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奇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一个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族群的命运和地理及山水走势有直接联系,好的风水可以帮助人顺利发达,而不好的风水则会导致事事不顺。
那么,秦始皇和这种学说有什么关系呢?
话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周游天下,到达了金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
秦始皇看到南京虎踞龙盘的形势,不禁激起他胸中帝王豪情,十分畅快。然而,这也使他产生了疑惑:这里会不会是龙脉所在?
结果,他让风水师看地势气运,一看之下,可不得了了!
风水师告诉秦始皇:此地聚集江河精气,虎踞龙盘,将来必有帝王兴于此地!
秦始皇,之所叫“始皇帝”,就是因为他希望自己的江山一世,二世,三世直到千秋万世的传承下去,现在倒好,金陵将来要有帝王兴起?这不是要造反吗?
秦始皇大怒,立刻命人坏掉金陵风水,他命人将金陵一座山从中间凿开,引长江水灌入金陵,使得金陵之地无法“聚气”,即便有王气也难以持久!
这条河就是今天的秦淮河!
可见,但是的秦始皇是有多么的厉害!
据闻,他还有一本相关的风水说书!
秦始皇是昏君吗?
谢谢悟空邀请。
秦始皇,千古第一帝,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下令修建长城,后世竟然有人把他说成那昏庸无能,荒淫无道的昏君,这是为何,我们来分析下:
公元前770年,自周平王东迁后,皇室衰微,礼崩乐坏,各诸侯国各自为政,相互攻伐,正式进入春秋争霸,今天我强,我就灭了你,这边还没打完,那边三家分晋,直接变为七国争雄,还有各个小诸侯国,一个中原十几个诸侯国,可见乱到什么程度,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说得好听是各种思想和文化自由飞翔,其实就是读书人为了主张自己的学说,各引一端,联合诸侯,攻伐异已,使得春秋战国乱上加乱,直到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一统六国,结束了500多年的乱世纷争,天下大定,这是一个昏君能干出来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天下分成三十六郡,加强中央专制集权,这套系统一直沿用至今,可见使用郡县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同时为管理好全国,以咸阳为中心,国家统一修建马路,方便交通。(可惜正是因为这交通太方便,至使项羽能快速攻入咸阳,覆灭大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明确法律制度,依法制国,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出国旅游不需要再办签证的,出门不用带翻译的,买卖不再出现斤两不一样的局面,大大改善民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北方匈奴南侵,派蒙括率军30万攻打胡人,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土地,甚至渡过黄河去夺取高阙、阳山、北假一带地方,新建14个县,迁移被贬谪的人,让他们充实新设置的县,一些执法不公的法官被派去修筑堡垒以驱逐戎狄,修得就是万理长城。
秦始皇被后人说成暴君、昏君的过错有:焚书坑儒、好大喜功,为修建阿房宫、修骊山墓征用太多劳动力,但这些过错每朝每代的皇帝都存在,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愚民手段更狠,汉武帝穷兵黩武、唐太宗为了皇位发动玄武门之变,朱元樟诛杀功臣,动不动抄家灭族,清朝文字狱坑杀多少人,所以皇帝处在食物链顶端,都是残暴,就没好人,凭什么就认为秦始皇是昏君呢。
总上述,在小白心中秦始皇肯定不是昏君,但他自古以来就毁誉参半,喜欢他的人捧他到极至,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残暴到极至,我是小白,你心中认为秦始皇是什么样的?可以留下评论一起交流。
秦始皇有多厉害?
说说秦始皇的缺点,基本上也是封建帝制的通病和原罪,比如个人权力缺乏监督,皇权传承没有保碍机制,律法太苛刻没能在统一后适度松绑以缓解紧张的社会矛盾压力等等。
但在他那个年代,能够集前代先君之大成,集中资源统一七国,开拓岭南领土,为中国两千年大一统打下坚实基础,愿以一已之身劳累数代民力,背负千古骂名,也堪称是民族幸事!
秦始皇是暴君吗?
