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耀哥故事汇
白
1
宜都地名故事第③期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渊源与意义。地名,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历史缓缓向前,流传中,许多地名已非原意。身在宜都的你,是否知道各乡镇地名的历史由来和背后的故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宜都各乡镇地名的“前世今生”,带您看一下很多年前那个你不知道的宜都!以下各乡镇地名故事,根据《宜都地名故事全书》整理,由于资料来源有限,部分可能有争议,敬请指正!
取“宜于建都”之意
下辖1个街道、8个镇、1个乡
各乡镇地名的来历
或源于地理地形
或源于历史人物和事件
或源于美好愿望
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
也有许多说不尽的故事
陆城
宜都古称夷道。夷道的来历是因县城濒临清江,而清江古称夷水,按我国从山从水取地名的习惯,择取了一个“夷”字,“道”即县。公元210年,刘备称此地天时地利人和,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含“人杰地灵、宜于建都”之意。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废“宜都郡”置“宜都县”。1987年国务院撤销宜都县改设枝城市,1998年又更名宜都市。至于宜都市市政府所在地,原先叫夷道城,后又叫陆逊城和陆城,陆城名从何来?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
传说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卖草鞋出身的刘备在四川成都登基当上了皇帝。有一天早朝之后,刘备无限深情地叹道:朕自从桃园与关羽、张飞二弟结义,誓同生死,想不到二弟关云长被东吴所害,三弟张飞也因东吴内外勾结被人割去了首级,此仇不报,我是死不瞑目啊。他丢下一支令箭,命吴班为先锋,张苞关兴护驾,亲统精兵70万,出西川走夷陵在猇亭安营扎寨,要与东吴决一雌雄。
东吴得报,百官尽皆失色,孙权更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连叹:“东吴无人,东吴无人啊!”
“陛下,东吴有人呢。”
“有什么人?”
“有一个姓陆名逊的人。”
这时,帐下走出一个末将举荐陆逊:“陛下啊!这陆逊通晓天文和地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不知您意下如何?”孙权立即召见陆逊,只见他身高八尺,面如美玉,满腹经纶,出口不凡,顿时好生欢喜,心中暗暗想道:文能立国,武能兴邦,此人文武双全,应当重用啊!便当即封陆逊为大都督,领旨拒蜀。
且说刘备在猇亭安营四十寨,连营七百里,白天旌旗掩日,夜晚火光冲天。每天都派人到陆逊阵前叫骂。陆逊听到叫骂,不动声色,一连数十日按兵不动。
古历七月初七晚上,陆逊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即指挥三军杀入敌阵。恰在这时,东南风骤起,陆逊又下令放火烧山,一时间风借火势,火助风威,火烧连营七百里,烧得蜀军焦尸遍野,血流成河。可怜刘备孤家寡人,幸亏常山赵子龙杀出重围,保住了他一条老命,连夜逃奔到白帝城去了。
就在夷陵大战之后,陆逊名振三国,人们就把原宜都郡的“夷道城”改为“陆逊城”。年长日久,人们又把“陆逊城”叫“陆城”(今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了。明朝时期,钱塘名士彭颖来宜都一游,曾留《陆逊城》诗一首:
天意亡刘不可争,
故叫孺子获功名,
大星未陨原头夜,
安得而今唤陆城。
如今,宜都陆城已是三峡门城重镇,新建了清江大道、长江大道、园林大道、五宜大道、杨守敬大道等主要干道和文峰公园、滨江公园、人民广场、陆逊广场等人文景观,一批风格各异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市老年体协主席、原宜都市人大主任张昌富先生一日观宜都夜景,见霓虹闪烁,灯光灿烂,感慨不已,挥毫作诗一首:
新城笑对二山巅,
玉带三江夜不眠。
灯火星光数十里,
银河疑是落人间。
采录者:周顺强 徐荣耀
枝城
枝城镇,古名叫丹阳,而这个丹阳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民间还有这么一段传说呢。
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三个小王子。有一天,他们聚集在京城郢都(今荆州城)喝了酒,然后就乘舟逆江而上。游玩到今枝城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们站在船头看长江上下,弯弯曲曲,犹如一个没有帆、没有桨的小舟。而这座傍江而立的古镇就像依偎在舟旁的太阳。这三个小王子很有些想象力,也特别喜欢吟三句半的打油诗,于是一人一句便脱口而出:“遥看滚滚长江,犹如轻舟陆上航,日辉洒进船舱里……”最后又异口同声:——丹阳。他们认为小舟没有帆、没有桨就犹如一个“丹”字,这块地方就像依在这“丹”旁的太阳。便禀报父王,父王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便将这个古镇取名叫“丹阳”了。“丹”字还有“忠诚”之意,太阳则是永世不灭的。将这座古城取名为“丹阳”还含希望这里的人民对楚国王室要忠心耿耿,也祝愿楚国能繁荣昌盛永世不灭。
从此,楚王室就认定了丹阳这块风水宝地,王室成员死后也都愿意埋到这里来。相传如今的城坡垴原名叫福星山,民间传说楚庄王的坟墓就埋在这里。而在楼子河(如今的华新水泥厂址)境内也曾经挖出过很多楚国贵族的陪葬品,似乎可以对这样的传说作个印证。神话传说《天仙配》中的董永也是丹阳人呢……
采录者:王精诚 张常美
