾。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住钱家。钱陈群死后,他儿子钱汝城接替他陪同乾隆。
乾隆曾向钱陈群索要其母陈书的画《夜纺授经图》,乾隆为钱家题词“清芬世家”,意思是钱家要世世代代守住清廉美德。如果不是有特殊关系,谁家能有这样的待遇。
研究者认为,钱陈群就是熹妃钱氏的哥哥,乾隆皇帝的舅舅,陈书就是乾隆的外婆。这种说法解释起来合情合理,没有明显硬伤。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留言转发关注!
汉武帝的陵墓叫什么?
汉武帝的陵墓叫茂陵。它位于陕西咸阳兴平市。它是汉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修建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几乎是汉武帝在位的全部时间。它从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39年开工建造,直到后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7年才建成,历时53年。
茂陵的陪葬品也是最丰富的,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汉武帝生前武功赫赫,身边文臣猛将如云,死后也要这些人的陪伴。所以,茂陵周边还有很多陪葬墓,如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石单等。
茂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八月列入申遗项目。
中国古代帝王陵有很多,比较有名的如:茂陵、灞陵、乾陵,昭陵、定陵等等,很多容易弄混,很不好记。在记忆的时候如果把相关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记,就不容易混了。
李贺有首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后一句被借用,成为名句。这首诗的第一句就写了“茂陵刘郎秋风客”,这里的“刘郎”,指的就是汉武帝刘彻。“秋风客”三字,我见到网上有人解释为“象秋风一样的过客”,这显然是不对的。“秋风客”是因为刘彻写过《秋风辞》,古人有女子怀春,男子悲秋之说。《秋风辞》也是一首男子悲秋,感慨人生易老,功业难成之意的诗: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假如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与汉武帝的《秋风辞》,对于茂陵就不会弄混了。
如何评价乾隆的好与坏?
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乾隆。
很多人都尊称我一声“满遗”,主要原因是我对清朝的一些皇帝持肯定的态度,也经常发文揭明朝的短,我写文也比较任性,尖酸刻薄。也难怪会招到很多人的反感。
乾隆这个人,在目前很多人心中评价不高,究其真正的原因,其实就因为他是个满族人。如果他是汉族,那无疑是千古一帝的楷模,早就被吹到天上去了。
我们这个民族里,有些人比较爱面子,见不得别人家比自家强,总要千方百计地贬低。好像是自尊心强吧,根源上还是缺乏自信心,颇有些南高丽的泡菜风格。
讨论历史,讲究的是证据,但有些人不是这样,他们和南高丽人一个德性,主要靠一张大嘴胡诌和渲染,在他们的认知中,整个宇宙都是南高丽(或者明朝)的。所以,使我这个所谓的“满遗”经常还经常负责一些原本属于家长的义务,对他们进行教育。
说起乾隆来,就必须要提到清朝。清朝是个很优秀的朝代,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努尔哈赤开始,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直到本文的主角――乾隆,连续六代君王,所拥有的领土都是处于扩张状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到了乾隆时期,清朝所拥有的领土达到了极盛,而且都是有效控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乾隆皇帝有他自己鲜明的特点,今天就不妨对乾隆主要的一些标签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闭关锁国
这是网文中经常拿来批判乾隆的一条重要罪状。包括在本问答中,有很多人依然以此来攻击乾隆。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是“闭关锁国”?
我就搞不明白,乾隆“闭关锁国”是哪位大师下的定义,依据又是什么?
有人认为,乾隆时期,关闭了口岸,断绝了对外交流和贸易,导致国民思想封闭,国力衰弱。
是这样的吗?
万历二十二年,是整个明朝海外贸易税饷收入最高的年份,共29000余两,按当时的税率为一两征税二分推算,这一年明朝的海外贸易总额大约是100万两。而乾隆十年四港贸易总值达到36571777两,比明代的最高年份增加了35.5倍。仅广州一地,贸易额就是明朝全部贸易最高额的十余倍。
还有这样的“闭关锁国”吗?
