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学可以说是从古至今五千年的历史,它的形成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至今风水的每个阶段性的发展却并不为人所知,今天就来为大家说说风水学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
虽然没有风水学的说法,但因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提出的生存挑战,又值农牧社会之故,当时的人们必须“择地而居”,选择“近水向阳”适宜人类繁衍栖息的地方。这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风水学随即见诸文字记载,如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卜宅的记录。从后世发掘的大量甲骨文卜辞和《诗经》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商周时期就以将陆地区分为山、埠、丘、原、陵、岗等不同的地行地貌,将水域分为川、泉、河、涧、沼、泽、江、沱等,当时对大地的差异性有极为细致的分类,为日后的“相地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尚书》中,将当时的疆域以河流、山脉为界,划分为九州,这也是后来中国称为“九州”的由来。在《周礼》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以土宜之法,办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卸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开始出现“相民宅”的说法,并有了“土宜法”这种相地的知识系统。《逸周书》载“土宜天时,百物行治”,可见“土宜”二字呼应天时,附天观地是当时百物的遵行规则,也是治事的方法,也因此成为后世风水术的依据。周朝时期,周武王营建洛邑时,就命周公相地,《尚书》载“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可见周朝人相信占卜,周公也是一位相地高手。
战国先秦时期
各种学术兴起,随着《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盛行,开始建立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为主导的学术思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仅承袭了以往的“土宜”观念而且更加具体,同时开始有了“气”的观念。从《晋书》知“始皇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压之,改其地曰秣棱,堑北山以绝其势。”当时有了“望气者”的说法,可见已有风水行业的专业工作者。又据《太平寰宇记》卷95记载,秦代的长水县有一座山(今浙江省嘉兴县南边),秦始皇听术士说山上有王气,便遣发了一批死囚去挖山,囚徒们受不了劳苦,一哄而散。
秦朝
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宫占地近300里,离宫别馆遍布在山谷,以南山为宫门,以樊川做池子,阿房前殿可坐近万人。始皇家动用70万民夫,挖空了骊山,穿透了三重息壤,规模之大,真可谓空前绝后。还有始皇陵,占地广阔规模宏大,这两大工程的实施,说明秦代相地水平是很高的,从中不难体会秦代地理勘察技术的高超,也可以归功于相地术的发达。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相宅活动,一方面是相活人的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尚书》载“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这是相阳宅。《孝经》载“卜其宅兆而厝之。”这是相阴宅,是用占卜的方法择定地点。
西汉
相地术更是盛行。司马迁《史记》载,汉武帝聚会占家,问某人可娶否,堪舆家说不可。此时的堪舆家精通天文地理,相地术也称为“形法”。到了东汉,人们开始重视丧葬,从而导致风水观念的兴起。王充的《论衡》中就详细叙述了葬礼的忌讳。东汉人非常注重居住环境,《后汉书》提到的“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瞥,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的家居原则,在后世都成为阳宅的基本理论。在汉代还出现了《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移徙法》、《图宅术》等风水著作,标志着风水学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
魏晋时期
中国出现了不少风水大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郭璞,他的《葬书》将风水术从传统的相地术中抽出,对风水下了定义,并全面构架起风水理论,奠定了后世风水的基础。他首倡的“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迄今传承了一千七百多年而巍然不倒,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辉大放光芒。中国人习惯把郭璞称为风水鼻祖。