松木坪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神仙叫乐平子。他有一个宝瓶,瓶子里装着各种树木的种子。瓶子的外壁画着一座小山,山上长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各种动物在树林里嬉戏玩耍,松林旁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小镇,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乐平子非常喜欢这个宝瓶,他很想让宝瓶上的画面早点变成现实。于是,他爬山涉水,翻岗越岭,到处寻找他神往的乐土,好播下瓶中的种子。乐平子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块峰峦叠嶂的土地。虽然偏僻闭塞,但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真是天造地设。乐平子站在云端上,掏出宝瓶里的松树种子,把一大半撒在山上;又把其余的百树种子,也分别撒了一些。那些树种一落地,便立刻生根、发芽、长枝、抽叶,瞬间就长成了一片森林,花草也随处可见。接着,乐平子又将宝瓶里的几滴仙露均匀地洒在地上,山川里立刻出现了一条条清澈的小河,甘甜的山泉。自那以后,动物、人类也都来到这里生活。乐平子完成了心愿,也就回到了天庭。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给这个地方取名为乐平,再后来,因为这里山上松木多,人们又叫这个地方为“松木坪”,也有叫“松乐平”的。
讲述者:李文兵
采录者:李思齐 夏江华 胡梅芳
王家畈
王家畈这个地方以前不叫王家畈,叫西流坪,这是有道理的。其它地方的水,大多是由西往东流,而这里的水却是从东往西流的,所以就叫西流坪。后来为什么又叫王家畈了呢?说起来,话就长哒。
原来,土地岭有一座庙,庙里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去了,留小和尚看庙。快到中午的时候,来了两个人,挑着包袱雨伞,须髯飘飘,一派仙风道骨。小和尚把他们让进庙里,十分殷勤地招待他们。用完斋饭以后,那两个人背对背地坐在庙堂里日起白来哒。一个说上句,一个对下句,说了四句顺口溜:
西流坪,一条冲,
犀牛望月在当中。
谁人骑上犀牛背,
代代有人在朝中。
说完,冒出一股青烟消失了,连影子都看不到哒。
小和尚是个有心计的人,他牢记这四句话,从此辞别师父,还俗下山。回到西流坪,娶妻生子,谋得了“犀牛望月”的风水宝地。你猜这个小和尚是谁?原来他姓王,就是后来西流坪王姓大族的先人。那两个对答顺口溜的人是谁?他们是当时唐朝顶尖的阴阳先生,一个叫李淳凤,一个叫袁天罡。
后来,西流坪的王家果然发达了:岁岁添丁,代代进学,戴顶子的秀才、举人就有十几个,还有人在朝廷里做官啦!他们做田庄,在夏家湾、古水坪开煤矿,在双河桥、白溪河建纸厂,修起了宽敞的庄院,还立了祠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改朝换代,轮到讨米佬朱元璋做皇帝了。可能与他的身世有关,他当皇帝后就特别信风水,组织了好多高尖阴阳先生到全国各地勘查地脉,发现哪一处风水好,有龙脉,就修一座寺庙把它压倒,或用别的方法破坏掉。原因很简单,他害怕有龙脉、风水好的地方生出外姓天子来夺取朱姓的天下。明朝以后的几代皇帝都仿效太祖朱元璋的做法。
话说明朝隆庆年间,朝廷的风水先生来到大风口、土地岭、云台观一带,仔细勘查,顺着地脉的走向一直查到西流坪王家的祠堂。不看则已,一看大吃一惊,好一个王家!爬十三步台阶才到祠堂的稻场,祠堂大堂的正中悬挂一块大匾,上书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王家之范(本来的意思是“王姓家族的典范”)。随同风水先生一起来的朝廷钦差,拍案而起,这还了得!立马上书朝廷:“王家大祠堂,脚踏十三省,东西两圆门,是仿皇宫建筑;悬匾四字分明是‘帝王之家的风范’的意思。天人可鉴,王家不仅有叛逆之心,且有谋篡之意。”
这一下拐哒,不得了哒!风声一经传出,王家上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感觉到要遭灭顶之灾,哭的哭,喊的喊;逃跑的逃跑,上吊的上吊。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也是王家命不该绝,钦差的奏折,呈到了张大人的案前。张大人是哪个?他就是当朝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大人,他权倾朝野。张大人是湖北江陵人,又同王家在京城做官的王大人过从甚密,关系特别铁。张大人把奏章阅览一遍,脸上的表情相当严肃,立马密召王大人进府,如此这般地作了吩咐。王大人更是不敢怠慢,派快马星夜兼程,穿州过府,把一封密信送回到西流坪老家。
事隔不久,有一天早朝,皇帝着议派钦差处理西流坪王家一案。大学士张居正出班奏本:万岁,臣已着心腹能人前往宜都查实,西流坪一案,与钦差大人所奏相去甚远:其一,“十三省”不实,查证王家祠堂的台阶只有九级;其二,圆门是实,但不是东西,而在南北,方位有误。其三,也是此案最关键的地方,“王家之畈”不是风范之“范”,而是田畈之“畈”,意思是“王家的田地”,是指那一带地方。万岁可着人核实,当地的黎民百姓都称那个地方为王家畈。爱卿所言有理,一字之差,差点让朕草菅人命。既然“王家之畈”是一个地名,就判王家无罪。
原来,张大人吩咐王大人,王大人派人送密信,就是命家人偷偷地将祠堂的稻场填高,埋了四级台阶,重新书写匾额,将“王家之范”改成“王家之畈”,召集当地的民众,直呼本地名为王家畈,又上下打点,花了好多银子,总算躲过了这一场劫难。
所以,“王家畈”这个地名,从明朝开始一直沿用到现在。
讲述者:李华民
采录者:李华茂
潘家湾
潘家湾既是乡名,又是村名。关于潘家湾的来历,要从潘姓始祖说起。
大约在两百年前,潘家湾潘姓始祖潘清林随着清朝“江西填湖广”的人口大迁移,从江西来到处于鄂西山区的潘家湾。由于他来得较晚,当地大片良田沃土已被先到的其它姓氏“挽草为记”占为己有,只有雷打坑的渔洋河边还有一面山坡,先到者嫌它土地贫瘠,又很偏僻,尚为无主之地。于是潘清林放下包裹行李,也“挽草为记”,把这面山坡划到自己名下,然后安下家来。他一边开垦荒地精心料理着这些薄田,一边利用河边丛林,放养牛羊等牲畜。一天,潘清林在河边黄莲岩悬崖下发现一股山泉,舀起来一喝,甘甜可口,顿觉神清气爽。潘清林想,这么好喝的泉水,白白地流走,实在可惜,要是用它来煮酒,一定非常好喝。说干就干,潘清林马上购回煮酒的一些设备,在泉水边搭起简陋的房子,从家里搬来苞谷,煮起酒来。酒很快就煮出来了,请来乡亲们品尝,大家都说好喝。潘清林便把自己煮的酒拿到集市店铺,托人代销,很快一售而光。几年之后,潘家积攒了一些钱财,购置了一些田产,人们便把如今这五宜大道边潘姓人家所有的一畈良田称做“潘家湾”。由于这里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后来到这里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一个山区小集镇,俗称“潘湾老街”。
