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虽多,但可以归纳为4种基本风格。
①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
②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
③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
④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
地方民族风格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地区间(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山区)的封闭性很强,所以各地方、各民族的建筑都有一些特殊的风格,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8类:
①北方风格。
②西北风格。
③江南风格
④岭南风格。
⑤西南风格
⑥藏族风格。
⑦蒙古族风格。
⑧维吾尔族风格。
时代风格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功能和材料结构长时期变化不大,所以形成不同时代风格的主要因素是审美倾向的差异;同时,由于古代社会各民族、地区间有很强的封闭性,一旦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或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发生了急剧的交融,也会促使艺术风格发生变化。根据这两点,可以将商周以后的建筑艺术分为3种典型的时代风格:
①秦汉风格。
②隋唐风格。
③明清风格。
中国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
你是想写那个方面的?是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在外形上的结合,还是理念上的结合?不是很明确,给你一篇写风水的吧,不过真的用的话最好还是在加加减减,弄成自己的东西,给你推荐看看“中国古建筑演绎现代超设计 06上海双年展揭幕”,看了这个活动,找点灵感自己发挥吧~现成的东西不好弄啊 《 再谈中国古建筑及现代仿古建筑规划中的风水设计学理论与实践 》前言——天地人失序,人生浮躁无归,心如弃儿,是社会追求过度的物欲的结果,现代建筑风水学的原则,也许能为社会找到一种和谐的秩序和安静,一种自得其所的人生享受—— 一. 中国风水学的基本架构: 整体上说,中国古建筑由三大理论系统构成,即中国古风水学、中国建筑营造学和中国造园学构成。
其中中国古风水学是最重要的部份,体现着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生活理想追求,直接影响着王朝兴衰、政治风云、家族繁衍、区域变迁、个人命运、富贵贫*。
故此风水术士一直对中国社会有着神秘的影响,言者凿凿,闻者恭如。
虽乞儿闻吉言而雀跃,诚王侯听危词而动容。
中国风水学宣称其理论依据是易理易构,弘扬天人合一的思想。
概论之,其由形法和理法构成,万法归宗,罗盘是这一庞杂理论体系的最后表征物,因此,不通罗盘即不谙风水。
人们通常把不识罗盘的风水看法,当成街尾巷议,不会太认真对待。
梳理古风水学的内在结构,其理论架构主要为天、地、人三才的处理方法。
天理中涉及季节变迁、灾情变化、气流风向、雷电、太阳、月亮、星辰和方位等对人间影响的规律。
在地理层面上,主要研究山川、河流、树木、潮汐、地形、土壤等方面对人居的直接、间接的影响。
在生命层次上,则主要关注人的生老病死的变化周期性和内在规律。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生为寄居、死为永归,生于世上是一个暂时的旅程,因此,死的归宿地有时比生更重要。
由此,中国风水术又分堪定阴宅和阳宅二类。
而且阴宅常常比阳宅工程更大,更辉煌。
如秦始皇陵等。
复杂的风水理论,都恪守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生克三大古典的原则。
无论是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分类,还是以罗盘为导向的峦头法: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以及寻求整体上的内敛向心,围合调场的追求,可以明确地找到其理论根据,无非是以下一组传统文化理论工具: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干支生肖、四时五方、河图洛书、八卦九宫、七曜九星、四季节令、星象分野、北斗七星、二十八宿、原始传说。
理气法追求形以目观,气须理察、体用相顺;符镇法则分二类,一类为方位符镇,一类为时间符镇,前者对不吉处设置避邪物趋利避害,后者多利用文字符,对特定的日子、特定的行为(如动土日、出行日之说)进行规避。
讲求藏风收水、天人合一的风水学思想,我们发现,其内在的价值追求,用现在时髦的语言可以概括为: 追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追求人工环境与自然观境的和谐统一; 追求人于天地间的自然协调,同频共振。
例如对住宅的理想追求,要先察住宅的出入,当有自然的风口,明暗隐掩要适宜,最好水口要曲折有情;地势宜前低后高;最好的住宅方位应背山、面水、向阳。
居者当卜宅而居,择地而建。
其地当土色坚厚、四面之风不冲,尤其没有地下风,追求山的深藏周纳,地势高燥,水当环流而不近浸,这是风水的基本意义。
此外要追求整体建筑的和谐,用建筑的布局、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运用、图案选择种种风水学中特有的隐喻和象征,达到身心之和。
中国古风水学的内在结构,剥开层层迷雾,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中国哲学意义上的追求,以及在住宅与建筑中的直接运用: (1)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同天地的顺取逆避; (3)人生短暂当生活至上; (4)行止之中当身心诸安。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追求因为掩盖在几千年的历史尘埃中,被各种神秘的说法左右,反而失去了明确的指引和形态。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遗憾。
如果风水学有一个明确的框架跨越历朝历代的话,中国目前的村舍田畴就不致如此凌乱不堪了。
现实的混乱正是理论混乱的具体表现。
二、风水学理论的现代探索——理想的建筑景观不应成为建筑垃圾 风水学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已式微。
一般的社会公众并不会把它当成一种认真的学问。
然而,现在人们开始从新的审视角度研究,完全是受西方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结果。
欧美经过工业革命后,从独特的角度开始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生活中的三P问题,即贫穷、人口和环境问题(Poverty / Pollution / Population)让西方的智者们认识到:住宅不仅是装满各种电线和设备的机器,建筑本身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
学者们在此思想驱动下,发现的确存在一种“住宅病”,即人体30多种疾病直接同住宅有关。
城市规划学者们也发现,城市内的热光声处理和绿化、水体、风向以及人聚环境和休闲环境设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城市的兴衰。
因此中国严肃的建筑学者们也开始认真研究中国风水学问题,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关于理想景观研究的成果,这也是对当今社会变迁的一种回应。
比较研究发现,西方建筑强调视线通畅,对制高点和视控点...