也有一些举出这样的证据,乾隆曾经下旨关闭了四个海关,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口岸贸易,这就是“闭关锁国”。
好吧,咱们就把乾隆这份圣旨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大家仔细看看,乾隆什么时候说过,要关闭其它口岸了?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在此之前,欧美的商船都是在广州海关与清朝进行贸易,但后来他们发现浙江海关的税率较低,而且手续简便,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离中国商品的原产地更近,贸易成本下降很多,于是,他们就开始转向浙江,这就给清朝海关的管理造成了很大麻烦(这与清朝海关制度有关系)。
清朝是这样搞的,国内商人不直接对外贸易,而是通过“洋商”(其实是中国人)与外国商人进行交易,而这些所谓“洋商”实际上都是清朝政府的,办事机构就在广州。
欧洲商人跑到浙江了,这就造成管理上的麻烦,为了防止这些外商直接与中国的民间商人进行贸易,还有些其它制度上的原因,乾隆就下令让这些西欧商人只许在广州进行贸易。
还有个原因:那时候的这些西欧商人实际上乘的船大多都是武装商船,而在广州,清朝是有专门负责管理他们的军队的,而其它海关则没有这个便利条件。
那么,清朝的其它口岸关闭了没有?
根本没有,仍然在正常运行。
乾隆五十三年,闽海关征税一年期满,征收盈余,比较上两届短少银53720两。经户部议覆,奏请管关各员按经征月日,照数赔补。而皇帝认为,这一年因台湾用兵影响了税收,因此著令加恩宽免。 如果闽海关停了,又哪来的赢余?
嘉庆四年,清廷整顿关税,谕令废止“三年比较之例”,而采取“嬴余”固定办法。 这一年,钦定:
嘉庆九年,浙江海关的嬴余额数,调整为“四万四千两”, “其余各关,仍照嘉庆四年嬴余定额征收。”
如果江、浙、闽三处外贸海关已经关闭,这些嬴余又是从哪里来呢?上面这个表格是乾隆22年至道光年间的海关税收,除了广州海关外,闽、浙、江三处依然正常运行,收入也并没有减少。
谁来解释一下,都“闭关锁国”了,这些关税又是收的谁的?
所以说,所谓的“闭关锁国”根本就是胡扯淡的事。
二、耗尽国库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乾隆生活奢侈,穷兵黩武,花销巨大,把雍正留下的资财全都挥霍得干干净净,导致后续的接班人国库空虚,国力一落千丈,大清王朝从此就走向了衰败。所以,乾隆是个大罪人。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咱们来看看乾隆朝历年库部银库库存数:也就是说,当嘉庆接过乾隆的龙椅的时候,乾隆交到他手上的银子有69391990两,将近七千万两。
对了,后来还有个跌倒的和珅。
乾隆二十年之前,库部仅存银3000余万两,那是由于乾隆十三年发生了第一次金川之役,军需耗费巨大。
自乾隆二十年起,逞逐步上升态势,但又发生了平准二役和回疆之役,这导致府库存银又有下降。
乾隆二十九年后,库存加速增长,乾隆皇帝三十七年时高达7800余万两。
二次金川之役爆发,存银再次有所下降。
乾隆四十二年时,达到8182万两的最高峰。
乾隆在余下十几年中,库府存银有所下降,但仍然始终维持在7000万两以上。
乾隆继承了乃祖康熙蠲免钱粮的政策。 康熙一朝,各种项目的大小蠲免达500多次,蠲免总额超过一亿数千万两。
乾隆朝的蠲免规模比康熙更大,范围更广。乾隆六十年间,共计普免全国钱粮四次,漕粮三次,还普免过官田租和各省的积欠。其他各种项目的蠲免和豁除旧欠数不胜数,有些甚至成为定例。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依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现在还被某些人骂为“败家子”,良心何在?
三、《四库全书》
这是乾隆最受到攻击的一项罪状,一说起来,某些人就恨得咬牙切齿,浑身颤抖。
至于嘛,上学的时候,站在讲台上被要求背诵中华经典的时候,你忘记你自己是个什么德性?老师把古老的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寄托在你的身上,你记住了几段?
今年你义愤填膺了,你装什么大瓣蒜?
