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楼的布局
永定客家土楼布局合理,与黄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筑极为相似 从外部环境来看,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楼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楼址忌逆势,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后低,忌正对山坑(以免冲射);楼址后山较高,则楼建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既可避风防潮,又能使楼、山配置和谐。既依据上述3个方面选择楼址,又善于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构筑形式多样的土楼,乃至发展为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蔚为壮观、颇具山区建筑特色的土楼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楼群。 这些讲究,无疑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与中原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永定客家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3个特点:
(1)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
(2)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
[编辑本段]土楼分类
土楼若依形状分,约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另外还有变形的凹字型,半圆型,与八卦型。其中,以圆楼与方楼最常见,也常常两形状并存。该长达数千平方米面积且聚族而居的圆楼与方楼以简单几何形建筑构筑于山岭狭谷之间,人造建物与周遭翠青自然景观形成强烈对比。1980年代中国经济开放后,以圆土楼与方土楼为主的闽南及广东土楼景观引起世界各国旅游业注目。
圆楼
圆楼为圆形的土楼,又名圆寨土楼、福建圆楼或客家围屋。其用途重于防卫,因此该名称嵌“寨”之名。虽然该形状的土楼不是最多,但是面积通常最为庞大。面积最大者甚至可达72开间以上。
通常圆楼的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以上的所在才为住家卧房。其中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这些设计,通常也是着重防御功能。
方楼
方楼是土楼中最为普及。该建物类型的特征,是先夯筑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围墙,再沿此墙扩展该楼其他建物。而扩建的制式规格通常是敞开的天井与天井周围的回廊。这些相同建造样式的楼层堆积起来,最高甚至可达六层楼。最后使用使用木制地板与木造栋梁,加上瓦片屋顶,即成为土楼中最普遍的方楼。
五凤楼
湖坑镇的“福裕楼”即是一座典型的五凤楼。五凤楼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宫殿式或笔架楼。其名虽同,但有些许差距。以两厢房,一门楼等细部构造组成的该土楼类型,其特色是从外观看去通常为三凹两突,彷佛中国古时笔架。五凤楼主要分布于闽西各县与漳州。其中,移民台湾的漳州客家人,也将其五凤楼建筑风格带至台湾。
其他
除了圆楼,方楼与五凤楼之外。以形状分类的土楼尚有凹字型,半圆形,与八卦型等种类土楼。凹字型土楼主要分布于闽南南靖,诏安。半圆形分布于平和与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楼则偶见于永定、漳浦、华安、诏安、南靖和中国广东东部。其中全中国最大的八卦土楼则为道韵楼。
[编辑本段]土楼特点
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所用木材须300~500立方米。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三环土墙便是3道封火墙),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如建于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乡的“环极楼”,300年来经历了数次地震,1918年农历四月初六的大震,仅在其正门右上方3楼到4楼之间裂一条50公分宽的裂缝,由于圆楼墙结构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时略向内斜,呈梯形状,向心力强。70多年来竟神奇地自然弥合,现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宽的裂缝。永定“资历”最深的“馥馨楼”,近年人们为免众人从一大门出入之不便,另开一小门,请来石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钢凿撬挖数日才开通,这种三合土墙的坚韧由此可见一斑。
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旧时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由于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客家人建土楼时,将烟囱砌入土墙内,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十分洁净。土楼的兴建,也是旧时客家人笃信风水的表现。迷信说法,认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处有“凹煞”。建方楼时,他们以为其某个角会碰上“煞气”,就在楼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避邪,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制煞”。圆楼无角,据说“煞气”能滑走,所以为避“煞”,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总的看来,建土楼讲求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永定土楼或以方位命名,如“东升楼”为坐东朝西,喻意旭日从东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楼”,乃苏振福独资兴建;或为纪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后代所建“庆福楼”、“福裕楼”、“振成楼”、“庆成楼”总不离“福”、“成”两字;或以自然环境定名。如“望峰楼”因面朝笔架山峰而取名,“环兴楼”则因三面环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环形大圆楼而得名;或为祝愿祈祥定名,如“松竹楼”和“五十楼”,分别取“竹苍松茂”和“五风十雨皆呈瑞”之意;或为劝勉后人定名,如“经训楼”、“承启楼”;或以创业者定名,如“福侨楼”,为江氏华侨所建,意为华侨福宅,“群兴楼”因众人集资兴建,并寓群居兴旺发达之意;或以褒贬双关定名,“如升楼”,坐东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后代又戏称其小如米升。
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又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
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土楼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闽西和闽南保存有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其中永定县和南靖县的数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楼。在永定,土楼麇集于湖坑、古竹等少数乡镇,仅湖坑乡就有54座;在南靖则以书洋、梅林等乡为多。绝大多数土楼保留完好并依然住人。与一般民居错杂共存,使庞然土楼犹如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频繁在影视中亮相,还载入《中国名胜辞典》,成为中国《民居》邮票组票之一。它以独特的圆楼造型标本,使“永定土楼”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楼的代名词。
[编辑本段]精彩看点
南靖县最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楼群。站在南山区的半山腰上,可见四座圆楼依山而下拱簇着一座方楼,层层土墙与层层梯田遥相呼应,奇异秀丽。而南靖最高土楼“和贵楼”虽建于沼泽地,至今却仍巍然不动;精美的怀远楼目前墙体光滑无脱落,夯土配方与夯筑技艺极为高超,室内雕梁画栋,充满古雅书香气息。
永定县最有名的是振城楼。振城楼有“土楼王子”、“最富丽堂皇的圆楼”之称,由内外两环楼构成,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卦与卦之间筑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开设拱门,关门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相通,连成整体。而且,振城楼砖木结构并仿西洋式装修的内环楼,以别于架梁式土木结构的外环楼,这种“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土楼中非常罕见。
除高超的建筑技艺外,土楼的建筑者对于土楼的选址也非常考究。土楼的环境大都优雅清静,推开窗户,苍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飘香的飘香更是不绝于鼻,可谓步步为景。
[编辑本段]申遗过程
——以“大地土楼群”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发展历程中积累的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价值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古迹。分为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遗产,属于文化遗产类。