如何科学地理解风水 古人对“风水”的定义
长期以来人们把风水地理当作封建迷信,予以批判、抛弃。
其实,中国风水地理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是关于中国的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建筑、景观等研究综合环境的一门科学,也是中国人趋吉避凶、避祸纳福的一种价值取向。
风水学是我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风水学在我国建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所不在。
这在我国大量的现存古城镇、古建筑、园林、民居及陵墓中得到印证。
风水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具有了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景观等诸方面的丰富内涵。
中国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
中国风水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
风水是这样一门艺术,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施加影响。
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强活力。
风水是中国闻名于世的一大文化现象,风水术乃古建筑理论之精华。
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
风水,作为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蕴含着自然知识、人生哲理以及传统的美学、理论观念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
实际上,风水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
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自然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风水理论的宗旨是,勘查自然,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
在自然环境、自然方位上,风水理论总结了与建筑相关的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自然知识和相应的生活经验。
如,把“背山、面水、向阳”看作是最好的自然方位。
把适量的“前低后高”看作是最佳的宅院地势,重视住宅建筑中“水口”(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和“气口”(包括门、窗)的自然方位,主张居室空间的高矮大小、室内采光的阴暗程度均应适可而止等。
这些环境因素,都是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
否则,把住宅建在有自然危害之地,或者把居室建成采光、通风、温度、湿度都很糟的人工环境,任凭多强壮的人,住久了也是要生病的。
从环境建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也是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借鉴的。
在文化环境、文化方位上,风水理论则是以河图、洛书、八卦、五行等易学文化为基础,通过建筑布局、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运用、图案选择等隐喻和象征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身心之和的环境追求.
建造房子风水有技巧吗? 说清楚了。
风水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是迷信? 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
风水学是中国傅毓建筑的灵魂。
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它是关于"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遵行如下法则: 自然的法则 自然的数值比 自然的气息 自然的外形 风水是这样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加影响。
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
园林建筑曲线美与风水的关系传统风水的曲线美主要体现在“山环水抱”和“曲径通幽”两方面。
“山环水抱必有气”,是传统风水的一条重要定律。
中华大地,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不胜枚举,不仅被我国六大古都和名人故居所证实,也被名山大寺甚至著名的帝王陵墓所验证。
而四合院建筑的左右两侧的厢房,犹如人的两臂成环抱之势,是“山环水抱”的另一种体现。
“山环水抱”之所以有情,其理就在于其状恰如人伸出双臂的拥抱姿态,既然这种姿态表示欢迎,自然就是有情的最好体现,依据“天人合一”之论,则风水上的“山环水抱必有气”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风水处处体现这种曲线美,山要有蜿蜒起伏之曲,水要有流连忘返之曲,路要有柳暗花明之曲,桥要有拱券之曲,廊要有回肠之曲。
“曲径通幽处”、“屈曲有情”,曲有深刻的内涵,象征着有情、簇拥、积蓄和勃勃生机。
清代帝陵建筑群的抑扬顿挫和大小相间,则是曲线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清代帝陵,总是在大建筑物面前,修一些小建筑,如以石五拱衬托明楼;又在横向建筑的前后修纵向建筑,如泰陵的龙门与石桥,构成一处纵横组合。
这样,整个陵区错落有致,波澜起伏。
中国传统美学观从文化性格来说,是内向、含蓄的,建筑美学也不例外,以表现含蓄、幽曲的特征为主,但这种性格特征的表现不是单一的,除了含蓄、幽曲之外,还追求方正、对称之美。
追求方正、对称之美是追求“大雅”的表现;而含蓄、幽曲的最终效果,也是为了通过丰富的层次变化,获得博大幽深的艺术效果,二者是基本统一的。
中国传统美学观所表现出来的含蓄、幽曲和对称、方正之美,在中国风水中得到了丰富的展现。
五、结语 我国风水发展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从历代古建筑中不难看到风水学发展应用的痕迹。
中国文化传统讲究“天地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相辅相成、协调统一,这与风水学的主张是一致的。
风水学的科学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虽然现代环境、空间、生态、心理等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些风水理论不谋而合,但风水学中的很多玄学理论仍然充满神秘的色彩。
对待风水学的态度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好象有不少建筑师也在研究风水,但他们是因建筑设计所需去研究,并非认真地将“风水学”当作一门独立学术。
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的风水观念实际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道、释诸家哲学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综合了中国文化的产物。
风水最简洁的表述可以叫“时空”,也即是所有建筑的时间和空间、形势和方位不同,其所秉之气也不同,最终吉凶祸福也不同。
古代建筑在现代建筑中是怎么运用的?
