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朝风水杂谈》一书记载,说当年两广地区有个风水大师,姓徐,名东风。据说年轻时得到过高人指点,学了一身好本领,只要拿眼这么一瞅,就能知道哪里是风水宝地,也能知道你家的房子建得合不合风水布局。
书上举了这么个例子,说当年广西有个大地主,家里老有钱了,但不知道为啥,最近家人老是犯病,不是头晕,就是腹痛,找了好多郎中,却怎么也看不出问题。于是,家人花重金找来了徐东风。这小老头也不含糊,围着地主家的宅子转了几圈,说你这房子没问题,但这屋前的河好像有点不对劲。
他说,所谓风水,讲究藏风聚水。风顺,则财旺,水顺,则家安乐。你看你家这河水,从上游一路欢腾而来,可谓顺风顺水。特别是到了你家门口,这里一块石头,由于水流长年冲击,形成了一个圆洞。这叫金龙戏珠,也是你家如此人丁兴旺的原因所在。但是现在,你家人多有生病,我怀疑是这水出了问题。
于是他便从上游往下找,在离石珠一米远的地方,他蹲了下来,仔细观察,然后用手扒开一块浸在水下石头,只见石头下压着一条死鱼。他点了点头,说根源找到了。这死鱼被石头压着,导致金龙变成了孽龙,你家的风水被破坏了。说完,他指着鱼对地主说,把这鱼拿走,我们再用砾石把这儿略微抬高点,重新造个金龙戏珠之势,你家人的病自然就好了。
果然,经他这么一折腾,地主家没事了,他的名声自然也大起来了。这里再讲个关于他的趣事,此事见于明朝一落榜秀才写的《风水宝鼎》一书,不是啥严肃的历史,各位就听个乐子吧。
说在明朝弘治年间,徐东风给一家人家挑吉穴。找了半天,终于在城外一座破庙旁发现一好坟地,据说逝者埋在此处,后代能出状元。于是,徐东风挑了个好日子,让主家吹吹打打地把棺材抬过去。
可这路刚走到一半,却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徐东风是一脸懵逼,心说啥意思?难道我算错了?过了几天,等到一艳阳高照的日子,他又怂恿着主家出发了。这次没下雨,但走到一半,绑棺材的绳又断了。这回徐东风算是看明白了,知道这是老天不让我用这块吉地啊。于是,他便重新给人找了个地方下葬。
而那块吉地,据说被邻村一户人家用来埋葬了自己的老母亲了。而且据说是他们的母亲经过那地时,突发恶疾逝世的。家人虽然悲痛欲绝,但又觉得可能是天意想让其母亲葬于此地,于是打了口棺材,把人埋到了那儿。
各位,小编写此文并非空口讲故事,只是为了告诉各位,中华文明数千年,各种史书层出不穷,但所记者多为帝王将相,谁又专门为平民说句话?就如本文中这几个小人物,他们也有小心思,也有小欢乐。有时候写写他们的故事,也挺有趣的,不是么?
有人把明朝灭亡归罪于李自成,大家怎么看?
很久没有见到如此无耻的论调了。
将明朝的灭亡归结于李自成,就类似于:你家道败落,周边的流氓抢走了你那点可怜的余财,你只能去要饭。然后你边要饭边嚷嚷,是那些小流氓导致了自己的破产!
很无耻,不是吗?
明朝的灭亡首先是自己出了问题,然后才是李自成的出现,对于明朝而言,李自成是终结者,绝对不应该成为始作俑者。因为如果没有明朝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李自成走投无路,他是不会走上农民起义的道路的!
那么,是什么把李自成逼上了绝路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朝不合理的经济制度
明朝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
本来宋朝开始,中国已经开始走向重商主义的道路了,依靠商品市场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政府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因为财富的增加,皇帝不需要在农民身上刮油水,因此农业税不再是税收大项,农民负担相对较轻。在这样的条件下,土地兼并不再是威胁王朝根基的洪水猛兽,因为失去土地的农民还可以去进城务工,挣得还多。
元朝时,重商主义继续发展,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但是明朝建立后,重新开始“重农抑商”,这就意味着明朝政府只能从农民兄弟的身上收税,导致明朝税收大大减少。而因为明朝前期税率很低,因此明朝皇室很穷。
而后期随着国土缩水,可耕地减少,税收更是感人。
没钱就不能办事,比如抵御蒙古、后金、倭寇。所以在崇祯一朝,不得不另辟蹊径,加征“三饷”。对于明朝政府而言,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而对于老百姓而言,这就是要了命。因为此时土地兼并已经完成,大部分农民没有地,所以农民纷纷成为流民,如同游走的干柴,一个小火星,就可以来个篝火游行!