《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尽管都有政治目的,都是面子工程,但对于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都是有益的。
《永乐大典》是类书,就相当于百科全书,是按类汇编,就是把搜集到的所有书中的内容拆散,重新按类或主题进行编排,以方便查阅。
《永乐大典》是按照韵目进行排检的,编纂目的主要是寻查典故,类似于现在的资料汇编。将古籍中的原文,按照其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摘录、重新编排,所摘录的原文都是片段辑取,不注释,不修改。
这个好处是什么呢?就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籍的部分原文,方便检索和引用。
也就是说,在《永乐大典》,并没有原书完整的内容,都被割碎打散了。
比如说,某个古籍关于天文方面的内容被记载在“天”字目下,而同书中那些关于地理的内容则记载在“地”字下。
所以,你要查某个类型的内容,这很方便。但你要想看看原书是什么样子的,那就费劲了。
《四库全书》是从书。就是按照原书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编纂,分别收入经、史、子、集四库,编纂成大型的丛书。
就是说,《四库全书》是一本一本的原书,《永乐大典》是一段一段的原文。
还有一点不同,《永乐大典》搞了两套半,原本失踪,嘉靖搞了一套副本,现今四处流散。《四库全书》共搞了八套,迭经战乱,现存三套半。
为啥《永乐大典》搞的少,而《四库全书》搞的多呢?因为《永乐大典》是供皇帝看的,《四库全书》是给天下读书人看的。
不信查查史书,读过《永乐大典》的有几个人?总想着自家的江山万万年,宝贝私藏不肯分享,结果到后来,谁也看不着了。
即然大家知道,《永乐大典》是给自己看的,《四库全书》是给大家看的,那么,里面的内容如何处理,当然就不同了。这是皇权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本能。
《四库全书》中的许多内容是经过改动的,并不完全尊重原文。
有人认为乾隆皇帝曾经下令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删改,甚至还将一部分书完全毁掉,共有3000多种书被毁,几乎与《四库全书》收录总数相当,给人一种“收一半,毁一半”的错觉。
事实上是怎么回事呢?那些被毁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出自于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时期,很多书的主题思想上是与清王朝背逆的,这当然不能被当权者允许。收入《四库全书》的3500种书籍都是历朝历代的精华,总体质量是很高的,绝非禁毁书籍所能相比。
而且 《四库全书》本身还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录出了很多种已经失传的文献。
比如下图,《永乐大典》中的一页,收录了关于“湖”的内容,先是一首诗,抄录自宋代《黄氏日抄》中的《湖山一览》,还有《家则堂先生瀛洲集》的一篇文章。
而《黄氏日抄》和《家则堂先生瀛州集》中的其他文章,就有可能放在了《永乐大典》的其他部分里了。 《家则堂先生瀛洲集》是南宋词人家铉翁的作品,后来失传了。而《四库全书》把《永乐大典》把家铉翁的这篇文章收集起来,放入“复原”的《家则堂先生瀛洲集》,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这就是贡献。《四库全书》是功远远大于过的。
所以别装的咋咋呼呼,说什么《四库全书》都是假的,一个字都不能信,你不看。不是瞧不起你,你倒是想看呢?
本文中上面就有《永乐大典》的图片,把手按在你的良心上说话,你刚才看来没有?
谁也别装。真把自己当个文化人了。
乾隆修了南三馆,《四库全书》“广布流传,以光文治”,这就给了天下买不起珍贵藏书的那些穷苦读书人一睹珍藏的机会,而《永乐大典》呢,深锁皇宫大内,但数百年来,除了明孝宗和明世宗以外,几乎没有谁能有所学益。
当然,改书删书的行为我也反对,自秦皇焚书坑儒,汉武罢黜百家以来,遭到劫难的古籍多了去了。即然咱们现在读的《论语》、《易经》和《道德经》等也未必就是原本。
四、文字狱
因言获罪,古而有之。每当文化向权利中心靠拢的时候,“文字狱”就出现了。
难道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就喜欢搞“文字狱”吗?当时不是,只是他们需要“文字狱”。
