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一带称为各类习俗举办的宴席称为事宴。方言,又称红白两种事宴,即结婚为红事宴,过世为白事宴。出席宴会称为上事宴。
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论语·学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其中“慎终”,即指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在“ 送死重于奉生” 观念的支配下,早在春秋时期,丧礼已经形成一整套礼仪。从初终到大殓、殡葬、葬后,约有40余项。以后历代传承,虽有简化衍变,但主要程序却一直相沿未改。山西晋中大体遵循着这一套程序。当然,还应提倡“重养溥葬”的新观念。仅做为习俗介绍。一、初终 亡人气绝后,都讲究趁其身体未僵硬时,以最快的速度为死者换上预先特制的“寿衣”、即“送老衣”。还有些地方是在绝气之前就提前换好了。这是因为死者身体僵硬后,替换衣服会更为困难。“寿衣”包括单衣、夹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数用单数不用偶数,忌用兽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替换下的衣服,地讲究随手撂在房顶,待安葬时烧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处理,以祛除不祥。 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后,还要理发、洗涤,进行整容,在死者的袖筒里放一些纸钱和面粉与头发揉成的圆球,然后用麻披把袖口和裤腿口扎住,称之为“打麻伴”。晋中祁县等地则在死者左手放一串与死者岁数相等的小面饼,名为“咬牙饼子”;再在死者右手放一条鞭子或拂尘;把死者咽气后烧化的锡箔用纸包好,放入死者怀中;最后再给死者搂上一条麻披拧成的带子。人死后魂归地府,纸钱、锡箔是用作盘缠的;去地府要经过恶狗村,有面球、面饼和鞭子就能够抵御恶狗的扑咬。沁县一带把装在死者袖子里的小面饼,就称为“打狗饼”。 死者绝气后,口中还要放入一枚古铜钱,叫做“口含钱”。这一习俗由古代“含玉”的丧礼衍变而来。死者的亲属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入玉石一类物品和谷物。后来一些地方直接把饭放在死者口中,则名为“ 含饭”。都是认为死者口中含钱 、含饭入殓,这样到阴间才不会挨饿。 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家人即将其从床榻上移置到一块木板上。讲究“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 ,女性死者侧卧 。这叫做“停丧” 或“ 停尸”。安置之后,要有一块布盖在死者脸上,俗称“打善面纸”。蒙面布也好,蒙面纸也罢,古代都称为“面衣”,据说春秋时的吴王夫差是始作俑者。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夫差不听伍子前的劝谏,以至国破身降。临死时觉得不好意思在阴间再见到先死去的伍子胥,让人给他脸上蒙了一块绢帛才咽了气。人们沿用这一习俗,却不是因为死者生前做了什么亏心事,而羞于在阴间见到先死的人。有的说,是家人不忍见死者之面;有的说,是由于死者咽气后面容不太好看。其实都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安息。以上这些程序是传统丧礼中的“小殓”。 在为死者寿衣时,讲究不能哭。认为死者正在绝气之际,哭迷了路,死者的灵魂就无所归宿;或者认为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会出现走尸、僵尸等不祥事故。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安放停当后,全家男女老少这才大放悲声,嚎啕痛哭,并烧化纸钱,俗称“烧倒身纸”、“下炕纸”。至死者去世的傍晚烧纸,称为“烧黄昏纸”。其意在于以金钱贿赂阎王,买通小鬼,放死者灵魂附体,重回人世。烧过纸钱以后 ,久久不见死者复生 ,家人才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俗称“嚎丧”。死者小殓之后,家人请来同族长辈和邻里乡亲,共同商定丧葬事宜,然后亲自去或请人去亲友家报丧。长辈去世,儿孙要身穿孝衣,手持哭丧棍,奔赴亲友家叩头报丧“送孝”。 死者的家门口要贴白纸黑字的讣告 ,又叫“ 门状”,写明死者生卒年、月、日与殡葬安排等事项。晋中祁县一带要在街门上糊白纸,死者为一户之长,而且年龄已进入古稀之年,街门满糊以白纸;如不足60岁,或夫妇有一方健在者,只能糊半边街门,一般是男左女右;死者如系小辈,双亲尚在,则只能在门额垂贴一张白纸。晋南是把纸折叠起来剪成条状花絮,死者多大岁数,就剪几条,然后悬挂在大门外。停尸期间,死者头前或脚后要点油灯或蜡烛,俗称“引魂灯”,又叫“ 指路灯”、“ 路灯”、“长明灯”。阴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灵要借助于灯光才能看清道路。同时,还要不时烧化纸钱,并把纸钱灰装在瓦罐内,留待入葬时与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阴间使用。这叫做“烧倒头纸”。死者身边放一瓦盆,每次祭奠时都要往里放一些酒食,也留待入葬时埋入地下,认为这样死者在阴间就不会成为饿鬼。这叫做“倒头饭”。 死者咽气的当天夜里,要前往本地的土地庙、城隍庙或五道庙举行一种仪式,“ 压魂”“ 告庙”,意思是向阴间报到。在鼓乐吹打下,死者的儿子用盘端一张纸,进庙磕头拜礼后 ,把纸放在香炉内,俗称“ 纳纸”。 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夜里,介休一带讲究家人绕街行走,一边烧化纸钱,一边嚎啕痛哭,称为“知死”或“寻魂”。榆次等地则在本院土地神前设香案,烧化纸钱 ,焚烧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 ,全家人痛哭尽哀,名为“点化钱”。 停尸期间,要有人在一旁守护,严防猫、狗等活物跳越其上;如果是在夏季,又要防电闪雷鸣,意恐“惊尸”、“炸尸”。沁县等地预防的办法是在死者身上放置刀、秤等镇物。入殓 入殓用的棺材,以木棺为主。木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为最一般。晋中祁县一带讲究不论何种木质,在棺前挡板上必用柏木,至少也须镶嵌一条。板材时兴厚大,最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盖、侧均为整块者称为“独幅”,若干块拼合的则分别以其所拼块数称为“X 块头”。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紫、红、黄几种颜色。不到50岁的死者,棺木涂以朱漆,称为“红棺”;50岁以上的多涂金黄色,称为“金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绘图案,上等木材更以木质本色为底,作素色推光漆画,显得金碧辉煌。图案一般为百寿图、四季图、二十四孝图或“万字不断头”。棺木前头正面绘云纹莲台,书写“X X 之灵枢”;小头绘香鼎、燃香,有的地方则画白菜。有的棺木前头正面还写有“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语句。棺木内涂以松香或用黄麦纸裱糊,取的是“黄金入柜”、“遗泽子孙”之意。棺木内还要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雁北平鲁、晋中祁县等地,在棺木内底部另附一块凿有七个孔的衬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 驾鹤仙去,身入西天”。棺底 ,晋中祁县一带铺以石灰、五色绸、线、五谷,再放上七枚铜钱、七块生铁,铺上金箔纸剪成的钱状物七张,然后铺上褥子。 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讲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其长子抱头,另外4人或6人抬身体,脚先头后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阳或打伞,称为“上不见天”。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 ,然后平放棺内 。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上馒头。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晋中祁县等地,死者头部要枕一种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绘日月、山川、花卉图案,枕中实以线香、五谷等。死者身上再铺七张银箔,最后从头到脚蒙红布七尺,此布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 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禁止放人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人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 盖棺、又称“合棺”喻,家人、亲友齐集,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 。死者如系女性 ,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晋中祁县一带,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盖的红布由脚部往下拉,露出颜面,然后顺势把红布撕下一条,迅速合盖落木锁、即棺盖与棺身之间的榫卯。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钉棺时,全家回避不动哭声,只有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参加钉棺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称为“喜钱”。盖棺以后,死者的子女还要手拍棺木数次,俗称“叫醒”。 在入殓第二天半夜,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吊唁 吊唁死者的日子,一般都在出殡前一天,俗称“ 开悼” 或“开吊”。开悼时架设灵棚,将棺木移置灵棚之中。名为“移灵”。隆重的丧事在灵棚前还要高搭牌坊。灵棚内悬挂幔帐或竹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有供桌,桌上供灵花,陈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悬挂死者遗像。两侧摆放各式纸扎和陪葬品 ,诸如童男童女 、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开吊后,亲友陆续前来吊丧 ,不论辈份大小,统统按照“ 死者为大”的规矩,上香跪拜。死者的子孙披麻戴孝,手拄哭丧棍,跪在灵堂供桌西侧的谷草或草垫上。 丧礼中,外来亲友对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赙(fu 付 )三种形式。讲究奠用香烛、酒果;赙用钱帛、金币;奠后再烧纸,则为吊。在吊丧活动中,还有一种“管炕”的习俗,即本家、邻里或亲友帮助丧家招待宾客的住宿和饮食。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请炕。丧家根据宾客人数定出所需的炕数(一般每一炕家负责六至八人),然后略备水酒,请炕主前来议事,征得同意后,炕家就算定下来了。二是管炕,头一天祭祖结束后,就由总管分配炕员,抄出名帖交与炕家。炕家把宾客接到家中,烟酒茶饭款待。一般晚上吃面条,取亲戚往来长久未断之意。第二天,出殡后宾客要在丧家“坐老斋”、即吃完殡饭。饭后再由炕家接到家中稍事休息,下午散客,炕家的义务也就完成了。第三步是谢炕,下葬后的第二天中午,丧家要设酒席酬谢炕家。谢炕完毕,管炕这一活动也就全部结束了。