大地土楼群(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一块瑰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关国家民族利益、事关华安未来发展的大事;对于保护华安历史文化,提高华安的国内外知名度,促进华安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91年3月,华安大地土楼群中的二宜楼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二宜楼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10月,华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2006年5月,南阳楼被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建土楼(包括华安大地土楼群)作为2008年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英文申报文本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格接收。2007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对华安大地土楼群进行现场评估考察。
2008年7月6日,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安大地土楼群将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接受表决
[编辑本段]旅游贴士
交通:客家土楼多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广州有到漳州和龙岩的火车,自驾车南靖、永定两县各乡镇的道路多数是柏油路面,行车一般没什么问题。
住宿:南靖、永定两县的住宿条件都不错,有各种档次的宾馆,住进土楼也是个不错选择。
美食:客家菜口味偏重,以“咸、肥、熟”为特点,盐鸡、酿豆腐和红烧肉不可不尝。
[编辑本段]旅游攻略
从厦门到永定土楼可以坐专车或公车,坐专车费用高但是比较方便,坐公车要到湖坑镇下车,湖坑镇上有岔路去南溪土楼群,可以在岔路口包摩的来回,一个车不会超过25元。南溪的路也可以往田螺坑方向走,沿途可以去看芦溪那边的土楼。如果不去南靖书洋那边的话,可以从南溪过去看田螺坑,然后从塔下的路返回高头、洪坑、湖坑。如果还要去书洋的话建议就到观景台来回,看完洪坑、高头,再经塔下村、田螺坑去书洋更顺一些。据说观景台可以看南溪土楼的全貌,因为时间关系这次没有去,不知道风光如何,但是潺潺的南溪水犹如一条缎带,串起沿途各个村落的座座土楼、颗颗珍珠,点缀着小桥流水,风光非常优美,值得推荐。
最西边的是南江村的八角楼(东成楼),其实就是方楼,不过四个角切了个小斜角,并不是正八角形。楼内有住户,不收门票。我很喜欢东成楼旁边的一座小园楼,里边住了4兄弟7户人家。门前正好对着小桥流水,生机勃勃,情趣盎然。
接着往东5分钟车程,来到南中村的环极楼。环极楼要收5元/人卫生费,不过楼内倒确实挺干净的。环极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一次地震过后,留下3米多长1尺多宽的裂痕,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楼内部中心环无祠堂之设,在环极楼的中心点上,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再往东5分钟即到新南村的衍香楼。衍香楼坐落在一潭碧水旁边,风光不错。潭名游皇潭,算是个微型水库,还有个小小的发电机组。这个土楼的大门布局比较特别,增加了一系列的外围附设。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砖木雕刻比较精细,墙壁上书画也比较精美。门楣上书“大夫第”,属于诗书世家。这个楼也是要收5元/人的卫生费的,同样也很干净。
继续往东回来10分钟左右路程,溪边立着的是振福楼。这个楼不在大路边,大门正对着南溪,依山伴水。由于现在被人承包下来准备开发成展览馆,所以还没有开放。据说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外土内洋、中西合壁、富丽堂皇。
回到湖坑镇。镇上可以包小面、摩的,也可以住宿、补给、饮食FB。路口旁不远处有一家美廉酒店,门面设施简单。一大碗汤蒸兔子才10元钱,还有梅菜扣肉、焖豆腐、酸菜鸭血……味道都还不错。比起旁边的阿庆酒店来,真是实在的多。
如果不去初溪,可以直接从永定县城坐[永定-高头]的班车到达洪坑(土楼文化村)(9元)或者高头(高北土楼群)(11元)。高头与洪坑之间的道路正在修水泥路面,据说元旦前可以修好。往来其间基本上摩的比较多(3元/人)。
洪村土楼文化村门票40元。摩的可以直接带进去,但是没有门票进不了土楼,而且一旦发现有人没买票进了村,保安就会安排查票,被赶出来的滋味不好受 。洪坑的土楼象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等还是很有代表性的,相比初溪的50元门票,还是可以进去看看。(据说早上和晚上保安下班了可以不花钱进去看)。
洪坑可以住宿,住土楼大概是30元/人,交通也还方便。
洪坑到高头大概20分钟的路程。高北土楼群就在快到高头的时候大路左手侧。最经典的当然是承启楼,号称“土楼之王”。“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门票30元,可以乘管理员回家的时候溜进去看看(现任管理员家就在土楼旁边),不用理会村民善意的吓唬 。土楼游览,一个是宏观,从高处俯视;一个是微观,在楼内游荡。不进去看的话,始终会是个遗憾。从洪坑方向过去,快到承启楼的道路拐弯处,有个小牌子,指示去观景台的方向。说是观景台,其实就是个小山包的坡顶。这里可以俯视高北村的土楼群景色。承启楼旁边还有一个圆楼,叫“侨福楼”,收5元卫生费,楼内空空,不值得一去。其实高北村的其他民房外观也很有特色,可以到处转转。
高头过去一段距离就到了一个岔路口,一边往曲江方向,一边往塔下方向。两条路都可以到书洋,沿途也都有土楼。不过往塔下村的路程要短一点,而且塔下村和坂下村的裕昌楼(东倒西歪楼)是绝对不可错过的。因此推荐路线:可以先往曲江方向观看一下河坑的七星土楼群,然后回过头来走塔下。
从岔路口往曲江方向大概2-3公里左右,路爬到了一个拐弯的坡上,坡上有小路可以下到村子。这里可以看到河坑的七星土楼群的尾巴上三个楼。道路左手边一条小路往坡上走,一直要爬到高压电线塔那里才能够看到河坑土楼群的全貌。村子土楼很集中,不过单个看上去不是很特别。如果有兴趣,可以在道路还没上坡的时候过一座桥,沿着河边的道路进入村子。
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前去石桥村,据说土楼的各种形态,和各种分布规律在这里都能找到踪迹,是《中国民居建筑》一书中土楼部分的样板。
回到岔路口继续往塔下方向。昏昏欲睡中,道路拐了个湾,一湾溪水出现在你的面前,层层叠叠铺开的流水,两边的民居乍一看有点吊脚楼的味道,溪上横架着一座样式特别的长桥。嚷嚷着让司机停车的时候,司机会告诉你:这就是塔下村了。
不同于其他村子大规模的土楼群,这里的房子更多的是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小户人家。在小巷里穿来穿去,不小心穿到了人家的后门,担心一条大黑狗正横眉冷对着你 有人家在制茶,那份茶香萦绕半个村庄,胜过各家各户门廊窗墙摆置的各色花草。
穿过小村,村后坡上就是张家的宗祠——德远堂了。德远堂是我们这一路看过来保存最好的祠堂。屋檐上的砖雕色彩华丽,彩凤、青龙、狮子、翠鸟、各式各样的花朵…大门口和梁柱上的木雕、漆画都保存完好、制作精细、色泽如新。此堂之所以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在于祠堂前伫立的23根盘龙柱(21根老柱,2根新柱)。当地有为功德之人立龙旗柱的风俗,而德远堂前的旗柱林数量众多,且保存完好。
此处无需门票,所有的风景全部FREE,强烈推荐。
塔下村再往东前行几分钟到达坂下村的裕昌楼。裕昌楼就是有名的东倒西歪楼了。收5元/人。据称当年此楼为5户人家一起修建,轮流供应修建土楼的木匠师傅饭食。但是因为彼此沟通不是很好,以至于对木匠师傅伙食供应不是很准时。这下得罪了大师傅,因此暗中动了手脚。以至于楼盖好了虽然能住,慢慢的2-3层顺时针扭斜,而4层则逆时针歪斜。可能力学结构刚好均衡,因此几百年来倒也相安无事,被今人视为一建筑奇迹。现今楼里还住有许多户居民。裕昌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层的每家房子里都有一口水井。井水很满福建土楼,水位很高,清冽甘甜。楼里的村民可能请你去他家喝喝用井水泡出来的有机茶。茶水品尝无妨 ,如果不懂茶叶,购买的时候要谨慎一点 。
出裕昌楼,再往前到达田螺坑。就是有名的四菜一汤啦,因为四个圆楼围绕一个方楼而形象得名。据说从正下方看,形似5朵色泽不同的蘑菇(土楼颜色略有不同,有的淡青,有的淡红);从侧面看,象布达拉宫(比较牵强);从上方看,那就是四菜一汤啦。没有进村,在公路边拍过侧面的角度后,车子直接开到观景台处。观景台就在公路边,位置正好处于村子上方,而且角度封得死死的,旁边的角度哪里都看不到一丝丝。所以管理处放心大胆的收取20元/人的门票,而游客就为了那一眼风景,实在是很无奈 。
过了田螺坑,一路盘山而下到达书洋镇,不到1个小时。途中有蜜柚卖,一斤5毛钱左右,小个的大概1块钱一个。
书洋小镇上车子不多,到南靖的车次每天只有4-5班而已,大概是上午7点、9点、12点多、下午1点多、4点多,车票10元/人。可以包皮卡去南靖,48公里路,大概100元左右,摩的索价50元(书洋这边的摩的要价比湖坑那边要高不少,注意砍价)。
沿途经过吕凤莲的故乡,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看看南靖县境内,梅林镇长教村的怀远楼和璞山村的和贵楼,以及船场镇下山村的福兴楼、隆兴楼,南坑镇新罗村的半月楼、翠林楼,还有最袖珍的土楼-如升楼。 南靖福建土楼博物馆位于书阳镇田中村,距离南靖县50公里,离书阳镇2公里,是从南靖去往南靖各土楼点的必经之地,原为前台湾领导人吕秀莲祖籍的宗祠。
道路沿着船场溪一路蜿蜒,很多的香蕉林,也是一派山清水秀。行程大概1个小时左右,路况不错。南靖境内除了土楼外,也有温泉,还有热带雨林保护区,路况都还不错,还是值得转转。
南靖属于漳州市,去漳州可以坐的士,非常方便,10元/人,大概35-40分钟路程。
增值资料
1 沙石蛋白建坚固土楼
福建土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现今逾千座土楼分布于福建西南山区,主要分为圆楼、方楼及五风楼等,建筑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红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以建造外墙厚达一米至二米的土楼,坚固得可以抵御野兽或盗贼攻击,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凉等功用。
2 美国曾误为核弹发射井
形状独特的客家土楼,竟在六十年代的冷战时期,被美国误为核弹发射井,虽经过20年的研究,用间谍卫星拍下无数图片(土楼的俯视图),但仍无法了解1500座“核弹发射井”中的“机密”,中情局在1985年终派出一对夫妇伪装游客,到福建南部的南靖县调查,终于发现那些“发射井”,原来是历史悠久的土楼,绝不是间谍卫星所发现的“核武设施”,才令美国当局松了口气。
[编辑本段]董斌研究员讲解福建土楼风水
