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晋河东闻喜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史称文学家、文字训诂学家、建筑设计大师、易学大师、堪舆学鼻祖。他的诗,开创了游仙诗之先河,加大了反映现实的力度和深度,构思奇特,辞采艳逸,深得时人和后人的厚爱;他的赋被誉为“东晋之冠”、“魏晋赋首”,代表作《江赋》,1683字,起到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在语言学习上,他在晋代之前三、四千年古典历史名著中的字、词汇、引文作了注释和说明,注本有《山海经》、《水经注》、《楚辞》、《三巷》、《穆天子传》等几十篇,对后世的词汇学、方言学、文献学反响巨大。他注释的《尔雅》被世界文化史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名著,已纳入中外佛典十三经;他设计、规划、创建的温州古城,成为千年经济繁荣的典范,今温州市仍保有郭璞山、郭公公园、郭公祠堂。
2003年在温州召开了国家级郭璞规划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易学研究方面,郭璞做出了独特贡献。他承袭早已挫的古易之精髓,依赖《尔雅》、《山海经你》、《上林赋》、《子虚赋》等一系列注本,保存了史前易学之精华,做了显著《洞林》等数十本数万卷易著,对我国易学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郭璞总结了魏之前3000余年流传于民间的相地术,结合五行原理,写成《葬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相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成为中外堪舆学研究之鼻祖。郭璞在他的各种注著中,保存了史前传统古代民间传说故事,如西王母、玉皇大帝以及西游记中许多奇特怪状的人妖故事,成为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的拓荒者。
《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辞典,研究郭璞的《尔雅法》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汉字的产生、演变,对规范今天的汉字、汉语,创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魅力无穷的中国特色语言文字学有所助益;研究郭璞注《三苍》,有助于对研究中国汉字文化的科学性、智能性、本位性和国际性,有助于汉字走向世界:研究郭璞的堪舆学理论,完善现代风水学,不仅让独特的郭璞风水观走向世界,对于国内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构建和谐的广大新农村有所影响;研究郭璞的《葬书》,引导现代人改变丧葬观念,实施“绿色安葬”和“骨灰撒于江河湖海”,实现人与自然的永久和谐相处;研究郭璞的易学理论,使十三亿中国人民认识古代易学的科学性,剔除其封建迷信成分,正确认识自身的健康、事业、前途,引导人们走出盲区、走向福祉。
郭璞在文化领域的独特贡献是中外古今名人无法比拟的。其民间形象更非同一般。闻喜郭璞研究会关于郭璞的民间传说故事已搜集40余个,主要内容提要如下:(1)“郭璞出生之迷”(2)“大鹊报喜变报优”(3)“中条山前沿为什么树木稀少”(4)“郭璞十岁登汤王山”(5)“掉在井中作《井赋》”(6)“私塾先生拜5岁郭璞为师”(7)“郭璞遇仙记”(8)“隐居汤王山读书”(9)“游平阳藐姑射仙洞作游仙诗”(10)“郭先生与狼故事原自郭璞“(11)“郭璞与裴柏村”(12)“郭璞和阳宅三要说”(13)“汤王山上的鳄鱼是郭璞留下的影子”(14)“盐池与《穆天子传》”(15)“扬天下之奇注(山海经》”(16)“正缪误注《尔雅》”(17)“举家南迁”(18)“点豆成兵纳美妾”(19)“与卜诩论仁途”(20)“神机妙算救王导”(21)“臾氏家数之兴衰”(22)“巧医死马得资费”(23)“河边葬母观山河巨变”(24)“称土建鹿城温州”(25)“郭璞衣冠冢——与菱儿之交”(26)“郭璞与王郭卜吉凶”(27)“郭璞为自己卜终期”(28)“郭璞死后变水仙”(29)“郭璞回到闻喜红鹤楼三仙祠”。
郭璞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次给风水下了定义,《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风水。”所以才有了现在我们通常说的“风水”一词称谓。世人称郭璞为风水鼻祖。
风水是一种相术,古人称作堪舆。它是根据宅基或坟地四周风向水流等形势,来推断住家或葬家的福祸吉凶,俗称“看风水”;风水之习俗在民间流传极广,过去大到城郡县衙,小到百姓家室,墓地选择,都要择请风水先生来策划一番,寻找吉地。风水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阴阳学说及儒、道、佛诸家学说的综合运用。