管炕还有“干、湿”两种,以上所述叫“湿炕”,即连住带吃; 在出殡前一天,家人和亲友要抱着牌位,打着引魂幡,提着灯笼,吹打着鼓乐到附近寺庙庵观或其遗址招魂。设祭之后,家人大呼死者,一路放声大哭回家。安放牌位后,继而把斜盖着的棺盖打开,由死者的长子取净水一碗,用新棉花球给死者擦脸,俗称“开光”。象征地擦拭完之后,碗里的水不倒,由儿孙、女儿及外孙分喝,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孝敬,大家依次绕棺而过,瞻仰死者遗容,然后请木工重新封棺,打上“ 银绽” 表示再不开棺了。 “送行”的习俗,在天蒙蒙亮时,由死者的长子一人出门,烧化纸车、纸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枕头,当地称为“送乌明头纸”。然后提一罐红豆稀饭,在天亮前从家门一直撒到坟地。在出殡之前,除了各种吊丧供祭外,死者仍象生前一样享受着人间烟火食,一日三餐,顿顿必由家人亲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连饭后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时,家人必痛哭尽表。这样,一直侍候到出殡,死者才算是离家而去。出殡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上什么时候能进得去。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岁数纸”,只是悬挂时间不一罢了。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行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 ,不生虫子 。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仅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事项。
“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打墓旧时要请阴阳先生坐看风水,将穴定点 。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银针开“ 十”字,名为“ 开土”或“ 破土”。“开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须在旧葬处旁边另开一穴。死者如入祖坟,其墓穴在上辈脚下。依次类排,直到坟地无法再开穴后 ,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 ,选新地另建新坟。
旧时出殡前,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 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花圈。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 ,一直到满为止 。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
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 ,女性用凤头凤尾 ,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
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 。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
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表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
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次为仪仗、各种纸扎(兴县一带称为“纸文”)、粗、细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 ,然后即为牵缆持丧棍的孝子 ,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着的是坐着车轿的女眷和步行的亲友。
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古代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显示丧事办得排场、隆重。
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后,晋中祁县一带,阴阳先生要摆下罗盘仪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大体上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死者的儿子入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 哭杖”和“ 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童男童女”已经被把头或脚扭向后,置于棺木一侧),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远安息于此。
出殡次日清早,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进便饭。家人次日赴坟地致祭时,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使坟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称“扶山”。而太原一带自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扫时,才允许往坟丘上添土。两地习俗,相异如此。
到新坟添土、奠纸 ,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 ,称为“复三”,又叫“圆坟”、“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
“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
“五七”,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 省亲” ,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晋中祁县一带,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莲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岁数扎制纸花、剪纸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纸旗以谷草杆穿扎,沿路一直从家门口插到坟地。
“七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
人死后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县等地,纸扎要糊“斗”,俗话称为“五七升,百日斗……”
一个人死后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 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 烧周年”,古代称为“ 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 。满三周年烧纸祭奠 ,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衤覃”(tan 坦)服。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节当日或前一日,晋中一带还有一种“烧心”的习俗。这一天,家人、亲友,特别是出嫁的女儿须亲至坟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袜各式纸扎外 ,还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毕埋于墓前。“烧心”又称“安心”,其意在于告慰亡灵,从今以后勿须惦念阳世亲人,尽可以安心阴间了。
“服三”之后,对死者的祭奠转入普通的上坟,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坟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个节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籍此,家人在悠长的岁月中继续保持着同死者的“联系”,并寄托自己绵长无尽的哀思。
(和平年代)
戴世琴发表于最美祁县
我的家乡祁县,历史悠久,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其婚俗也颇具地方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祁县婚俗也在不断吐故纳新,但一些传统项目依然保留了下来, 形成了今日独特的风格。
订婚
其实就是女方到男方家吃饭。相当于签订一项意向合同。男方家的长辈会到场,并给女方礼金。双方订婚要互赠四色礼,即四样礼物。其中一样传统礼物是裤带,取拴住对方之意。随着岁月的推移,此项仪式已被逐渐忽略。
结婚
就是到民政局领证。领证后到男方家吃饭,亲戚长辈也可以去。这顿饭长辈亲戚不掏红包。
一对爱侣即日起改称对方父母爸爸妈妈。父母要给红包,俗称改口费。
下帖
男方要在举办婚礼前一月左右到女方家下帖,把择好的日子用红纸写好,放在红木“帖盒”里,再装上茭子(即高粱),意为要与对方交往结亲。派一个比较体面的人送到女方家,并商量彩礼等事宜。而女方家也会到男方家下帖,送去请女婿的日子,帖盒里还要放上豇豆,豇在祁县话里读 jia,取欲嫁之意。
(下帖用的帖盒)
婚礼前:
男方家除了准备婚房,还要早早做被褥。一般讲究四铺四盖,还要避开闰年选双月找四个“全人”女子来做,即有爹娘,有老公,有儿女者。女方如若陪嫁被褥,也有此讲究。婚礼那日,会把新做的被子整齐码放在洞房床上,显得喜气洋洋。
男子在婚礼前一天要给祖坟上坟,告慰祖先。
前一天,亲朋好友都来帮忙。男的帮着布置庭院,女的开始包饺子。饺子要大量地包,第二天早上家人和帮忙的一起吃。
婚礼前夜子时,双方都要吃岁岁饺子,还要四个同辈陪着。饺子个数按年龄一岁一个,外加天一个,地一个。如遇闰年,还要外加一个。饺子是全肉陷的,包得极小巧,也要四个有儿有女的人包。包好后要摆放在铺了玫红纸的蚂蚁箩里,摆成双喜字样,再盖上大红喜字备用。到子夜十二点,放炮,煮饺子。其实男女双方都会提前一点。因为据说谁家放炮早一点,谁就会当家。
吃饺子前,还会让新人抓财。取硬币一盘,喜字覆盖,然后一把抓起,多多益善,意为抓富贵。
女方陪嫁必备:
(一)、两个大红脸盆是必备品,其他随意。可别小看了这俩脸盆,里面的东西可不简单哦:
1. 新娘的洗簌用品,必须成双成对。
2. 一对并蒂红辣椒、两棵同根葱。
3. 一双红筷子,用红毛线拴在一起。
4. 蜜钵钵两对,相互扣合。一个放糖,一个放蜜,象征甜甜蜜蜜:
5. 一对红色碗扣碗,里面放了母饺子(一个大饺子,里面包有七个小饺子,寓意五男二女,七子团圆)。
6. 四个红色小纸包。一包碳,一包土,一包煤面,一包盐。土要放到男方家水缸下,煤和碳要添到男方家炉子里,寓意越来越旺。
另外,每个脸盆里面必须放四个苹果,八块糖。各样东西都贴上大小的喜字。然后用大红的包袱皮包好。但不能打死结,要用别针别住。
(二)、红裤带、铜镜:男女双方都要系两边开口的红裤带,父母还要在红裤带里给塞上一点钱,叫作塞富贵。
裤带不可以打结,缠到腰上即可。
裤子上还要用红毛线拴上系了五色绸子五色线的铜镜以辟邪。
男方迎亲必备:
1. 几枝柏叶,压扁,休整成形,用红毛线裹了。上贴九石榴,一佛手。并绑上两支红铅笔,一对并蒂红辣椒。
2. 一束玫瑰花。可以是鲜花或绢花。(属现代新增项目,婚礼仪式上用) 3. 一块红毛毯。
4. 新娘胸花、墨镜、红盖头、红头绳、红手套,红丝线(开脸用)。
5. 给女方家的绞脸钱、跟车来的娃娃钱、哥哥背妹妹钱。
迎亲喽!