隋朝
比较而言不太信风水,但出了一位有名的相地师萧吉,著有《相地要录》、《宅经》、《葬经》、《五行大义》等名著,为后人景仰。他曾给皇后择吉地,当皇帝不听他的建议时,他预测到隋朝运数不长。隋朝宰相杨恭仁迁移祖坟时,请了五六批风水师前来相地,其中有个叫舒绰的猜中地下之物而受到重赏。可见当时还是盛行风水的。
唐朝
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期,各种学术也广泛兴起,同时更加促进了风水理论的发展,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当时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出现了一大批名师。其中江西派风水师杨筠松在民间实践风水勘察和授徒起到了全面推广的作用,从那时起,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宫宅、乡村、墓葬都不同程度受到风水学说方面的影响。著名的唐玄宗也相信风水,《大唐新语》、《太平广记》中有很多风水的记录。当时的道士也多懂风水,唐代设有“司天监”,专门看天文现象,因此司天监里的官员必须懂风水。杨筠松就在司天监任过职,唐僖宗封他为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专管灵台地理事物,可见唐代的风水不但民间相信,朝廷也更是重视。杨筠松后来把宫廷的风水书籍挟出到江西一带传播,弟子盈门反响极大。唐代国力强大,版图扩大到西域,在敦煌莫高窟文献中找到《宅经》、《阴阳书》等,就可知风水观念远播西北地区。
五代十国
因袭唐代兴盛的风水观,各代皇帝都信风水,到后周时风水术被加入了许多迷信色彩,使世人真假难辨。
宋代
陈抟、邵康节、朱熹、以及蔡元定等著名易学家对风水进行了阐释和认定,一些风水著作相继出版,从而出现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主体的风水学理论体系。宋徽宗相信风水,他原本无子,有一位术士告诉他,将京师西北隅地势加高数倍,就可得子,于是命人照做,果然得子。因此更信风水,又命人择宝地筑“上清宝篆宫”,结果劳民伤财,国库空虚,以至政权衰败。宋代的风水大师特别多,赖文俊、陈抟、徐仁旺、吴景鸾、傅伯通、蔡元定等都很有名。
明朝
朱元璋建都金陵时对风水极为重视,城外大部分的山都是面向城内,有朝拱之势,唯牛首山和花山背对城垣,朱元璋不悦,派人将牛首山痛打一百棍,又在牛鼻处凿洞用铁索穿过,使牛首山势转向内,同时在花山上大肆伐木使山秃黄。明成祖时,将都城迁往北京,即完全按照风水观念建造。明成祖是一位笃信风水的皇帝,这也导致民间全都讲究风水,风水成为明朝人一生中很重要的准则。北京名胜“十三陵”就是被风水大师廖均卿相中之地而推荐给明成祖,成为明朝皇帝的陵地区。明朝还有个传奇人物刘伯温,民间传说他精于风水,说定都金陵就是他相的地,有一本《堪舆漫兴》就是托名于他。
清代
设有司天监,除负责观天象记天文外,还负责修建陵墓的堪舆工作,因为清代各皇帝都笃信风水,很重视陵墓方位。清东陵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26公里,地跨北京三个郊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个极其庞大的帝王陵园,由此可见清代皇帝对陵墓风水的重视。而至今保存完整的故宫紫禁城,就更是严格按风水学建筑的经典杰作,其恢弘磅礴的气势不知征服了多少世人。清朝还设有国师府,共有400多名国师。这些国师因为得到优厚的俸禄,所以一生都死心塌地地为王朝为皇帝效劳。国师府的任务是:一为王朝找到好的风水宝地,安排好使用方法;二是破坏民间的地理风水,使之出人不敢向朝廷造反,不能夺皇位。这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应用地理风水这门无形科学做他们的统治工具的一个例证。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期,宋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明清两代,通过对各类风水学书籍的收集整理,以及学者们的不断探研,风水理论已相当完备。风水师的勘察活动已普及到从帝王宫殿到城乡民宅各类场所。
从民国到现在
学者们主要是对中国风水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估和研究。上世纪,风水学在旧中国是大有市场的,国父孙中山的中山陵地就是请著名风水大师沈竹礽进行反复踏勘后确定的。解放后,风水理论受到沉重打击,作为一种风俗继续存在,死而不僵。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地区掀起了一场“研究”中国风水的热潮,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运用风水理论指导生活。现在,一大批“学者”为寻找风水的科学内涵都在苦苦的追寻。2005年中华太极风水研究院韦善国院长研究发现地球光磁感应场(太极场),科学揭示了中国风水的神秘面纱,发现风水的科学内涵。利用太极探测仪科学寻龙点穴,科学对每一个区域的环境进行风水评估认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阴阳宅风水开始步入科学运作的时代。
中国古代书法发展史是怎样的?