潘姓人家勤扒苦挣,传到四五辈人时,家产迅速扩大。潘清林育有二子,长子忠富育有一子,但未能传接香火;次子忠厚育有一子厚传,厚传育二子传亮、传太。传亮辞世很早,但其次子家寿(号仁山)可谓潘姓家族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小时候丧父,由叔父传太抚养长大。因为家族人丁兴旺,十八岁时,他在叔父支持下决意另选新址造房。他对新址的要求是既要离街近,又要听不到街上的嘈杂吵闹声,最后选定现潘湾老街外纸丰沟半山腰的一处平地作为宅基。为造新房,他把远在十多里掉田上一片水桶粗的松树全部砍掉,请人从渔洋河水路运到竹林口再上岸起坡,用人力运到新房宅基地。这些木料放在几百平米的宅基上,整整码了三层。整个房子为四水归池八大间样式,共三单池,除四周用自烧的青砖做墙外,内部全为木架结构,木楼板壁、门窗都有雕花装饰,十分精致。据传潘仁山为做这新房操心不少,一个月就穿坏了18双草鞋。门柱请石匠打好后,他亲自用青布磨,直到磨成天蓝色像镜面一样。这栋房子在当地可谓出类拔萃,还未做起时,就有人向官府告发,说潘家这新房比其它房子都要高一尺,门前有十三步台阶,这是暗示自己要称霸一方,与朝廷抗衡。官府立即派人来查看。潘家得到消息后,只好把正门前的台阶移至旁边厢房前,再反复求情,以捐款在雷打坑的一个山包上修座庙而了结。新房和庙整整修了三年才完工,结果积蓄全部花光,仍入不敷出,最后只好把今潘家湾乡政府一带六十多石课田卖给熊家来还债。这栋房子至今仍有部分老房留存,被后人称为“潘家老屋”。
潘仁山的叔父潘传太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自己屋后的山岗上挖土做砖时,发现有一股泉水,就下决心挖堰蓄水,以便将自家山岗前后的两冲旱田改成水田。决心一下,他就扩大做砖规模,加快挖堰的速度。他请人帮工,不看别的,就看那人能不能吃几大碗饭,吃不得几大碗饭的人,他一概不要,他说:“连饭都吃不得几碗的人,哪有力气来干活?”果然,他请来的帮工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干活能手,几年下来,终于挖了面积达上千平米的大小两个堰,一个往南流灌溉屋后的一冲水田,一个往北流灌溉蒋家台子一冲水田。由于灌溉有了保障,从而使这里成了潘湾少有的水稻种植地区,潘家也成了令人羡慕的种水稻的大户。这座山包被后人称做“大堰包”。
这是潘家的家史,也是潘家湾的来历。
讲述者:潘文兴 潘海章
采录者:叶绍继
聂家河
据《宜都地名志》载:“聂家河原名谢家河。明末清初,长江流域战火频繁,当地的张、黄、谢、聂四姓人家同在谢家洞避难。后来聂姓见张姓有张家涧,黄姓有黄家梁,谢姓有谢家洞、谢家河,唯独没有以聂姓命名的地方,因此聂姓同谢姓打官司,取胜后,谢家河就改成了聂家河。要知“聂家河”这地名争端的来龙去脉,细说起来话就长了。
传说明末清初的某年某月某天,一位京城落魄的刀笔手,名叫聂云,与妻子一道,带着年迈的父亲聂三宰和母亲朱氏,千里迢迢朝拜大梁仙山,途经今聂家河这个地方,见这儿山青青、水碧碧,顿生钟爱之心。因当时这里还荒无人烟,一家人便在今邓家巷子这个地方搭了个茅草棚子,打出一条幌子“聂家店”,以烧茶水、打草鞋卖谋生,还经营香烛纸钱,方便到梁山拜佛的香客及过往行人。
聂云一家人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人缘特好。不几年,竟把这烧茶水、打草鞋卖的“聂家店”经营得红火起来。有了些积攒之后,他们请木匠打了一条木船,又亮出一条幌子“聂家渡”,在河上为来往行人摆渡,哪晓得开张还不到百日,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天中午,一位形同叫花子一般浑身长满疔疮的瘫子婆婆爬到聂家渡口,气喘吁吁地说她是荆沙人,是专门来朝梁山的。一路讨米要饭,爬了三年达六个月才爬到这个地方,还不知有生之年爬不爬得到梁山去。聂云见这瘫子婆婆怪可怜的,便把摆渡之事交给夫人,亲自背着瘫子婆婆朝梁山去了。也就在这天下午,聂云妻子正做晚饭时,来了几位过渡的,年迈的父亲为心疼儿媳妇,亲自下河撑篙摆渡,不幸跌掉到河里淹死了。聂云归来,悲痛欲绝,按本土礼仪,厚葬了父亲。五七之后,亲自撰文,请石匠立了一块“聂三宰之墓”的七镶碑,并在坟前搭一窝棚,白天夫妇俩轮换摆渡,晚上便在父亲坟前守灵,三年孝满后,母亲朱氏见往返过渡的人愈来愈多,儿子媳妇一年上头风里来雨里去,也怪心疼的,便与儿子媳妇商定,倾其当年娘家陪嫁和现在家中的所有积蓄,请来四方能工巧匠,在这条河上(今粮管所这个地方)修建了一座石桥,石桥通行之后,开始人们都叫它聂家桥,聂云为彰显母亲功德,特请石匠打了一块石碑,题名“朱氏桥”。从此,这块地方便慢慢地热闹起来。一时间,商家云集,人户激增,张、黄、谢、许、吴、刘、鄢等豪门旺族的子弟,也纷纷移居这里落籍。
有一年,一群乱兵战败后逃到了这个地方,见这里倚山傍水,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屯兵之地,为首的将官便想把这块儿的人们都赶尽杀绝,然后独吞此地。那晓得这诡计还未实施,以谢家应、聂云为首的四个家族早已准备了粮草、火铳、长矛,带着老人、妇女、娃儿们躲进了后山的一个大洞里,避免了一场惨遭绝杀的劫难。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朱氏桥也在一次特大的洪水中被一根大柳树阻住桥孔冲垮了,聂云母亲朱氏也在桥被冲垮的当天气绝身亡。聂云夫妇所养的几个娃儿也先后长大成家,独立门户生儿养女。随着家业的一天天兴旺,饱尝人间辛酸,迈入晚年的聂云常叹息人生苦短,怀才不遇;常叹息流水断桥,夕阳西下;更叹息老天对他聂家不公。
原来,自那年躲兵进洞避难之后,宜都县官曾来这里进行了视察,认为谢家在组织抗敌避难中功劳最大。为表彰其功勋,发布安民告示把那避难之洞叫谢家洞,把聂云摆渡的这条河叫谢家河。还给张家划了一条溪叫张家涧,给黄家划了一座山叫黄家梁。只有聂家因来自他乡,又曾在京城当过刀笔手,不知其底细,恐日后上面怪罪而担当不起,就什么地方也没划给聂家,最终落了个八字无一撇,九字没一勾。为此,聂云心中愤愤不平,回想自己和家人率先到此落籍的艰难岁月,回想自己和家人几十年来为来往客人烧茶摆渡、修桥筑路所作的诸多积德行善之事,说什么这块地方的冠名也应该有聂氏家族的一席之地,便一纸诉状告到了县衙。
县官见聂云的诉状举证如铁,言辞不凡,思量聂家不是等闲之辈,也不敢怠慢,即传令择日到现场公开审理。
聂云毕竟曾在京城混过几年,也见多识广,认定自己和谢家的这场官司肯定是个赢官司。为防不测,他一方面将父亲“聂三宰墓碑”和母亲“朱氏桥碑”等见证历史的重要实物作为证据,组织证人证言到时列举陈述,一方面到过路滩、香客岩等县官前往谢家河时要走的几个必经之地,买包子、馒头、麻花分发给沿途居住的小娃儿们,嘱咐他们见到有衙门坐轿子的官人从这里经过时,就拍手欢迎,说:“县官大人去看聂家河了……”
