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不是封禁长白山,而是不允许闲杂人等进入长白山,特别是不允许汉人进入长白山。长白山地区物产丰富,人参、鹿茸之类的,在精明的汉人看来都是宝贝。长白山是清朝龙兴之地,之前也没有汉人进来。汉人来了会干啥呢?肯定是各种挖挖挖,挖人参呀!
古人极重视风水、龙脉之类的,汉人进来挖断了龙脉,岂不断送了大清江山?但是对外不能这么讲,就说要防范心怀不轨的朝鲜人之类,把长白山封禁了。此后,满人仍然出入长白山地区,一是祭祀,二是挖人参供皇宫贵族使用,当然还有其他目的。
清朝统治者跟元朝比较相似,来到富饶的中原,总有种做客的感觉,总觉得早晚有一天还要回老家。元朝统治者更简单,直接把汉人当成最低等人民,平时烧杀抢掠,肥沃的土地甚至用来种牧草,如果激起民变,大不了回老家。所以,清朝留着长白山,可能就是作为一个资源供应基地、作为一个最后的避难所。
咸丰年间长白山解禁,因为清朝衰落了,这是内忧外患之下的无奈之举。内部来看,大量汉人因为天灾成为流民,他们被迫去闯关东,来到富饶的东北,种地打猎;从外部看,列强开始瓜分中国,俄国、日本纷纷把黑手伸向东北。
满清的龙兴之地是哪一区域?为什么号称白山黑水?
龙兴之地: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故城是一座拥有400余年的历史古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1)。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一努尔哈赤于此"黄衣称朕",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后金天聪八年(1634),被皇太极尊称为"天眷兴京"。
赫图阿拉故城不仅因清太祖努尔哈赤出生
赫图阿拉城于此享誉神州,更因这里曾是满族第一国都而蜚声海内外。赫图阿拉故城分内外两城,城垣由土、石、木杂筑而成。内城 主要建有汗宫大衙门(俗称金銮殿)、正白旗衙门、汗王井、关帝庙、满族民居、塔克世故居、八旗衙门、协领衙门、文庙、昭忠祠、刘公祠、启运书院、城隍庙等一大批古建筑群及遗址等。外城 主要遗址有驸马府、铠甲制造场、弧矢制造场、仓廒区等。外城外(中华满族风情园)建有显佑宫(玉皇庙)、地藏寺、满族民俗博物馆、满族老街、满族历史文化长廊等古建筑群,东南有堂子,西北有点将台与校军场等遗址。
赫图阿拉城赫图阿拉故城是后金开国的第一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更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是后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中心,被视为清王朝发祥之地,满族兴起的摇篮。城内有清王朝第一座关帝庙、孔庙(文庙)等七大庙宇,500多年前的汗王井,是中国罕见的明代早期木结构泉水井。它首创布椽筑城法,开创了大清建都之制等。在研究清前史、艺术、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公元一五八七年努尔哈赤在新宾永陵赫图阿拉城建立女真国。据《新兵堡九圣神词碑》记载:"盖我皇大启鸿图,诒谋燕冀路径如兹,得新兵一旅,冲锋对垒……而有力此堡",故称之为新兵堡。后来,此地"人事日繁,商辏有四方来宾之象",遂改名为新宾堡。更改县名时,便以"新宾"而命名。原名兴京取"发祥"之意。因清太祖曾创业于赫图阿拉(即新宾老城),故含有龙兴京城之意,所以尊赫图阿拉为"天眷兴京"。
农业大县:辽宁抚顺的新宾满族自治县
新宾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满族的先世肃慎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1587年努尔哈赤在新宾永陵赫图阿拉城建立女真国,奠定了清王朝三百多年基业,因此新宾成为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成为满汉、朝鲜、回等多民族聚居的县份。
目前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数百年来,在新宾这块历尽沧桑的土地上,各民族同胞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共同谱写着新宾的历史。
新宾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是本县一大优势,面积达410万亩,覆盖率73.8%,是国家级先进林业县和一二三工程示范县;是全国唯一的“林蛙之乡”;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全国食用菌、人参、药材生产重点县;全国山区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绒山羊生产基地县。
白山黑水
《金史·世纪》:“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因此目前的白山黑水指的是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整个东北地区。
宁古塔乃满清的龙兴之地,为何成为犯人的流放地?
谢邀。
相信大家在看清宫剧的时候,发现一些大臣在犯有重罪的时候,会被流放宁古塔,在《甄嬛传》中,甄远道全家曾被流放宁古塔,《延禧攻略》中,继皇后的父亲也被流放宁古塔,虽然最后是死在狱中,在两部剧中,甄嬛和淑慎都说过:宁古塔是苦寒之地。那么,历史中的宁古塔是哪里?