很多人将明朝灭亡归结于小冰期,这个观点有道理,但绝不是主要因素。因为正是由于明朝重农抑商,所以农业的兴衰才决定了帝国的命运。一旦遇到小冰期这样的灾年,农业歉收,明朝崩溃是迟早的事!
崇祯二年开始,陕甘地区连续几年干旱,终于敲响了明朝的丧钟!
2、明朝不合理的政治制度
明朝建立后,学习宋朝制度,推行“以文制武”,通过对文官势力的扶持,明朝的士大夫阶层迅速膨胀。
王朝前期,皇帝励精图治,士大夫们还算靠谱,兢兢业业,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盛世。
但是到了王朝中期,皇帝不管事,士大夫们开始以内阁操控国家权力。
按说这种共治模式很有优势,可以集思广益,使明朝更加民主。但实际情况是,明朝变得更加黑暗和专制。
因为从士大夫取得政权后,内部的倾轧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种倾轧导致了很多严重的后果,比如:
打压武将,导致武将积极性下降,边境废弛;
文官势力内部的争斗导致政令朝令夕改,严重影响了明朝的权威;
文官势力当国导致统治阶层整体的堕落和腐败,百姓民怨沸腾。
这种趋势在万历年间开始愈演愈烈,万历时期,在东北与女真作战失败,明朝元气大伤,朝廷内部东林党和三党的斗争导致辽东的政策朝三暮四,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
最要命的是,东林党形成一支可以威胁皇权的力量,并代表江南地主和皇帝分庭抗礼,在万历想要从江南地区征收矿税的时候,被士大夫们极力阻止,最终万历只能作罢。而茶税更是一年收了12两,让人感受到了大地主的可怕!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和士大夫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底层的民众,包括李自成。最终,李自成丢掉了驿卒的工作,揭竿而起!
所以,李自成绝对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恰恰相反,是明朝的种种问题让李自成不得不奋起反抗!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这户型风水如何,大家给点意见?
如果是32号楼,东南边楼好得多!因为25楼后面受27号楼冲后,又受28号楼和27号楼的之间的风煞冲后,感觉不理想,如果已经买了,就在后面的窗口傍放一对麒麟向出有煞的放向化煞,还有28号.29号楼也算不错,只是前的楼盘有反弓,钱易得,家庭不和,有钱财多了常出外风流,不顾家,夜店是常上客。23.23号楼好一点,后有鬼星作后,后台力,只是自己的手下工人有点顶撞,因为前面也有楼顶撞过来,按形体设计图来讲,还是32号楼东南边的套房更合我心意,先迎楼层再迎潮流水,暗拱水,发大财后都少人知,后面又有靠楼,去四面八方做生意工作都有贵人和老板爱护照顾,前面风景圆聚有堂局,只是本人的看法,说错请谅解!
这个户型怎样设计风水好些,大家给点意见?
此户型为穿堂煞户型,宜在沙发边上做个玄关挡住进出气流,避免一眼望穿
厨房靠餐桌边上的墙可以打掉,做开放式厨房,餐桌告另外一边墙壁
大家怎样看待明朝隆庆开关?