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 国际环境景观生态管理学院资深研究员董斌先生对福建土楼作了评价:他认为福建土楼以各种各样的圆楼以无角逼走“煞气”,其实那所谓“煞气”是不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中庸因素的文化气息,引领着和谐的民风家风传承,千百年来,土楼的子子孙孙繁衍昌盛,土楼各自以吉祥的命名,再现着“天、地、人”三方完美结合的文化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在建造模式上,又体现了完美的国画效果,把“框景”文化容纳于中,在选址上,完全符合风水上关于明堂和案山的选择,古代的土楼的建筑者对于土楼的选址当然也非常考究。土楼的环境大都优雅清静,推开窗户,苍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飘香的飘香更是不绝于鼻,可谓步步为景,步步吉祥,层层好运,才迎接来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入选。
董斌先生认为,福建土楼中的“土楼王子”振城楼、这座“最富丽堂皇的圆楼”,由内外两环楼构成,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卦与卦之间筑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开设拱门,关门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相通,连成整体。这样的结构,体现了,八卦风水学的深刻丰富的宜居原理。而且,振城楼砖木结构并仿西洋式装修的内环楼,以别于架梁式土木结构的外环楼,这种“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文化的融合,这是福建文化容易接受外来优秀文化,吸纳天地万象为我精华精气神的表现,在土楼中非常罕见,也是优秀的人文传承。
董斌先生认为,在文化传承方面,福建土楼以方圆结构为准则,体现了易经风水学中“三易”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审议批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的高度评价的园子叫“易园”,为什么叫“易”园?“简易,变易,不易”,也可以作为美学的标准,游遍苏州名苑,你感觉清爽,这就是简易,清爽中又曲径通幽变化无穷,这就叫变易,简易与变易交相辉映,这就是不易,这三易,是中国园林建筑的文化灵魂,所以我说,易经之道,用之在法,其妙在人;“三易”之间,道尽中华美学最基本和最复杂的原则,还有比叫“易园”更合适的名称么?可以这么说“三易”是中国园林美学的灵魂原则!南靖县最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楼群。站在南山区的半山腰上,可见四座圆楼依山而下拱簇着一座方楼,层层土墙与层层梯田遥相呼应,这样层层接纳,层层呼应,不仅在外观上奇异秀丽,而且在气势上以势应天地山川。而南靖最高土楼“和贵楼”虽建于沼泽地,至今却仍巍然不动;精美的怀远楼目前墙体光滑无脱落,夯土配方与夯筑技艺极为高超,室内雕梁画栋,充满古雅书香气息,完全是风水学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结实的三合土墙,结合了“三防”(防风、防水、防震)功能和防盗和防匪。董斌先生认为,在实用和美学原则上也结合的非常紧密。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其存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其因地制宜也十分符合风水的原则。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不仅仅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其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董斌先生认为,这个遗产项目容纳了风水、文化、景观、生态、人文为一体,是一个环境景观生态风水学的样本。
为什么坟墓前都要有墓碑?
墓碑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给后人一点前人讯息,明白自己发经历,另一种大众的说法就是(传宗接代了解自己身世)辈分。
古代的墓碑有很多用处:第一,木碑立于宫门前,故称“宫必有碑”。
这木制的碑是用来识日影的,从日影的阴阳,可以测出季节的变化;第二,古代宗庙前立碑,碑上有穿孔,是用来系绳,栓住祭祀的牲口,待神飨后,牵出牲口进行血祭;第三,古代的碑是引棺入葬的用具。
现代的墓碑主要是用来书写碑文,墓碑的书写,其内容比较丰富。
包括风水情况、籍贯、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1. 风水情况,墓碑的左边称为龙边,是碑体重要的部位。
这里要书写山向及山向线度、分金线。
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
”其目的,为告示后人,即或遇到自然灾害的洪水冲刷,或战争破坏,后人仍可依碑上的风水情况文字,找到原来风水方向,重新立碑。
:“(袁可立)葬之日为崇祯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墓在郡城南,去祖茔二里许,即勅建之茔道,旨同隧者也!”2. 籍贯,在移民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乡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显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县名,也有的只刻地区和村名。
这是对故乡的眷恋,也为后人及亲友扫祭时,寻找墓位提供了方便。
:“按状: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
先世居凤阳,始祖荣,国初以战功屡调坚城卫百户,即今睢阳卫也。
遂徙于睢,代以德望著。
”3. 姓名,写在墓碑中心部位。
这里称“中榜”。
在书写墓主名字时,其字数多少,与风水吉兆相关联。
为尊敬长辈,过去加了许多尊敬的词,如父亲称考、显考,母亲称妣、显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
而且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
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
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
所以拟中榜之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
如:“澄新江社十九世诰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长达21字,正合“生”格,最为吉利。
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写在碑上,则按左尊右卑来排列,男左女右。
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陵墓》:"袁尚书可立墓在(睢州)城南五里,骆庄南里许,碑刊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袁节寰(袁可立)墓。
"4. 生卒年月日,写在中榜两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写齐全最好。
因为日久年深,户口注销,传来传去,隔几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则十分困难。
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御天下之七季癸酉十月十一日,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终于家。
”5. 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
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
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
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大明崇祯十年岁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男枢(袁枢)泣血纳石”。
6. 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
中国记载时间的文字很多,有公元、农历,时节写冬至、清明者居多。
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
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结合起来,用以表示历法上的日子或月份。
如甲子、乙丑……。
还有些文人将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用十二个月均分,每个月另有名称。
如一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四月称孟夏,五月称仲夏,六月称季夏;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十月称孟冬,十一月称仲冬,十二月称季冬。
还有用花木为十二个月命名的,如一月梅月、二月杏月、三月桃月、四月槐月、五月榴月、六月荔月、七月瓜月、八月桂月、九月菊月、十月檀月、十一月葭月、十二月栎月。
在墓碑上还常见“谷旦”、“吉旦”、“吉日”,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日期。
“谷旦”出自《诗经》,谷善也,旦明也,即良辰之意。
而“吉旦”、“吉日”,也只是取其吉利之意。
都是在排列吉祥字数时,用来凑字数的。
还有在记不起或记不清生卒月、日时,往往书写上吉月吉日,墓主的家人心理上则得到慰籍。
墓志铭,包括墓志、圹志及墓表。
东汉开始将碑立于墓地正前方。
碑上刻有墓主的官爵、姓名、生辰年月。
后来,在碑上还刻着墓主的家世和生平业绩,并加以颂扬。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官方曾多次禁止立碑。
他们认为“汉以来,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晋武帝咸享四年(278年)又诏曰“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
”由于几次禁止立碑,于是墓碑转入地下,从而产生了墓志铭。
从唐代盛行至清初之间,有大量墓志铭出土。
墓志铭是由两块正方形石碑组成,称为一合。
上面为墓盖,文字比较简单。
一般用楷书或篆体刻写着朝代、官衔和姓氏。
如“大唐故张府君墓志铭”、“大唐故雍王墓志之铭”、“宋故杨国公主墓志铭”、“宋宗室永寿县君郑氏墓志铭”。
在文字周边线刻着精美的花鸟纹饰。
另一面,则...