从最初的宁古塔大致范围来说 ,是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中游地区。并且,宁古塔有新旧两城的说法,旧城位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浪河边的长汀镇古城村,新城就是今宁古市宁安镇。目前,关于宁古塔比较详细的史料主要是清代初期流放宁古塔的文人诗文,其中,明朝最后一位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宁古塔山水记》有记录:宁古塔者,命其地也。其山则曰台,塔与台音相近也,或以山形如台,故名。并且,他还详细地描述了这座小山的样子,这座小山至今还在宁古塔旧城遗址东2公里,仍然叫做宁古台。
在女真人的发音中,宁古塔应是宁公特。宁公、宁古在蛮重是数量词“六”,特、台、塔式 “个”,因此合起来就是六个。在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一书中有记载: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
题主问曰:清的发祥之地,为何称为流放之地。题主在这里慎重说以下,盛传,清皇族祖先居住过的的宁古塔,且他的子孙有六兄弟曾分居宁古台附近六城,并被称为宁古塔贝勒,宁古塔也就是此意。但是,这里的六兄弟居住的宁古台附近六城与之前宁古塔女真发音的“六个”,并不是一个意思。努尔哈赤之祖应居黑图阿喇,另外的兄弟五人分别住在章佳、觉尔察、阿哈河、尼麻喇等,这些都位于今辽东苏子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此宁古塔并非彼宁古塔,因此也不存在流放之地宁古塔是满清的龙兴之地的说法
至于宁古塔称为流放之地,答主认为一是此地极为苦寒,位于牡丹江流域,其二,宁古塔所在地区也是当时的边疆地区,可以用以充当兵力。
严肃对待学术,认真回答问题,希望得到大家的点赞、阅读和转发。
清朝的旗人是什么?
旗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血缘的界定概念,是对努尔哈赤建立以旗帜的名色作为区别的兵民一体的军事、社会生产、行政管理组织单位——“旗”所属部众的统称。
旗最初源于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牛录的首领或者指挥者称为额真(蒙语,主人的意思)。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也采取了以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
牛录合作围猎图
随着战争的日益频繁和不断扩大,牛录编设的增多,为适应多兵力、大规模作战统一指挥的需要,努尔哈赤对牛录制进行改革,《清太祖朝满文老档》中是这样记载的:“将五牛录编为一队,行则一处行,止则依次下马,攻占时一齐进攻。” 将五牛录(实际大多不止五个)组成一个队(皇太极时称为甲喇),再由五个队组成一个固山,汉语称“旗”。
从1591年至1615年,努尔哈赤共编建了八个旗,分别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并以八种不同形式的旗帜作为标志,是为女真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行军战斗、生产劳动、行政管理均为一个固定单位,形成八旗制度。旗人平时皆民,战时皆兵。
在后来统一战争的过程中,清又先后组建了蒙古八旗和汉族八旗。
清朝龙袍的产生?
清代皇帝的服饰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
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
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
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
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是上下连属的通身袍,比礼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用的常见礼服,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帝王服饰。
帝王们穿着的龙袍,在现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敬畏与神秘的感觉。帝王的服饰上绣有各种寓意吉祥、色彩艳丽的纹饰图案。如:龙纹、凤纹、蝙蝠纹、富贵牡丹纹、十二章纹、吉祥八宝纹、五彩云纹等等。这些图案只为封建社会里的帝王和少数高官所服用,并不普及。如:龙、凤纹向来是帝、后的象征,除了帝、后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十二章图案,自它在中国图纹中出现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纹饰,一直到封建帝制的灭亡,只应用在帝、后的服饰和少数亲王、将相的服饰上,从未在民间出现过。 在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着一件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此袍严格按照繁缛复杂的清代服饰制度制作。
据《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志》记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襟左右开,棉、袷、纱、裘,各惟其时。”
说明到了清代对龙袍在形制、制作工艺、装饰图案以及对于衣服的色彩上都规定得十分严谨苛刻。鉴别清代龙袍主要从做工、面料和纹样三大方面来看。首先,龙袍的做工相当精细,所用线也非平常我们所见到的金线或者丝线,尤其缂丝工艺目前很难仿造。其次,清代宫廷服饰衣料的生产大多来自江南三织造,即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极少部分由京内织染局织造。江宁(南京)善于织金妆彩以及倭缎、神帛的织造;苏州的缂丝、刺绣工艺最精;湖丝的品质最为优良,如绫、罗、纺、绉、绸等多由杭州织造。最后,龙袍上的纹样以及所在的位置也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些纹样多限于皇帝服饰之上,其他皇宫贵族服饰上均不可有此纹样,所以说纹样是鉴定龙袍的最好方法。
文章内容可能有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出。
关外乃清廷龙兴之地,其满洲之名是如何而来的?