县官大人视察这天,旗锣轿伞、前呼后拥好不热闹。到了过路滩这块地方以后,一路上所到之处都有娃们在前面拍手欢迎,嘴里还不停地欢呼:“县官大人去看聂家河了,县官大人去看聂家河了……”县官听后,心中一怔,暗暗想道:“童无戏言,沿途这么多的小娃子都晓得聂家河,我怎能以一家之言,一口之词就把人们早已叫成习惯的地名给改了呢,顿觉此行浩浩荡荡,实乃愧对百姓,也无颜见父老乡亲,当即打道回府,叫师爷起草了一份告示,命衙役们张贴到全县,将“谢家河”改为“聂家河”了。
讲述者:龙盛发 黄家桂 孙孝顺 谢家贵
采录者:黄孝益 徐荣耀
五眼泉
在石羊山南麓,曹家湾和易家湾两个冲口汇合的地方,有五个相距约五尺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泉水晶莹清澈,长年不断,故这块地方名为五眼泉。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块富饶兴旺的地方。但常年不是洪涝就是旱荒,特别是闹起旱灾来,有时竟一连几个月不下一点雨。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年正天旱时,天上的一位仙女游山玩水经过这里,看到河水干了,田间的禾苗如火烧了一样,很是伤心,回到天宫后即请求玉皇大帝给这个地方施几口泉水,让这里的人们不再为天干发愁。
玉皇大帝当即召来水神,吩咐水神施五口泉水给这个地方。水神来到这个地方看了一下,决定把这五口泉水放在石羊山脚下,请龙王派了五条小龙分别盘踞在五个泉水洞里。并叫草神施了一片青草把五口泉眼遮住。如果要五口泉水见到天日,必须是这个地方心地最善良的人才能打开泉眼。
且说在这山下住着一户姓曹的人家,因家中缺水少粮,老妇人命在旦夕。孝顺的儿子为了尽孝道,每天都顶着烈日,忍着饥渴,带上锄头,到山上找水找野菜。这天他又早起从山下爬到山上,从山上寻到山下,看到的只是满眼的荒芜,枯草一片。正当绝望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一片青绿。连忙走上前一看,哇,是一片青青的绿草。他高兴极了,抡起锄头就挖,翻开一层泥土,一股清泉顿时喷涌而出。他又惊又喜,放下锄头直奔山下,一路跑一路狂喊:“我在山上找到泉水啦!”
乡亲们跟着小伙子来到那块有青青绿草的地方,见有五口泉水荡漾着碧波,源源地流淌,一个个高兴得要命。从此,这里的人们再也不愁水了,再也不怕天干了,连年靠这五眼泉水迎来五谷丰登。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五眼泉”。
采录者:胡广庆
姚家店
姚家店在陆城南郊,距陆城仅四公里。关于地名的来历,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呢。
据说在清康熙年间,大臣姚启圣奉旨讨伐叛军吴三桂,结果吃了败仗,遭吴三桂一路追杀。眼看姚氏家族有灭族的危险,族长便把他的两个儿子叫到跟前,交待他们趁乱连夜逃跑,以便能延续姚氏烟火。当他们千里迢迢从浙江流落到宜都时,被这里秀美的山水风光给吸引住了。因为这里是长江、清江的汇合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店面林立,市场繁荣,兄弟俩便萌生了就在这里定居的念头。于是,他们投宿到一家旅店住下。第二天,便开始寻找谋生的出路。兄弟俩沿街寻访了两天,发现有一家纺织作坊,目前正缺人手,而他们在家乡就是以种植棉花、纺纱织布为生计的,于是,他们就在这家作坊里当上了伙计。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老板渐渐发现这两兄弟都是有才能的人,便把作坊中的所有事务交给他们打理。由于兄弟俩的勤奋刻苦、精明能干,不久便使这个作坊有了大起色。老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原来,这兄弟俩一表人才,为人本分,聪明过人,待人和善;这老板又膝下无子,只有两个正值妙龄还未出阁的千金,给姐妹俩找个可依托的人家,一直以来是老人的一大心愿,这下真可谓天遂人愿,两个年轻有为的后生不请自来,而且处世接物都极有教养,令老人十分满意。于是老板请来媒人,撮合这桩天赐良缘。不久,兄弟俩便双双入赘,做了上门女婿。没过多久,老人便撒手人寰,偌大的纱厂便由姚氏兄弟独自经营。在他们的精心张罗下,纱厂的生意非常红火。后来,兄弟俩又开办了一个染坊,印染各种花色布料。从此,姚氏兄弟的作坊的生意就越来越好,人们都称这个作坊为姚家店。于是,这个坐落在宜都陆城南郊的家庭作坊便远近闻名了。后来乾隆皇帝巡视来到宜都,在地方官员的引荐下,视察了这个闻名遐迩的小店。哪知道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百姓闻讯纷纷前来朝拜当朝天子,请乾隆皇帝留下墨宝,为这个小地方赐名,乾隆皇帝当即挥笔写下“姚家店”三个大字。一位乡绅将御帖请工匠装裱后挂在了姚氏作坊门前。从此,人们就把姚氏作坊所在的这块地方称姚家店了。
采录者:杨 会 胡维忠
高坝洲
八百里清江行至两岸都是陡峭悬崖的石门时,江面变得窄了,携带的泥沙经江段回旋沉积,日积月累形成了一座江中小洲,它就是高坝洲。
高坝洲长约一千多米,宽约二百多米,是一座椭圆形的小洲。
传说很久以前,这个洲上竹木茂盛,白鹤成群。住有三户人家,种地捕鱼为生。其中有一户姓江,父女二人。父亲年近五旬,为人老实忠厚。女儿年方十八,生得心灵手巧,长得沉鱼落雁。上门提亲的人倒是不少,可没有一个被江姑娘相中的。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任凭媒婆好说歹说,江姑娘就是不肯嫁人。为此,江老汉常常闷闷不乐。
说来也巧,有一天晚上,江老汉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仙鹤引来一个英俊后生进了他的家门。第二天一早,他便把梦境对女儿说了。江姑娘先是抿嘴一笑,后是“爹——”的一声脸上泛起红晕。心里是盼父亲的梦境成真。