婚礼这天,一大早,双方家里都要贴对子,贴喜字,挂红子,挂绘纸(本地特色,上写吉祥祝福语)。
男方家要摆放桌子,准备迎接女方家的送客。桌子上,枣、花生、桂圆和瓜子是必备品,取早生贵子之意。另外还要有点心水果等。
这天,男方家所有的镜子都要遮上:
男方家派迎亲队伍早点赶到女方家。迎亲的人不能太多,必须有一个小孩。
新郎要给岳父母带烟酒点心等四样礼物。迎亲主管要带足红包,还要带若干耍包包,就是包了小面值钱的红包,以飨女方家耍闹者。
第一辆车里的人要带几个顶针在身上,过桥过道,或遇到婚丧嫁娶的,要扔一个出去顶顶,以免冲克。
嫁女喽!
新娘早早坐在炕上,梳头化妆挽发鬓。穿好大红棉衣等待(无论寒暑都穿,意为厚厚实实),袜子要穿两双。
迎亲者到来后,女方家放炮迎接。这时往往有年轻人关了门要红包。
新娘坐炕上,同辈四人作陪,象征性吃点饭。
搬把椅子到炕上,铺上男方带来的大红毛毯,新娘端坐椅子上:
还要踩石板。石板用玫红纸包好贴了喜字。寓意脚踏实地。
一女子开始给新人开脸,俗称“绞脸”。就是拿红丝线为新娘拔去脸上汗毛,白白净净出阁。(如今只是左三下右三下比划)
系上男方带来的红头绳,要打活结。
再由一女子扇扇子。左三圈、右三圈,并诵念:“坐椅子,扇扇子,荣华富贵一辈子”:
接着,新娘戴墨镜,穿绣鞋。鞋里垫以绣了蛇蝎五毒的鞋垫,鞋垫背面脚心处别六短一长七根针辟邪。
准备就绪,新娘还要坐红桶,意为通通顺顺。
然后,给新娘遮上红盖头。新娘一手拿娟包岁岁钱和糖,一手持柏叶遮脸,由哥哥背着上婚车。哥哥嘴里还要诵念:“哥哥背妹妹,好活一辈辈。”(如今大多独生女,哥哥一角常由新郎替代。)
婚车前面要坐迎亲童子以镇车。新娘坐在司机后,座铺红毯。一路不得说话。母亲等女儿出门,要坐在女儿穿过的衣服上坐一会。然后会有一个同辈女子抱着衣服绕婚车跑三圈。
女方家送客为同辈,人数不限,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陪嫁包袱等要由送客抱着,而且男方都要给红包。
载了新媳妇的车队不能走来时的路,所谓出西门,进东门,绕道回家。
媳妇儿来了!
送客一行先被迎进来,就坐以后,搬包袱的,抱嫁妆的,开箱子的,人人得红包。新媳妇也要玩玩矜持,要了下车钱。然后,将那一路撰在手中的红手绢捏住一个角抖开,把里面的岁岁钱和糖扔出去让孩子们去抢。然后由新郎背进家门。这时新郎的同事朋友难免起哄逗闹。
新娘由一同辈女子(俗称引媳妇的)领着进入婆婆屋里,铺好毛毯,坐到婆婆炕上(典礼后才可以入洞房)。由新郎用一杆称掀开新娘红盖头(称心如意),并用牙齿咬着解开新娘的红头绳,嘴里还要念诵:这怀(祁县话 个 的意思)拔jiuo jiuo(祁县话新娘的头绳)挽的好,黑毛活得bia(白)毛老。(注:祁县话把原配夫妻称作 拔jiuo jiuo夫妻,来源于此)。
这时,引媳妇的把新娘外层的一双袜子脱下套到自己脚上(不知此俗何来,估计是给赏赐吧)。
然后新娘要打开自己陪嫁的箱子换婚纱,男方要给开箱子钱。
婚礼:
乡下在自家院子里,城里在酒店。摆酒席,宴亲朋,并有司仪主持仪式。亲朋好友要随礼,长辈还要另出磕头钱。男方家叫吃媳妇,女方家或当日或他日女儿回门待客,叫请女婿。
酒店的典礼仪式已经演变为中西混合式,仪式选在中午12点08分、12点18分或12点28分开始,新娘还会在仪式结束后褪去婚纱着红色敬酒服敬酒。全国大同小异,此处略去不谈。
闹洞房
1. 喝和气拌汤。
由一同辈女子做好拌汤后,用新娘陪嫁脸盆里的葱、盐、辣椒、糖、蜜等调味。这时闹洞房的还可以再给里面任意放佐料。于是这汤已经五味杂陈,再把新娘陪嫁的母饺子煮好,用一个碗盛了,用盆里那两双绑在一起的红筷子。新郎新娘一起喝这道“和气拌汤”。还要就上饼子、豆豉。嘴里念诵:和气拌汤就饼子,明年生个胖小子。和气拌汤就豆豉,恩恩爱爱一辈子。而那个大大的母饺子,则要新娘吃下去。看来,五男二女的责任重在她了。
2. 要馍馍
这个传统项目,想来是要新娘开口叫婆婆一声妈吧。
婆婆拿一双红筷子两头各扎一馍馍(意为担一双儿女)在自己屋里关上门,新郎把新娘抗在肩头,由洞房到婆婆门口。
媳妇喊:妈,给我馍馍吃。(要喊多次婆婆才答应)
婆婆答:馍馍不是白吃的,明年生个胖孙子。
婆婆开门,新娘用嘴叼了那馍馍,再由新郎抗回洞房。 把这一双筷子挑着的两个馍馍放到门楣上。
3. 说令子
这个名词现已几近失传。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闹洞房。这是年轻同辈人之间的事,虽然花样不断翻新,但我们这里绝对不会过分,也只凑个热闹,增加气氛。这个时候,往往洞房里笑声一片,惹得洞房外的人也咯咯傻笑。
4. 铺床
嫂子用红色或裹了红毛线的笤帚扫床,然后铺床。
在褥子下放枣、花生、桂圆、莲子(都要生的)。还要在褥子上铺一块毛单子(不缝边的床单),寓意生个毛蛋子。
5.提盆盆
一对大红的盆盆(尿盆),套在一起,(其实原先只是一个盆盆,说是怕尿不到一个罄qing儿里,哈哈),里面放一对核桃虫(面食),也是让结核桃生孩子之意。
上面用叫作“莲花人人”的四方纹样玫红剪纸盖好(上面有四个娃娃,也象征多子多福),事先放在柜顶上。
由未来孩子的姑姑提下来放床边。嘴里念诵:“姑姑提盆盆,侄儿侄女跟上一群群。”
至此,新郎新娘进入了他们甜甜的蜜月。
蜜月那点事
新娘第二天早上要去别人家吃顿饭,被称作换梳头。回来后方可照镜子。(此俗处于摒弃中)
第二天即可回门。女方家请女婿,女方亲戚开始唤回回。就是挨个请新娘吃饭。估计旧社会怕新娘在婆婆家陌生不适应吧。
第五天是不许在婆家吃饭喝水的。新娘这天名正言顺回娘家。
第九天要吃馍馍,第十天要吃糕。祁县俗语曰:九天馍馍十天糕,打发新媳妇下厨房。(祁县话里糕读作guo,房读作huo,所以是两句顺口溜。)
第十天叫满十天,比较隆重,也就意味着蜜月告一段落,新媳妇开始了出厅堂下厨房的主妇日子。
这些仪式和习俗看似复杂了点,个别甚至迷信了点。但每一个程序都寄托者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毕竟结婚是人生一大喜事。正是这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过程,给一对对新人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
楚霸王乌江自刎,崇祯帝煤山上吊,古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被逼死的英雄豪杰,不在少数。用咱平遥老百姓的话说,活成个人再难列,低头思量,谁家没有本难念的经,谁没有点难过的事?但再难念的经也得念,再难过的事也得过,断不至于走上割腕这条绝路。
何况这平遥的属相婚配,既有立法,也有破法,何至于闹到这种地步?君不见即使婚配属相不合适的一些伴侣,过的照样幸福美满?