风水是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综合体。风水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它的天人合一,合乎自然的观点更是具有时代色彩,但经过历代江湖术士的穿凿附会,自然也加入了虚妄与迷信的成分。由于风水在民间的巨大影响,也使其渗入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堪舆风水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文选˙扬雄<甘泉赋>》:“属堪舆以壁垒兮。”《淮南子》曰:“堪舆,天地总名也。”就是说天地之间的大千世界,字宙的一切称之为堪舆,研究这一博大精深学问的叫堪與学,其祖师爷就是郭璞。
郭璞的堪舆风水文化,包含着《易经》的全部内容。《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尊为“群经之首”。它是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是一切真理的源。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千变万化的大原理,通古今人之应变的大法则,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郭璞是中外研究者第一个写《葬书》的人。第一个完整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风水文化理论的大师。据香港堪舆学院院长吴远辉先生介绍:目前《葬书》有《四库全书》录本、蔡元定删改的版本、李定信简译的版本和青囊经注疏版本等多个版本,都署名为“晋˙郭璞著”,字数都1576-1650字之间。虽经历代文人墨客和方术家的继承、整理、增补和诠释,但都万变不离其宗,《葬书》的基本内涵仍传承至今。郭璞首次反“阴阳五行学”说和“灾异说”引人易占,为发展中国易象数学作出了独特贡献,使占筮更加灵活多样,便于比附人事之吉凶,更能圆滑地解释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赢得世人信任和以占卜为业者的青睐。
郭璞的风水观点和堪舆思想,通过郭璞一系列著述,自成体系,形成学术流派,千百年来已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无处不在、无人不晓的传统文化现象。因此,郭璞堪輿风水文化项目主要是搜集整理各种古籍缮本,集古今中外名家书评,正本清源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与时俱进的人类提供精神食粮。恢复郭璞故居、祀庙及其生活、隐居之风貌,为县域经济新增旅游景观,将郭璞的风水理念正确地运用到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双文明建设中,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生老病死、自然现象、促进社会和谐。
闻喜人丘延翰是世界第二代风水祖师。《中国名人大辞典》第164页丘部人物载:“丘延翰,唐闻喜人,字翼之,范越凤高弟……”《平阳府志》之《方技》卷载:“唐丘延翰,闻喜县人。永徽时有文名。游泰山,于石室中神人授玉经,即海角经也。洞晓阴阳,依法扦择,罔有不吉。开元中为县人卜葬地,理气交见。太史奏日:“河东闻喜有天子气。朝廷忌之,使断扦山,诏捕之,大索弗获,诏原其罪,诣阙,陈时阳之说,以天机等书进呈,秘以金函玉篆,号八字天机,拜亚大夫之官。祀三佩祠。”
少年丘延翰已方才毕露,名声雀起。自幼喜读乡贤郭璞的著作,尤其对易学和堪與学最感兴趣。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丘延翰以丰厚的家资为基,足迹踏遍山山水水,其间曾拜缙云《浙江》人范越凤为师。范师,字可仪,号洞微山人,人称白鹤仙人,精通堪舆术,著“寻龙八式歌”,曾到三晋设坛讲学,丘延翰博学多才神精聪敏,很快心会神领,悟其奥妙,成为其高弟。相传丘延翰游泰山时误入四壁石室遇神人授玉经,从此成为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洞晓阴阳的方术家,浪迹天涯,为人相宅、相地、祈福。他全盘承袭了郭璞的易学、堪舆学理论、观点和占卜的方法,成为一代方士,名扬神州。
闻喜的堪舆文化绝不是封建迷信,它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其特点:
一是科学性:堪舆风水是中国的郭璞独创的一门艰深科学,它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园林学、伦理学、建筑美学于一体,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哲学和社会科学,包含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研究规律和技术。今后的风水文化学术,是以传统风水文化理念和古代经典理论为基础,逐渐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使堪舆风水文化不断延伸,发扬光大。