[原创]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 -- [原创]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 李远国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日益引起从事房地产业、建筑业、装饰业及设计界人士及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
这里,围绕这一课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及有关人士。
一 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
(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
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
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
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
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
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
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
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
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
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
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
弯环曲折,水格之贵。
”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
”“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
”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
”(《阳宅撮要》)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
《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
”《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
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
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
”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
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
”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
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
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
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
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
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
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
如《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阳宅十书》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
如何欣赏古代建筑美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
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
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
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
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
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
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
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
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
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
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
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
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
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
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
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
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前年来一直如此,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
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
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
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
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
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
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
正因为墙壁不承重,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
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
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
这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因此,有许多建于重灾地震区的木构建筑,上千年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如像高达67米多的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为现存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这两处木构已经近千年或超过了1000年。
后者曾经经历了在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地震的冲击,还安然无恙,充分显示了这一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优越性。
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
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
如像那些亭亭如盖,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即是为了排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而形成的。
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翚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
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
请问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
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
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
明弘治年间奠定现有规模。
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后重建。
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建筑104座,466间,古树1250株。
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
仰圣门 曲阜城的正南门,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移县城卫庙。
以孔庙为中心营建新县城。
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于孔庙前开辟仰圣门,以示对孔子的敬仰。
旧时,仰圣门只有在迎帝王、接圣旨或重大礼仪才准敞开,门上城楼1930年战争中被毁,1989年重建。
仰圣门楣上镌刻明代胡赞中书“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现存为清乾隆重书。
“万仞”既象征了孔庙的雄伟庄严,也象征了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
泮水桥 泮水桥建于康熙十六年,单孔桥,龙陛双阶,桥下清水呈半圆形,称为泮水,过去凡科举中秀才者称进学,雅称“入泮”。
泮水桥后东西各有石碑一幢,刻“官员人等到此下马”,人称“下马碑”,公元1191年(金明昌二年)立。
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必须下马过桥,以示尊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的皇宫。
位与北京城的中心。
明清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
占地面积极分子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980余座,有屋87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米。
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
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
距离北京230公里。
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
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 ,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
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特点 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②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
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
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
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
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
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
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
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⑦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
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
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
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
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
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
②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
③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
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
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④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⑤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
在园林中表现意境,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
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了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
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按功能分为以下7个大类:①居住建筑。
是人类最早创造的建筑,主要有穴居和干栏两种形式。
距今7400~6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如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中的建筑均为半地穴式,即从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竖穴,平面作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面积很小。
距今4900~39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来,原始社会的穴居,正逐步朝着宫室式住宅形式演化。
宫室式住宅的代表类型是合院。
陕西岐山县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
在北京老城区中轴线东西两侧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这里。
干栏式建筑的最早遗迹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000~5300年前。
楼面离地约和人等高,其下圈养牲畜,楼面上周围有栏杆,围着平台和房屋。
现存干栏建筑比古代大为减小,集中分布在云南、海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②城市公共建筑。
主要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
城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材料以夯土为主。
三国至南北朝出现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的作法。
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砖石包砌。
城门是重点防御部位。
...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
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特点 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②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
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
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
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
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
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
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
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⑦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
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
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
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
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
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
②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
③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
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
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④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⑤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
在园林中表现意境,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
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了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
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按功能分为以下7个大类:①居住建筑。
是人类最早创造的建筑,主要有穴居和干栏两种形式。
距今7400~6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如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中的建筑均为半地穴式,即从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竖穴,平面作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面积很小。
距今4900~39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来,原始社会的穴居,正逐步朝着宫室式住宅形式演化。
宫室式住宅的代表类型是合院。
陕西岐山县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
在北京老城区中轴线东西两侧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这里。
干栏式建筑的最早遗迹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000~5300年前。
楼面离地约和人等高,其下圈养牲畜,楼面上周围有栏杆,围着平台和房屋。
现存干栏建筑比古代大为减小,集中分布在云南、海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②城市公共建筑。
主要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
城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材料以夯土为主。
三国至南北朝出现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的作法。
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