生肖相害
在平遥民间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的不合适婚配,来自十二地支中的相害原则,大致有六:
第一:好马不配牛,即所谓“丑午相害”。
第二:羊鼠一夜休,即所谓“子未相害”。
第三:龙兔两地走,即所谓“辰卯相害”。
第四:猪猴泪长流,即所谓“申亥相害”。
第五:虎蛇不到头,即所谓“寅巳相害”。
第六:鸡犬结冤仇,即所谓“酉戌相害”。
口口相传或有不同,但内容大致一样。
最近小鲜肉鹿晗和关晓彤拍拖,一个属马,一个属牛,我预言将来两个人如果分手,一定会有人那他俩的属相说事。
这讲究没什么科学根据,可在咱平遥人眼里,比科学还权威。有这玩意在,你跟平遥家讲什么大道理都没用,毕竟父母都是盼着孩子们好,婚姻是孩子们一辈子的大事,不能不慎重。
生肖相害破解
只是多数人只知道这讲究,却不知道这讲究其实还有破法。
“丑午相害”,化解的办法是在结婚择日时,选带巳、酉、寅、戌的吉日,或者属牛的找个属蛇或属鸡的伴郎或伴娘,属马的找个属虎或属狗的伴郎或伴娘。在生子时生属蛇或虎的子女,在风水上选择主卧室在东北或东南为吉星的户型。家里也可以摆放或主人佩带蛇或虎生肖,其中马佩虎、牛佩蛇。
“子未相害”,化解的办法是在结婚择日时,选带申、辰、亥、卯的吉日,或者属鼠的找个属猴或属龙的伴郎或伴娘,属羊的找个属猪或属兔的伴郎或伴娘。在生子时生属猴或兔的子女,在风水上选择主卧室在西南或正东为吉星的户型。家里也可以摆放或主人佩带猴或兔生肖,其中鼠佩猴、羊佩兔。
“辰卯相害”,化解的办法是在结婚择日时,选带子、申、亥、未的吉日,或者属龙的找个属猴或属鼠的伴郎或伴娘,属兔的找个属猪或属羊的伴郎或伴娘。在生子时生属鼠或猪的子女,在风水上选择主卧室在西北或正北为吉星的户型。家里也可以摆放或主人佩带鼠或猪生肖,其中龙佩鼠、兔佩猪。
“申亥相害”,化解的办法是在结婚择日时,选带子、辰、卯、未的吉日,或者属猴的找个属鼠或属龙的伴郎或伴娘,属猪的找个属兔或属羊的伴郎或伴娘。在生子时生属龙或羊的子女,在风水上选择主卧室在东南或西南为吉星的户型。家里也可以摆放或主人佩带鼠或兔生肖,其中猴佩鼠、猪佩兔。
“寅巳相害”,化解的办法是在结婚择日时,选带酉、丑、午、戌的吉日,或者属蛇的找个属鸡或属牛的伴郎或伴娘,属虎的找个属马或属狗的伴郎或伴娘。在生子时生属马或牛的子女,在风水上选择主卧室在正西或西北为吉星的户型。家里也可以摆放或主人佩带马或牛生肖,其中蛇佩牛、虎佩牛。
“酉戌相害”,化解的办法是在结婚择日时,选带巳、丑、寅、午的吉日,或者属鸡的找个属蛇或属牛的伴郎或伴娘,属狗的找个属虎或属马的伴郎或伴娘。在生子时生属蛇或马的子女,在风水上选择主卧室在东南或正南为吉星的户型。家里也可以摆放或主人佩带蛇或马生肖,其中鸡佩蛇、狗佩马。
平遥人根深蒂固的老传统,很难改变,即便有破解方式,老人们的心结也一时半会解不了,此文希望能给那些遇到此类问题的后生姑娘们提供点办法,让他们说服老人的时候有话可说,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修成姻缘。
最好的处理问题方式是预防,平遥老人们应该在孩子们婚配年龄到来之前,提前给孩子们上这堂有平遥特色的”生肖相害“的课,打好预防针,不要等到孩子们把人领上门来谈婚论嫁,才想起反对,一不小心就弄的鸡飞蛋打,不好收拾。
乔家在逢年过节时也有与平常不同的饮食,称之为“八碗八碟”,这其中八碗主要是热菜,是指—喇嘛肉、荤炖、烧肉、甜粥、红烧肘子、蜜阍、羊肉胡萝卜、丸子;八碟主要是冷盘,是指—焖干肉、鸡丝、琼菜、什锦丝、龙爪菜、爆腌蛋、排骨、熏肉。喇嘛肉是类似于酥肉的肉菜,荤炖是走油的炖菜,烧肉和肘子都是酱油烧制的肉菜,蜜阍是一种甜食,什锦丝就是蔬菜丝腌豆腐等拌和在一起,龙抓菜就是石花菜,爆腌蛋就是煮熟的腌鸡蛋。
从这些食品上来看仍然是很简朴的。但是,这些菜却不失营养价值,而且搭配合理。不仅蔬菜品种在当时的山西已算丰富,还选用了很多内陆较少的海产植物,而且冷热合理、荤素适宜。尤其是焖干肉,选用五花猪肉浸酱油切薄片,与上好薰干逐一排列,一起蒸熟,再切条,加调味拌匀,肉有肉干味,滋味独特,香干吸收了油脂,滑润适口,整盘菜爽而不腻,风味独特,而且营养结构很合理。这些菜整体上叫八碗八碟,但是视食用时间和目的不同可以调整。比如在夏天,羊肉烧胡萝卜可以改为拔丝山药,肘子也有水晶肘子等不同制法。而如果为了招待内部或者外部客人,八碗八碟的用料也会出现不同的档次。比如会增加海参、鲍鱼、鱼肚、发菜等,可是仍然凑够八碗八碟之数。
太谷传统宴席
五皮间席
阳邑一带居民婚丧宴一般设“五皮间”,即五大碗四荤一菜。五皮间又分软五皮间、硬五皮间。软五皮间上面为肉,下面用豆腐、炸土豆作衬,家境较贫寒者多设;硬五皮间为丸子、烧肉、喇嘛肉、海参肘子及鹌鹑茄子或煸白菜,家境富裕者设。
七碟一盘席
流行于侯城一带的婚宴。七碟为三荤四素或四荤三素,一盘为烧肉、丸子、油烧豆腐、喇嘛肉、红炖肉、粉条、白菜烩烧的大烩菜,民间有“七碟一盘,吃了不添”之说。
八碟八碗席
为当地县城及大部分乡村居民喜庆婚宴特定菜制。八凉碟为旗干银耳、芥末鸭爪、金针腐干、葱油黄瓜、五香鸡块、水晶腊肉、五香熏鸽、海米香菇。八碗为喇嘛肉、水晶肘子、金银酥、红烧鱼(搭千层饼)、清蒸鸡、樱桃肉、八宝粥、萝卜羊肉。
四碗八碟一火锅席
一般用于宴请山西本地客商。四碗为喇嘛肉、烧肉、清蒸鸡、蒸米,八碟为四荤四素凉菜,一火锅内盛烧肉、丸子、喇嘛肉、长山药、豆腐、粉条、白菜、木耳等,称八宝火锅。
四炒四烩四海碗十六碟席
宴请京帮(同仁堂、达仁堂)药商特定菜制。十六碟为四海菜、四肉菜、四干果、四水果,四炒为鸡脯、三仙、香子浮海参、溜苹果,四烩为桂花耳子、江池、鱼蛋、石蛤蟆,四海碗为柏栀鱼翅、蝴蝶海参、清蒸鱼肚、莲子。另还选八样糕点摆四道衬饭,上清蒸羊肉、清蒸鱼、喇嘛肉、清蒸鸡四道压桌。
四碗八碟一海碗席
为宴请彰德帮客商菜制。四碗为酱埋肉、虾酱羊肉、喇嘛肉、清蒸丸子,八碟为四荤四素凉菜,一海碗汤烧肘子。
四碗十二碟二海碗席
为宴请关外(东北地区)客商菜制。四碗为烧肉、冬瓜夹羊肉、喇嘛肉、酥鸡,十二碟为四海菜、四荤及四干果、四水果,二海碗鸭子、燎毛肘子,另有过油肉、鸡脯丸子、苜蓿肉、炒南北(即合炒竹笋、蘑菇)四炒,葛仙米、海参、蒜辣肚儿、银鱼四烩。
四六两大件席
寓意“四平八稳”“六六大顺”“成双成对”,多用于富裕人家婚嫁宴请。包括四干果(瓜果、青梅、桃脯、杏脯)、四水果(苹果、橘子、香蕉、油梨)、十二冷盘(蛋卷、糖醋莲菜、腊猪肚、香醋海蜇、糟鸡、桃仁猪肉、焖干肉、黄瓜鸡丝、肘花、糟羊肉、拌旗干、腊牛肚)、六热菜(海参过油肉、滑溜里脊、炒三鲜、烩干贝、烩黄瓜、烩莲子)、四坐底(带皮酥、海参喇嘛肉、清蒸羊肉、红烧干贝)及两大件(海参扒肘子、红焖鸡)、四面点(稍梅、春卷、荷叶饼、糖三角)。
一百单八件席
当地人也称“满汉全席”,分素席和荤席。荤席包括十六碟(大虾米、红菜、海蜇、龙爪、松花蛋、火腿、熏鸡、糟羊肉、闷冬、瓜条、佛手片、白葡萄干、橘子、香蕉、菠萝、苹果),四海碗(三仙底鱼翅、葱烧海参、酿鱼肚、八宝莲子),四炒(鸡片、虾子玉兰片、三仙、溜香蕉),四烩(清汤鱼骨、银耳、黄耳子、百合),四道衬饭(燕窝酥、罗丝合子、萝卜饼、鲜花玫瑰饼),四道汤(状元、杏仁、紫菜、梨丝),十二碗米饭,八盘蒸食(糖包、花卷、寿桃、佛手、石榴、叫天池、蒸馍、马蹄花卷),四小菜(糖醋蒜台、腌滴溜儿、腌蒜、酒花小黄瓜),四压桌(清蒸鱼、梨儿夹羊肉、清蒸鸡、喇嘛肉)及两碗清汤。素席四海碗为栀鱼翅、海参爬鸡蛋、酿鱼肚、八宝莲子,四炒为红烧鱼骨、虾子玉兰片、鸡脯、溜香蕉,四烩为银耳、银鱼、乌鱼蛋、百合,四道衬饭为燕窝酥、罗丝合子、萝卜饼、鸡蛋汤,四压桌为清蒸鸭子、清蒸白鱼、四喜丸子、梨儿夹羊肉,其他基本同荤席。
