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房子从投资价值上来说肯定不错
但是从风水上来讲要具体分析
这个要结合周边的环境,最好有图片
没有图片就要起盘分析
要看这个房子是否克主人的年命
青岛名人故居游览路线(小鱼山附近的)
锣鼓巷,分布的哪些名人故居:一、僧王府位于炒豆胡同,现在里面住满了居民,但是前后门均开着,进入无人阻拦。
王府虽然住满了居民,但是房屋显然还在维修修缮,很多屋子新刷的油漆,显出了当年的辉煌。
二、吉林将军凤山府邸位于东棉花胡同15号。
该宅是清末年吉林将军凤山的住宅的一部分,现为民居。
三、清末重臣荣禄的故居 荣禄,字仲华,瓜尔佳氏。
满洲正白旗人南锣鼓巷菊儿胡同1、3、5号院,1号院已用作别途,3、5号院正在修缮,已不复当年的光彩。
四、奎俊宅第南锣鼓巷黑芝麻胡同13号院。
大门里面有影壁,大门上写有《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
进入大门左右各有一门,都写有谢绝参观字样。
里面好像住有千家万户。
五、另外,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著名画家齐白石的故居、清初投降满清的前明大学士洪承畴的故居、清末大学士内务府大臣文煜的故居、59号院的洪承畴故居,这些名人故居都是大门紧闭,谢绝参观。
请各位帮忙写参观博物馆或者名人故居的小作文,急用,拜托拜托,...
一座城市的名人故居是她承载过多少历史文化底蕴的见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肌理纵横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但有人却无视国家规定,擅自拆除名人故居,最近有报道,位于北京东城区的梁林故居,就是这样被毁于一旦,令人痛惜。
坐落在东城区北总部胡同的一栋老宅是两位在国内外享有高知名度的着名人物---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民国时期享誉盛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建筑学家。
林徽因是个才情并茂的杰出女性,她的父亲是个外交官,常常由于工作的变迁带着小徽因到其他国家定居。
也许是家庭条件比较特殊,当林徽因12岁时就掌握了六国语言,15岁时就当了她父亲的翻译。
而梁思成的身世则是一位名门子弟,是一位政治家。
他从小就与林徽因青梅竹马,关系很是融洽。
他们的故居理应是典型的名人故居了。
可是,有些人似乎一点儿都不在乎这些,他们认为梁林故居就是一栋老房子,没有任何价值。
可是,他们错了。
名人故居的意义更多地在于后人对名人的崇拜和尊敬,并不是一栋老宅那么简单。
早在2009年7月,梁林故居就经历过一场灾难性的“浩劫”。
后来由于民间保人员和周围民众的强烈反对,有关部门的及时阻止,梁林故居侥幸逃过一劫,以破败之身残存。
但2011年10月,梁林故居原址的末日来临了。
这一次的拆除可不能视为儿戏,它让梁林故居简直遭到灭顶之灾:木制的大门被钻得千疮百孔,满地都是碎砖乱瓦,烂泥木屑;而那些尚未敲掉的墙上印着一个个鲜红的圆圈,圈内写着一个个鲜红的字——“拆”!整个故居一片狼籍。
看到这里我象触电似的颤抖了一下,一种咸涩的味道夹着悲愤的情绪涌上心头。
天哪,那些贪图私利的人们做了什么!难道他们对我们值得自豪的文物不屑一顾吗?他们就不知道擅自拆迁文物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吗?他们竟然用金钱贿赂有关部门,隐瞒不报,事到今天,没有谁能讲清到底是谁主张拆除文物。
城市需要发展,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也同样需要加强,两者应该同步。
希望有关部门能正视这一不良现象,并给予主张拆除文物者严肃的处理和惩罚,我呼吁全民重视文物保护,使我们国家的历史更加悠长。
中国历史名人故居
一个人要经过许多事情,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却刻骨铭心,永世难忘,而且时间过得越长,印象就愈加深刻,比如这次上韶山。
参观故居,是此行的目的。
故居是一座泥砖的平房,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见的普普通通的农家住房,里面的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等,一切都朴实而清幽。
这里依山傍水,环山围绕,青松郁郁,翠竹婆娑。
这就是世界伟人诞生之地,是人们把它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革命的“圣地”!当我们参观完故居,走出故居,展现眼前的是满眼绿色,大自然的气息使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领略到“圣地”灵气和岁月的记忆。
伟大领袖主席虽然已远逝,但他的丰功伟绩永存,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四年了。
八十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
在这个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一个伟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就是在这个时代下诞生的。
80年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
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使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缔造了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党和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任务,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继续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
尽管在探索中有曲折甚至有严重失误,但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思想。
我们要坚持思想,要完整地准确地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把握它的活的灵魂,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
抚今追昔,我由衷地感谢,感谢共产党。
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
如果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
在这次全系参观故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瞻仰故居,重温他老人家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深切地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而现在做为学生的我们,首要的就是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短短的一天韶山游结束了。
这一天让我获益颇多。
我觉得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这位伟人。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他为自己得到了什么,而是为别人做了些什么。
他不但是伟人,一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而且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简单过着清贫生活的平凡人,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平凡衬托出了他的不平凡,此时主席已从一位伟人的形象变成了我心目中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了。
最后我还是想以主席的诗词作为结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努力吧,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今朝的风流人物!