这个问题绝对可以长篇大论了,学而不思则罔,在下不才,谈谈自己的看法。
隆庆开关不仅仅对于明朝,哪怕放在历史长河之中也是影响进程的大事,这是中国全盘接受白银成为法定货币的开始。
从元朝开始,为了应付市场上流通的白银,政府就企图建造一个白银网络的贸易体系。但是当时的白银存储量并不多,故此元朝做了很多的努力。
根据公式:MV=PQ
货币量(M)乘货币的流通速度(V),等于物品的价格(P)乘物品的成量(Q)。
货币量既然不足,必须增加流通速度。所以元朝政府利用中亚中东等地的阿拉伯商人组建了商社,目的在于提高白银循环速度,让物资顺利流通。
但是这种操作太过依靠政治,一旦元朝政治出现停滞,白银体系就会出现崩溃,经济就会混乱。
对于13、14世纪而言,白银绝对是一种极难操控的货币。明朝政府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关闭海外市场不允许私人贸易,开始禁止白银,贸易用现货交易,把白银从国家经济中剃去。
但是,这需要严格的社会制度来禁止白银。里甲制、卫所制、开中法等,使现货交易成为可能。朝贡体系兼海禁政策,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便朝廷掌握白银流向。
明朝因此形成了内向且保守的社会形态!!!
但是任何政治制度都不会一劳永逸而长期不变,事移时移,变法宜矣。
15世纪末期,明朝制度出现了很严重的弊端,长期以来的政治缺陷,走私啊贸易啊让白银充沛了整个社会,而且国家也不得不利用白银弥补政治上的不足,中国再次进入白银时代。
隆庆开关是确定了白银为合法货币,开启了民间的自由贸易。中国开始从内向型保守的姿态,转换成为外向型开放的经济姿态,世界白银三分之一流入中国。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伟大的历史进程。但是对于明朝而言,其实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中国不是产银国,“白银坟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家怎么看待明朝有些皇帝不亲自上朝理政?
大明王朝创造了很多个“历史之最” ,放在今天,估计可以高居吉尼斯记录榜首了。大明王朝的很多皇帝都不亲自上朝理政事,而是深居宫中,要么就是外出巡游,但国家依然可以良性运转,这着实令人震惊不已!
其实,明朝皇帝不上朝是有原因的,抑或说这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策略。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通过科举考试当官的这帮官员们在失去首领的情况下自己结成一个个小小的集团,也就是所谓的“朋党”。这是一支制衡皇权的重要力量,皇帝在他们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在处理政务时经常被牵着鼻子走。更致命的是,这些文官们并非是理性的代表,很多都是些唯利是图的小人,很少考虑到国家利益。
为了制约文官集团,皇帝只能任用阉党,也就是所谓的宦官集团,给他们批答奏章的权力,也就是常说的批红权。但是,正常情况之下,宦官的势力会稍微弱于文官,所以皇权集团的领军人物——皇帝就得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力去与文官作斗争。皇帝不上朝,不去理会文官们整天叽叽歪歪的说辞,本身就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
那么,为何国家依然能够良性运转呢?其一、宦官与文官相互制约,维持相对的战略平衡。其二、内阁首辅有时会与宦官首领妥协,集票拟、批红之权于一身,相当与一国之“总理”。况且这帮文官之中,也有很多牛人,可以处理国家大事,就算皇帝不管,那也没有任何影响。其三、皇帝起到仲裁者作用。皇帝不上朝,不代表不管理朝政,不关心各政治力量的平衡问题。每当一方明显压过对手时,皇帝就会将力量比较强大的一方削弱掉,继续维持战略平衡。最明显的就是嘉靖皇帝,看看严嵩是如何垮掉,徐阶是如何上台就知道了!
但是,如果皇帝不深谙政治规则,去打破这战略平衡的话,大明就会迎来厄运,万劫不复。例如,崇祯诛杀魏忠贤,将阉党连根拔起,终于酿成大祸。虽说魏忠贤罪该万死,但不要忘记他可以起到制约文官集团(东林党等)的作用,是皇帝的一道挡箭牌。后来,崇祯就是在这帮东林党的误导之下,一步步走向灭亡!
为什么大家都不承认南明是明朝的一部分?
南明不是明朝,难道会是清朝不成?只是因为政治原因,很多话不能说罢了。就叫郑成功都禁播了,主题曲也被康熙王朝盗用了。还妄想活五百年,你是要活到22世纪啊!我都活不到,你就别妄想了!
南明政权算不算明朝?
如果南明算正统朝代的话,那就会产生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郑成功的历史地位就需要重新评价了。按正统的历史观,郑成功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