古代墓碑上刻着信公墓碑记是什么意思啊?
清待赠是在碑文或牌位的格式中会出现的字样在表现与立碑人关系之外,有时“中榜”行文的最上端会出现“清”、“皇清”、“皇明”、“中华”、“民国”、“皇清待赠”的字样。
这些虽都说明自认客死异乡的先人的归属感,但政治立场则显然已不相同。
尤其是同一时代的死者各用“皇清”与“皇明”的刻文,或者反清复明组织领袖碑上被刻上“皇清待赠”的字样,都表明政治立场的变化。
其中也有些墓碑会把清朝或本地政府所赐给墓中人的官衔,或会党的私谥赠号刻在中榜的姓名之上端,藉以说明墓中人生前的荣耀。
而你说的高阳,我猜测很有可能是籍贯,因为别的地方都找不到这两个字的由来。
另外附上墓碑的相关信息,以粤代墓葬为主(因为沿袭的最为彻底,而中原大部分古时的习俗已经丧失):人在去世下葬后,接下去最重要的工作是立碑。
一般上,竖立墓碑是造坟的重点,立碑也是造坟工作的第一步。
由於华人相信风水,风水上又传统以来便有“以碑为向”的说法,即以碑的形式与中线的方向决定吉凶;因此,传统的造坟工程中,立碑并不是可随时随地进行的。
一座坟墓的立碑必须根据风水上的吉向择日择时,若按过去的风俗,造墓工作选择动土的日子和时辰,也不会太近埋葬日(除非是特别加工),这是为了让雨水使泥土结合,免得碑石容易凹陷。
客观上,由於这是说明死者身份的重要环节,因此风水上的安排亦表现得极谨慎,风水师及家属也不会在先人下葬后立即立碑。
他们除了可能要根据风水考虑碑的颜色和定向,也会在竖碑前让大家有一段时间去斟酌碑文的字眼及吉凶意义。
因此,择日择时除了是风水上的需要,也给了大家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碑文的内容。
闽粤省籍的华人墓碑,其碑文格式是有一套传统法则,有着特定的基本格式。
碑文必须完整地交待死者的姓名、籍贯、身份、子孙、安葬或重修墓碑的日期。
由於造坟墓和立碑时是为了后人而选择风水,因此风水状况亦须藉立碑交代清楚。
另外,墓碑的高和宽、字体的尺寸大小,也受到传统信仰以丁兰尺订吉凶的限制。
丁兰尺一尺约合公尺的38.01公分,每尺分10格,依次刻着“财、失、兴、死、官、义、苦、旺、害、丁”等字,以“财”、“兴”、“官”、“旺”、“丁”、“义”为吉。
墓碑的所有文字须编排在合乎丁兰尺吉度的面积里,甚至对文字大小也相当讲究,当然是以符合吉度为佳。
墓碑的面积,不论大小,在刻上碑文时,基本上都遵守着相同的原则,既要简单明白地交代死者与立碑者的身份关系,以维持孝道与慎终追远的精神,又要考虑到风水的吉凶。
(A)葬者的籍贯对南洋华人来说,墓中人的籍贯相当重要。
因此本地的坟墓,墓碑上端多刻有对阴宅主人原籍的说明文字。
这类文字多数以横排形式刻在墓碑平面的最上端。
在中国大陆,也许是由於死者都落葬家乡的土地,因此死者墓碑上并不一定要说明阴宅主人的原籍。
尤其是宗族村落的公冢,墓碑上说明死者籍贯更是多此一举。
然而,在马来西亚独立之前,所有在本地去世的先人都被认为是“客死异乡”,同时,他们的埋葬地点也往往是葬在与其他各县籍人共同使用的公冢,因此,在墓碑的最上方注明阴宅主人的原籍,也相对地重要起来。
一般墓碑碑文最上边的左右两个角落的字眼通常就成为考证死者祖籍的凭证。
它往往是刻了由右到左的横排双字,说明阴宅主人的原乡。
墓碑上表明原乡这些字眼有些只是刻上府治名称,如“惠州”、“潮州”,有些则刻上县份名称,如“台山”、“潮安”,或者,亦有的刻字“X邑”称县份。
还有些墓碑上的籍贯说明,不是皆一府一县,而是专指死者所源自的宗族村落,墓碑上刻着其姓氏本宗族村落的发源地名称,如槟城福帮五大姓之一的杨姓族人不用“同安”县而用“霞阳”村,邱姓族人也常用“新江”,而“石塘”谢姓则用“石塘”之类。
这种专指宗族村落的籍贯说明,明确地交待了死者与其他同姓者有小宗之别,这是宗族社会移殖大马,并各自形成地方势力的证明。
过去,那种人物命名不复杂,而且可能雷同的时代,碑文上强调原乡可加深辨认坟墓的作用;另外,这一作法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诲,提醒后人记住本身祖先的原乡。
(B)风水的交待华人相信风水,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坟墓,为要子孙万代昌盛,更加注重风水的设计。
墓碑的左边俗称“龙边”。
在华人看来,左尊右卑,左边为大;严格来说,如果是讲究的造墓,墓地大而墓碑尺寸也相对的大;墓碑的左上角是用来说明风水的状况。
一般的墓碑,如果立碑的后人讲究风水,则左上角亦会刻上墓碑的座向以说明坟墓是处於风水上二十四山的哪一个座山,及说明碑文正对的向山。
更讲究的作法则说明山向的线度,或进一步说明其分金线。
另外,也有详细交代穴形及选择风水的起源。
这一作法是为了让后人可以从碑上的文字追溯前人下葬时所盼望的“风水效应”,从而理解前人的苦心。
其实,这是担心后人移错风水、改错风水,事先以墓碑说明,就是让后代明了造墓的前辈们对后人的意愿。
本地的作法不能不由於公冢墓地一般大小,使阴宅遭到坟墓面积与方向难以选择的制约,因此墓碑碑文对“龙边”的处理则较简化,多是以...