二是广泛性: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稳定的共同体。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56个民族,尽管信仰、语言、文字、地域经济、服饰等有所差别,但都应用一个堪輿风水观念,这个观念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里的鬼神,实指归伸二字,是指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一聚一散,一归一伸。人从生到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包含着聚散、归伸,所以堪與风水文化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
三是传统性:堪舆学不是今人发明的名词,而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结晶。早在传说时代,我们的先祖伏羲就曾画过先天八卦,创造了连山易,到了黄帝时代出现了农耕文明,发明了归葬易,到了周文王和周公旦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阐释宇宙大自然的柔刚动静反复无穷的法则性,这种在变化中生成与发展,在反复中保持统一与和谐,被史称之为“周易”。郭璞作为周室晋代传人,总结了中国古代至汉魏近五千年流传于民间、盛行于东汉的相地术,承袭了先祖郭琦的五行原理,写出《葬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相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后世方术家皆以此为蓝本,给于继承、整理、增补和诠释。
四是实用性:郭璞的堪舆思想具有很强的用性和可操作性。人类从树上下来,从洞穴中出来,生死都要在依山、傍水、厚土、避风、阳光充足的地方,不能在风口浪尖上或阴气十足的地方生存、冥居。风、水、土理念,各种文化层次的人一说就明,举手可得,从而可以成为自己的风水先生。今天我们讲生态文明,借鉴郭璞的堪舆思想,一定会有收获的。
闻喜的风水文化品牌具有重要价值:
一是历史传承价值。堪與风水文化是阐释字宙万物的一种现象,是启示天理人道的变化法则,是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总结,是流淌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涵盖天、地、人之间复杂而简单、矛盾而统一、对立而和谐的真理,今天的闻喜人有义务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继往开来。
二是科学认知价值。随着水、火、木、金、土的依次排列,揭示了人类的发生、发展史,成为宇宙万物的载体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有人说只有数字的才是科学的,正好这些固定的数字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这些有序的数字,反映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各种事物的不同技能、兴衰之变化,是中华先民长期观察、体验、分析、证实才得出的科学认知结论,早于西方的逻辑学和辩证学。
三是建筑美学价值。郭璞堪舆风水理念广泛应用于建筑美学中。郭璞认为,一个城市、村落、宅居,犹如人体有首有臂、两臂围合才称安全,环境安全则需要背靠青山环绕。高大居中为玄武,两侧有青龙白虎辅佐挡风,前有河水流过为屏应,成为枕山、环山、面屏的理想风水宝地。这种“马蹄形”自然合围特征,避风、纳光、山青、水秀、天蓝、崇尚自然有益于生存和健康,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郭璞认为这种居住优选法,无论生者逝者都应得到地理环境呵护。我国传统上的凡城市、村落、宫室、住宅、寺观、祠堂、陵墓、桥梁、牌坊、碑、塔等选择、布建都遵循风水理论进行,使之和谐于当地气场,是一门综合易学、地理环境学、建筑学、规划学、气象学、生态学、心理学和美学艺术的学科,是人类美的追求。
四是社会和谐价值。由于风水理念应用到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磁场方位学、生物细胞学、人体生命学领域,人居环境改善了,人才能健康长寿,安居乐业,家庭才有旺象,事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这种环保意识产生了社会和谐的大效果。
中国现存最早的正统派、权威性的地理著作是什么?