那时朝廷正值移民,一是江西填湖北,一是湖广填四川。且说江西庐山脚下住着一高姓人家,原本一家三口:父母和儿子。当年这娃儿子出生后,中过秀才的爷爷给孙子取名高鸣,希望孙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一鸣惊人,于是从小便叫这娃儿子识文断字。近年来由于父母生病相继去世,高鸣为父母治病和安葬欠了很多债。高鸣长得高高大大,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可二十好几,仍未成婚。这次移民,他仅只身一人“填”到湖北去。于是,他含着泪水变卖了所有家产,还清了所有债务,祭奠了父母和先祖。启程这天,当他走出家门口时,一只白鹤突然在他前面低飞。好像是要给他作向导似的,高鸣跟着白鹤,朝着白鹤飞的方向往前走。渴了,喝一口凉水;饿了,讨一口饭吃。一共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虽然早已到达湖北境内,却没有找到自己钟情的所“填”之地。正当他感到茫然之时,白鹤引着他爬上了麒麟山顶,然后又朝山下飞去。高鸣顺着白鹤飞去的方向一望:一河江水像一条绿色的玉带向东飘去,江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洲。白鹤停在一户人家门前的竹枝上。看到这一幕,高鸣兴奋异常。这白鹤是不是暗示我要“填”到在这个洲子上呢。于是他飞快地向小洲奔去。江家父女听到一阵喜鹊的喳喳叫声,走出门来,见竹枝上歇着一只白鹤,一个衣衫褴褛,身材高大青年向他家走来。江父一看,这不是我在梦中所见的那个小伙子吗?江姑娘一看,这不就是我心中的如意郎君吗?父女二人赶紧把高鸣迎进屋里。白鹤欢叫着展翅腾空而去,消失在蓝天之中。
高鸣进屋后诉说了自己的一切,江老汉高兴地收留了高鸣。
高鸣知书达理,手脚勤快,在江家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个地方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南来北往的人很多。细问江家父女,才知这里是川东鄂西人下湖广、湖广商人上四川的要道之一,也是宜昌荆沙及周边地区善男信女到梁山朝圣的必经之地,还是过往船只理想的停靠点,潜藏着巨大的商机。于是他用变卖家产还账后余下的一点钱,先后在洲上开起了高家饭馆、高家茶馆、高家旅馆和高家商铺,没几年生意就日渐兴隆了。江老汉发现没看错人,赶紧托人说媒,把女儿嫁给了高鸣。后来,高鸣又在洲子上开起了高家槽坊、高家榨坊。生意越做越大,高鸣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当地的人们就叫这个地方“高家洲”了。
乙亥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把高家洲夷为平地。高家产业也损失殆尽,高家洲上的人们只得搬到清江两边的麒麟山和斗笠山上去了。高家洲成了一个由大小鹅卵石堆积而成的大石坝,当地人们便又把“高家洲”叫“高坝洲”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利用高坝洲得天独厚的有利地形和清江水源,在这块地方修建了高坝洲水电站。1998年1月,撤原曾岗乡建高坝洲镇。
采录者:汪正喜
红花套
从前,红花套这个地方并不叫红花套,而叫城背溪,城背溪的斜对岸叫虎脑背,后来又叫古老背和猇亭。要说红花套的来历,还得先从虎脑背说起。
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哪一天,从虎脑背人口中传出这么几句话,说虎脑背要出真命天子,这真命天子是救苦救难的活神仙,出世之后将把虎脑背变成一座金城,从此,这里便是天富之国了。
消息不胫而走,没几天,便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得很远很远,“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时间,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潮水般地朝虎脑背涌来,使这里居民集聚,热闹非凡。
也几乎是与此同时,又有传言说虎脑背背后五里的地方,有一姓赵的媳妇怀孕了,邻里们都怀疑赵家媳妇所怀的娃子很可能就是天子,因为时间到了三年零六个月这个娃子还没有出世,赵家人成天都着急地搓脚捻手,坐卧不安,赵家媳妇也身负重任拖得黄皮刮瘦,越来越承受不起了。
这天,赵家媳妇拖着特大的肚子躺在拖椅上打瞌睡,肚中突然“妈妈,妈妈”地叫唤起来,赵家媳妇顿时好生欢喜,忙叫道:“乖乖宝贝,心肝宝贝,你叫什么,快快出来吧?为娘的已经承受不起啦!”这肚中娃子就又说道:“妈也,你拖累得难受,我在你肚中也憋得难受也,把你拖苦了也把我憋苦了,不受苦中苦,又怎为人上人呢?你可千万要耐心地忍受,耐心地等待,总有那么一天我会出来的,那一天还有多长时间我也搞不清楚。当门前大道上有一匹白马朝我家跑来的时候,你只要高喊一声‘白马来了’,我马上就会出世,立地便是一位君主,只要我骑着白马绕虎脑背走上一圈,这里便是一座金城,这里的人们会永远丰衣足食,幸福平安……”
赵家媳妇听这肚中娃子一席话,顿时又惊又喜,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娃子是君王,做母亲的又怎么不心花怒放?赵家人成天都欢喜若狂,男女老少蹲在大门口守望,企盼白马快快出现,企盼真命天子的君王早来世上……
一天,日上三竿的时候,赵家媳妇突然看到远处有一个白色的四脚动物向她家走来,眼里还未看清究竟是什么东西,便迫不及待地高喊一声:“白马来了。”赵家媳妇肚内的天子听见,忙从母亲体内一拱而出,呱呱坠地便长成一身高八尺,剑眉星眼的英俊少年,只见他跃步跨上那白色动物,扬鞭一阵之后,那白色动物却纹丝不动。众人定睛看后一片惊讶:原来那白色的动物不是一匹白马而是一头白牛。天子闻讯大惊,“完了,完了,坏了我与娘的千般之苦也。”顿时栽倒在地气绝身亡。
就在这天子倒地之际,赵家屋后的竹园里突然响起噼噼啦啦的响声,成千上万棵竹子一根根竟都拦腰而断,每根竹子节巴内都涌出一匹未成器的白马和一个人,流出一股股热气腾腾的腥红的血水,那腥红的血水又汇成一股强有力的血流,如洪水猛兽般地朝长江奔去,不一会儿血水就染红了长江。
血水冲击的红色浪花,高高飞起溅洒到对岸城背溪的田园山野,刹时间使上至渔洋溪下至城背溪翠绿的田园山野竞放一片片灿烂的红花。
后来,人们便把那天子倒地之后凸突的一座山叫赵王山,把竹人竹马血流冲出的那条沟叫红溪港(今宜昌市猇亭区红溪港村),虎脑背对岸的城背溪叫红花(今红花套镇)。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来到红花,听民众们讲了这个故事,挥毫泼墨留诗一首:
自古分娩自始然,
性急难咽热稀饭,
一腔热血化烟水,
只留红花竞灿烂。
再后来,杨守敬为《水经注》作疏考察三峡,见长江水至虎牙滩为二,一支顺东岸直下到为主航道;另一支沿西,自虎牙滩向南流经窑坡垴岗下的侯家河与主干道汇合。夏季洪水时,江中有一洲四面环水,谓之为套;洲上盛开红花,因而得名“红花套”。
采录者:徐荣辉
你觉得哪个乡镇的地名最有故事性
快来给它们打call吧
文字|宜都地名故事全书
假如宜都失去了这些,后果简直不堪想象!!!