丧事礼仪注意什么
京明十三陵 自明成祖起,明代有十三个皇帝的陵墓集中在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形成一个占地约80余平方公里的陵墓区。
这十三座陵墓共用一个神道,习称“十三陵”。
十三陵的主体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七年至十一年(1409~1413年)所建的长陵,其他十二陵是逐渐依附于长陵而建的。
陵墓的选址完成于永乐七年,经“车驾临视”决定,并钦定山名为“天寿山”。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冬死于北征鞑靼途中的明成祖归葬于长陵。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长陵工程全部完工。
以后又经过百余年的增建,形成了长达7公里多的完整神道。
其间有宣德十年(1435年)置的碑亭和石象生,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的石牌坊。
十三陵中以长陵规模为最大。
嘉靖帝的永陵和万历帝的定陵是皇帝生前亲自经营三十多年的寿陵,所以规制恢宏豪华,其他九座陵墓——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穆宗昭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都是皇帝死后才动工兴建,修建时间不过半年,比之长陵、永陵、定陵的规模相差甚远。
即使如此,一陵之建也要役工数万,耗银一二百万两。
至于崇祯帝,因是亡国之君,没有正式建陵,而是利用其亡妃田氏的墓穴改建而成,所以规制卑隘,极为简率。
十三陵的形制基本上都是沿袭南京孝陵的模式,即除神道共用外,各陵都是前为祭享区,后为墓冢区。
祭享区前有正门“裬恩门”,或在其前再加一道陵门,中为陵殿,称“裬恩殿”,殿前左右分列东西配殿和焚帛炉。
裬恩门前左右分列神厨、神库、宰牲亭等建筑。
墓冢区在内红门以内,其布局为圆形、长圆形或长方形的坟丘,周围有城墙环绕,称为“宝山城”或“宝城”,宝城前设方城明楼,有甬道可通前后。
有些陵仿孝陵之制在宝山与方城明楼之间设有小院,称为“哑巴院”,或更设一座琉璃照壁作为屏幕障(应是地下寝宫的屏障)。
方城明楼之前多设有五供石桌及二柱门。
二者都是南京孝陵之所未有,是从明长陵开始设置的,目的在于增加地下寝宫前的屏障层次,这是北京明陵布局上的新发展。
在每座陵墓的陵门前都有一座碑亭,亭内立碑,碑文记载皇帝生前的业绩,应由嗣皇帝来撰写。
但从明仁宗为其父朱棣写了一篇三千五百多字的纪功碑文后,再也没有嗣皇帝续写,所以现在除了长陵碑外,其余各陵都成了无字碑。
在上述主体建筑之外,各陵都设有相应的附属机构,包括祭陵时参祀人员用的朝房、守陵太监用的神宫监、贮存祭器乐器用的祠祭署、饲养马匹的神马房、驻守军队的卫所、陵户所居的村落等。
陵户都由昌平迁来,承担陵园林木、果树管理及各项杂务。
环绕这片广阔的陵区外围,还有长约40余公里的外陵墙沿山势蜿蜒展开。
此墙的正门就是大红门,沿墙另有关口十处,设有敌楼,驻兵把守。
十三陵的神道布置和南京孝陵基本相同,而稍有增益。
神道最前方是五间十一楼的石牌坊,这是南京孝陵所没有的。
此坊面阔约29米,高约14米,是全国最大的一座石坊。
石牌坊内是大红门,门内约600米即是碑亭,内立碑,刻明仁宗所撰“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
碑亭四隅各立汉白玉华表一座,也是比南京孝陵碑亭增益的设施。
明十三陵的石牌坊 碑亭以北是石柱一对,再北石象生十二对,依次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卧立各一对,再次为武臣、文臣、勋臣各四尊,其间比南京孝陵多勋臣四尊。
石象生之北是棂星门(亦称龙凤门)。
过棂星门后约5公里,越过二座五孔桥和一座七孔桥后才到达长陵陵门。
整个神道长度约为南京孝陵的五倍,规制依旧而气势宏伟多了。
陵殿 陵殿是举行祭礼的场所。
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裬恩殿。
各陵裬恩殿规制以长陵为最大,重檐九间,左右配殿各十五间;永陵次之,重檐七间,配殿各九间;其他陵五间,配殿五间。
长陵殿柱全用巨大楠木,至今殿宇完好,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明代木构建筑。
方城明楼 方城明楼是明代陵墓的创造,也是陵区的重要标志建筑之一。
它的雏形是凤阳皇陵内陵城四面的城楼,到了南京孝陵,明楼只剩下正面一座,内陵城改为宝山城。
此时明楼仍为木构,平面仍长方形,而楼下门洞已由三孔改为一孔。
再到北京十三陵时,明楼平面已成方形,并采用砖石结构,甚至斗拱、梁枋都是石制(如永陵、定陵)。
明楼之内增加了一通皇帝庙谥碑。
此时的明楼已成了一座碑楼。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永陵、定陵的明楼取消了楼下的通道,已完全不同于城楼的概念。
但其位置紧靠墓前,楼下有“灵寝门”,有的还在墓前哑巴院内设置琉璃照壁,种种迹象表明,明楼仍是作为地下寝宫的神灵出入口来处理的。
地宫 十三陵地下寝宫至今只发掘了一处,即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
定陵地宫的主体是由三个分别代表“正殿”和东西“配殿”墓室组成的“院落”。
在这个庭院前还有两个庭院作为前导。
各墓室都用石拱券筑成,总进深约90米。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园之一,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的昌瑞山下,在这里共建有15座陵寝(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纪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埋葬帝、后、纪及皇子、公主等共161人。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
僰人真的在明朝灭绝了吗
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编辑词条 僰人目录[隐藏]民族简介消亡之谜平蛮碑记历史传说僰人悬棺僰人岩画 [编辑本段]民族简介 “僰人”是先秦时期就在中国西南居住的一个古老民族。
僰(音bo,类“博”)人。
"僰字读轻唇音为白。
古时无轻唇音,只有重唇音,读濮。
又称“山都掌”“都掌蛮”。
据研究,濮即越人。
人们多叫为百濮,百越。
唐朝前以俚獠著称。
宋代才开始以壮族为名……可见壮族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主干,也是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流"。
(摘自黄现璠遗作:《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五辑,1985年5月) 僰人在两千年里不断发展壮大,以至于成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领袖,而僰人雄据云贵川三界的咽喉地带,却并不是一个易于驯服的人群,因此历来是中央政府的心头之患。
明朝开国以后,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开始逐步限制僰人的利益,尤其万历初年,中央政府在这里强行废除了一直以来的蛮夷酋长制度,代之以汉臣,使原本紧张的对抗终于演变成一场全面反抗明朝政府的战争。
站在雄峙险峻的山崖下,仰望着峭壁上那残存的棺桩、数不清的桩孔以及具具棺木、幅幅岩使人不禁想到史称“僰人”的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
他们把自己的历史赋予高岩,突然沉于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故纸堆中,只把这奇特的葬制和众多悲壮感人的民间传说遗留下来,人们去沉思,去感悟,去遐想。
这个古老而神秘消失的民族,在历史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我们从零星的史料中,从对麻塘坝部分悬棺的清理发掘中,从峭壁上的岩画中,从流传于叙南一带那众多民间传说中,多少捕捉到了他们—些“影子”。
历史上的“僰人”,是个历史悠久、英勇善战的民族。
从西周到明朝万历元年(约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1573年)长达2500余年的时间里,他们生存、繁衍在祖国西南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