祖坟的风水真的对后代有影响吗
祖坟是对于后代有影响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它会长期地影响后代。
当然阳宅风水也是有不可忽视作用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
阴宅风水需要根据黄道吉日选定,并且根据阴阳状况选定新的坟址才可终止大部分的祸患的产生,但是阳宅风水也要随时做一下调整才会起到最佳的理想效果。
才能够终止所有意外祸患的事情发生。
建造房子风水有技巧吗? 说清楚了。
风水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是迷信? 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
风水学是中国傅毓建筑的灵魂。
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它是关于"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遵行如下法则: 自然的法则 自然的数值比 自然的气息 自然的外形 风水是这样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加影响。
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
园林建筑曲线美与风水的关系传统风水的曲线美主要体现在“山环水抱”和“曲径通幽”两方面。
“山环水抱必有气”,是传统风水的一条重要定律。
中华大地,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不胜枚举,不仅被我国六大古都和名人故居所证实,也被名山大寺甚至著名的帝王陵墓所验证。
而四合院建筑的左右两侧的厢房,犹如人的两臂成环抱之势,是“山环水抱”的另一种体现。
“山环水抱”之所以有情,其理就在于其状恰如人伸出双臂的拥抱姿态,既然这种姿态表示欢迎,自然就是有情的最好体现,依据“天人合一”之论,则风水上的“山环水抱必有气”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风水处处体现这种曲线美,山要有蜿蜒起伏之曲,水要有流连忘返之曲,路要有柳暗花明之曲,桥要有拱券之曲,廊要有回肠之曲。
“曲径通幽处”、“屈曲有情”,曲有深刻的内涵,象征着有情、簇拥、积蓄和勃勃生机。
清代帝陵建筑群的抑扬顿挫和大小相间,则是曲线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清代帝陵,总是在大建筑物面前,修一些小建筑,如以石五拱衬托明楼;又在横向建筑的前后修纵向建筑,如泰陵的龙门与石桥,构成一处纵横组合。
这样,整个陵区错落有致,波澜起伏。
中国传统美学观从文化性格来说,是内向、含蓄的,建筑美学也不例外,以表现含蓄、幽曲的特征为主,但这种性格特征的表现不是单一的,除了含蓄、幽曲之外,还追求方正、对称之美。
追求方正、对称之美是追求“大雅”的表现;而含蓄、幽曲的最终效果,也是为了通过丰富的层次变化,获得博大幽深的艺术效果,二者是基本统一的。
中国传统美学观所表现出来的含蓄、幽曲和对称、方正之美,在中国风水中得到了丰富的展现。
五、结语 我国风水发展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从历代古建筑中不难看到风水学发展应用的痕迹。
中国文化传统讲究“天地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相辅相成、协调统一,这与风水学的主张是一致的。
风水学的科学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虽然现代环境、空间、生态、心理等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些风水理论不谋而合,但风水学中的很多玄学理论仍然充满神秘的色彩。
对待风水学的态度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好象有不少建筑师也在研究风水,但他们是因建筑设计所需去研究,并非认真地将“风水学”当作一门独立学术。
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的风水观念实际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道、释诸家哲学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综合了中国文化的产物。
风水最简洁的表述可以叫“时空”,也即是所有建筑的时间和空间、形势和方位不同,其所秉之气也不同,最终吉凶祸福也不同。
有没有介绍无锡名人故居的详细资料啊?