《汉书》中记载,司马迁有个外孙,名字叫杨恽,写了个《报孙会宗书》。“宣帝见而恶之”,判他大逆不道,处腰斩。
曹魏时候,名士嵇康因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司马昭“闻而恶之”,杀掉了嵇康。
北魏年间的“国史之狱”,大臣崔浩主持编纂国史,其中有拓跋氏祖先的不堪往事,被族诛。崔家的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等也被连累族诛。
宋朝时候的苏轼也曾经因诗文而差点倒了大霉。宋朝不杀士大夫,但若出于政治目的,也照样能要了你的命。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按正常思维,最应该搞文字狱的元朝居然特别宽容,完全不把这当回事。究其原因,也许是那时候的读书人很难进入高层统治阶层,人家就没把那张嘴当回事。
明朝时候,那是肯定要搞的。
明朝才子祝允明写的《野记》中曾经记载:洪武十八年,颁布《大诰三编·苏州人材第十三》:
这么一来,很多读书人就不敢当官了,所以明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明初文人多不仕” 。
除了杀人,还删书。比如说儒家经典《孟子》,有很多思想上不符合朱元璋的意愿,就被从书中删除了:
而“文字狱”到了清朝,尤其是在乾隆时期达到极盛。
乾隆时期,文字狱共有一百三十余起,其中有四十七起都被满门抄斩。
乾隆十六年,文字狱开启于“伪孙嘉淦奏稿”案。 《清史纪史本末》中记载:
孙嘉淦居然被吓死了。
乾隆借着这个由头乘机铲除鄂尔泰党羽,以《坚磨生诗抄》一书斩掉了胡忠藻的脑袋,又借一首《塞上吟》逼得鄂昌自杀,这就将鄂尔泰的势力击垮。
上面有意图,下面就发扬。以至于官员们牵强附会、捕风捉影,文人们又互相攻讦,吹毛求疵,文字狱就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酿成了许多冤案。
当然,有些也是自己凑上来撮死,比如蔡显的“夺朱非正色,异种尽称王”,徐述夔的“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这就放在任何时候,都是自找倒霉。
到洪武年间,你写个“夺元非正朔,乞丐也称王”试试看,朱元璋会一笑了之?
当然,任何时候,搞“文字狱”那肯定是不对的,必须要批判。
对自由的渴望,是每个“明粉”和“满遗”的美好向往。
关于乾隆的事情,由于篇幅的缘故,就暂且写到这里吧。下面我个人对他进行一些分析和评价:
乾隆是个优秀的君主,聪明智慧,治国有方,把握大局的能力很强。
在乾隆的统治期间,他经济搞得不错,减免税赋,社会安定,人民无流离战乱之苦,能够安居乐业,按中国古代的标准,完全称得上是“盛世”。
乾隆开疆拓土达二百万平方公里,这在历朝历代的守成之君中,尤其难得,非常罕见。中国的版土是在他统治期间奠定的,这是个十分伟大的成就。
并没有什么“闭关锁国”,那是人云亦云的扯淡。但是,乾隆搞外贸垄断政策,与民争利,将所有的利益纳入了自己的腰包,这也是事实。
乾隆的统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巅峰时刻,也是末日余晖的回光返照,从此后,中国开始走向衰落,这也是事实。
乾隆好大喜功,修圆明园,六下江南,数次发动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力,这是事实。但说他将国库挥霍一空,这不对。他留给后人的财富、土地、民众都是相当可观的,后人不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因势而行,发扬光大,这也怪不得他。
乾隆搞《四库全书》,对很多文献进行了修改,这是事实,但要上升到毁灭中华文化的程度,那纯粹是胡扯。《四库全书》的功绩远远胜于过错。
乾隆搞“文字狱”,并将其扩大化,造成许多冤案,这是完全错误的。无论任何时候,任何人,搞“文字狱”都应该受到批判。
总结:乾隆不是民族的罪人,相反,他为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乾隆对得起历史,历史对不住乾隆。
怎么评价乾隆的诗?
在中国历史上要说写诗最好的,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等等。单单的唐代就让大家数不胜数。
但是如果要说是谁写的诗最多,有这么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诗人”,即使是诗仙,诗圣,诗鬼,诗魔,石佛,也望尘莫及。这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皇帝!