他们曾参加过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建立了战功,被封为“僰侯”,在今天宜宾一带建立了“僰侯国”。
这在秦汉以后的史料中多有记述。
《珙县志》(旧志)上说: “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
”[编辑本段]消亡之谜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争取民族自由平等,曾付出过多少艰辛和惨重的代价,仅明朝开国二百年间,朱明王朝就对他们发动了十二次征剿。
在前十—次血雨腥风的征剿中,由于他们英勇善战,敢于牺牲,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击败了朱明王朝十次征剿。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叙南僰人的势力得到很大的扩张,起义袭击围攻江安、陷合江等九县。
巡抚汪浩派都督芮成率兵讨伐。
周洪谟时为侍读,建议照九姓司设长官,由各寨寨主择素信服者命为土官。
明宪宗朱见深准奏,由兵部派遣芮成、汪浩二人招抚,到僰人各寨昭示设官、铸印事。
汪浩从成都到叙麻,当地汉人居民称僰人劫掠成性,不可为官,汪浩偏信这种说法,给僰人扣上一顶“存有异志”的帽子,斩杀了僰人赴叙府待命的270余寨寨主,致使僰人大悲大怒,决意复仇。
于是他们到贵州总兵官处诈降,都指挥丁实等出迎,僰人伏兵四起,官兵五千余众被杀。
汪浩听说,慌忙连夜逃走,官兵在随汪浩奔逃时迷了路,人马坠溪谷死者不计其数。
也使屯兵金鹅池的贵州兵、屯兵戎县(今兴文老县城)的四川兵闻风丧胆,坚壁不敢出。
僰人沿江之南,顺流而下,直抵江安、纳溪、合江,如履无人之地,势如破竹,逼得官兵龟缩江北,汪浩往来上下不敢南泊。
僰人转战贵州、四川,一路仇杀当地居民,官兵无法“进剿”。
明宪宗下诏“如可抚则抚之”,朝廷决议招抚僰人,僰人首领赴京,诚意接受招抚。
然而汪浩不愿委任僰人土官,使僰人的愤怒加剧。
成化三年(公元1468年),僰人再次起义。
明宪宗以襄阳伯李瑾为总兵,太监刘恒为监军,兵部侍郎程信为尚书提督军务,合三省土、汉官兵18万,激战历时四年多,由于僰人英勇善战,顽强抵抗,官兵只攻下大坝,而对九丝天堑却望而生畏,不敢进攻。
有一种说法是“僰人因抗豪绅暴虐和官府苛捐杂税而举旗起义”,这是错误的。
僰人等族群并不在明朝政府征收赋税的范围内。
僰人与明朝廷的矛盾主要是当地僰人与汉人的长期矛盾引起,而汪浩的诈招抚之名杀害僰人首领的恶行无疑是火上浇油。
万历元年(1573年),四川巡抚曾省吾,以刘显为节帅,郭成、张汗等十二人为偏将,调动十、汉官兵14万人,对僰人“飞檄进剿”。
在这场殊死血战中,也表现出僰人那种英勇善战、不畏死伤的顽强精神。
《平蛮檄》:“山都群丑,聚恶肆氛,虽在往日,叛服不常,未着近日猖獗尤甚。
都蛮近日长驱江、纳,几薄叙、泸。
拥众称王,攻城劫堡,裂死千百把户,虏杀绅监生员。
所掠军民,或卖或囚,尽化为剪发凿齿之异族;或焚或戮,相率为填沟枕壑之幽魂。
村舍在在为墟,妻孥比比受辱。
六邑不禁其荼毒,四川曷胜其侵凌。
” 云南僰银-用纯洁替代高贵[编辑本段]平蛮碑记 僰人之英勇善战,明朝翰林院经筵讲...
石壁孖祠堂 大门对联?
祠堂位于石壁村云衢大街10-12号,因此处有区姓“区氏八世祖祠”旁边有“云林区公祠”故称孖祠堂。
孖祠堂始建于清代,建国后孖祠堂归石壁供销社作货仓用。
前世纪八十年代开放改革,人民政府落实华侨政策,经石壁旅港同乡会会长区卓基先生牵头损献,及全族集资进行过三次重修。
第一次壬申年(1992年)重修八世祖 第二次甲申年(2004年)重修八世祖 第三次乙酉年(2005年)重修十世祖云林祠 孖祠堂方位坐北向南,两间祠堂款式一样。
八世祖前座深度7.7米,宽12.9米,门前顶有红木雕刻横牌”区氏八世祖祠”,两边挂对联”平阳世胄,粤海家声”,另一间(十世祖)门顶有红木雕刻横牌”云林区公祠”,两边挂木联”云呈瑞气衍百世、林沐熏风祝千秋”,门口包台有四根八角石柱,门后有四根石柱,金字横木雕刻各种花雕,墙顶绘有精美壁画。
正门面1.5米高墙脚大石,两边包台大白石,墙五边打磨大青砖筑砌,两侧顶有砖雕塑,镬耳瓦口有四只石狮子。
头座天井连廊:深度10.6米,宽度13米,两边连廊各有三根白石柱,檐口红木刻花雕,墙顶双边绘有精美壁画,地面大阶砖,天井全部白石筑砌。
中座:深度11.81,宽13米,中间有八根红木大圆柱,金字横木雕刻,檐口花雕,两边八字绘有精美壁画,八根柱及两边墙侧挂有近人或同性宗亲送来红木对联,正中间挂”敦睦堂”大横牌,中间天井处屏锋。
地面大阶砖。
后座:天井连廊,深度3.9米,宽13.15米,两边连廊各有2根白石柱,檐口红木花雕,墙顶两边绘有精美壁画,地面大阶砖,天井大白麻石筑砌。
后座:深度12.68米,宽13.28米,中间四根红木大圆柱,前排有两根红麻石柱,后边设放置祖先牌位,神龛,中间神龛,台基用红木雕刻上挂“敦睦堂”牌,两侧墙及柱挂有近人或同姓宗亲送来对联,墙顶绘有精美壁画,金字横木花雕,檐口花雕,地面大阶砖。
八世祖及十世祖两间祠堂用料款式都一样,墙体全部大青砖筑砌,外边青水墙,内扫平画砖线,地面大阶砖,仿古砖,天井石级门口地面全部大麻石砌,上盖全部红木,瓦面碌瓦筒,全部脊有龙船脊,博古灰雕脊、镬耳臂、金字臂。
两间祠堂前面总宽25.23米,后边宽25.98米,总深度46.8米,祠堂占地面积1198.08平方,八世祖之东边有厨房占地面积194.48平方,其中有93.28平方是祠堂款式建筑,有101.2平方混合三层用为番禺石壁旅港同乡会石壁办事处。
祠堂前共有888.44平方大滩池,其中有83.5平方古建筑卫生间,瓦面碌灰筒,灰雕博古脊,大金字灰雕臂,青砖面,滩池四周围墙用五边介大青砖筑砌。
墙顶全部灰塑博古脊,墙顶全部灰塑凸画,八个凸灰塑大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南边园门出涌边,门头有凸灰塑字,中间“芝兰气瑞”,对联:“榴花红玉润,桂子溢天香”。
两间祠堂过去本有很多故旧文物,但在多次社会变革运动中,遭到毁灭,今天恢复的是部分。
区氏八世祖祠有关人物介绍: 诗日:金陵避乱始南国,犹有浈昌八代传。
一在登州三石壁,二居四滘四陈村。
家从棉圃移交广,世起梁唐历宋元。
支派莫将加欠别,文溪桥上总根源。
这是石壁十三世祖区玉陈村欧元广于明弘治已酉科(1489年)同科中举人,解元回乡祭祖共同吟咏祖辈源流之作。
意在说明登州、西滘、石壁区姓与陈村欧姓,源为观昱公之裔,初由南京迁南雄,其九传孙文溪在南宋,时由南雄徒广州,生四子,多有功名,是为珠三角四大区姓。
区文溪讳瑞,字克明,号文溪,于南宋时由南雄徒广州官至清海军节度判官生四子: 长子志刚为登州房祖,宋,绍兴丁卯科武举 次子志柔为西滘房祖,宋绍兴戊辰任潮州府通判 三子志和为石壁房祖,以乡游太学 四子志平为陈村房祖,宋绍兴甲戌科进士为国史馆编修卒赠通议大夫石壁志和公传至六世祖区天雄、区天行兄弟,俱为南宋时乡党知名士子。
区天雄,宋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丙辰科进士。
官历起居郎嘉恩清要晋陛翰林学士,知枢密院事兼知临安府(杭州)。
宋理宗时临安大饥,士民缺食,天雄与前朝旧臣马光祖智逼荣王汝芮放粮救民。
公元1276年元军直逼临安,虏恭王及随臣北去,天雄与宋将李庭芝拟瓜州夺驾不遂,庭芝殉国,天雄忧愤死。
区天行,太学生,朝廷赠赐“微辟”不士,为荣王郡马封国戚公。
宋宗室衰亡,携眷返乡病亡。
1283年元太祖差人掘起赵氏祖墓,追缉赵裔,郡主隐姓埋名,毁国戚公新碑,遣子逃亡。
忧愤而终,无留下姓名,迄今郡主墓(太婆山)仍保存完好。
今人在孖祠堂内有两副楹联反映这段历史。
其一:祖德仰天雄,京阙救民,放粮为善政。
遗风遵圣道,瓜州夺驾,终古作仁人。
其二:半壁河山忍看荆棘铜驼,应怜玉质同忧国。
一江烟雨无奈华堂空梦,喜得人间结善缘。
婺源有哪些地方好玩
东线景区东线景点由于开发比较早,都有了一些商业化了。
主要景区有江湾、李坑、汪口、晓起、江岭、庆源。
钟灵毓秀的千年古镇江湾,是江泽民同志的祖籍地。
江湾始建于隋末唐初,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逐渐繁衍成为巨族。
这里山水环绕、风水极佳是古徽州风水文化的典范,历代文风鼎盛、群贤辈出,孕育了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清代著名经学家江永,清代户部主事江桂高,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村人著述多达88种,任七品以上仕宦者25人,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
村中至今还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婺源首个4A级景区。