现存最早的地理著作有《山海经》、《禹贡》等等。但是《山海经》记载的内容过于庞杂,其玄幻性比较强。《禹贡》是先秦时期论述地理的一篇文章,属于《尚书》里面的一篇。之后还有《汉书·地理志》等等,不过地理志其中也收录了《禹贡》这篇文章。这些都是对现代研究古代的历史和地理都有科学价值。
而北魏时期的郦道元所作的《水经注》,这是一本为《水经》作的注解。这本书是古代中国的最全面、最具有系统性的一本地理著作了。不同前面的几本著作,这是完完全全的一本写地理的著作。虽然其中也有差错的地方。但是其地理科考价值明显会高于前面的几本。
由于我们经历的朝代太多,很多典籍都在战争中散失。所以造成了版本众多,或者残缺。而且限于当时的科技,所以要研究地理或者其他方面不仅仅是靠一本书籍就能定性的了,必须综合各个方面起来研究才是最权威的。
风水和地理有区别吗?
有区别,对应季节叫理气也是时运,还有是峦头就是地形,整体看,才是风水!
諸葛武候真的有著作过地理寶鉴之书吗?
在国学杨公理气派的代表作品中有許多他老人家留下的风水寶鉴!比如寶鏡圖、廿四山开門放水、六十花甲。又名地理宝鉴締座!
其中清同治二年梁学禮立軒氏編輯出版的書籍给後人留下了寶貴資源。
八門如下圖
开門放水:曲折水
更多精彩內容請关注頭條號:「鲁班造云車」
东晋时期风水大师郭璞,怎样死的大家知道吗?
我们一直认为,天人合一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实对于道教来说,天人合一是很难的事情。人因为后天的沾染,很难天人合一。
如何让俗人天人合一,郭璞做了很深的研究,下面我们就通过郭璞的故事,一起学习学习风水祖师郭璞的天人合一之道。
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得先了解他成长的背景,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选择。
郭璞出生于安稳的西晋,却见识了战乱的东晋。他活着的时候,中国曾经很安稳,但是他成年后中国北方开始狼烟四起,腥膻遍地,这一切都是因为汉人心软,汉人内乱。当时对胡人采取怀柔政策,对打了败仗的胡人,迁入内地,希望他们可以慢慢汉化。但是从人类社会出现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历史都证明了,文化不同,人心必异。当汉人陷入内乱的时候,这些胡人就趁势而起,对着那些宽宏大量汉人举起了屠刀,直接导致中国陷入了三百年的内乱。
这是一个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而这次整个民族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三百年的战乱中,佛教是最大的受益者,让佛教从微末的教派,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怪物。汉人和胡人的血染红了这段天空,无数儒生道士,为平定这次战乱付出了生命,我们的主角道士郭璞,也为此而亡。
在胡人举起屠刀前,郭璞准确的预测出北方大地要被胡人统治。这是他成名的故事。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总会觉得荒诞不经,这个故事也是。故事里郭璞用神秘动物救活了一匹马。
在那个时候汉人似乎是在和很多神秘动物居住在一起的,包括鬼怪。
今天没多少中国年轻人,可以理解在战乱的威胁,逃荒的恐怖,我也不能。但相信大家都对中东战乱有所了解,在千年前的逃难,只可能比这个还苦。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让郭璞没有选择逃避,而选择在命运前,撞个头破血流。
(古人画作,流民图)
他逃到了南方后,北方很快就腥膻遍地,内乱的汉人,在有组织有预谋的胡人面前,没有多少抵抗就落败了,这时郭璞在南方写下了很多博物地理的文章,其中的江赋更是表现了,那个人鬼妖魔杂居的世界。