如果单单的从写诗的数量上来看。我们的乾隆皇帝,在写诗这方面可以算得上是劳模,一个一国之君,平日里不仅仅要处理国家的政事和文件奏章,还要忙里偷闲出来写赋诗,乾隆皇帝在诗歌上一共留下了4万余首诗。这无疑是诗歌史上的一个纪录。
那么乾隆的诗歌水平究竟怎样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以乾隆诗歌来取笑的人,一定是没有真正读过他的诗集。至于网络上,一些内涵段子取笑乾隆皇帝只能写出“一片两片三四片”并和张宗昌,洪秀全并列。那纯粹是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只要读过清朝诗文的人都应该知道。乾隆的诗歌水平绝不弱,和康熙,雍正,嘉庆,道光等清代皇帝上下差不太多。在整个皇帝圈里,谈不上差,大概和魏之三祖的曹瑞差不多,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把乾隆皇帝看的太差。至于“一片两片三四片”这样的诗。可能是内涵段子出自各种野史。 乾隆皇帝一生酷爱吟诗作对,生平写了4万多首诗,比《全唐诗》总数都多,但是干什么事情都要靠一点点天赋,有些人很努力了,但是乾隆皇帝可能就缺那么一点点天赋。 再就是乾隆写了如此多的诗,对一个日理万机的帝王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必须有枪手代劳,可能不止一位,其中就有一位是蛰居苏州,名闻江南的文人沈德潜。
从诗的内容上看乾隆写的是纪实诗。记当天某个时段或某个时期的事件以及国家大事。现在的一些学者以及专家认为乾隆皇帝的诗歌质量不高,但是他作为皇帝,他的诗没有人敢说好坏,由于权高位尊,也许当时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会溜须拍马,乾隆死后,后来的文学史并没有给乾隆皇帝讲情面。
总而言之,乾隆皇帝的诗歌,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他记录的都是一些国家大事以及宫廷内幕,是现在研究历史很好的素材与参考。
《美女詞》
凄风秃树吼斜阳,
尚作悲声配国殇。
千古无心夸节义,
一身有死为纲常。
乾陵是以下哪位帝王的陵墓?
谢谢!你的提问有问题!乾陵以下是大臣和当朝家族的陵墓,包括上官宛儿。就是有帝王陵墓也会忽略。乾陵的东南方是李世民的墓地,虽然在下面但我们都不愿去讲是在下面,为什么这样说你去读一下唐史吧,武则天再伟大也比不上李世民的雄才伟略,下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在乾陵的东南方,应该是下面吧,你去怎么讲,所以古代称乱唐就是这个意思。
乾隆的裕陵在乾隆十七年完成,而修葺十三陵是在乾隆三十五年,为什么会说乾隆盗墓?
乾隆借修缮盗墓,或者说”乾隆盗木”,借修葺明十三陵之机“拆大换小”,盗走金丝楠木、墓砖等一应建材,这却是真的。不过没用于自己裕陵之上,为什么不象民间传说那样用于自已寿陵之中,且听我说。
一,乾隆盗木的动机
金丝楠木材质细实、长蕴香气且耐腐蚀、防蛀,是古代最优质的木材,楠木主产在四川、云贵等省,因为生在深山老林中,采伐和运输都极为困难,采伐中工人被树木压伤压死,殊为不少,素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而且, 一棵楠木从采伐地运至北京,经人抬、马驮、水运,一般都要耗时3、5年左右,颇费时日。而且,上好粗壮的金丝楠木都是价值连城之物,到清朝时,也已被伐所剩不多了,如果派人进山现伐,所花的工期又太长了。所以,金丝楠木的名贵适用和伐运难得是导致”乾隆盗木”的动机。
二,盗木的过程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朱棣派礼部尚书赵羾、钦天监阴阳训术曾从政、钦天监阴阳人刘玉渊、江西的风水大师廖均卿等六人,前往北京郊区卜选陵地。选了好几块地,最后,当时,卜选之人上奏并附《朝献山图表》一道。表称天寿山“玉烛清明,并三辰而永耀;金符浩荡,亘万古以长存;国祚无疆,邦家有庆”。被朱棣看中,当即拍板钦定为皇室陵区。自此后二百多年,先后修建了13座皇帝陵墓,另外还有7座妃子墓、1座太监(王承恩)墓。
