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风水学中的山
山龙的分类
山脉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山区地貌的山野之龙;第二种是丘陵地貌的平岗之龙;第三种是平原地貌的平地之龙。其中,平地之龙,虽脉络平洋,但亦可微辨体势,即“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以观察平地地形之起伏、水系之分合。这亦是风水学中觅龙的依据。
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
祖山,又称祖宗山,指龙脉发源处的山。按距离结穴之处的远近,依次可分为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父母山。根据《山法全书》的定义,太祖山为:“太祖者,最高之山,为一方发脉之祖,群龙之所从者是也。大者为一郡之主,或数邑之祖,两旁必有两大水夹之。”少祖山为:“少祖者,自太祖分落之后再起大山,作此方诸干支之祖是也。”又云:“祖宗父母者,自己一龙之山也。”
寻龙望势,先观祖宗父母。结穴聚气深厚与否,全赖祖山形势,此可溯源于传统的世袭制、门第观。祖宗尊显,儿孙荣贵,祖德高尚,其子嗣亦必立身正直,有乃父乃祖之风。因此,太祖山必须高大耸拔、瑞方厚望、跨州连郡、气脉悠长,方显聚势深厚。少祖山位于结穴处与太祖山之中,是聚气的关键,要奇特秀丽、方正开展,如果欹斜不正、孤露嶙峋、瘦削破碎、臃肿粗恶,皆非结穴之象。也就是说离龙穴最近的山被称之为少祖山,少祖山的吉凶与龙穴的吉凶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此山形开晴展翅为祥瑞,如果此山形低小孤单则其力必悭。父母山近龙穴,以前后相连、相生而不相克者为佳。祖宗山与龙穴相呼应,须自龙穴看去节节增高。如果一重低似一重,名为退龙,纵有结穴,亦福泽不长,子嗣贫穷。所以太祖山和少祖山是用来辨识大范围形势的,祖宗山是用来辨识中等范围形势的,父母山则是用来辨识小范围形势的。
中国三大龙脉
三大干龙中,北龙和中龙的分法古今大相一致,惟独南龙未被取得共识。唐代的大地理家杨均松认为:江浙地区最平坦的当属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常州五府;嘉兴、松江的龙脉发自古目支脉,到杭州凤凰山分出,沿江东北曲折而行后消失,到高亭忽然耸峙,进入海宁、海盐;稍微靠中行走的有崇德、桐乡、嘉兴、秀水、嘉洋、平湖、松江,尽于西余等九峰,被太泖湖界开。稍靠外行走的,从上海到吴凇、江口为止;沿海往西靠内行走的,有苕水,各城郡都是西目的分支。湖州的龙脉发于东目支派,成为临安、余杭;从安吉出发,经武康、归安,终正于乌程,广德、宜兴的离墨是正龙尽头。长兴弁山是大龙的尽头,都为南龙的分支。常州是发于京口的支脉,接连丹阳,高原岗阜隐隐隆隆的是毗陵,与晋陵相连属,支脉是夫椒、锡山;从晋陵沿太湖向东南行约六十里有洋山,方圆四十五里到天平山向东稍南断伏,过金山。而金山出狮山。狮山又出索山,? 自此向东都是平原。三十里后聚为吴都,丹阳与武进交于滨江,再分支江阴;沿江往东偏南,虞山出现,便有常熟。北边是大江,南面是昆湖,中间是平原;东南是昆山,东边是嘉定,太仓也到吴凇、江口而止。
应当说,杨均松和刘伯温的论断都很有道理。但南龙并未止于上海或海盐,真正的南龙龙脉在福建继续延伸入海,到达台湾岛后仍末到尽头。
九种山龙形态
气随山行。五大干龙或为中国的三大干龙,从西向东相生的万千山脉中,大干生出小干,小干生出支干;支干生出大支,大支生出中支和小支,支又生支,每一处都有龙的支脉存在。但所有的龙脉都与水相随,有山就有水。这是因为“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塞而不理。”气来有水导行,气止由水界定。气为水之母,有气才有水。因此,中国的山川龙脉是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为界的。自昆仑山始发气脉后,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这五岳以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便被看作是用来节制和疏导天地之气的。山水汇合便形成大聚、中聚和小聚。聚处建都郡、设村镇、追阳宅、择阴穴,成为自古以来地理上寻龙的真正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