霞客故居 许叔微故居 顾宪成故居 薛福成故居 华蘅芳故居 徐建寅故居 刘氏兄弟故居 荣氏兄弟故居 徐悲鸿故居 阿炳故居 张闻天旧居 秦邦宪故居 陆定一故居 潘汉年故居 唐文治旧居 周培源祖居 钱钟书故居 王昆仑故居 顾毓琇故居 http://www.wxrb.com/rjxz/wxsc/wxll://www.wxrb.com/rjxz/wxsc/wxll
意大利风情旅游区的名人故居
位于今民主道靠近海河的地方,是一排端庄素雅的奥地利式小楼,曾在1917年担任过代理大总统的冯国璋下野后,就居住在这里。
现为河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国璋故居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共四座,连同从前的三所小楼,共有楼房110间,平房54间,建筑面积4661.29平米。
冯宅与袁宅只相隔一条民主道,据天津市房产公司的有关人士说,两届的民国大总统将自己的住宅建的这么近,从目前的考证资料看,在全国只有这一处。
有人猜测,冯国璋与袁世凯都是北洋军阀,冯当年是袁的下属,二人将住宅建的近,也许是方便二人议论国事。
在意租界今建国道72号,建于民国初年。
分前后两楼,前楼为砖混结构,三层带地下室,建筑风格为中世纪拜占庭式,高坡顶,南面为二层空廊,转角用塔楼相连,顶窗也颇具特色。
为杨以德在天津宅第之一。
张鸣岐故居——张鸣岐宅邸位于马可波罗广场西北角,建于民国初年,在意租界现民族路80号楼。
罗马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三层,迫使瓦顶,立面三层正中有四联拱券扇形阳台绳索式廊柱,连弧扇形阳台,牛腿承檐,饰花叶形浮雕,造型优美。
此为张鸣岐在意租界寓所之一。
位于河北区意式风情区中心,原马可波罗路(今民族路)和但丁路(今自由道)交会处,占地2200平方米。
广场周围建筑错落有致,雕饰精美,构成了风格典雅的建筑群,6栋带角亭的小洋楼,每栋楼分别以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命名。
广场东南角是1924年开放的意国花园。
花园旁的回力球场建于1934年,建筑为4层的意大利摩登式楼房。
和平女神雕塑位于广场中心,为意大利人设计和建造。
该雕塑最初设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
位于今河北区自由道与河北区民生路交口处,与马可·波罗广场相对。
其西南角旧时为一座临街的欧式坡顶小楼。
此楼与意国花园毗邻,现已为天津市职工经济技术大学楼所取代。
东南角为张鸣岐故居(另有民族路80号楼),西、北各有一门,分别为自由道21号和民生路69号,为二层意大利式小楼,罗马风格,混合结构,红砖墙面,红色瓦顶,二楼三面建有不同形式的阳台,各呈其妙,特别是四联拱楼扇形阳台十分别致,在天津小洋楼中独树一帜。
西北角为一座造型别致的欧陆风貌建筑。
东北角为华北水利委员会旧址,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二层带地下室。
华北水利委员会1928年由顺直水利委员会改组而成,在中国治河史上具有很高地位。
该会聚集了一大批中外水利专家,编制了海河流域首个河系规则《永定河治本计划》,建成了中国首个水工试验所,实施了一批海河水利工程,大沽高程水准基点当年就设在该会的院内首级台阶前。
坐落在河北区光明道20号的意大利兵营,是原意租界中最大的建筑之一,是天津市九国驻军兵营中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外国兵营,也是全国此类建筑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
这座罗马味十足的建筑,二战后驻美国兵和国民党军队,解放后为武警部队驻地,随着海河开发和意式风情区的建筑,现基本恢复原貌。
意大利兵营建于1925年,原为三层,砖木结构,呈∏形,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是典型的意式风格建筑。
首层是各种公用设施,二层和三层位拱窗明廊的士兵宿舍,矮楼是指挥官的办公室和宿舍,楼前空地是操场。
当年驻有一个混成营,共有官佐士兵999人。
据称当年清逊帝溥仪住天津时,曾来兵营“视察”,颇为意国人所欢迎,还留下了合影小照。
走进意大利兵营,人们首先可以看到的是三面围起的红砖木结构高楼,另一面是一排平房。
建筑整体体现了欧洲贵族风格,尤其是二楼和三楼的拱窗明廊,更是古罗马味道十足。
站在二楼走廊,通过拱窗可以看见楼前的空地——能够想象,当年军官们就是站在这里,对士兵操练进行检查。
恢复原貌后的意大利兵营将是意式风情区一处典型的人文景观,供游客参观游览。
上海武康路上有哪些名人故居?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原名福开森路(Route Ferguson),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
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入选由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在淮海中路武康路口,附近一处不起眼的院落即是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于1948年冬迁居于此。
故居房前是一大片草坪,四周是终年苍翠的百年香樟树,其枝叶秀丽,树大浓荫,四季常青而具香气。
故居底层是过厅、客厅、餐厅和藏书室。
房间里陈列着国内外友人赠送的石刻摆件和风景油画,墙上则挂着孙中山和一些她与中外名人的合影。
楼上还有一间不大的卧室,由陪伴她一生的李姐所住,床头仍摆放着宋庆龄送给她的小收音机。
从故居中的陈设可以看出,自住进来之后这里就没有再怎么装修过,甚至卫生间浴缸上的龙头一看就是早期的,又大又笨。