1635年10月13日,太宗皇太极在沈阳颁诏,用“满洲”取代“诸申”(女真、肃慎)一词为族名.皇太极的诏书称:“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之后,一切人等,止称我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五)这是“满洲”这个词最隆重的登场。
关于“满洲”的意思,有一种说法是流传最广泛的。就是水克火的五行说。中原地区的地名都是用“州”,而皇太极偏用“洲”,就是因为明朝是火德,双水灭火,再加上清也是三点水旁,用意昭昭了。
有没有五行相克这个原因不敢否认,但是满洲一词是在皇太极之前就存在的。《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有“乌拉、哈达、叶赫、辉发、满洲语言相同,势同一国,岂有五王分立之理”之语。也就是说,在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的时候,满洲这个词应该就有了。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说:“女真、蒙古崇信佛教,文殊菩萨最为一般人所尊仰,文殊音转为曼珠或满住。”不过这种说法并不被多数人接受。
另有一种说法是,“满洲”为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的祖先李满住的名字谐音。
满洲是汉译文,其原来的读音是“Manju”。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就是满洲与靺鞨的发音相一致。靺鞨是唐朝时对女真人的称谓,王昊,张甫白在《满洲名称考释》一文中表示:而不用女真旧称者,以明人对女真人之仇视故也。而满洲本即靺鞨之一音异译,故采用旧称“靺鞨”改作“满洲”,即前此所谓“满洲”名称原于本土,而非来自外地,故对内或对外,各得其所,莫此为甚者此也。
清朝是如何汉化的?
清朝人的汉化其实是一件很长曲折的故事,从本质上来说,清朝满清八旗是拒绝汉化,所以他在汉化的过程当中有遇到过坚持的情况,比方说留长辫穿的服饰,包括坚持说满语以及一直按照满蒙的习俗来统治汉族阶层,但是最终清朝还是被汉化。
清朝的汉化体现在对于汉族士大夫以及汉族阶层的妥协,我们看到满清后期,真正作为统治阶层的已经变成了清朝的汉族士大夫,士大夫在于清朝统治当中,像曾国藩,左宗棠等一系列的汉族将军和文人,已经成为清朝统治的中坚力量
汉民族的强大文化,最终在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以及多艰难的统治,我们都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去影响他们,最终取而代之呢,清朝不例外,鲜卑不例外,契丹和女真等等都不例外,都是被于汉民族潜移默化的所影响所同化。
清朝文字狱的危害?
清朝文字狱可以说是一个被讨论已久也是目前研究极其透彻的一个历史问题了。
大体而言,不管是清朝还是其他朝代,但凡文字狱,其本质必然是政治案件,而论数量、论烈度、论影响,清朝文字狱都不算特别突出的。
但清朝文字狱为何会成为显学,确实让人觉得疑窦丛生。也许是各代之间比较之后,有些朝代的文字狱远甚于清代的缘故吧!
事实其实非常清楚,论烈度、论规模,清朝268年总共发生的文字狱中,因此被害的人数也没有超过秦始皇一次性的焚书坑儒(456人),也远远比不过明朝初年的一些政治大案。
论数量,清朝文字狱研究透彻,可谓到了罗雀掘鼠的地步,但能挖出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狱大案要案极少,很多完全是政治案而已,和禁锢文化并无关系。
论影响,这个东西就很难说了,可以说影响很大,但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衡量,也可以说完全没有。对于当时99%的中国国民(即农民)来说,文字狱对他们可以说毫无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攻击清朝文字狱的说辞其实是不成立的。比如攻击最厉害的,说修《四库全书》时禁毁了很多古书。实际情况其实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样。
道理很简单,修《四库全书》的目的是保存历代文化精华,所以动用官方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各种古今书(当然也不可能全都搜全),但收集上的书良莠不齐,是不可能全部收入的。
那怎么处理呢,真正的经典、有重大价值的可以全文收入四库全书,质量过关但仍达不到四库全书的存书名和提要,质量不过关或本身损毁严重的,存书名或者退回或者直接销毁了事。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无价值的(如当下之网文之类)和残破严重的,如果以存目有书名就认为清朝把这些书禁毁了,那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事实上,这些书迟早都会被时间淘汰,是必然的。
此外,含有反清倾向的书籍通常做禁毁处理,甚至还要牵连到相关人等。这应该批评,但历朝历代皆如是,清朝并不突出,也没必要单独拿出来吊打。
最重要的是,清朝康乾时期是中国数千年来文化的最高峰,期间编程的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明史》、《康熙字典》、《全唐诗》等等,无一不是光照千古,泽被后人,而且很多文化成就至今都不能超越,可谓是功德无量!
