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叶曙明
黄埔涌畔,双塔耸立四百年
也许很多人都听过“白云越秀翠城邑,三塔三关锁珠江”这句话。三塔,就是莲花、琶洲和赤岗三塔了。三关,即海珠、海印、浮丘三石。古语说:“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自有一乾。”这三塔三关,便构成了广州古城缜密而完整的风水格局,地灵人杰,端赖于此。
河南东北部的黄埔涌,西起磨碟沙涌口,东至石基河口,可通珠江前航道与新洲海,全长7.7公里,宽30米,属于潮汐汊河,可行驶20吨的船只。在黄埔涌畔,东头有一座琶洲塔,西头有一座赤岗塔,在这里已经静静耸立四百载。
琶洲塔和赤岗塔都是风水塔,在《琶洲鼎建海鳌塔记》碑记中,已有很清楚的说明:“会郡自白云巃嵷,逆趋东北隅,而入其厚阯,盘于海,右海珠,左海印,以束扼二江,及溪河之输。而东山左臂稍伏,两涯林峦,虽与人居相错,犹累累釡钟然。故形家者流,皆言会城水口宜塔,是人文之英锷也。”
从传统风水的角度来看,白鹅潭是入水口,为之天门;琶洲是出水口,为之地户。按风水家的说法,“天门欲其开,地户欲其闭”。凡山势奔走不停,水势湍流不环,门户不关,山水不聚的风水,都不是好风水。广州城东的岗阜都比较低矮,不足以锁住地户。古人是很相信风水之说的,广州地户有所不足,是否也是千百年来,广州主要向西面发展,尽量靠近天门,远离地户,因而造成“西富、东村”的原因之一?
浩浩大江从琶洲塔下汹涌而过
明万历年间,光禄勋丞王学增倡议在琶洲兴建风水塔,“华表捍门居水口”,锁住珠江的出水口,为省城营造藏风聚气的形势,他坚信“吾粤列郡,以会城(广州)为冠冕。会郡壮,则全粤并壮,理势固然。”
王学增坐言起行,开始热心物色建塔的合适地方,当他乘船从黄埔回城时,透过苍苍烟水,遥望琶洲,被葱秀的山川所吸引,立即停船登岸,攀上山冈,举目四顾,只见“洲踞二水中,吞吐潮汐,势逆而面巽,二山连缀,嶐然若魁文之邱。内一山,石顶高平,为塔基若天造焉。”他几乎马上就认定这里是建塔的最佳地点。第二天又邀请了一些人再去现场察看,大家都认为这里不错。于是,选定了琶洲作为塔址,由光禄勋丞郭棐集合众议,向广州制府提出建塔的方案,制府刘公欣然同意。
琶洲,古称琵琶洲,是一个长约8.5公里、宽约1公里的琵琶状小岛,岛上有三座小山冈。南宋时方信孺在《南海百咏》中描写:“琵琶洲,在郡东三十里,以形似名。俗传洲在水中,与水升降,盖海舶所集之地也。”
琶洲塔
琶洲塔,建于明代,高50多米,位于珠江中的琵琶洲上,既是风水塔,又是导航标志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开始动工建塔,三年后落成。相传江中“常有金鳌浮出,光如白日”,所以琶洲塔又叫“海鳌塔”。万历三十五年(1607),顺德人黄士俊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人们都兴奋地归功于海鳌塔,并勒石铭碑,传诸后世。诗人梁佩兰游览琵琶洲后,也被其景色所迷,酣然挥毫:
琵琶洲头洲水清,琵琶洲尾洲水平。
一声欸乃一声桨,共唱渔歌对月明。
琶洲塔的塔身为八角形、塔高五十余米,外观九层,内分十七层。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琶洲砥柱”,就在这里。沿着塔梯盘旋直登顶层,放眼四望,浩浩大江,仿佛从衣襟之下汹涌而过,拥雾翻波,鳞鸿杳绝。这一番豪气,人生能有几回?不过,如今琶洲塔已被陆地所包围,距离珠江岸边,远至600多米。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三行行商伍崇曜、潘仕成捐资重修过琶洲、赤岗两座塔。当年,不知多少为了谋生,离乡别井、漂洋过海的广东人,当萧瑟的西风把客帆送往珠江口时,琶洲便成了故乡留给他们的最后印象。而浮海远来的客船,透过迷蒙烟雨,看见琵琶洲上的葱秀山色,便知道安全抵埗了。
琶洲塔北侧原有北帝宫、海鳌寺,但由于年久失修,破烂不堪,1965年决定拆除,把拆下来的砖、瓦、木、石等材料部分将料抵工,移作危房修理。但拆庙工程直到“文革”期间才付诸实行。从寺庙拆下来的大白砖石,运到琶洲村修水利和铺路去了。
红色砂砾岩上巍然一塔
赤岗塔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奠基的,但因为经费不足,拖了七年才完工。
赤岗塔
赤岗塔,建于明代,高50多米,为八角楼阁式砖砌风水塔
赤岗塔的结构与琶洲塔大致相同,楼阁式青砖砌筑,平面呈八角形,同样是外九内十七,高亦五十余米,底层塔墙厚达3.85米,塔基八角镶有中世纪晚期西方人形象的托塔力士,栩栩如生。抗战期间,日本军队炮轰赤岗,有一炮击中赤岗塔底层,造成部分坍塌,幸好墙身厚实,整体结构依然岿然不动。
赤岗的得名,是因为当地山冈全是红色砂砾岩,俗称“红层”,由白垩系红色碎屑岩和震旦系变质岩,经更新世长期的剥蚀,逐渐形成的红岩台地。据地质学家说,这种岩层裂隙较少,稳固坚实,最适合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古代许多村落、寺庙、园林宅第都选择建在红岩山丘及台地周围,是有其道理的。
赤岗一带可以说是地质学家的大宝库。像七星岗的海蚀遗迹、松岗和赤沙的沙堤、赤岗塔的瓯穴群,都是研究珠江三角洲地理形成的重要数据库。地质学家告诉我们,有一个巨大的断层,从番禺的北亭一直延伸向北,穿过珠江,直抵天河。断层的其他部分都被第四系所覆盖,只有在石榴岗至七星岗一带的残丘台地,显露峥嵘,被称为“丹霞地形”。
古人相信,“金生于丹砂”,赤岗的红层中一定有黄金矿。扶南国(在柬埔寨境内)曾有商人跑来广州,愿出价一万两黄金来买下赤岗,但被当时的广州刺史拒绝了。如果当时他买下就亏惨了,在赤岗地底下,海鱼、贝壳的化石倒可能有很多,因为那儿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至今保留着古海岸的遗迹,但黄金矿一直没发现。