当时的东晋,弟弟王导作为宰相,在朝中主持大事,哥哥王敦作为大将军。兄弟两个掌握内外,天下人皆言王和马共天下。
王敦在那时,遭到晋明帝的怀疑,开始慢慢的剥夺他的兵权,这时晋明帝派温峤、庾亮让郭璞占卜,讨伐王敦是吉还是凶,郭璞一开始并没有回答,直到使者表明了身份,才说是大吉,于是温峤和庾亮就劝说晋明帝早日讨伐王敦。
郭璞在很早之前就对周边的人,杀我的人是山宗。正巧在这个时候,有姓崇的人去劝说王敦:“请郭璞来为谋反占卜。”郭璞还是去了,他作为一个神机妙算的人,为什么答应会去?历史没有给答案,但是我想这个可能和他曾经的经历有关,汉人内乱,胡人趁势而起,让北方陷入了地狱,他郭璞,可能只是想去告诉王敦,你会输,别叛乱了吧!我们汉人内斗,只会便宜了在北方虎视眈眈的豺狼。
郭璞去了王敦那里,王敦让郭璞起卦,问叛乱吉凶。郭璞坦然答,大凶!又问郭璞,我命几何?郭璞再答,呆在武昌,长命百岁,叛乱的话,很快就死。我看郭璞的回答,其实在安王敦的心,希望王敦不要叛乱,只要不叛乱就可以好好过。王敦听到后大怒,问了一个很多人都想问算命先生的话,你知道你活多久吗?郭璞答今天中午我必死无疑。
郭璞为了不要汉人再被内乱纷扰,选择了毅然决然的去死。这个是他给我们留下的一份财产。也许比风水,他华丽的文字更精彩的财产。
《周易》是谁的著作?
全归伏羲、文王、孔子三圣人有待考古考证,凭一己之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成这部巨作,肯定是集体创作,巫史(周朝的占卜家,也就是当时的科学家)起了重大作用。只要把原文读懂就行,何必在乎谁写的呢?
《山海经》是一本古代奇书,有人说它是地理著作,有人说它是神话故事,你认为呢?
现存的《山海经》共有18篇,可以大致分为《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组。
《山经》按南、西、北、东、中分为5篇,合称《五藏山经》。
《海外经》按南、西、北、东分为4篇。
《海内经》按南、西、北、东分为4篇。
《大荒经》按南、西、北、东外加海内经构成5篇。
在这其中,《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可归为一组,它们与《大荒经》记载的内容大体相同,可能是同一种图画书的两种不同的记载。三者再合并,可以统称《海经》。
原本《山经》和《海经》可能是分别传抄流传于世,经过汉代的刘向校勘后整编成一部书。
《山经》的内容主要是以四方山川为纲,记录各种草木、鸟兽,多带神话色彩,总结时谈及祭祀问题。
《海经》原本可能有图画,对图画上各种神神怪怪进行注释解读,但随着时间推移,图画失传,仅残余文字,从内容来看,多记录黄帝、女娲和大禹等上古人物传说。其中涉及到的帝王谱系与儒家传承的黄帝谱系大相径庭。各种山川地理信息也是半真半假,再加上经过历代的整编,有一些内容原意已经模糊不清。明清时代,在刊印《山海经》的时候,找人根据文中记载的各种怪兽重新绘制了图画,这些图画虽然不能代替原本已经失传的图画,但足以激起人们对这部书的好奇心。历代学者也是孜孜不倦,试图揭开《山海经》中隐藏的一个又一个谜团。
风水物品真的有用吗?
我看了多年风水了,我来给你解答一下。首先风水主要是讲的气,道家认为所有的物品都由气化而成,这个已经得到科学的证实。看风水,无非看的就是气,这个气跟玄空里面的气不是一出,我所说的气是阴阳之气。风水里面藏阴阳,风水师要做的就是将阴阳之气平衡。关于你问的风水物品,我可以跟你说是有用的,但是得用对位置,比如我们讲的五行之气,如果房间内五行不调和,就需要用到风水物品,比如带有五行属相的摆件,当然我很少用这些,我通常用动物的毛发。还有镜子,比如门外有煞,就需要用的凸镜。这些只是浅显的道理,关键还是一句话,风水物品有用,但需要用对地方,有些是需要开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