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一直将其视之为暴君的人数不胜数,但是你们真的了解秦始皇的贡献吗,曾直接写诗批评骂秦始皇的郭沫若“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秦始皇在位期间,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这让原来七国之间互不通畅的交流变得简单,而开创的郡县制也是最利于管理和中央集权的制度,而秦始皇最大的功绩莫过于修建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世界八大奇迹秦始皇就此占据两个,这也是中国被世界所惊叹的奇迹。
然后秦始皇最为人诟病被说成暴君的莫过于“焚书坑儒。”但是历史上对于焚书坑儒的说法很多,但是我们可以想下,汉朝后儒学发展如此迅速,足以证明这次焚书坑儒并没有对儒家造成影响,焚书也没有对历史有所遗漏,足以证明太多人夸大了焚书坑儒的影响。
由于修筑万里长城,征集了太多人力,导致民怨沸起,往往很多历史就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居乐业,可偏偏征集民工却害得人民不能安居。修筑长城又修筑兵马俑,也导致国力空虚,为最终二世而亡埋下了隐患。
我们不否认秦始皇也存在着过错,但是没有完美的当权者,总会有人的利益被侵犯。自始皇以来万里长城帮助我们抵挡了多少外来入侵,兵马俑的修建又阻止了多少人的陪葬,这些历史功绩是不能抹去的。
始皇之功远远大于始皇之过,千古一帝绝非虚言,秦始皇所施之之政绝非暴政,而是急症。
秦始皇的墓在哪里?
秦始皇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墓建于公元前247年(秦王政元年)至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历时39年,秦始皇即位初期(公元前246年)开始动土的,至秦始皇驾崩时还未竣工,秦二世继位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史记》上说,参与修建人数“70余万人”;《汉旧仪》上说72万犯人。仅土方工程就要耗费1.7亿多个工日。秦朝总人口2000万左右,劳力人口约400万,每个劳力平均40多天,而土方仅占总工程量的1/3,也就是说,秦朝的每个劳动力要干120多天。从史料所记来看,秦陵是囚犯修建的,全国各地的犯人都是集中起来一批一批押送到这个工地上。
《史记》载,秦始皇陵“坟高50余丈”,以秦制尺值折算,当在115米左右,而今官方测得结果坟高55.05米,可见2000多年来的水土流失,封土高度几乎下降了一半。封土底边为长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占地面积近25万平方米。
史载,秦始皇墓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陪葬坑有400多个,陪葬墓就有600多个,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设计最完善、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楚霸王项羽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神奇的金雁从墓中飞出,一直朝南飞去;266年(三国时期宝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给名叫张善的太守,他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秦始皇陵……这类的传说,更是给秦始皇陵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为什么千百年来不敢挖掘秦始皇陵?
秦始皇地宫中存在石质墓室,发现里面注入大量水银,弥漫的汞气体可让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长久不腐烂。但地宫中的水银,可以毒死盗墓者,古代没有防化措施,挖1米深就掉头发和牙齿,自然不敢挖了,发现两个古代的盗洞,都只有1米多深就作罢。(网络图片) [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掉相关内容]
秦始皇的皇后是谁?
秦始皇并没有立后,具体原因未可知,史料并未记载。但是他后宫有很多的妃子,其中为我们所知道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另一个胡亥的母亲胡姬。
秦王嬴政13岁即位,22岁亲政,这段时间他应该娶了很多个女人,但是并没有立皇后,或许是要把最好的留到后面吧。但是在22岁到50岁这段长达28年的统治时期,秦始皇也一直没有立皇后,原因非常令人好奇。
有人猜测他不立后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受他的母亲赵姬的影响,这个女人太过水性杨花,先帝死后经常招纳男宠,而且还跟吕不韦暧昧不清。这一切虽然秦始皇不说,但是都看在眼里,觉得这样真的是太过分了,所以就觉得女人都没有一个好东西,迟早会背叛自己,所以就一直没有立后。
还有人猜测他不立后是因为还没有来得及,他过了中年以后就开始寻找长生之法,一心致力于寻找仙药上,根本没有空闲的时间立后,也没有那个心思。可能他是想等到长生以后再找个貌美贤良的女人立后吧,可惜没有等到那一天就死了。
“我秦始皇打钱”是什么梗?