家中楼梯放人民币,风水好不好?
不好,破财。平时钱币不管面值大小都不可乱放,纸币应平整放在直板钱包內!
龙脉之说是封建迷信吗?
神树传说据说,清王朝的龙脉跟一颗神树有关。
明末,崇祯皇帝当政的时候,钦天监夜观天象,忽然发现在辽东方向有一团紫气滚滚而来,就像百条神龙在腾云驾雾。崇祯皇帝大惊,他怕这是混龙出世,担心自己皇位不保,于是就从南方找来一个道行高深的风水先生去东北破除这些龙脉。
风水先生经过实地测算,发现了100条龙脉,他就带着一班人马走东串西,一连破了99道龙脉。只剩下最后一条离地三尺的“悬龙”。风水先生正要破坏龙脉,忽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根本没办法继续工作,而他看见云雾中一条金龙对他们左顾右看,然后腾空而去。他马上领着人去追赶,想要把它杀死,但是根本追不上龙的速度,最后连个影子也没看见。他仰天长叹:“如此悬龙,无法捉拿!不过既然是悬龙,不附在地面上,也就形不成龙脉,谁也葬不上,就成不了混龙,不破也罢!”于是,风水先生带着人马回到了北京。
悬龙见风水先生不再追赶自己,便栖身于一棵老榆树身上休息,等待着真龙天子的到来。恰在此时,努尔哈赤在长白山被其他部落打败,被人追杀,他背着祖父的尸骨,沿着长白山逃下来,打算找一个落脚的地方。这天,他来到苏子河畔,准备先住进附近一个小店。但是当地人认为客人带着骨灰入住,怕犯忌讳,说什么也不让他住店,无奈中努尔哈赤只好把祖父的骨灰盒取下来夹到了山前的一棵树杈上(当地习俗骨灰盒是不能着地的,不然就等于落葬了),准备第二天来取,然后回客栈住下。
第二天,努尔哈赤到树上取骨灰盒,却发现怎么也拿不下来,于是他拿出腰刀猛力朝小树杈砍去,但转瞬间,小树杈上被砍开的口子又合上了。他觉得很奇怪。这时,有一位老者来到他面前说道:“此乃天意,这位施主,树上的骨灰是你的什么人?”
“祖父。”
“听我一言,你就将你的祖父葬在这里吧!”
“为什么?”
“不为什么,如果你信得过我,我将为你今后的路指点迷津,不信,我为你预测一件事,不出二十年,你一定有能力在此建一座陵宫。俗话说:二山夹一杠辈辈出皇上。这座山形似一条龙,南面那座山形似凤凰,中间平原上有一条河(苏子河),这在风水上称为龙风夹一杠,预示着后辈必当皇上。” 这时,努尔哈赤才明白,原来后面的龙岗山就是一条龙脉,不着地,是一条悬龙悬在半空中,而自己在无意中放骨灰盒压中了龙脉。
于是努尔哈赤听了老者的话,将龙岗山作为爱新觉罗·觉昌安的坟地。安葬完祖父,努尔哈赤就回到了离龙岗山不远的赫图阿拉,一步步扩充自己的实力,直至实现龙脉赋予他的使命。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努尔哈赤为了得到祖上更多的庇护,就在这颗神树附近选择了一块平地,动工为其祖辈修建陵寝,原名“兴京陵”,在顺治16年(1659年)改称为永陵,那棵有着神奇传说的“瑞榆”后来也在乾隆年间被封为“神树”。
努尔哈赤做了后金国的始祖皇帝后,他不忘自己由一介草民到后金国王的启运过程是由祖父择地龙岗山开始的,因此,努尔哈赤将龙岗山封为启运山。
关于对神树的保护,清代制定律法,规定永陵四周的树林近者百里,远者数百里,均属“风水”禁地,其树木为“陵树”,一律受到大清法律严格保护,盗伐陵树者从重治罪。
此后,清代逐渐繁荣,并出现“康乾盛世”。不过,随着清王朝的衰落,“神树”的生命也变得很脆弱。据记载,1863年,“神树”被大风连根拔掉,巨大的树枝将永陵启运殿的屋顶都压坏了。紫禁城的同治皇帝感到此事不吉利,为了保住清朝的“气数”,他急忙命令两位大臣赶往东北,用木敦子撑住神树。然而,所有努力都无济于事,神树的“天根”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天意,连根烂掉了。
若干年之后,神树旁边又长出了一棵小榆树,名曰“配榆”。人们原以为这棵配榆会给清朝带来新的生机,而正如风水师所预言的那样,这棵小树也渐渐地枯萎,大清帝国到了第12代便落下了那长长的历史帷幕。
现在,神树已经不存在了,只有一段残根陈设在陵园,成为证明自己曾经存在的历史见证。
永陵宝地
祖坟葬于龙脉之地是否就能辈辈当皇帝,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清王朝非常看重风水,每一座陵园选址都是经过钦天监地理官员测量,这既是对祖先的敬重,也是一种祈福方式。
在今沈阳,有三座陵寝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和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并称“关外三陵”。在这三座陵寝中,清永陵被誉为“关外第一陵”,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也是关于龙脉传说较多的陵寝。
前文已提到,清永陵是清皇室的祖陵,位居清初盛京三陵之首。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初称兴京陵,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兴京陵为永陵,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这里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和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们的福晋。顺治五年清世祖福临追封孟特穆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并追封礼敦为武功郡王,塔察篇古为恪恭贝勒。
民间流传,满人能入关,爱新觉罗氏能坐拥天下,都和祖坟——永陵的风水有着最千丝万缕的关系。
永陵背靠启运山,前朝烟筒山,左有青龙之首,右有白虎之尾,因此,永陵之龙,形势俱佳,有万乘之尊之势。再加上苏子河如一条玉带一般缠绕其中,波光潋滟,二道河、错草河、苏子河三条河流形成“三水入库”(“库”意为“墓”)之势,实乃天下难得的风水宝地。
令人称奇的是,启运山上有十二个山头,“青龙,白虎,近案”这些山距永陵都是十二里,龙须水(苏子河)流经此地长度正好也是十二里,另外永陵的风水地势所有的数据都与十二相吻合。这似乎与清朝共产生十二代皇帝有某种玄妙的联系。
更让人觉得离奇的是永陵后山有十二山峰,后人评说为:山峰高的对应的皇帝在位时间就长,山峰低的对应的皇帝在位时间就越短。在这十二山峰中,中间的三个山峰最高,正好与顺治、康熙、乾隆时期之鼎盛正相对应。从嘉庆帝以后,清朝逐渐衰落,到最后一个山峰隐约难见,几乎不能称其为峰,被民间解释为第十二个皇帝溥仪成了末代皇帝、亡国之君,就是证明。回顾清朝历史,居然一一对应。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这一切都给龙脉之说涂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也许天命说和风水说只是为渲染皇权色彩,但是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却写下了不能磨灭的一笔,并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
福陵佑清努尔哈赤是清史中一位传奇人物,他虽未称帝,却是满洲开疆拓土的先祖,大清开国皇帝的父亲。他的陵寝位于沈阳城东的天柱山上,俗称“东陵”,初建时称“太祖陵”、“先汗陵”,后定陵号为“福陵”。
福陵论名气不如永陵,论规模不如昭陵,但是,它却是“关外三陵”中唯一一座完全按照风水学原理所选择的墓址。
相传,在努尔哈赤驾崩后,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称帝,皇太极四处派人寻找埋葬“龙体”的“吉壤”。过了许久,仍旧未能如愿找到一块称心如意的“风水宝地”。
一日,他路过一处山麓,登顶观望,见一条长蛇和一只雉鸡正在嬉戏争斗。发现有人后,雉鸡立刻展翅飞上九霄云外,长蛇则化为一条光柱直冲天际。皇太极很是好奇,于是问身边随行的大臣:“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竟然能够出现如此奇妙的幻象。”大臣回答:“此地在明朝时被称作东牟山,老百姓叫它石嘴山。先王当年在此地与明军曾经交战,随后又将此地命名为天柱山。 ”
如此详尽的一番解答,让皇太极大为惊喜,随即他脑子里面萌生出了一个念头,便道:“游龙戏凤之地必为福地,想来乃是天造吉壤。而太祖也早有意愿,他将此山命名为天柱,所谓的天柱乃是古代神话中的擎天柱。想必这一处吉壤作为太祖的万年吉地,足可保我大清江山稳固、万世不绝。”
据《盛京通志》记载:“福陵,近则浑河其前,辉山、兴隆岭峙其后,远则发源长白,俯临沧海,王气所钟也。”也就是说,福陵背靠辉山、兴隆岭,前临浑河。(浑河古称沈水,山南水北为阳,沈阳之名的意思即是在沈水之北)按古代堪舆大师选择陵址,“风水”要前有沼(河),后有靠(山)的标准,福陵确是一块极佳的风水宝地。
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生戎马生涯,为大清建国奠定了基础。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正应了龙脉之说,起于天池而终于奉天。努尔哈赤的成就和气魄是很多帝王都不能企及的,他死后,子孙也把他葬在了奉天的旁边,希望他用真龙天子的气度守卫满洲龙脉,永葆大清江山。
后来,清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不能不说也归功于这条龙脉的庇护。清朝历代皇帝深知这一点,因此下令封禁边关,保护龙兴之地。时至近代,清廷迫于压力废除柳条边关,开发东北,此后几十年内清朝便走至终点。所以,龙脉被扰之说,未必就是戏言。
风水物品真的有用吗?