书法,简单理一下
书法是后来才有的概念,最开始是文字。
在很久很久以前,先民们在打猎、采摘、繁殖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些东西用脑子不容易记住,比如说部落有多少人,打猎猎杀的几头鹿,于是先民们开始做一些符号,结绳记事或者在石头上刻画一些简单的符号,就跟画画一样,这就是文字的雏形。
再后来发现需要记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些符号系统也就越来越丰富,文字就诞生了。
先民们开始尝试在不同的载体上留下这些符号,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是某些陶器上,或者刻在骨头上或者龟甲上的,这就是甲骨文。
再后来,发现在铸造青铜器的时候可以把字铸造在青铜器上,因为载体是金属,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甲骨文和金文都可以成为大篆,当然有大篆就有小篆,秦包括秦以后,篆书被进一步规范,规范后的篆书被称为小篆,那时候的小篆名家是李斯,对就是秦国的丞相,现在可以看到的《峄山碑》、《会稽刻石》就是小篆的代表作。
秦汉时期,以为要处理大量的文书,而篆书不便于书写,也是出现了一场从基层官吏开始的自下而上的“隶变”活动,就是篆书变为隶书的过程,持续了几百年,最终到汉朝隶书成熟。隶书的经典之作有《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等等。
隶书出现后,出现了草书和楷书,其中有一种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被称为“章草”,同时隶书也在向楷书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称为“楷化”,楷书经理魏晋六朝,直至唐朝楷书可谓炉火纯青,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等大书法家。
宋朝是文人是大夫最美好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包括苏东坡、米芾、黄庭坚、蔡襄等等。
明清时期书法可谓百花齐放,在明朝以前,书法几乎都是信札、尺牍、手卷等拿在手上看的,而明朝之后大幅书法出现,实现了“拿在手上看”到“挂在墙上看”的跨越。同时,明清时期书法作为社会分工更加明确,涌现出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书法家,比如张瑞图、王铎、傅山、金农、郑板桥、刘墉、沈曾植、何绍基等书法家。
总而言之,世上本没有书法,写的人多了,也便有了书法。
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史?
玉器自古至今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有着非常的地位。古人认为,“石之美者为玉”,玉石因其质地致密坚韧,颜色晶莹柔和,光泽度好,质感温润等特点,而深受中国人的喜欢,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八千年的玉文化史,贯穿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玉与玉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说每个阶段玉器都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但是人们赋予玉的内涵,却有着诸多的不同。
劳作工具
旧石器时期,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们对石器和玉器辨别能力比较差,在采集的石头中,掺杂了小部分玉石(这里所说的玉石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玉石还有差别,我们现在所说的玉,特指想和田玉、岫岩玉,这样软玉,而中国古代,所有好看的石头都可以成为玉)。古人将玉石和石头一起加工成了工具,用于采集和狩猎。
祭祀礼仪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对玉石的辨别能力逐渐增加,加上石器制作工艺的进步,磨制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玉石的制作增加了可塑性。人类开始有意识的开采、选择、设计、琢磨玉器。因为玉石特殊的物理特征,人类认为玉石是可以与神灵沟通的媒介,赋予了玉石祭祀的功能,并逐渐把玉从实用工具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巫术、宗教、祭祀、礼仪、装饰等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和特殊的物品。
礼玉文化
夏商时期玉器除继承玉器通天礼神的宗教特征,增加了大量生动活泼的动物和人物形玉器。西周时期将这样的礼玉文化加以发展,《周礼·春官·大宗伯》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既是财富、权力、地位的象征,又是沟通神灵、祖先的媒介和法物。
以玉比德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玉石的特征与君子的德行,一一相对应,提出了以玉比德,这一时期玉成为身份的象征,道德的载体,品行的体现。孔子有“七德之说”、“九德之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成为君子洁身明志的最好体现。此时玉器的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也不断提升,玉器在政治生活中位置重要,玉器的制作也强调时代气息与审美情趣,突出玉的装饰效果。
丧葬用玉
古人认为,玉不但有灵性,还有保护的功能。可以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洁身明志,标榜美好情操的人格象征。用于陪葬的习俗,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在一些氏族首领和贵族的墓葬中,可以看到众多陪葬的玉石,汉代更是将玉石陪葬的文化发展到了极致,王侯将相更是用玉石制作的玉匣殓葬,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玉衣。
中国警服发展史是什么情况?