李坑景区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画里乡村--晓起景区被誉为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 千年古商埠--汪口景区中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东线还有油菜花观赏胜地江岭梯田和电影《暖》的拍摄地庆源村。
北线景区北线景区以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村落和田园自然风光为主。
主要景点有思溪延村、长滩摄影地、彩虹桥、灵岩洞、大鄣山卧龙谷。
以原生态的山水风光见长,大鄣山卧龙谷景区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的高山峡谷景区。
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 90.7%,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卧龙谷里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 葱葱,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区四季变换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峡谷里更 是瀑布成群,飞龙吐玉;彩池连环、相映交辉。
灵岩风景区是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又经省政府批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灵岩洞群由36个溶洞组成。
洞内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更为称绝的是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朱熹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余处。
石林奇景蔚为壮观。
彩虹桥风景区坐落于清华镇北侧河上, 它是以八百年廊桥彩虹桥为主体的一个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厚重的桥文化、历史古迹、古人留存的生产工具,又有生态较好的自然环境。
西线景区是婺源良好生态环境的浓缩,鸳鸯湖景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面积2300亩。
湖区环境幽雅甘美,山林青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
每年秋末冬初,2000多对鸳鸯“携儿带女”,从遥远的北国翩然飞来。
文公山风景区是文化与生态并重的江南文化名山,因山腰葬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文公山。
山上林木葱翠,周边是十万亩阔叶林海,森林覆盖率达95%,林内有野生动物金猫、鹿、锦鸡等。
朱熹的祖墓坐西北朝东南,以石块垒砌墓周有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24棵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现存16棵。
其中最高的38.7米,有“江南古杉王群”之誉。
1985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金山生态茶园是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游客在此可亲手采茶、制茶、品茶,享受在茶乡旅游休闲的愉悦。
泥沟村的历史源流
泥沟乡置寨至今约七百余载,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6年),张氏翠峰公偕妹翠娥从福建漳浦迁来泥沟开基创业,是为泥沟张氏始祖。
该乡多姓集居,有张、许、陈、郑、孙、周、李等,人口众多,据2000年时候统计约1.8万多人,其中张氏人口最多,约12000多人,许氏人口次之,但该乡民风淳朴,社会风尚文明,礼尚往来,和睦相处。
泥沟乡曾多次被市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被广东省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
2009年泥沟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且为广东省内唯一活着的古村落。
2012年11月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张氏祖先,可直溯至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
张挥公乃黄帝三妃彤鱼之子。
因挥公观弧星,发明弓箭,帝乃赐姓张。
最初,发源在山西太原一带。
汉朝时,张姓逐渐流入河南清河县一带。
至明代,张氏已遍布全国各地,且成为当地望族。
岭东张氏是由北方迁福建,再由福建迁入广东省。
目前,张氏族居世界各国者甚众。
据载,在全国百家姓中,张氏乃较大姓氏,已逾一亿之多。
张氏裔孙为表达对祖先的纪念,每于住宅门额后匾上写着“清河世泽”或“金鉴流芳”、“曲江旧家”等字样。
其典故是:张良公字子房,谥文成,为韩国大夫。
四代韩国拜相,建庙清河。
后佐汉高祖收秦破楚以定天下。
官拜丞相,赠太子太傅,封留侯。
因称“清河世泽”。
张九龄公,字子寿,唐中宗景隆元年擢进士。
开元中徵拜同平章事中书令。
玄宗生日,百僚多献宝,惟公进《千秋金鉴录》,具陈前古废兴之道,帝赏异之。
公文学冠一时,谔谔有大臣节。
天下皆称“曲江公”,而不道其名,卒谥文献。
著有《曲江集》行于世,后德宗建中元年,加封司徒,谕祭诏令建祠设像,墓在韶州府曲江县城廿里洪义里武临源。
因称“曲江旧家”或“金鉴流芳”。
泥沟张氏先祖原居于福建漳浦,元朝至元22年(1286年),因避战乱,偕妹及六位兄弟迁来潮州府,曰之:七峰下潮,又七星伴月。
尔后,七位先祖分别在潮阳、湖东乡、小洋尾乡、秀陇乡、南溪镇、埔仔寨、河婆镇、澄海及泥沟开基创祖。
另祖姑嫁与钱坑寨林姓。
始祖翠峰公来泥沟时年25岁,自家学有一砖瓦手艺,便在石母山下置一瓦窑,以此为业。
翠峰公有三子。
明嘉靖庚辰年(1520)建张氏宗祠(翠峰公祠)。
因风水关系,大房迁走南下,在陆丰湖东大林头另创基业,今成当地一大族。
而二房三房便世代在泥沟繁衍生息,后裔遍覆世界各地。
至十三世祖时,有七峰龙眼城裔孙,举人张中扬在泥沟任教,此先人博学多才,因感泥沟张氏子孙尚未有排辈序,故始从第四世祖排起,有二十八辈序:继子乙大衍天清,腾光上国鸣珂声。
伯仲怡和咸济美,夔龙勋业动虞延。
另最新考证:因原先资料记载翠峰公来泥沟开基是为简短,仅得数字,时间上:明永乐元年、癸未,与其他七峰来潮开基,以及钱坑林氏资料大有出入,故为落实翠峰公来泥沟开基具体时间,泥沟张氏组织人员走访钱坑,溪南等地,找来资料,得出一个有依据合理的结论:根据《钱坑乡林氏族谱》、《揭西县文物保护单位南山墓园》资料所载:南山公生于宋咸淳五年(1269),寿终于元顺至正三年(1343),妻普邑泥沟张氏。
又,祖姑翠娥十八岁嫁与南山公并与南山公同龄,翠峰公比祖姑夫妇长七岁,故此推断出翠峰公应该是在二十五岁,元朝至元22年即1286年来到泥沟开基。
七峰下潮创居各地:张德峰 创潮阳院后,分衍普宁下尾张、南溪、北溪、新铺、青洋、杜香寮等乡;张翠峰 创普宁泥沟乡(泥沟村),分衍陆丰湖东镇大林头、天星湖等乡;张铁峰 创普宁湖东、小洋尾(今名小扬美)、秀陇等乡;张锦峰 创普宁秀陇、浮江寮、葵岭、五石坛等乡;张立德 资料不详;张远峰 资料不详;张近峰 资料不详;张翠娥 嫁揭西钱坑林姓。
另外有六峰:张裕峰 居揭西埔仔寨;张乐峰 居揭西河婆镇;张继(枝)峰 据族内传说,创居龙眼城(今名隆都镇);张锡峰资料不详;张维峰 资料不详;张朝峰 资料不详。
在普宁及周边县市民间有传,俗称远峰、近峰、立峰、德峰、铁峰、翠峰、锦峰,即“远近立德铁翠锦”为“七峰下潮”,与另外“乐峰、继(枝)峰、维峰、朝峰、锡峰、玉(裕)峰”等六峰,又合称“十三峰”,皆因资料缺乏,诸“峰”字祖为何种关系,还待考证。
许氏子孙乃炎帝后裔,居于姜水之滨,因而以姜为姓。
及后姜氏子孙分许、齐、申、吕四国。
伯夷之后裔文叔字姜信者,为周武王封于许国(河南许昌),战国初(公元前403年)为楚国所灭,许国灭后,子孙分散,均以国为氏。
唐林宝所著元和姓纂,分许氏为六系,高阳许氏,安陆(湖北应山)许氏,汝南许氏(始自尚书许商,移汝南平舆,今光州固始也),太原许氏、晋陵许氏(江苏武进)、中山许氏(河北定县)。
各地许氏宗亲,不问其祖为谁,皆宗高阳(高阳世泽),奉文叔公为宗。
