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德先生:这十部风水经典为代表的风水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集大成实用化表现,细心研读就可以基本把握中国风水的精髓义理,掌握中国风水的流脉真传。
我国六大古书是哪些?
我认为没这个暂时没有什么权威答案,只知中国为万术之国,各方面的历史都比较悠久,各学科第一部书分亨一下。
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尔雅》。
第一部韵书《切韵》。
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
第一部字书《字通》。
第一部植物学词典《全芳备祖》
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
第一部医药书籍《黄帝内经素问》。
第一部妇产科专著《产宝》。
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
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I
第一部珠算介绍书《盘珠算法》。
第一部大型断代诗选《全唐诗》。
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 》。
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记》。
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
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
第一部诗集《诗经》。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
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
第一部历史批评著作《史通》。
第一部兵书《孙子》。
第一部典章制度史《通典
中国古典音乐有哪些?外国古典音乐有哪些?
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中国古典音乐主要由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笙、鼓等乐器演奏,有它的特有之美,当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会感悟到高山、流水、丝竹、冬雪的意境,是千古缠绵的生命的呼唤,这种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特有之美而感染产生的!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古典音乐有:《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外国古典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古典音乐指世纪之交,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乐派”的音乐。有海顿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黄帝”》、《D大调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降E大调五重奏》、《A大调钢琴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等作品。
广义的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包括所有非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音乐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
古书中哪些算是传统文化呢?
所谓传统文化,我认为应该分为兩部分来谈。即物质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传统。物质文化传统包括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各种食品的制造和加工。其生产加工工艺及流程,都属于物质文化传统的范畴。例如造纸朮,铁匠,木匠,造砖制瓦,钉碟子钉碗,小炉匠……等等。非物质文化传统那就更多了。在农村来说就有戏曲,剪纸,民歌小调,绘画,诗词楹联,扭秧歌,耍社火,鼓舞,跑竹马,跑旱船……多得数不清。笔者的故乡就被国务院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現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华楹联之乡》,《中国鼓舞之乡》等,就连一年一度,自古流传下来的《接城隍》,也被西安市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各种小商品农具,小工艺正在逐步消失,淘汰。有些被机械化,及大的生产企业及先进的工艺流程所代替。但是目前,还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传统面临失传,消失,极有待于我们积极的保护,挖掘,继承和发展。
古书《山海经》中有哪些传说的动物在现实中找到了?
10、赤鱬:“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鱬,(音如,rú)目前对赤鱬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有说是鲵(即娃娃鱼)此说明显与经文不符,鲵是有四只脚的;有说是美人鱼(即海牛类),这也不符经文,而且海牛也不像人面;最权威的说法是银方头鱼。但我看也不太像。请看银方头鱼图:(图1)
我没有找到银方头鱼的正面图,想看看这种鱼的正面像不像人的脸。不过我却找到了真正的人面鱼,这是在韩国市场出现的一种面部极其像人面的鱼,这种鱼是通过有鳞鲤鱼和无鳞鲤鱼杂交而生的鱼,请看下图(图2)。
再和《山海经》原配的写意图比比看,非常像吧(图3)。
