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县,以不废万古的柳江河而题名,不仅因为有滨江而居的地置缘由,还在她像柳江那样源远流长,具有贯以千古的文明承传。
以“柳江人”为肇始的史前文化、以柳宗元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以“刘三姐”为灵魂的民间文化,积淀了柳江这座名城丰富的人文蕴涵,凝聚成这方地域独特的文化品格。
与柳江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是这里的丰厚物产。从柳江县境平面图形去看,活像搁在桂中腹地的“金元宝”。事实也是如此,柳江县自古就有“桂中稻米之乡”和“桂中商埠”之美称。或因种植传统优良持久,或因种植条件得天独厚,或因种植技术别具一格,更创造出一批名优特产,如松粉甜嫩的百朋“玉藕”,香辣脆口的三都子姜,香味独特的里雍头菜、色美味鲜的成团巨峰葡萄……这些地方特产,皆以不可取代的传统优势,不仅长期享誉全国,而且频频远销海外。
柳江县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的山形崎崛峻峭,这里的水姿秀丽明媚,这里的幽洞异窍灵通,这里的巧石极具神韵,由此构成的自然美景的鲜明特色,千百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楼阁玲珑疑海市,殿堂耸翠似仙乡”。坐落在穿山镇境内的乐迷岩,洞内遍布石笋、石幔、石柱和石钟乳。不仅结构十分精巧,而且极具物象神韵。进入洞内,在长达1000米的游程中,一边观赏赋意象形的天然奇景,一边聆听地下水奏出的天籁之音,真令人迷恋其中而乐不思归了。“乐迷”之名由此而来。
再说酒壶山。它距县城拉堡仅有12公里,座落在现今百朋镇境内。这座于广阔田垌之中孤峰兀立的小石山,因其形状酷似一把酒壶而得名。它的可观之处,当不仅是有这鬼斧神工的物象造型,而且还有历代名士留下为数不少的摩崖石刻,自然景貌与人文珍迹相得益彰,构成了这处名胜独特的游览价值。
此外还有美如桃源仙境的仙女岩、黔王洞,苦木参天的龙潭,还有遍布人文传说的卧龙岩,还有山光水色皆可入画的龙怀、北弓水库……
参考资料:http://user.qzone.qq.com/554790381/blog/1220574576
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附近有石场吗
驾车路线:全程约215.2公里 起点:穿山镇 1.柳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50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呼北线 2) 沿呼北线行驶16.8公里,直行进入柳石路 3) 沿柳石路行驶61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三北高速 4) 沿三北高速行驶100米,直行进入三北高速 5) 沿三北高速行驶16.3公里,在柳江/G322/G323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0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衡友线 3.沿衡友线行驶44.1公里,朝宜州/忻城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323 4.沿G323行驶450米,右转 5.行驶390米,直行进入瑞临线 6.沿瑞临线行驶1.1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瑞临线 7.沿瑞临线行驶38.7公里,朝石别/忻城方向,稍向左转进入X968 8.沿X968行驶9.9公里,直行进入X651 9.河池市内驾车方案 1) 沿X651行驶380米,调头进入X651 2) 沿X651行驶100米,右后方转弯 3) 行驶230米,左前方转弯 4) 行驶640米,右前方转弯 5) 行驶16.9公里,右前方转弯 6) 行驶1.5公里,左转 7) 行驶6.7公里,左前方转弯 8) 行驶11.5公里,稍向左转 9) 行驶2.7公里,右转 10) 行驶5.0公里,直行进入X868 11) 沿X868行驶13.8公里,右后方转弯 12) 行驶80米,左转 13) 行驶510米,右前方转弯 14) 行驶470米,右前方转弯 15) 行驶15.6公里,右后方转弯 16) 行驶4.5公里,右后方转弯 17) 行驶4.3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安仁村 ...
柳江穿山中学中考成绩
如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缔向构造,如天山--阴山纬向构造昆仑山--秦岭纬向构造;南岭纬向构造。
《考工记》云:“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颖。
大川之上必有途矣。
”《禹贡》把中国山脉划分为四列九山。
风水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
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人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
中龙山氓山人关中,至秦山人海。
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人海。
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地走向。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比形大,形比势小,势是远景,形是近观。
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
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
势住于外,形住于内。
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
势为来龙,若马之驰,叵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
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在龙脉集结处朝案之山为佳。
朝山和案山是类似于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族拥着君主。
朝案之山可挡风,并且很有趣届之情。
如《日下旧闻录·形胜》引《朱子语类》论述北京的大环境云:“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之散之,有水以界之。
”这是以京城为中心,以全国山脉为朝案,来说明北京地理环境之优越。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小环境受到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
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切医切脉,从脉象之洪细统虚紧滑浮沉迟数,就可知身体的一般情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
只有形势完美。
宅地才完美。
每建一座城市。
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无后患之忧,乃大福矣。
看风水十大要诀(二)---因地制宜 中国从古到今都是主张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淮南子。
秦族训》云:“俯视天地,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墩、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
”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民·货殖列传》记载:“十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
” 中国地域辽阔,气自觉候差异很大,“地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办不同。
酉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
隘北、陇东、豫西、晋中等地,在黄土高原上拍几米见方的洞穴,洞口立门窗,朝向南方。
窑洞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
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围式竹楼。
《旧唐书·南蛮传》云:”山有毒昌,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子围。
“楼下空着或养家畜,楼上住人。
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云南的傣族、景颇族、海南的黎族、广西的憧族大多把竹楼修建在依山傍山之处,视野开阔,风景优雅。
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使于随水草而迁徙。
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彻房,华中平原的人民以土砖建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如果易地改换建筑,人民不会接受。
明代谢肇渐在《五杂姐》中说:”南人有无墙之室,北人不能为也。
北人有无柱之室,南人不能为也。
北人不信南人有架空之按行于木秒,南人不信北人有万斛之窑藏于地中,地赛燕都虽有,然不仅秦晋之多,盖人家类似当蓄室矣。
基地操故不腐。
其人坚故不崩。
中国现存许多建筑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
湖北武当山是道教名胜,明成祖朱校当初派三十万人上山修庙,命令不许劈山改建,只许随地势高下砌造墙垣和金殿。
清代康熙年间,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河北省承德旁边修建了一座避暑山庄。
康熙皇帝热爱自然,崇朴爱物,亲自选址和测量,山庄的高不过海拔300至5o0米,而它的北边,在200公里的距离内,陡然向上形成了高达约1600米的坝上高原,高原是一座巨大而厚实的屏障,挡住了西北的寒流。
渤海沿武烈河而上的水气在此增加了湿润度。
雨水充足,气候暖和,林木茂盛,天成一处自然植物园。
康熙皇帝在引建庄时,下令不许砍伐和博猎,而要大量种植油松和其它乔木,并且开挖湖泊,引入水鸟栖息。
山庄北有狮子沟,东界武烈河,西有广仁岭,国西而东形成台地。
全计占地约八千四百孔,国内有起伏的山峦、平坦的原野、葱郁的山谷,自成天然之趣。
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度,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思想的真谛所在。
看风水十大要诀(三)---勘测地质 建筑基址的地质及其环境的地质,对人的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国在二千多年前有一种土宜法《周礼·司徒》云:“以上宜之法辨十有二立之名物,以相名老而知其利害,以单人民,以着鸟兽。
以破草木。
”这就是根据占现土地,帮助人民避凶趋吉。
春秋时,晋景公打算把都城由绎(今山西汾城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