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玄学有一个很重要东西,就是要认识到中国古代文献中一字多义的情况,以及古代汉字是一字一词。如有人说风水这个词,这其实是错的,风和水是两个字词;也有人说风水是能量不是实指,这也是错的,风水既有比喻虚指之处,也有很多时候是实指。
《葬经》说:“气乘风则散,遇界水则止。”这里的气指的是生气,风水所在的玄学文化皆喜生恶死,故凡风水宝地必定生气盎然让人望之心喜。这里的意思是生气随着风发散开来,故凡是会散发生气的皆称之为风,不论是不是真风。
在《管子》中说:“水者,地之血气,筋脉之流通者。”水在环境中类似于人体血液,所以水的意义还有运输一层,在《人字须知》中说:“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处民多稠,水散处民多离。”
关于风那些事儿
风,是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
古代人觉得,高悬于空的太阳,和地理都是没什么变化的,但是风和风力却天天变化。有时候“风不鸣条”,有时候却“拔木揠禾”。有时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有时候却犹如杜甫说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有时候,春风吹得百花开。
其实,早在殷商时代,我们的古人就对风有着明细的认识。
甲骨卜辞中,既有关于风向的记录,如“辛未,大采各云自北,雷延。大风自西, 剃云。”
又有关于风力大小的记录,如:“不篝大风,其篝大风。”“其篝小风。”
凡此,大风,小风,大骤风,大狂风,乃是风力的区分。可见在殷商时代,古人已经按风力划分风级的初步概念了。
经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总结,商代人对起风是否有规律,应当是有一些初步认识的,这样能方便预测数日之后是否起风。
由于暴风带来的灾祸,也使古人有了“宁风”之祭。也就是通过祭祀求风止息。
“癸卯卜,宾贞,宁风。”
在左传中,也有“雪霜风雨之时,于是乎祭之。”
古人对风有几种分类。
1:是从方位上来分,如:东北条风,东方明庶风,东南清明风,南方景风,西南方凉风,西北闾阖风,西北的叫不周风,北方的叫广莫风,东北的叫融风。
2:按照季节分。
3:根据性质来分。其实也就是速度上来分。
最小的风,叫微风。稍微大一点的叫,飕风,暴风之前的小风叫鍊风。等等。
古人认为,风筒许多其他自然现象有联系,以星占风。因此有“星有好风”的说法,比如,月亮运行到了箕星的位置的时候,风就会扬沙。
在古代的军事家,也会注意研究月亮运行到,壁、翼、轸等星宿的时候是否有风。
在《孙子兵法-火攻篇》中写到,“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有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在《星经》中,也写了“箕四星,天子后也,箕后动,有风期三日也,东壁二星客守,多风雨。”这种看法影响很大。
在古籍中讲到,气温的高低是由太阳决定的,而刮风下雨是月亮的事,这大概就是因为月亮运动到了箕星等星宿的时候会刮风的记载而言,正如与书中说,“月为风雨,日为寒温。”
上联:风中柳树水中萍,聚散两无情!求下联?
风中柳树水中萍,聚散两无情;湖上鸳鸯天上雁,生死永相依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理解玄学,什么是风,什么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