朋友:警服,在每一个违法乱纪的人中,穿警服的人最让他们痛恨。因为警服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秩序、公平、正义、尊严和人们对一个国家坚守时道德底线。
警服不是一般的行业制服,也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服,它是国家政权的一种象征,体现的是国家强制力,换言之,警服己经成为国家强制力的符号,在社会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警服,是国家的品牌,是不变的时尚,是永久的潮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警服的式样不断变化,但是那凛凛的威严却因因相袭,永久不变。在茫茫的人海之中,警服的颜色、式样,以及装饰,总是那样醒目、靓丽,成为世人羡慕的风景。
而每一个民警心中都有一个难以解开的“警服情结”……
1、清政府的警服
根据老舍先生的小说《我这一辈子》改编的老电影里的“臭脚巡”巡警穿的就是清政府警服与民国警服。
2、中华民国的警服
3、抗战胜利时,中共旅大市警察总局的警服
4、抗战后的警服
5、主力公安部队
抗战结束后到全国解放时期的警服样式特乱。
6、1950年的“50式警服”
1950年1月,公安部通知各地公安机关按统一的制式,分别承担制服的制作工作,并随通知下发了警服样家。以后又不断补充有关装备品种,称“50式警服”。
这段时期“反特控特、剿匪、镇压反革命”成为公安部门的工作重点。
8、1956年的“55式警服”
白上衣蓝裤子的“五五式”和“五九式”,历史重任“保卫经济建设、打击政治犯罪”
1953年,公安部设计了人民民警新式服装、装备及帽微图案。1956年夏季在全国各城市普遍施行。
这个时期民警的工作重点是“保卫经济建设、打击政治犯罪”。
事实上,在“55式”警服正式对外公布使用以前,国家还曾经酝酿施行一套更规地、更能与国际接轨的警服,然而生于种种原因,这套己经设计生产出样品的警服最终未能施行。整套警服设计得都很漂离,与后来的“八三式”很像。而且最突出的是,在这套警服的设计中,己经开始设置警衔了,警衔的设置是按当时军队军衔模式设置的。
而真正的“55式”以及其后对“55式”作了部分改进的“59式”警服,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对民警最重要的印参。“白上衣、蓝裤子、红领章”是对“55式”和“59式”警服最简洁也是最直接的概括。在《今天我休息》这部很多老人都非常熟悉的电影中,那名热心的好民警马天民穿的就是“55式”警服的标准夏装一一蓝色但罩有白色外罩的大盖帽、白色短袖上衣、藏青色裤子,裤子上有深红色裤线。
9、1958年的“58式警服”
10、1966年的“66式警服”
11、1966年的“66式警服”
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装制式问题向国务院写了专题报告,提出新式的民警服装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相同。1966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转公安部时报告,全国施行这一服装制式。
这套“66式警服”很多民警都没有能穿到,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公安部与下属部门一片大乱的原因
12、1972年开始施行的“72式警服”
藏蓝色的“七二式”,历史重任既要拨乱反正,又要整顿冶安
为区别军、警腒装,突出民警的特点,1972年1月,民警服装的颜色中草绿色改为藏蓝色。
这个时期的民警工作任务空前艰巨,既要拨乱反正,又要整现整个社会的治安秩序。
从1972年开始,被下放到农村的民警开始被抽调回原单位。可是,经历了多年下放的时间,再回到工作岗位时,民警们所面临的困难却是“难以想象的”!当时,中国大部分的破案率保持在一个历史最低的水平。
13、1983年施行的“83式警服”
有了警号的“八三式”,历史重伤针对大案特大案的“严打”
7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警察正规代建设的逐步推进,公安部开始着手民警服装制式的改革工作,至1983年完成设计,此即“83式警服”。
公安机关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大案特大案的“严打”,在1983年到1985年之间打响了!