四四席
富商大户设宴菜制。包括八凉碟(水晶肘子、花生粘、凉拌鸡丝、松花蛋、花旗干银耳、拌猪肚、炝莲菜、盐渍排骨),十二道热菜(清蒸鱼、焖对虾、红焖鸭、煮白肉、小红炖、煸豆角、樱桃香菇、辣子鸡、茄夹子、白过油肉、蜜汁山药、熘肝尖),四烩(烩莲子、烩百合、烩干贝、烩子元)。
四四到底席
富商巨贾婚嫁、贺寿宴席。即四干果(温冬、瓜果、佛手片、荔枝),四水果(苹果、酥梨、香蕉、橘子),四荤菜(熏鸡、肘花、糟鸡、烫褪驴肉),四素菜(旗干银耳、糖醋莲子、麻酱海参、凉拌海蜇),用于佐酒。就餐时,按一海碗领四道菜的顺序依次而上。第一海碗红烧鱼翅,领炒鸡脯、烩燕窝、蒸稍梅(俗称“衬饭”)、乌鱼蛋汤;第二海碗海参扒肘子,领炒虾仁玉兰片、烩鹿筋、炸糍粑、黄耳汤;第三海碗红烧肉,领炒干贝、烩鱼骨、蒸饺子、榨菜汤;第四海碗甜食,领拔丝山药、烩莲子、绿豆糕、杏仁茶;最后还有蛋糕海参、清蒸鸡、红焖鱿鱼、八宝粥四大碗。
八八席
大商巨贾举行婚嫁、贺寿、喜庆,宴请上层名人特设宴席。清光绪年间,北洸晋商巨族曹氏举办婚庆大典曾设此席。包括八干果(甜杏仁、白瓜子、大花生、榛子、黑瓜子、葵花籽、胡桃仁、榛栗)、八水果(石榴、鸭梨、橙子、杨梅、枇杷、香蕉、菠萝、太谷果)、八凉碟(虾仁黄瓜、水晶腊肉、蜜汁瓜条、五香牛肉、汤褪驴肉、糖醋莲藕、挂炉鸡、金钱莴笋)、八热菜(过油肉、溜猪肝、蜜汁葡萄、糖溜红果、溜鸡脯、滑溜里脊、拔丝山药、拔丝西葫芦)、八海碗(海参喇嘛肉、红烧鱼翅、酱埋肉、米粉肉、红焖肘子、红烧干贝、清蒸丸子、八宝粥)、八衬饭(韭菜饺子、肉馒头、糖油包子、糖三角、稍梅、油煎包、百子糕、养胃酥)、八高汤(鸡心汤、鱿鱼汤、海参汤、黄耳汤、紫菜汤、木须汤、榨菜汤、醪糟)。
三鲜盆席
民间冬季比较讲究的宴席。盛装三鲜的器皿为平底圆形带边铜盆,盆内镀锡,直径约37公分,高17公分,正中留筒孔,下可置酒杯,使用时点燃杯中酒以保持三鲜汤温度。底为铜质支架,古朴典雅。此席配四干果、四鲜果、四冷荤、四素菜、八热菜,面点为银丝卷、通州饼。
一品锅席
科考得中喜庆宴席,也用于各类宴请。一品锅为铜制或镀银特制器皿,十分讲究。配菜类同三鲜盆席。
汉族的婚礼仪式是相当繁琐复杂的,既存在着不少迷信、落后的内容,也掺杂了一些美好健康的习俗。
在我们晋中一带,结婚吉日的前一天,男家眷属要前往女家送嫁妆。男家所送嫁妆,大都为女方第二天出嫁时所用之物。
结婚这天,男女两家张灯结彩,男方家一律贴红底黄字的双喜字,女方家一律贴黄底红字的双喜字。男方一般要准备丰盛的宴席招待宾客。新郎衣饰一新,由亲人陪同,抬着花轿或坐汽车前住女家迎娶新娘。到了女方家,有的地方关门闭户,讨“开门钱”后方可开门迎纳。
男方的迎娶队伍进屋后,女方才开始梳妆打扮。新娘出嫁,首先要请福寿双全的妇人开脸。开脸的线均为五色丝线,线由男方家提供,男方要付给开脸钱。然后就是梳冼打扮穿新衣,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在寒冷的冬天,新娘要穿大红的棉衣棉裤,这叫“穿厚成”。穿戴梳洗完毕,新娘即将起程。女家为了不让人们看到新娘羞涩的面孔,要在脸上遮盖一块
红巾,俗称“盖头”。
新娘即将上轿,照例要请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手持一个盘子,盘子里放一些硬币让新娘抓取,这叫“抓富贵”。
新娘上轿时,不兴足踏红尘,大都由新娘的兄长或背或抱送进花轿。此刻,鞭炮连天,迎娶队伍起程,前而是大红灯笼开道.后而是吹鼓手和手持金瓜、回避牌子的青男少女,再往后才是花轿。
新娘进男家时,脚与地仍要隔绝,在新娘经过的地上要铺红毡。新娘由伴娘搀扶,足不沾尘,缓缓步人夫家大门。有些地方,更有意思,新娘一下轿,即由老公公背着进入家内,这就叫“公公背着儿媳妇跑”,人们往老公公脸上涂抹黑油,逗得看热闹的人哄堂大笑。
进门之后,举行拜堂仪式。拜堂又称拜天地。首先要拜天神地祗,然后再拜列祖列宗,拜高堂,夫妇对拜,拜亲朋长辈。拜堂完毕,高堂亲朋都要掏“拜礼钱”。 拜完天地后,新郎新娘手牵“同心结”人洞房,以示一对新人已经结为一体,同心协力,白头偕老。
新婚夫妇进入洞房,床上,枕头下撒着不少枣了、粟子、花生之类的东西让新娘摸。并且一边摸一边说.“摸个枣,生个小,摸个栗,生个妮,摸个花生,早早生。在晋中一带,将红枣花生栗子缝在被褥里,其意思也和“摸”一样。
中午,新郎新娘要给宾客敬酒。在敬酒前,小俩口要喝交杯洒,然后才给长辈亲朋一一满酒,直到敬完.新人方可吃饭。
新婚之夜,各地大都兴“闹洞房”。闹房时,多由男方的邻里朋友参加,出一些让新人难为情的题目,如一对新人同吃一块耱,或让男方的舌尖挑一块纸贴入女方的嘴里,这叫“糊顶棚”。还有“礼炮三声”,也就是让男方抱住女方猛亲三口,而且必须发出响声。新人如果不做,小伙子就打,还说:“打打发财,不打不发。”
闹够了,小伙们才心满意足地离击。这下,新郎新娘总可以开始过新婚之夜了吧。殊不知,窗外,仍有不少人在“听房”,如果没人听,婆婆还得在新房门口立一把笤帚。这些“闹洞房”“听房”实在是一种不文明的习俗,应该革除掉。
婚后,第二日或第三日,新郎新娘要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在有些地方,还得由新娘的长辈去叫。新人回门后,女方家要耍新女婿,有的将新郎的鞋藏了,有的将帽子摘了,然后让新郎拿钱或糖索取。吃饭时,饺子里还要包上咸盐、辣椒之类的东西让新郎吃,这全为得是欢喜热闹。回门一直要闹到太阳落山,才可以回夫家。从此,新婚夫妇就正式开始了新的生活。
张迎建
在人生的历程中,从摇篮到坟墓,有着种种礼俗相伴。葬礼是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汉族,丧葬习俗又是十分繁琐复杂的,它既存在着不少封建迷信落后的内容,也掺杂了一些美好、富有民间特色的东西。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传统习俗,就拿我们山西省来说,晋北与晋中的习俗不相同,山区县与平川县的习俗又不一样。
先说死后入殓。入殓又分小殓与太殓,小殓是在死者刚刚咽气,迅速穿好衣服将死者移放在棺材内;大殓,则是要放在临出殡时才将死者移在棺木内。一般来说,晋北的习俗是小殓,而晋中平川一带则是太殓。无论是小殓还是大殓,死者一咽气,都要往口里放一枚铜钱,手心各攥一个银元宝。而穿衣就不同了,晋北不让穿红色的衣服,如果死者穿了红色的衣服,则对主家不好。晋中的平遥一带也不穿红与绿,如果死者穿了红与绿,如女者,是妾才穿,男者,二婚才穿。榆次、太谷一带,则是穿红不穿红都无所谓,穿了红还有避邪的意思。在入殓时,棺木内先铺谷草,然后再铺7张麻纸,麻纸上摆7个铜钱,铜钱的摆设要按八卦方位放置,最后才将褥子、死者、被子放置进去。棺木一般不早钉,要等到出殡前才钉。在钉棺木时,孝子要在棺木旁喊“请躲钉”之类的话。
死者刚刚咽气时进行的工作也不一样。在晋中平川一带,要往大门上张贴白纸,在晋北一带,则是将几百张麻纸裁开挂在大门口。挂麻纸很讲究,按照一种迷信的说法:神三鬼四。所以挂麻纸不是40张就是100张。而在太行山区的左权一带就不同了,死者一咽气.要放3根炮来告诉人们,其目的意义,与张贴白纸挂麻纸一样。
在出殡时,要雇吹鼓手。在晋北请一班吹鼓手一般吹2天,一天6次,如果嫌吹得少,另外加吹,吹鼓手又问要钱;而晋中平川一带,则讲究粗乐,细乐。粗乐是光吹不唱,细乐,则是又吹又唱。