请不要一定认为这些都是人为的动物,大自然是很奇妙的,动物在自然界中,也是可能有杂交行为的,我甚至认为《山海经》中有很多奇怪的动物,大多被描述成二种、三种或几种动物的复合体。究其成因,无非有三种可能形成的,其一就是杂交,其二就是环境的变异(包括人为的污染),其三就是由一种动物逐渐进化成另一种动物时的过渡状态,如猿到猿人再到人,如上文说的狮虎兽,如很多两栖动物,它们从水生动物逐渐进化成陆生动物,其过渡体形必然就会既有水生动物的特征也会有陆生动物的特征,这是一个道理。《山海经》中有很多动物,现在都找不到了,这也很正常,那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有些被自然淘汰了,一些是被人的因素被灭绝了,一些也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存在时间很短,因而没有被保存下它们的痕迹,当然,有些也确实是图腾之类了。
11、貍力:“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貍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郭璞《图赞》曰:“貍力力鹜鹕,或飞或伏,是惟土祥,出兴动筑。长城之役,同集秦城。”说明此动物美善于挖洞筑巢。《中国古代动物学史》认为它就是猪獾。看看古本对“貍力”的配图,也不难看出确实像猪的形状(见图4)。
但我认为,说“貍力”是猪獾,不如说它是狗獾更符合《山海经》原描述。从外形来看,猪獾与狗獾差不多,但我查看了一些资料,发现猪獾的叫声就是一个猪的叫声,完全不像狗叫,但狗獾的叫声,倒有点像,所以我认为“貍力”就是现代的狗獾比较确切(见图5)
12、长右:“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其郡县大水。”
长右,古语就是长手的意思,“其状如禺”,禺,就是像长尾猿猴。可见“长右”就是指长臂猿一类了。具体来说,白颊黑长臂猿最类似了。这种猿本来作为一个亚种归入黑长臂猿,现在又独立列为一种“四耳”,因为此猿两颊有较长的白毛,似乎又是一对耳朵,故叫“四耳”。提到猿,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的确,此猿喜欢鸣叫,尤其是在早晨,习惯晨鸣,叫起来真的很好听,尤其它们跳跃在一片林海的树尖上,像飞燕一来轻盈,边跳边叫,那悠长的鸣声,回荡在山谷中,真的像美妙的歌声,完全符合“其音如吟”的描述。唯一不足的是,白颊黑长臂猿没有尾巴,不太像“禺”了,不过大体上还是符合《山海经》的描述的。(图6)是原配图,
(图7)是现在的白颊黑长臂猿。
13、鮆鱼:“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鮆(音计,cǐ),鮆鱼又名刀鱼,鲚鱼,鲂鱼。《尔雅翼》曰:“鮆鱼长头而狭薄,其腹背如刀刃,故名刀鱼。大者长尺余,可以脍。”现在市面上有的多是太湖刀鱼,海刀或是河刀,其口味远远比不上真正长江刀鱼,可惜的是,长江刀鱼已很少了,快要绝迹了。(图8)是原配插图,(图9)是长江刀鱼图。好好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吧。
14、:“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
(音患, huán),说是羊,但是没嘴巴。可能吗?不可能有这种生物。但为什么不能换一个思维方式来看呢?有嘴,却被藏起来了。这样一找,我还真找到了一种羊是如此的。就是高鼻羚羊,它那高高的鼻子完全把它小小的嘴藏起来了,粗粗一看还真的以为它没有嘴巴呢。再看看《山海经》的原配写意图面 (见图10)。
和现在的高鼻羚羊比比,是不是很像啊(见图11)。可惜,高鼻羚羊也是面临绝种了,在我国40年代时就灭绝了。
15、茈蠃;“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閼之泽,其中多茈蠃。”
茈(音紫zǐ)蠃(音螺 loǔ),据郭璞解说,就是紫色螺。可不要小看了这紫色螺,古书上经常有记载,可现在却很少有记载,我只找到了二种紫色的螺,一种是锥形的海螺,是紫色的,一种是淡水里的紫水晶螺。从《山海经》此处说的,我认为应是紫水晶螺。如(图12)所示,就是我国南部鱼场所培育成功的紫水晶螺,外貌呈深紫色,就好象出生在水中的紫水晶一样。
16、犀和兕:“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
犀(音西 xī),就是犀牛,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兕(音寺 sì),也是犀牛的一类,有什么区别呢?先看看原配图吧(图13)
兕是一种与犀牛很相似的动物,但确实是有区别的,《山海经海内南经》中也有两段记载:“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狌狌西北有犀牛,其中状如牛而黑。”可见,虽然相似,但并非完全相同。
犀在这里指的是爪哇犀,特点是它有二只角,如图14所示。
兕在这里指的是印度犀,特点是它只有一角,如图15所示。
这二种犀原本都称为中国犀,可惜于1922年以后在我国再也见不到它们了。
和狗相关的古书和文物有哪些?
唐 狗俑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风恬月朗眠花影,吏不叩门门户静。
何事晓来吠一声,有人来汲门前井。
——元·吕徽《咏犬》
良犬善守
狗与狼、豺、狐同为犬科动物家族成员,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对于人类文明的奉献,李时珍《本草纲目》归纳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饥。」如需补充的话,先要加上牧羊犬,再添宠物狗。
唐 画彩抱犬女俑 故宫博物院藏
田犬即猎犬,民间也称为细犬。明代《物理小识》中说「猎犬瘦而长」,可移作细犬的注解。这还写入了小说《西游记》—孙猴子与二郎神一通苦战,结果「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细犬之「细」,颇为传神地概括了猎狗的体貌特点。
唐 三彩胡人骑马狩猎男俑(两件) 故宫博物院藏
狗善守。明代《七修类稿》言及戌属狗的缘由,古代昼夜十二时辰,戌时夜晚,狗司夜,是「持守之物」,因此生肖以狗配戌。古人以易学解说善守的特点,即隋代《五行大义》所言:「《易》曰艮为狗。艮既是门阙,狗以守防也。」旧时杨柳青年画画狗,画面刻字:「犬似雄象镇家门,喊叫一声护三邻。」这是稍带夸张色彩的写实。狗以具有守护意义的瑞兽,进入十二生肖。明代《蠡海集》解释生肖的选择:「戌亥阴敛而持守,狗为盛,猪次之,故狗猪配戌亥。」这是戌狗亥猪一起讲。清代《广阳杂记》单说戌狗 :「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