此外,清朝的学术、小说、清诗词、戏剧等,都远远超越明朝达到了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高度,这都是不能否认的历史事实。
一言而辟之,清朝文字狱确实有,但无限的上纲上线甚至故意或无知的抹黑,是不公正也毫无必要的。
对于整个清朝的文化成就而言,清朝文字狱充其量也就九功一过,完全不应该肆意夸大,这才也是一个比较理性而符合逻辑的历史认识和思维。
为什么古代说龙城太原是龙兴之地,历史上哪些皇帝是从太原发展起来的?
太原号称“龙城”似乎并没有任何古代文献证据的支持,太原龙城说其实很有可能是太原建城2500年时(2003年)的一系列城市形象宣传过程中“造伪”出来的一个说法,远不像辽宁省朝阳市那般确实在历史上被称为“龙城”。所以,题干里面说“古代说龙城太原是龙兴之地”其实只对了一半,太原确实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龙兴之地之一,但未必被古人称为“龙城”。
那么,太原究竟是哪些君主的龙兴之地呢?寒鲲为您一一梳理一番:
赵国奠基者: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
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强国地位的奠基人便在号称简襄之烈的春秋晚期赵简子与赵襄子,正是在这两位君主的主政时期,不仅赵氏得以继续赵文子以来的复兴,而且赵氏通过两次晋阳保卫战,坐拥晋阳坚城,成功挫败了两次对赵氏的灭顶之灾,得以从“晋国六卿”晋级“晋国四卿”,再从“晋国四卿”晋级“分晋三家”,一步步走向东周王室认可的诸侯地位。所以,营造晋阳城的赵氏家族,其龙兴地便是晋阳(太原前身)。
西汉文景之治开创者:汉孝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本来是刘邦封同姓诸侯王政策背景下分封的代王,而这个代王国,其国既不在如今的代县,也不在古“代”地蔚县,而在太原郡的晋阳城,正是当年赵简子修筑起来的晋阳城,此时的代王国也不仅仅包括晋北一带,而是包括秦汉太原郡、代郡、雁门郡三块,囊括整个山西高原中北部。汉文帝任代王长达15年,所以,汉文帝可以算是第一位从晋阳(太原)龙兴的皇帝。
北齐奠基者:高欢、高澄、高洋、高演、高湛
北魏末年天下大乱,尔朱荣兄弟与高欢父子先后以晋阳城为霸府所在地,遥控北魏、东魏朝政,实现军政上的二元格局,高欢、高澄两代人凭晋阳附近屯驻的六镇军力实现西抗宇文泰、东控元魏朝廷、北攻柔然的战略态势,高洋以降,北齐诸帝(水字辈兄弟)则继续凭借晋阳军力进行叔侄之间的杀戮篡代。可以说,除了后主以外的高齐诸帝均是以晋阳为其龙兴之地的。
李唐开国皇帝父子:李渊、李世民
李渊父子以晋阳宫留守之职在晋阳起兵,通过控制关中、进取洛阳,而取得天下主导权,进而建立了强大的李唐王朝,李渊与李世民均主导性地,参与了晋阳起兵以来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开国皇帝李渊,还是二代目李世民,均可以说是以晋阳为龙兴之地的。
五代十国时期沙陀系开国君主: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刘崇
自李克用参与平定黄巢之乱以来,来自中亚的混血部族——沙陀,逐渐成为盘踞在强藩河东(晋阳城)的军阀集团,这个集团先后创建了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四个称帝了的五代十国时期政权,他们均是以驻地晋阳的河东节度使身份趁乱称帝的,所以这四个沙陀系政权亦可视为以晋阳(太原)为龙兴之地的。
综上,太原的前身晋阳城(今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古城遗址)确实是实实在在的龙兴之地,前后有8个政权14人次(10位皇帝),以晋阳古城为龙兴之地。晋阳古城被赵光义焚毁后,虽经潘美在今太原市区(迎泽、杏花岭)位置重建太原城,但此后再也没有龙兴过任何一位帝王,所以民间便会有宋太宗斩断太原城龙脉一说,其实何止是斩断“龙脉”,简直就是整城搬迁,远离了以天龙山、悬瓮山、龙山、太山为代表的“龙脉”。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清朝统一中国后,为何将自己的龙兴之地长白山封禁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