我看了多年风水了,我来给你解答一下。首先风水主要是讲的气,道家认为所有的物品都由气化而成,这个已经得到科学的证实。看风水,无非看的就是气,这个气跟玄空里面的气不是一出,我所说的气是阴阳之气。风水里面藏阴阳,风水师要做的就是将阴阳之气平衡。关于你问的风水物品,我可以跟你说是有用的,但是得用对位置,比如我们讲的五行之气,如果房间内五行不调和,就需要用到风水物品,比如带有五行属相的摆件,当然我很少用这些,我通常用动物的毛发。还有镜子,比如门外有煞,就需要用的凸镜。这些只是浅显的道理,关键还是一句话,风水物品有用,但需要用对地方,有些是需要开光的。
风水是迷信吗? ?
中国风水学
风水学,传统五术之一相术中的相地之术,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中国古代称堪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做堪舆。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因有风水著作《青囊经》、《青鸟经》影响广泛,故也有人称风水为“青囊”和“青鸟”。“风水”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有关风水的最早的定义。
风水学是古代环境学
在古代又称为“堪舆学”。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风水释义
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它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中华建筑风水研究协会理事高煜翔主张辨证研究风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释风水现象,它用于占卜其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虽然其存在一些道理,但是只可用于趋吉避凶,若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是枉然,不可痴迷其中。
理论依据
通俗的讲,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象征人事兴旺,盼望令后代富贵、显达。严格的讲,即是符合风水学中“富“和”贵”原则和标准(即所谓“好风水”)的地理位置或环境。
“风水”只是名称,而非风和水。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在中国古代的文义里,“堪”是天道、高处,“舆”是地道、低处。“堪舆”是指研究天道、地道之间,特别是地形高下之间的学问。它是以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为基础,把古代天文、气候、大地、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步建环境的艺术之中。
风水术以气为万物本源,认为世界是从无(未见气)到有(气之始)。气是本源(一),它分化出阴阳(两仪),又分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这些物质的盛衰消长都有不可改变的规律(有度而不渝),并且有了祸福(吉凶悔吝),这些祸福都是可以预测的。
渊源流变
谈风水学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中国人对地理风水的意识产生很早:“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首先对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村遗址,“选址多位于发育较好的马兰阶地上,特别是河流交汇处……离河较远的,则多在泉近旁。”西安半坡遗址就坐落于渭河的支流浐河阶地上方,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到了殷周时期,已有卜宅之文。如周朝公刘率众由邰迁豳,他亲自勘察宅茔,“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诗经·公刘》)
到了战国与先秦时期,是风水理论的形成时期,司马迁《史记·樗里子传》载:战国秦惠王异母弟樗里子,生前自选地于渭南章台之东,预言:“后百岁,是当有天子宫夹我墓。”至汉兴果然,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反映了当初活人的住宅和死人住宅的选择规律。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成为风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汉代时,人们已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对宇宙总体框架认识的理论体系。这个框架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石,对风水的应用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使风水由以前人们只是用于卜宅、相宅的机械活动,升华到理论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代,风水理论已经逐渐完善,如托名郭璞的《葬书》一直被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同时他还著了《葬书锦囊经》。当时的风水师也颇受推崇,如管辂以占筮、相术、相墓著称于世,据说他经过魏将毌丘俭的墓,曾“依树哀吟。”人问其故,曰:“树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失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已备,法当灭族。”唐宋时期,风水学普及最突出的表现是《葬书》的流行、罗盘的广泛使用。《青囊奥语》的诞生,使风水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流源。这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隋末到唐时,李播、李淳风父子作《天文大象赋》、《大衍历》、李淳风负责编纂的《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等诸多的天文书籍,皆对天上各大星座作了详细的描述,使风水之学与天地相对应。在地理学上则兴起了对山川地形进行考察的热忱,从而促进了风水学理论应用于对山川地形的踏勘。
到明清时代,风水发展到了极点,风水活动遍及民间及至皇室。明朝开元时的刘伯温就是一位风水大师,他对风水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后期蒋大鸿对地理风水在杨公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阶段。所著《地理辩证》是以挨星为理气的主要内容,为近代风水理论的经典。
风水宝地标准
首先要有山脉从很远的地方蜿蜒而来,这就是风水中所谓的来龙,将至到头处再隆起山峰,峰前有案山,峰左伸出青龙山、右有白虎、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坟穴藏风聚气而福荫后人;外洋宽阔能容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鲁班符咒记载:伏以,自然山水,镇宅地板,抵抗一切灾难,家宅吉祥如意,家庭兴旺发达安康。
风水在中国有着古往今来的漫长历史,几乎每个人对风水一说都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通常有很多人把风水和《看相算命》论为一体,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风水是一种人世间无形的科学,就像人的灵魂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依然存在,而看相、算命、卜卦、测字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道术。
所谓天有三宝日、月、辰; 地有三宝风、水、火;人有三宝精、气、神。风和水合之为气,则脉气,归之为灵气,得之可行昌运也,失之停滞不前;青龙为水,水化为气,阳宅风水定数为龙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堂正中。
阴宅风水定数为龙穴,上有仙气,下有兵马,前招阳,后至阴,四方猛兽来潮,堂中土壤有甜水,即是安息圣地。个人风水定数为天年,龙脉龙穴合一,即可增人体天年之气,德之涵养,福纳四海,寿与天齐,风水好必家安旺人丁第及状元,封侯拜相尽在气数之中!
阴阳之术
风水学《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壹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可为器。道用无穷,处处有之,因用而论。用即出,阴阳即定,二者虽定,亦随时而变迁。故曰:阴阳不二,以壹而待之。壹者太极是也,统领二物,相互作用,运化万千。
中国风水学,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科学支柱。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中国古代科学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上下五千年的实践、研究、归纳和感悟,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东方科学——中国风水学。如今,风水学已经上升到了准科学的地步,自王黛林以来,勘测风水已开始使用陀螺经纬仪、海拔测量仪、激光测距等工具。