比起前几套警服,“83式”无论处整体设计上还是质地选择上和工艺加工上,都更能体现民警的庄重严肃、威武雄壮的气概和警容风貌,成为很多老民警心中的“最爱”。这套警服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警服上也现了“警号”。
14、1989年的“89式警服”
1989年6月30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通知,对“83式警服”进行改革。“89式警服基于“83式警服”进行改昏。“89式警服基于83式”,公安臂章由悬挂式改为直接缝制在夏装与冬装上。1990年5月1日,公安部规定“83式警服取消红领章,改为佩戴松枝衬托红色盾牌的领章。
这一时期公安工作重点是“维护社会稳定安宁”。
15、1999年的“99式警服至今
1999年开始,全国开始换新的警服,这套警服颜色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蓝色,交、此警衬衫采用线蓝色,普通民警衬衫采用铁灰色(后改为浅蓝色),高级警官衬衫采用白色。高级萝官、交巡警领带颜色为蓝色,其他警种的领带为银灰色(后改为蓝色)。
这一时期的公安工作“发柔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
99式警服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国际接轨,这目警服的颜仓更加符合现代化民警对于警服的需要,而这一时期的民警,不论从建制还是警务改革上都呈现了更多喜人的局面,公安机关开始以“发案少、秩序好、社气稳定、群众满意”为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来完成警力下沉、权力下放。街上越来越多的穿着藏青色警服不停巡逻的民警,给了百姓更多的安全感。
中国大学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1951年,天津市首任市长黄敬命令南开大学工学院独立出来,取名天津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北洋大学被拆分,调离天津市,津沽大学堂、唐山铁道学院部分科系以及极少数北洋大学零散人员并入由南开大学工学院改成的天津大学
中国高铁发展史是什么样的?
1997年4月1日,中国第一次铁路大提速,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40公里。这一次提速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一次变革,开启了中国铁路大发展的时代。在1997~2007年之间,中国铁路完成了六次大提速。2007年的第六次大提速,白色的“和谐号”动车第一次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而这一次提速最高速度达到了250公里,这也是既有线提速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1999年8月16日,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客运线(秦皇岛-沈阳)开工建设。2003年10月12日,秦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设计时速200公里,并预留250公里的提速空间,山海关至绥中北区间可进行时速300公里试验。该线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在这条铁路上,众多国内学者多年研究的高速铁路技术第一次获得了应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先锋号”和“中华之星”动车组在试验中分别达到了时速292公里和321.5公里,这在当时,2002年,是国内的最高速度记录了。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布后,中国开始进入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时期。也有很多人称其为“高铁大跃进”。2005年6月23日,武广客运专线开工建设。2005年7月4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9月25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从1990年开始构想,经过18年的论证研究,包括90年代末期的“高速轮轨”与“磁悬浮”的大争论,这条高速铁路终于开工建设了。而此时,京沪铁路已经超负荷运营20年了。2008年8月1日,北京奥运会前夕,京津城际建成通车,将北京和天津的运行时间缩短至半小时以内。这条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中国打造自主高速铁路品牌CRH的第一炮。
2010年9月29日,国产“和谐号”CRH380A动车组在沪杭高铁试运行时创造416.6公里时速的新世界纪录,仅用40分钟就跑完了上海—杭州间的202公里距离。动车组出发后仅用6分钟时间便提速至300公里,13分钟后达到413.7公里,最高时速416.6公里。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和谐号”CRH380AL动车组试运行创造了最高运行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纪录。在中国高铁的高速发展背后,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贡献了不少力量。例如,中国高铁采用的板式轨道,是中国特有的专利技术,堪称中国骄傲,中国自行研发的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世界最先进的;以及采用高速道岔,中国350公里/小时及以上车速高铁线路采用自主研发的60-42号单开道岔。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中国风水学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竟有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