“我,秦始皇,打钱”这个梗多次出现在头条评论区里,小编我也十分好奇,于是查了一下度娘。
这个梗源于诈骗短信,由于太夸张了,就被网友们玩坏了。
原文:我是秦始皇。我没死,我是吃了长生不老药的,我告诉你啊,我在陕西有3000吨黄金和300万秦兵被封印,现在只需要198元就能解封,只要你打钱给我,待我解封之日,我就收你当干儿子,立你为太子!君无戏言。
“我,秦始皇,打钱”于是就成了神回复,出现在各大评论区里。
秦始皇姓秦吗?
先秦时期,姓氏有别。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所述:“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所以,像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秦始皇嬴政等这些叫法。都是后世对他们的称谓,而非当时的合适称谓。否则,我国今天的人口前三大姓,就不是“李、王、张”,而是“姬、姜、嬴”这些上古姓了。
那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并最终统一天下的秦国,其王室究竟是那种“氏”呢?“氏”相比“姓”来说,要复杂得多。在先秦时期,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姓”代表着血缘,是用来辨别婚姻的,而“氏”是用来别贵贱的。明末大儒顾炎武在《原姓》中写道:“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一个家族的“姓”是不会变化的,而“氏”会随着其家族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如晋国的权臣赵盾,其有三为异母弟,分别为赵同、赵括、赵婴齐。赵同食於原,赵括食於屏,赵婴齐食於楼,故此三人又称原同、屏括、楼婴(楼婴齐),原、屏、楼等也分别为此三人的“氏”。赵盾还有一位堂弟叫赵穿,其被封於邯郸,别为邯郸氏。晋国的智氏、中行氏、程氏等皆为荀氏的别支。晋国魏氏也有别支令狐氏、吕氏等等。
说秦国为嬴姓赵氏的,多受司马迁的《史纪》影响。而司马迁的时代,姓氏已然不分。司马迁说秦国为嬴姓赵氏见於《秦始皇本纪》,却不见於《秦本纪》。再则,先秦的史籍中,也无秦国乃“嬴姓赵氏”的记载。所以,秦国为嬴姓赵氏的说法值得考究。
认同秦国为嬴姓赵氏的,其主要理论依据乃“秦赵同祖”。按《史记》所述: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造父有功於周穆王被赐以赵城,由此为赵氏。而秦的先祖恶来乃是蜚廉的长子、季胜的长兄。“氏”通常都是直系往下传承的。至造父获赐赵城,据秦赵同祖已历六世,血脉早已疏远,没来由造父氏赵,其远房同宗也氏赵的道理。
再则,秦的先祖虽然发迹比赵的这一支要稍晚一点,但可以说是后来居上。秦的先祖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邑,成为秦国始封君。到春秋时期的秦襄公在位期间,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了,而赵的一支到战国时期才正式为诸侯。赵可以说远不及秦的荣耀,“氏”是家族社会地位的体现,家族地位提升,可以另立宗“氏”,也没有“氏”赵的道理。
第三,据顾炎武在《原姓》中所述。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次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
“氏”是用来别贵贱的,而国君最为尊贵,不需要用“氏”辨别。就像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姓”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只有武士阶层才有“姓”。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平民阶层才有“姓”。然而,日本的“皇室”却至今没有“姓”,因为压根就不需要用“姓”来体现社会地位。
先秦时期,也是同样的道理。除了有些诸侯国,如自西周开始的楚国、齐国,战国时期的韩、赵、魏等,有氏在得国之前,故而其有氏。而更多的诸侯国,如晋国、鲁国、卫国、吴国、郑国等等,其实无氏。而这些诸侯国在被灭后,其公族大多数都以其“国”名为氏。如晋、鲁、卫、吴、郑等姓氏,其姓氏的主要族源都是来自於这些诸侯国的公族。秦国也是同样的道理,秦氏的最主要族源也是来自於秦国的公族。故而,秦国为“嬴姓秦氏”要更靠谱一些,故秦始皇也可以看出是秦氏。
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
主要是李斯这厮怕儒士得到重用他失去偏爱,建议秦始皇烧儒士之书,只留医药,种植等书。引起其中儒士中有人非议,结果始皇查,查不出来一怒之下把这四百多儒士尽活埋。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原来秦始皇才是天下第一的风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