明 白玉十二辰之犬 故宫博物院藏
吠犬善守,看守门户。狗叫汪汪,既是守护领域,又是对陌生的走近者示警示威,也是向主人报警,或者讲报信。
「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宋玉哀怨吠犬守门而不得入。(《楚辞·九辩》)有方言称吠为「狗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狗叫是看家护院的武器。老子描述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有名言「鸡犬之声相闻」。鸡鸣狗叫,被看作是带着生活气息的祥和之声,偶然响起的吠声,反衬出田园村落的静谧。
东汉 绿釉狗 故宫博物院藏
东汉 陶狗 高一二·三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东汉 陶狗 高一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民间有菜狗之谓,指那些不可以田猎、宰了吃肉的狗。其实,猎犬往往也会成为人的俎上物,故有成语「兔死狗烹」,古时吃狗肉要比现在普遍。《史记》为樊哙立传,说他从军前「以屠狗为事」,唐代的注释说:「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之。」体味此语,唐代人的食狗习俗,已不如秦汉。司马迁还写到燕国的一位「狗屠」是荆轲的好朋友。
东晋 青釉狗圈 高三·五厘米 口径九·五厘米 底径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晋 青釉狗圈 高二厘米 口径九·五厘米 底径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天下猎犬事?移至天上去
随人畋猎的狗,最出彩的大约是逐兔。一条犬对一只兔,一阵狂追,叼着捕获物凯旋,这就是好猎狗。《史记》记,受了挫折的李斯对儿子讲,他向往牵黄犬、出东门、逐狡兔的自在生活。狗猎兔,这一典型模式沉淀在语言中,便有古谚「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成语「兔死犬饥」;还有俗话「兔子没捉完先宰狗」,都是讲事未成先就亏待了做事的人。
唐 陶骑马狩猎男俑 故宫博物院藏
唐 陶狗 高一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狗猎兔模式」,似乎还勾连着月食传说:天狗吃月亮。玉兔为月,兔魄、兔辉、兔轮都是月亮的别称。天狗的故事不过是天下猎犬事,移至天上去。传说还讲,有时天狗也将太阳咬上一口、吞下肚去。天文奇观,日食月食,给出这样的解释,古人大约也知道不过是戏说。月盈则食,《易经》已知晓月望时才会有月食发生。人为干预的礼仪化载入《礼记》,如月食时王后要穿素衣等等。康熙年间《蓟州志·礼仪》:「日月食,郡守率属员及僧道等于大堂前击鼓鸣锣救护,初亏行五揖西拜礼,食甚驰走三遍,生光又走三遍,复圆行礼如初。」这样的「救护」,在明了日月食原理、甚至可以推算预报的年代,更像是需要有一番表示,替带来光明的两大天体刷刷「存在感」。
宋 白玉卧犬 高一·五厘米 长五·六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元 青玉卧狗 故宫博物院藏
天狗被纳入关于生育习俗的传说,隐约之间,也与月食有些关系。辽代王鼎的传奇小说《焚椒录》记懿德皇后故事,讲其母耶律氏梦月坠怀,渐升中天,忽为天狗所食,惊寤而生女,女孩长大后成了懿德皇后。明代谢肇淛《五杂组》记,「闽中新妇不戴星行」,说是「恐犯天狗星,损子嗣」。 为了使自己能怀上小宝宝,新婚媳妇避免在夜晚出门,在星空下行走。射天狗,相传有张仙。清代潍坊年画绘张仙弯弓,却并非箭在弦上,射的是弹—「弹」即「诞」,民间以此讨口彩,讲张仙送子。
清 青玉狗 高三厘米 长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典天文学多以动物命名星辰,借星空反映人间生活、社会历史和传说,而非纯粹的想象中的动物世界。二十八星宿北方七宿的斗宿牛宿之间,命名了狗国星、狗星。这关涉古老的民族犬戎。殷周之际,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和西部,都有犬戎的踪迹。《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人面兽身,名犬戎。」《山海经·海内北经》:「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神话学专家袁珂认为,「犬封国」者,以神犬立功受封而得国,即晋代郭璞注文所说的「狗封之国」。至于天狗,古人命名天狗七星,在天国看守防盗,与狗国星、狗星的含义是不同的。天狗七星被赋予值守的意义,与食日月、扰妇幼的传说相比,更本色,更写实。
唐 石十二生肖狗首俑 故宫博物院藏
天行健,岁序新,一年之计在于春。民谚有「猪来穷家,狗来富家」之说,自动上门的狗,自然深得人爱。岁次戊戌,狗送旺来,带来对生活的祝福,还有说不尽的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话题。
清 木座堆绫行乐玻璃插屏 高五六厘米 宽六〇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原文作者:吴裕成(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生肖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8 年2月刊《狗年絮语:穿过悠远时光的话题》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紫禁城》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有哪些文采斐然的古文或古书?
谢师友邀请:
我觉的文彩斐然的古文和古书,当属《古文观止》这部奇书了,书分上下两部。上至春秋战国,下到元,明,清各个时期大文豪的好文章全在书中,确是一部好书。值得细读!不知此回答各位师友满意否?谢谢各位师友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李亮德:风水先生堪舆大师必读的中国最有名风水十大古籍名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