1989年,琶洲塔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而赤岗塔则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香港人汤宝森慷慨解囊,捐资修复了琶洲塔顶的凌霄阁、栏杆和外墙。1995年又进行了全面修缮。
当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巨海吞吐潮汐,惊涛触天,日月无光。这种气势磅礴的景象,我们是无缘得见了,但大海的遗痕却是不可磨灭的,今天从琶洲塔、赤岗塔下走过时,那远古时代的风浪之声,好像仍在我们脚底深处低沉咆哮,令大地颤抖。
广州有哪些著名的建筑?
本人在广东长期从事建筑管理,广州去过几次,也去旅游过几次,对广州的建筑文化也有一些了解,广州著名建筑如下:
石室圣心大教堂
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始建成,有130多年的历史。教堂属“哥特”式建筑,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
沙面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西关大屋
俗称古老大屋,是荔湾区西关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主要分布在多宝路、宝华路、龙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的钟家花园等,但现已不复存在。
东山洋房
红砖清水外墙、柱式门廊、柚木门窗、小庭院。是广州特有的民居建筑,印证着羊城多元文化并存的历史,更构成了这里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
广州塔
广州最高的建筑物是广州塔,总高度达600米 。第二高建筑是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总高度达530米 。
以上为本人个人意见,如有不同意见,请下方留言或关注我,大家一起探讨建筑的美。
广州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
广州作为全国第三大城市,我国华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体育中心,好看的建筑非常多,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珠江新城
这里是我国摩天大楼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东塔、西塔等都集中于此。这里目前集中了广州一半的外国领事馆和大部分的金融机构。
二、天河北
在珠江新城未建好之前,这里曾是广州的经济中心,久负盛名的中信大厦就坐落于此。还有市长大厦、维多利广场、天河城广场、中环广场、正佳广场和太古汇环绕。堪称最黄金地段。
三、琶洲会馆
这里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四周被科创中心环绕,阿里巴巴、腾讯、酷狗、UC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布局于此。
四、天幕塔
这里是未来广州第二CBD的中心,目前建成的高楼不多,但也拥有一定规模,其中天幕塔高达380米。
五、广州塔
广州塔俗称小蛮腰,是目前广州最高的建筑,高达630米。每年的灯光节都让小蛮腰分外妖娆。
六、广州国际会议中心
这里是广州目前最大的国际会议中心,周边有万达广场、五号停机坪和绿地国际金融中心。
七、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这里是广州最现代化的演艺中心之一,每年都有很多明星在这里开演唱会。旁边有世界大观、航天奇观、科学中心等。
八、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这里是广东最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曾举办过全国运动会和亚运会开闭幕式等大型赛事。
九、广东科学中心
广东科学中心坐落于大学城,占地45万平方米,是广东科教兴粤的重要场所。
十、广东博物馆
广东博物馆占地6.7万平方米,国家一级博物馆,运用“宝盒”设计理念,是广东省唯一一座综合性博物馆。
十一、广州图书馆
广州图书馆占地2.1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以“美丽书籍”为设计理念,融入骑楼等文化元素,极具岭南特色。
十二、广州大剧院
这里是华南地区最先进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被CNN评为全球最美音乐厅,并且为我国夺得多项殊荣。
十三、广州园大厦
广州有三大土豪金建筑,分别是市长大厦、广州圆大厦和南岳大厦,而广州圆大厦被誉为广州最土豪金建筑,坐落在珠江边,高达138米。
广州现代化建筑非常多,它与其它城市建设最大的不同就是建筑多样性,国内很多城市的CBD或者高层建筑大多千遍一律,辨识度不够,但广州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出现,去过珠江新城的朋友会感觉到,这里虽然高楼多,但每一栋楼都很有辨识度,而且对称性非常好,广州不仅是现代化城市,也是一个千年古城,以上主要是介绍广州的现代建筑,我们再看一下广州的古代建筑。
一、六榕寺
因苏东坡题字而得名,建于南宋时期,为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