再说纸扎。晋北一带的纸扎十分讲究,灵棚前要挂两长串用纸做的葫芦幡,棚内要放置聚宝盆、藏金楼、童男童女,灵前要有引路童子,灵后有四合院,院由东、西、南、北房、大门组成,院内有水井、锅灶、粮屯、狗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太太小小的摇钱树、雪柳、引魂幡。这些纸扎做工十分精细,色彩十分鲜艳,远远看去,既美观又富有民间情趣。而晋中一带的纸扎就十分粗糙了,结构又很简单,与晋北纸扎相比,简直不能相提并论。给死者烧的纸钱也有所不同,晋北要糊五色纸,金银元宝,晋中只是将白纸或麻纸剪成纸钱样就行了。现在,又流行起了冥国银行的鬼票,面颊有100万、50万、10万不等。
办丧事与办婚事一样,都要准备酒席。在开席前,由家族长辈向主家作揖,请主家入席后宾客方可入席。但孝子们不许吃饭,在棺木两旁守灵,直到宾客吃完饭方可起身。
写挽联。丧事的挽联很讲究,很适合人们的心理特点,现举几联如下t
流泪眼观流泪眼,
断肠人送断肠人。
哀思难绝。
万里云空鹤自飞,
忠魂已上九重天。
驾鹤西游。
声声哀痛声声愁,
伤哉何日报亲恩。
邻里俱悲。
烧夜纸、送魂。在晋北农村,夜晚时分,全村每家每户要来给死者烧夜纸。烧完夜纸,也就快晚上12点了。一过12点,马上进行送魂等事宜。送魂的全体宾客都要穿白色的衣服。这时,灵棚上已经准备好了一顶纸糊的小轿,轿子的前后有两个纸糊轿夫。轿子里燃一支蜡烛,蜡烛后面有一个灵牌位,上面写着死者的名字。这时由家族长辈端来一盘金纸做的元宝、香和10盏小油灯。孝子们跪在灵前一边数念,一边点灯燃香烧元宝。
一阎王,一盐灯,
一柱黄香一卷金。
我给亲人送金银,
送到金桥银桥笑盈盈,
叫我的亲人,取你的金·
二阎王,二盏灯
二柱黄香二卷金
-------
这样,一直数念到十。说到一,拿一只金元宝,点一盏灯,燃一柱香。进行这项工作,据说是让死者去阴间带上足够的钱去打通阴间的各个环节。烧完了元宝,家族长辈又说。给轿夫起名。于是,孝子就给轿夫起名:金瓮子,银罐子,起轿吧。轿子由一人端着,后面有一人拖着一捆长长的连接在一起谷草,一离灵棚就将谷草点燃。孝子们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送到村外。在送魂回来,谁也不许说话,不许回头看。如果回了头,鬼魂就会跟了回来。送魂回来后,进行的下一项是“刮灵”。这时,吹鼓手方可停手。如果不愿意冷清,孝子、亲戚们轮流出钱让吹鼓手吹,往往要吹到天亮。
出殡。出殡仪式最隆重。在晋中平川一带,讲排场的有独龙杠、二龙杠。抬者由1 6人或32人组成,吹鼓手跟在后面。近年,榆次等地又流行起了放炮,从起灵时一直放,要放到墓地。在晋北,则是棺罩罩在棺木上,由8个精壮后生抬。孝子们在这一天,除了披麻戴孝之外,身上要加很多的白布、灰布、蓝布、黑布。这些布都是由孝子的亲戚送来的,亲戚送几块,孝子们身上就得加几块。出殡时,女孝子一般坐车,男孝子受的罪就大了。拄一根哭丧棒,弯着腰要一直走到村外,如果觉累想直一下腰,就得落个不孝的罪名。
拦灵。在晋北一带,时兴拦灵,也就是在灵车起身后,走一段路程就由村里的人拦住,其目的是想听吹鼓手吹。吹鼓手也很听话,吹完一支曲儿,就让群众点,点了再吹,吹完方可行走。一路上,总得拦四五次。这样,抬棺的和孝子们就受罪了,棺木是抬着的,孝子的腰是弯着的。
圆坟。在晋北叫复二日。第一天埋了后,第二天一早,孝子,亲属们扛上铁锨、扫帚去墓地修理一下坟,打扫一下四周,在坟的周围用砖垒一个场子,说是修院墙,然后上供品。在回来的路上,孝子每走一步弯腰在路上挖一点土,将土倒在院内棺木停放的地方,据说,这叫断后路,其目的是断鬼魂的路。
过七。以七日为一个祭日,至七七四十九日终。在每个七供奉的祭品又有所不同,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供的是肉火烧,四七吃的是条条(面条、油条),五七饺子六七饼,七七是上品。因为七七是最后一个七的祭日,所供的全是点心水果之类的食品。
犯七。是死者的终日与日历上的七数相结合,往后开始数,如果遇到日历上的除七或者十七二十七,犯到那个七,就是叫做犯七。死者的家人要在犯七的这一天,在谷草上糊白色的纸旗,死者多少岁要糊多少个纸旗。糊好纸旗后,死者的家人手拎火柱,提一茶壶水,再拿上麸皮,每到一个十字路口,用火柱在地上扎一个洞,插一面谷草旗旗,然后扔点麸皮倒上水。假如是遇到死者犯的是五七,在过五七时不仅要包好饺子,而且还要做许多的纸花。因为五阎王爱吃饺子,又十分喜欢花。
过完七后,就挨着过百天、周年、三周年了。三周年时,要做一套纸扎。比如说:四合院、摇钱树、聚宝盆、金银斗,现在又增加了时尚的东西,彩电、冰箱、汽车、洗衣机、手机等。除此之外,还要做一桌酒席,把这些东西送到坟地供后烧掉。做完三周年,孝子们才能出门、旅行、赴宴、参加各种娱乐社交活动。这些习俗,在现如今已不多见,大部分在当天安葬完死者就全部脱去了孝衣孝帽了,过三天后,挨上出门的出门,社交的社交,工作的工作。
综上所述,这些丧葬习俗是充满了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在其中,又含有美好有益的成份。所以,我们要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精神,大力提倡移风易俗,革除封建的东西,利用美好、有益的成份,改善葬礼的内容与方式。
张迎建
娘葬埋了不久,爹又病倒了。爹的病和娘的病不一样,娘得的是吐病,到后来,喝口水就哇哇地吐了,吐着吐着成了绿水。老年人说是倒食病,尽是吃野菜、柳叶得的,就这样娘死了。爹不是吐是拉,一夜能拉好几次,我真愁。
当时我在七洞教书,从七洞回家大约有30里的路。礼拜六放学回家,回去时总是月亮都亮了。第二天,天刚亮起来作务病人,再到自留地里理弄庄稼。下午添满水缸,赶路去学校,来来回回就是跑,自行车真是不敢想。当时工资每月27块,每月供应27斤米面,每月掏9块钱的伙食费,其余的一个钱分成两半花也补不平咱的穷坑。农业社里分值不能说,爹劳动一天挣一个劳动日,一个劳动日4毛钱,一年大约挣200个劳动日,一年收入几十块钱,领两个人口粮,菜菜蔬蔬还得欠款。娘死了买不起棺木,是用娘的一口大木箱改的。
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顾了学校,顾不了家;顾了家,顾不了学校。无奈硬着头皮去教育局申请调动。我说了家中的情况,递交了调动申请,跑了三次教育局,局长发了善心,给我下了调令。
调回本公社后,派到凤落小学。秋后开学我去报了到。凤落离我闫长头8里路,学校在村东口,坐东朝西。校址原来是一座庙,说不来是什么庙。一进校门,正房一排两个教室,一个办公室,办公室里面是一个宿舍。南房一排三个教室。东房较高也宽敞,是个毕业班,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桌子凳子高低不一,缺胳膊少腿的很不整齐,每个教室的黑板上贴一张像。整个学校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气。我安排在办公室里间住,同屋的还有李校长及其他两个老师,其余的老师全是民办,不在学校食宿。
李校长40来岁,人黑,个子不高。常常捏着根长杆子铜杆袋抽旱烟,抽得吱啦吱啦直响。他不爱说话,当天夜里说,振基你代六年级毕业班吧,一门语文捎一门历史。我吱唔了半天应承下来。心里想,干吧,总比在七洞方便多了,起早搭晚也能照料爹。这里上灶的规矩是三四三,就是说,早饭3两,中午4两,晚上3两。做饭的风趣地说,早饭一捏。捏三两窝子面的煮圪塔,中午一擦,擦四两红面擦圪斗;晚上一撇,撇一勺萝卜红薯粥。尽管如此,我心里多了一点温暖,晚上少了一片愁云。