闽粤许氏则始自汝南。
汉许商,字建夏,其61世孙许陶(唐)与子天正,于公元669年随玉铃将军陈政出镇泉州(福建)。
遂开基漳南。
天正公11世孙烈、字俊整(宋),苦于兵革,移居潮洲,是为开潮始祖。
后也因兵革频兴,俊整公15世孙善庆(元)移居潮阳...
墓碑的碑文
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鲁班尺上的吉祥数字。
通常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间。
10cm进宝。
10.5cm纳福。
3cm财旺。
4cm登科。
这些字的大小与碑身比例协调,又寓吉祥之意。
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从中可以得到慰藉。
墓碑的石材选用,过去的大理石汉白玉,经不起风雨,极易风化。
而今已被材质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岗岩系列所顶替。
在色彩斑斓,材质坚固的花岗岩中,较受客户青睐的有印度红、珍珠白、山西黑。
印度红,象征着高贵、华丽、火红的年华,辉煌的事业;珍珠白,象征着纯洁、淡雅、绚丽的人生、不尽的哀思;山西黑,象征着庄严、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怀念。
墓碑的书写,其内容比较丰富。
包括风水情况、籍贯、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1. 风水情况,墓碑的左边称为龙边,是碑体重要的部位。
这里要书写山向及山向线度、分金线。
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
”其目的,为告示后人,即或遇到自然灾害的洪水冲刷,或战争破坏,后人仍可依碑上的风水情况文字,找到原来风水方向,重新立碑。
:“(袁可立)葬之日为崇祯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墓在郡城南,去祖茔二里许,即勅建之茔道,旨同隧者也!”2. 籍贯,在移民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乡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显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县名,也有的只刻地区和村名。
这是对故乡的眷恋,也为后人及亲友扫祭时,寻找墓位提供了方便。
:“按状: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
先世居凤阳,始祖荣,国初以战功屡调坚城卫百户,即今睢阳卫也。
遂徙于睢,代以德望著。
”3. 姓名,写在墓碑中心部位。
这里称“中榜”。
在书写墓主名字时,其字数多少,与风水吉兆相关联。
为尊敬长辈,过去加了许多尊敬的词,如父亲称考、显考,母亲称妣、显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
而且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
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
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
所以拟中榜之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
如:“澄新江社十九世诰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长达21字,正合“生”格,最为吉利。
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写在碑上,则按左尊右卑来排列,男左女右。
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陵墓》:袁尚书可立墓在(睢州)城南五里,骆庄南里许,碑刊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袁节寰(袁可立)墓。
4. 生卒年月日,写在中榜两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写齐全最好。
因为日久年深,户口注销,传来传去,隔几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则十分困难。
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御天下之七季癸酉十月十一日,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终于家。
”5. 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
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
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
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大明崇祯十年岁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男枢(袁枢)泣血纳石”。
6. 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
中国记载时间的文字很多,有公元、农历,时节写冬至、清明者居多。
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
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结合起来,用以表示历法上的日子或月份。
如甲子、乙丑……。
还有些文人将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用十二个月均分,每个月另有名称。
如一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四月称孟夏,五月称仲夏,六月称季夏;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十月称孟冬,十一月称仲冬,十二月称季冬。
还有用花木为十二个月命名的,如一月梅月、二月杏月、三月桃月、四月槐月、五月榴月、六月荔月、七月瓜月、八月桂月、九月菊月、十月檀月、十一月葭月、十二月栎月。
在墓碑上还常见“谷旦”、“吉旦”、“吉日”,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日期。
“谷旦”出自《诗经》,谷善也,旦明也,即良辰之意。
而“吉旦”、“吉日”,也只是取其吉利之意。
都是在排列吉祥字数时,用来凑字数的。
还有在记不起或记不清生卒月、日时,往往书写上吉月吉日,墓主的家人心理上则得到慰籍。
墓志铭,包括墓志、圹志及墓表。
东汉开始将碑立于墓地正前方。
碑上刻有墓主的官爵、姓名、生辰年月。
后来,在碑上还刻着墓主的家世和生平业绩,并加以颂扬。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官方曾多次禁止立碑。
他们认为“汉以来,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晋武帝咸享四年(278年)又诏曰“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
”由于几次禁止立碑,于是墓碑转入地下,从而产生了墓志铭。
从唐代盛行至清初之间,有大量墓志铭出土。
墓志铭是由两块正方形石碑组成,称为一合。
上面为墓盖,文字比较简单。
一般用楷书或篆体刻写着朝代、官衔...
“皇清待赠”是什么意思?
这是在碑文的格式中会出现的字样 在表现与立碑人关系之外,有时“中榜”行文的最上端会出现“清”、“皇清”、“皇明”、“中华”、“民国”、“皇清待赠”的字样。
这些虽都说明自认客死异 乡的先人的归属感,但政治立场则显然已不相同。
尤其是同一时代的死者各用“皇清”与“皇明”的刻文,或者反清复明组织领袖碑上被刻上“皇清待赠”的字样, 都表明政治立场的变化。
其中也有些墓碑会把清朝或本地政府所赐给墓中人的官衔,或会党的私谥赠号刻在中榜的姓名之上端,藉以说明墓中人生前的荣耀。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那位大侠有福建土楼的资料和照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