风水准则
整体系统
风水学整体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在本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了。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依山傍水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相适应。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水质分析
怎样辨别水质呢?《管子 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浆之气味惟怕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经 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云南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可无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三国演义》中描写蜀国士兵深入荒蛮之地,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种毒泉有关。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的。
风水朝南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
清代的《郇日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准,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适中居中
风水学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张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哽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顺乘生气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风水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顺乘生气。只有得到滚滚的生气,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
为什么广东没有粤南之说?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内土地丰足、水资源丰富。广东省被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上大都会区和大都市区之一。广东省下辖21个省辖市,119个县级行政区,在语言风俗、传统、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广东省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社会、文化最开放的省份,还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是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经济综合竞争力、金融实力最强省份。
中文名:广东
别称:南粤
下辖地区:21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
著名景点:丹霞山、华侨城、白云山等
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广东,《吕氏春秋》中称“百越”,《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越”与“粤”通,也简称“粤”,泛指岭南一带地方。广东的先民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在历史长河中,广州、广东等地名次第出现,逐渐演化成广东省及其辖境。
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古人(马坝人)。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便与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
公元前222年,秦王赵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当时,广东除今连州及乐昌北境属长沙郡管辖外,都属南越国地盘。赵佗及其后的南越国,都与汉朝一样实行郡县制。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个郡。为了便于监督各郡官吏,汉朝又设立13个常驻监察机构,称为“十三部”,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今封开)的交趾部,专门负责纠核岭南九郡。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除监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级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较秦代增置3个县:揭阳、中宿(今清远)和增城。
东汉末,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吴国的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264年(吴景帝永安七年),东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
西晋时,今广东省腹地属当时的广州,粤北属荆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属交州。
南北朝时代,中国政局南北分裂。南朝统治者对俚人(越族)实行“羁縻”政策,在原地大量封官,导致州、郡数猛增。增设的州、郡、县多集中在粤中、粤西、粤北地区,粤东地区设置较少。因为当时粤东农业经济没有粤西发达,交通也没有粤西方便。
隋初,设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隋炀帝废州为郡,改为郡、县两级,大加省并,今广东省境分属10郡、74县。[1]
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756年(肃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广东属岭南东道,这是广东省名中“东”字的由来,也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为南汉王刘氏占据,行政区划基本上继承唐朝的建制。南汉升广州为兴王府,在州县稀疏的粤东和粤北,增置1府4州。南汉后期,全境共辖60州、214县。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军)、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广南东路14州和广南西路境内的7州,共61县。宋朝对唐制有所继承又有所调整。粤西及海南岛裁撤8个州,而粤东、粤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汉所增置的4个州。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治所在广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广东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即广南东路的简称。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转机构。今广东省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道治在广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拨广东统辖,结束了广东以往隶属不同政区的状况,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终明之世,广东设10府1直隶州,统辖7州75县。其中,属明代新置的有顺德、从化、高明、饶平、惠来、大埔、普宁、澄海等22县。这些新置的县大多集中在粤东地区,基本形成当今县制的分布格局。
没有粤南之说,因为广东已经是地处南方,而其再南已经是大海了。所以没有粤南之说。
佛山属于粤中,就是广东的中心地带。以前国家把广东分成粤中政区,粤北政区,粤东政区什么的时候,就是把佛山划归粤中行署。后来还把行署迁到佛山,作为政区的中心。再后来,粤中行署还改成佛山专区了
后来把珠三角地区和粤中地区从行政上分开,但地理上佛山以及珠三角地区还是属于所谓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