一天在公社参加斗私批修会,我碰上红霞,她在公社里当话务员。她说,我爹的病这几天有些好转,城里巩医生治的。礼拜日来,你可以请人家给石叔看看。红霞是我的邻居,只隔一道篱笆,是我初中的同学。他爹我叫闫叔,也是得的拉病。礼拜日我把巩医生请到家里,他给我爹诊了脉,盘问了一些情况。他说,病人是气血两亏,劳累过度,吃食不足,血脉空虚,应该调补,就是补血补气。你是老师一说你就清楚,气为血帅,气足血行。我给你爹开三付中药好好调养调养,吃完三付再看。
又一个礼拜六晚上回去,爹觉得有了点精神,拉也少了。我给他熬了米汤,做了点细面条,弄成连米和子饭,爹吃了欠满的一大碗。而后又请巩医生开药继续调理……
六一节,学区组织教职工篮球联谊赛。学区领导把我定成队长,每个队员发了一身红红的秋衣秋裤,还有一双白运动鞋。我穿着运动衣早早地去了学区。篮球场在公社大院子里,比赛还没有开始,我笑咪咪披着一身的阳光闪进话务室去看红霞。红霞在刻蜡板,我立在门口,半天红霞才转过头来看我,没有说话,只是眼里溢着笑意,好像打量我似的。半天才说,石老师坐,我小心地坐在床边上看她刻蜡板。她说:你的字写得好,你给我刻吧!我没有犹豫接过铁笔就给她刻起来。红霞一脸灿烂。她问我,你爹好点了?我说,巩医生的药有些见效。那好,好好治。我问她,你爹好了?她说,基本上好了,这两天到菜园子里做活。墙上的挂钟铛铛地响了,我一看9点了,我退出话务室,扭回头来时,红霞在竹帘里站着,好像在看我。
晚上,回了学校,躺在床上,身上有些累,但没有睡意。夏夜有些寂静,月光从窗上走进屋来,屋子里填满淡淡的月光。望着月光,想到了红霞。这里我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破碎的家景,寒酸的职业,也许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开了春,爹的身子硬朗起来。他向队长讨了个轻缓的活儿,再也不能跟着四只蹄子耕地拉扯了。队长使了软心,安排我爹去菜园子里和红霞爹干活。去了菜园里打菜畦、栽菜苗、锄杂草、上大粪、浇浇水什么的。早上做得吃了饭上工,中午回家做得吃了,歇歇缓缓再上工,每天记8分工,凑合的熬日子。
我爹一辈子多做活,少说话,不惹人讨厌。说来话长,我家不是本地人,村子里就我一家姓石的。那一年日本人占了石家堡,烧杀抢掠一夜把石家堡扫平。爹带着娘还有姑姑逃出老家来到闫长头村安了个家。第二年给姑姑找了个婆家十七岁嫁了。爹到了闫长头村给人做长工,打短工糊口,他有个手艺,给人们打石磨。人实心好手艺精。天长日久立住了足,生了我,解放后土改分下六亩地。累死累活盖了四间泥瓦房,我考上了农技校,在闫长头村有了个人样。六零年困难时期,把娘折腾了,说是倒食病,实际就是饿死的。
娘临终时爹说,你不能死,留下俺爷儿俩咋办?给儿子成个家,留个后,算我没白来闫长头。在菜园里,爹向闫叔探听过红霞的事。闫叔说:介绍了两家,东庄的比咱穷,西庄的没娘……爹听了心里面空洞洞的,再没有勇气说下去,他只是上气不接下气地咳嗽……
老天爷就是个不下雨,栽上菜苗子一直不长,畦子里干得裂了缝。我爹每天拎着个毛驴开水机子抽水给苗子上水。后来井里面也抽不出水来了。隔一天抽一天,一直旱到大伏天不见雨。忽然有一天,天上卷来厚厚的一层浓云,先是闪后是雷,先是风后是雨,说下就下,铜钱大的雨点子叭叭地往下打。我爹连忙卸驴往饲养院送,冒着雨,踱着水,一步三滑被大雨拍了个够。爹回到家里只是个抖,一声接一声地咳嗽。夜里身上火烫,隔了一天,我回家一看,他又病倒了。保健站的医生撩拨了好几天没有什么好转,我只好请巩医生。巩医生看了病对我说,热入肺腑,湿浸肝胆,病得不轻,我下三付药,早晚两茬,吃后见效再来找我,如若无效,另请高明。用完巩医生的药,爹的病不见好转,往死里拉,水米不进。我把姑姑请到家里,求姑姑帮忙,后来爹的肚气涨如鼓,卧床不起。闫叔来看爹,爹说是不是鼓症,闫叔只是摇头。一天晚上,爹睁开惺松的眼睛说话,我听不清爹在说些什么,他的意思我心里明白,我只是扑啦扑啦地滴泪,姑姑在抽泣。第二天大早,爹没了。我跪在爹身旁,嚎啕大哭。姑姑哭着对我说,别哭了,再哭也哭不活了,安顿后事吧。当时,我手头只有20块钱,姑姑添了5块,我向校长预借了一个月的工资,50块钱给爹买了柳木棺木。姑姑改剪了送老衣,三天头上和娘合葬。
暑假在学区参加小考会议,我所代的第一个毕业班,升初中考试成绩较好,获了个小考成绩优秀奖,我有些自信,想去看红霞,去了公社话务室,红霞正在洗头发。我觉得有些不便,欲走,她喊,石老师,别走。说着用花手绢把头发扎住,穿上花格衫子,连忙从抽屉里抓出一把五颜六色的糖块。吃喜糖,吃块喜糖。我听到后有些惊讶,很失望昏昏沉沉回了学校。回了学校,李校长一脸堆笑,准备了四个菜,一瓶酒,笑着对我说:咱喝两盅。我把奖框一放,说:酒,喝。他一口,我一口,一瓶酒干了。我二话没说提上瓶子就走,李校长说,振基,行了,不喝啦。我说:喝,你看我没钱,我提着瓶子冲出了屋门,眼一黑,腿一软,一头栽在院里,咣当一声,酒瓶子摔了个粉碎……后来,有人告诉我,红霞和一个售货员订了婚。
爹娘走了,可自留地还在。春上,和爹种的二分谷子、二分玉茭,秋天我回家收回来,长得不好,俗话说伏里无雨,谷子没米。打腾了半口袋谷子,把谷子碾成米有个20多斤,玉茭扔到房顶上晒出。小米放在瓦罐里。后来休息基本上没回家,有时候去姑姑家过个礼拜。腊月二十三放了寒假,脏衣服在学校洗了,自己不会缝缝补补,我扛着行李卷去麻烦姑姑。快过年了,我只好背着行李回家。院日里破败得很,屋子里落满尘土,窗户纸破了,顶棚里老鼠咚咚地跳,不时扑啦扑啦落土,屋子冷得拴不住猴儿。我收拾些柴火把火点着,烟火顺天直冒,我用扇子煽。呛得我又是鼻涕又是泪,跑到院子里一看,屋顶上的烟囱也塌了,爬上屋顶清理砖头泥片,通了烟道,烟囱才冒起了烟。我一边烧火,一边打扫屋子,折腾了足有两个小时,糊上窗纸,打开行李热着。这时身上肚子里又冷又困,想喝碗稀粥。烧开了水,到瓦罐里舀米,呀,真怪,米没了。想了半天断定是被人偷走了。喝碗开水,吃了姑姑的一个年饼钻在被窝里睡了。第二天早早地去镇上领了一个月的供应。5斤白面、3斤大米、5斤小米、6斤窝子面、9斤高粱面、半斤棉油。去食品供应领了1斤猪肉、半斤羊肉……这几天舍不得吃肉,吃白面,一天两顿煮圪塔汤等过年。
过年这天我起得早,因为爹过世不贴红联春联,贴了一对蓝春联。上联:年年岁岁花相似,下联:岁岁年年人不同,横批:日月平安。
在爹娘的牌位前点了蜡,烧了香。供了一碟饺子,饺子包得不好,有的烂在锅里,胡乱吃在肚里,收拾了,我锁了门到本村学校找看校的王老头下棋。一个人好孤独,一时也不想呆在家里。临出门时从篱笆缝里窥见光棍三子,我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米定然是他偷的。初三,我买了一瓶酒一包饼干去看姑姑,计划初四晚上回来,初四是拜丈人的日子,我不想见到红霞。
到了姑姑家,姑姑很高兴,脸上溢出一片光彩。姑夫很和人,总是笑咪咪的。中午姑姑给我包饺子,猪肉白菜馅的。还给我弄了四碟菜,一个豆芽、一个白菜、一个豆腐、一个鸡蛋,还有一壶酒。炕上放了饭桌,满屋子里飘荡着香气。我坐在炕上,暖敦敦的真有些家里的感觉。
初四下午我要回家了,姑姑留我,我推辞学校有事。我知道那时的吃的,一人一份,不能给姑姑多添负担。临出门姑姑说,你老大不小啦,张罗个家,好给你爹开门展户。我知道姑姑的苦心,但更清楚自己的情况,要爹没爹,要娘没娘,要钱没钱,那时候的老师臭得很,什么臭老九。谁跟咱过日子,难啊!