十三陵在规制上依造南京孝陵。皇陵依次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明宣宗朱瞻基的景陵、明英宗朱祁镇的裕陵、明宪宗朱见深的茂陵、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明武宗朱厚照的康陵、明世宗朱厚熜的永陵、明穆宗朱载垕的昭陵、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明光宗朱常洛的庆陵、明熹宗朱由校的德陵、明思宗朱由检的思陵。乾隆皇帝实际上看中是,长陵、永陵、定陵中的高至几丈、合抱盈米,金丝楠木的大柱。
到了康熙朝、雍正朝,清庭基本上已由征服汉民之举转向冶国安邦之策了。满族统治中国,也成既定事实。但安邦重在抚汉,在官制任用上,督抚层级多有汉人、汉旗人,而少任用满八旗人,在以汉制汉的过程中,清庭是聪明清醒,且是敢于冒险的。到乾隆朝,乾隆朝修葺明十三陵,主要目的,还是实行安抚前明遗臣、天下汉民的安邦之策,说乾隆专为盗木而修的观点,是有点过份了。
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巡视明陵,做修葺前的评估,巡视中,看中了陵内建筑物上的楠木,考虑顺手牵羊,倒是真的。 由于长陵不便拆改,方弃“拆大改小”只行修葺。又因为永陵是仿制长陵规制建造,雄伟幽深。便首选永陵拆改修缮。包括永陵在内,门、殿的形制全部被缩小。再后,定陵也遭到同样的“修葺”。其他皇陵基本以修葺为主,少有偷梁换柱。
这里要指出的是,崇祯帝的思陵是个例外,因由田妃陵改成的明末帝朱由检的思陵,当时草草入葬,规制过小,修葺时,不仅没有拆大改小,反而以帝王之制,扩大了陵寢的规模。以示”复制尊明”。可见坊间所传,专为盗木而怙名修葺也是不客观的。毕竟乾隆帝有更重要的抚民安邦皆为冶国的大事去做,岂如升斗小民般,专事摸金盗墓之举。当然,顺手牵羊,那个只能算临时起意,不算专借修缮之名行盗木之实了,嘿嘿……。
乾隆帝将明陵修葺加拆大改小的前后,坊传,曾遭到了刘墉、纪昀等汉臣的极力反对。纪晓岚甚至冒死请出《大清律》,依盗墓“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上奏请夺。乾隆皇帝自知理亏、也算是个明君,不得不下旨把自己“流放”了。只见他,被夺去帝服,着青衣小帽以示囚服,挂一珠链,以示戴枷上锁,遂将自己“流放”到了江南去”服刑”了。
三,结语
据《清高宗实录》载记,修葺明陵经过两年的时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大功告成,共耗银万余两。同时,将修缮好的明十三陵责成由直隶霸昌道就近管稽。至于,修葺后“多出”了的陵材,皆被运走。根据史料记录,为“拟运回京城,以备各工取用”。 而且,从时间上来说,乾隆盗木修陵之传,确实为不成立。弘历的陵寝叫裕陵,裕陵于乾隆八年(1742年)始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完工,耗银百万两。
从裕陵完工到修葺明陵,中间相距35年。弘历是不可能将自己好好的陵寝拆修的。即便为换上金丝楠木大柱,也不会去做。这一是违反礼制,二也犯活人忌讳,三,要拆明陵偷梁换柱,早在乾隆七年前就拆了,到时再建裕陵也是省事。雍正朝时,仅对“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文辞之事,也是忌惮不已,乾隆朝继而也大兴“文字狱”,推波助澜至顶峰。何况事关自己身后千古、大清国祚绵长的大事?岂不忌惮至致。因此,乾隆是决不会去做如此伤人运败国体之事。至于,乾隆没有用明陵上的材料来修改自己的陵寝,但“盗取陵木”的事实是客观存在,不过这些名贵的金丝楠木和大批陵材终将是清庭用在其它地方,也是确定无疑的。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的头条号,可以阅读系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经济、历史等品评鉴赏文章。原创不易(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期待关注,谢绝盗载。
金字塔只是法老的“陵墓”吗?
花那么大的劳力、财力只为建造一个法老“陵墓”有点不现实,而且后人在金字塔内发现木乃伊的数目也是极少的。并且科学家在塔内还发现一种叫曲霉的细菌及辐射,塔外是没有的,因得出结论金字塔有可能为史前外星人核废料的储存所!
有值得一看的风水类小说吗?
风花雪月…少年地师…寻龙柜命…芽山九龙秘籍……墓煞……专超级风水师…天速之体…易经小孑"…绝品风水师…卦神…绝品相师…都市风水师…扔品神相…无敌相师…f天洼论坛…一真最高境界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