这里总体的印象就是舒适而不奢华,与当今很多大人物的宅第没有一点可比性。
屋内的摆设与庭院的绿植相得益彰,凸显了女主人的坚毅、优雅、知性、柔美,毫无造作之嫌。
武康路长1183米,宽12米到16米,整条路呈弧线、大致为南北走向,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
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较高,有约30处的名人旧居。
沿线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之一。
道路沿途两边是上海最有名的西方洋人和达官名人、商贾富豪的高级住宅区,如40弄的67、99号是洋人大班住宅;390号是意大利总领事官邸,大批的有志报国青年通过这个窗口留学国外,解放以后则是全球500强企业上海汽车集团所在地,从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辆桑塔纳轿车;393号则是民国革命先驱黄兴的故居,孙中山曾多借宿这里商议革命;而位于武康路与湖南路口的湖南别墅先为周佛海私宅,解放后陈毅、邓小平在这里暂住过,贺子珍则在此隐居了20多年;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曾就读于武康路世界学校,可惜上述很多故居并不对外开放。
武康路113号是巴金故居。
重回武康路113号的巴金老人写下了《随想录》。
这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这座小楼始建于1923年,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从1955年起,巴金和女儿李小林一家就住在这幢三层小洋楼里,巴金在此楼居住了40多年,在这里,他写成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故居是不收门票的,可以随便进出参观。
附武康路部分故居资料: 淮海中路1836武康路路口的武康大楼已更为武康大楼,位于淮海路和武康路的交界处,是武康路标志性建筑。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武康大楼犹如等待起航的巨轮般,以前曾叫诺曼底公寓。
这座公寓由法商万国储蓄会于1924年投资建造,请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
这是一座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的大楼,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
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早期作品。
著名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秦怡、孙道临等曾居住于此。
武康路393号黄兴故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故居,人称“黄公馆”,不对外开放,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早期部分建于1912年,新古典主义建筑样式。
后续部分建于1933年,装饰艺术派风格。
1912至1916年,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1874—1916)曾居住于此。
黄兴过世之后,“黄公馆”几经易主,1932年蔡元培、吴稚晖等在此创办上海国际图书馆,它是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的分馆,也是中国第一家国际专业图书馆,1937年迁往北京。
这里还曾是上海电影厂的办公楼。
武康路40弄1号唐绍仪旧居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建于1932年,西班牙风格的独立式花园住宅,著名建筑师董大酉设计。
1937至1938年,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1862—1938)曾居住于此。
武康路99号正广和老屋刘靖基旧居,位于武康路和复兴西路路口,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建于1928年,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
原为英商正广和洋行大班住宅。
同宋子文沆瀣一气的唐海安一度居住在此。
解放后此房被没收,潘汉年、魏文伯、王震都曾在这里住过,后来作为市委招待所。
“文革”后刘靖基先生(1902—1997)年迈回沪,市府安排其全家入住。
房子后属刘家所有。
武康路117弄1号周作民旧居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建于1943年,中西式混合风格花园住宅,著名建筑师范能力设计。
原为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1881—1955)旧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原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魏文伯曾先后居住于此。
武康路274号郑洞国旧居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老上海 名人故居 风水 能不能买这样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