二、光孝寺
初建于公元前二世纪,原为南越王赵建德古宅,南宋时期改为光孝寺,在岭南建筑中具有重要位置。
三、镇海楼
又名望海楼,坐落在越秀山上,高25米,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
四、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博物馆是在南越王赵眜墓上兴建,整个墓群以岭南特有的红土颜色为主色,恢弘大气,是岭南建筑的辉煌代表,出土了众多文物,是研究南越人民历史的重要场所。
五、中山纪念堂
是为了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兴建,建筑呈八角形状,庄严雄伟。
六、石室圣心大教堂
1863年兴建,历时25年建成,是天主教在华南地区最大最雄伟的建筑。
七、五羊石像
广州又称羊城,而五羊雕塑是广州的地标之一,地址位于越秀山。
八、大元帅府
1923-1925年孙中山在此担任大元帅,挥师北上,领导革命,地址位于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
九、南海神庙
广州虽然已走进了现代化,但这里的人对传统还是非常看重的,这里是古代人民祭海的场所,距今1400年历史,是我国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唯一留下来的一座,每年都是人头涌动,烧香拜佛。
十、陈家祠
陈家祠是岭南文化艺术的集中代表,整个建筑群布局完整,富丽堂皇。
十一、黄埔军校
孙中山当时在广州创办了一文一武两座学校,一座是闻名全国的中山大学,一座便是下图的黄埔军校,这里曾在近代输送了大量的军事奇才。
十二、西关
这里是广州老建筑和生活的代表,骑楼、河涌相得益彰。广州的西关小姐东山少爷就发源于此。
十三、沙面
这里以前是租界,保留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改革开放后一度是各国领事馆集中的地方,但现在大部分都搬到珠江新城了。
我虽然不是广州人,但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真的很喜欢这座城市。这里生活的多样性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基本都能找到容身之所,而广州的包容和开放也让其拥有第三世界首都的美誉,广州这座花城也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赞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相信广州明天更美好!
【原创作品,感谢阅读,图片来源于网络】
广州有哪些打破纪录的建筑?
广州塔又叫小蛮腰,打破很多记录,施工难度很大。
在广州有建筑特色的楼盘有哪些?
花都颐和山庄挺有特色的。颐和地产凭借十多年的开放经验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建筑文化的探寻上确立了自己的建筑观,所以你见到的颐和建筑才这么有特色。颐和地产深入洞察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在尊重自然、尊重文脉的原则上,创造性地打造特色豪宅产品,所以它这个牌子的建筑是十分有创意的,不像现在大城市清一色都是没特色的。颐和的价值观是崇本、务实、开拓、创新,他们在创新方面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基本上你看到的觉得让你惊艳的建筑物大多都是颐和的。
在广州,怎样判断身边的建筑是不是历史建筑?
想方便地了解广州历史建筑的分布和详细情况?可以用手机登陆广州市国土规划委下属的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开发的历史建筑互动地图,通过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的“名城广州”公众号,或登录该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gzlarc.com/)对广州的历史建筑进行查询。
在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上有“数字名城”栏目,里面已经录入了广州第一、二、三批历史建筑名单,以及每个历史建筑的资料图片、详细介绍等。例如,广州历史建筑的“0001”号——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旧址水产馆,有其建造年代、价值判断以及推荐理由的详细介绍。对市民准确了解历史建筑很有帮助。
此外,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近期还推出了“名城广州”微信号,只要点击菜单“历史建筑”——点击子菜单“历史建筑地图”,就能看到很多个小蓝点,这就是广州的历史建筑。点击地图中的历史建筑点位,就会弹出历史建筑名称,并可进入信息页面,了解相对应的历史建筑图片及具体信息。而且利用手机定位功能,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了解身边的历史建筑。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互动地图将囊括全市历史建筑的分布,现包括第一、二、三批历史建筑共566处,第四、五批历史建筑将在近期同步完善。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广州这些“风水塔”,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