我们学校的两位老师一个叫杨文,一个叫赵福。杨文和我同住一屋,同代毕业班的课。他的家景较好,他爹是农业社的会计,杨文定于国庆节结婚,媳妇来过学校一次,很好看,他们也很般配。赵福是民办教师。爹是农业社的副业主任,负责油坊、粉坊的事。人们议论他家吃油如喝水。的确是这样。我在赵福家吃过一次白菜粉条煮面条,吃了满嘴油光油光的。最近订下本村的个媳妇。听说女方要了上海飞人裁缝机、天津飞鸽自行车、上海手表,腊月里办还是开春办没有说。
今年和去年不一样,去年是大旱。今年秋上连绵阴雨一下就下了十来天。天气开了我回家里收拾自留地,开门一看屋顶的木椽也给压折了,泥土瓦片摔了一地。房顶上塌了三个窟窿,看得蓝天亮哇地。气得我心肺都要炸了。心里想,老天爷不长眼,就是欺负这些苦命人。我和了团泥,用玉茭杆垫住窟窿,上面抹了些泥迁就吧,秋收以后,社里调整了自留地,死了的免了,娶来的加上。爹娘的一份自留地这样就没了。米汤煮圪塔也吃不上了。
一天晚上,李校长说,杨文、赵福要结婚了,你也得考虑,你比他俩大。说实话,我想有个家,可是……
又过年了,我领了供应回家,进了院里发现,连门子、窗户上的玻璃也被人撬走了,玉茭也没了。我在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思谋着这怎样过年。我把鸡窗拆了,用烂砖块将屋门、窗子全部垒了。带着供应去本村学校和老王头凑合着过年。
姑姑早就托人捎口信,叫我去她家。过了大年初二去看姑姑,姑姑的眉眼肿得厉害,姑姑连忙收拾饭菜。她说,东邻家有个姑娘叫彩虹,和她爹说过你的情况,哎,人家说彩虹没有娘,再嫁个没娘的,有个生男抱女的没个大人关照不行。后来姑姑又给我介绍了一个姑娘叫莲叶,也是姑姑家村的。我见过一面,人比红霞还好看,莲叶家爹要考虑一下,打听打听。后来,捎过话来后头些再说,实际人家打听到了嫌咱穷。
我在学校里工作用心,李校长很赏识。生活上很关心,对于我的终生大事常常犯愁,总想给我介绍个对象成个家,男人没个家不行。
李校长有个本族姐姐,来往的很近。自小嫁到苏家庄。苏家庄离我村一里来路出村进村。嫁了的男人是半流子医生,叫苏耀祖。家里开着草药铺,继父祖业。去年大病一场,得的是肺病,一夜一夜干坐着盗不住气。医生治不了自己的病。他一辈子生了两个姑娘,大姑娘叫拉儿,二姑娘叫拉弟,拉来拉去没拉个儿子,拉儿打发出嫁了,拉弟在村里当民办教师,拉弟也不小了。心想给拉弟招个上门女婿传承烟火,但又怕屈了女儿。老婆理解他的心,拉弟明白爹娘的心意。媒婆多次上门,拉弟总是推辞并说,爹我不嫁,俺跟爹娘一辈子,熬上一沙锅一沙锅续断汤,一匙一匙喂她爹。
李校长听说姐夫病了去看姐夫,老两口红着眼说起这码事情,说得是凄凄戚戚……
一个礼拜日准备休息,李校长留住我说有事,可他只是叭嗒叭嗒抽烟,抽了一锅子又一锅子,我不敢往前问。开始洗我的衣服。老半天他才开口。有件事想和你说……又说,说出来千万不要介意……他吞吞吐吐的。
我有些急了,你说吧。介意个啥?我感谢你的关照,错误缺点尽管说。他才说起了拉弟这码亲事。
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好,思考这件事情,李校长爬在枕头上抽烟,也睡不着。他说男到女家也是个家。我说,嗯,咱先见见面吧!
礼拜日李校长带我去苏家庄。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拉弟长着一对大眼晴两条辫子长长的,身子挺结实,她麻利地给我们沏了茶,李校长让我和拉弟单独谈了话。谈得很顺利。出门时,拉弟说,快晌午啦,吃了饭再走。我说不用啦,李校长说下午开会。
拉弟把我们送出街门。
这件事情我专门告诉了姑姑,姑姑说,人挪活,树挪死,你有个家,有人牵挂,你姑姑就放心了,你爹你妈在天堂也高兴的。
后来和拉弟来往了好几次,相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答应到她家里生活,把两位老人养老送终。她答应典礼在我家举行,为爹娘敬一份孝心,这是我们的约定。后来,李校长催我订婚,一天李校长带着我去了拉弟家,吃了一顿订婚饭,我买了一面圆镜、一块头巾、一块香皂、一支英雄水笔,这四样东西作为我和拉弟的订婚礼物。我带拉弟去见姑姑,姑姑全身浮肿,卧床不起,她见到我们,她有了一丝笑意,不久,姑姑死了。
放了暑假,李校长为我们择了个好日子,八月初九,说什么八是发,九是久,连领结婚证带典礼一齐办。
定了日子以后,我和拉弟共同收拾洞房,两个人糊顶棚、粉墙壁。她还剪了个大红喜字,剪了一对鸳鸯戏水,一对并蒂莲花,我自编自写了一副红联,横批是新婚大喜,上联是家有梧桐感恩父母育成人,下联是引来金凤天定良缘结同心。尔后,磨了一口袋高粱面,割了5斤猪肉,准备了3桌淡饭。那个光棍三子笑咪咪地把院里院外扫了个一干二净。
那一天,秋阳融融,微风习习,门上贴着红红的对联,洞房里贴着大红喜字,窗上贴了窗花,闫叔备了一双喜马,老王头为我下厨,李校长作了大媒,杨文为我组织了乐队。临行时我为爹娘上香磕头,一股心酸涌在心头,我跪在地上哭不成声泪流不止。急得闫叔又说:孩儿,别哭了……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爹娘不在你身边,在天堂也为你高兴,为你祈祷……说着,他和李校长把我扶上了喜马。
娶回拉弟,李校长为我们主持了婚礼,他祝愿我们天长日久,白头偕老,互敬互爱,永远幸福……
我们这里有个乡俗叫作二请六住。就是婚后的第二天请女婿女儿回娘家吃喜酒,第六天请女儿回娘家住一宿。老丈人说,六就是留,你们两口子就都留下了。这就是你们的家,他可心的诚恳,两眼里温暖着激动。
我们的家里,同样贴着一个大喜字。在大喜字的上边挂着两把草药,我问拉弟这是何意?她笑着说,这把草药名叫续断。医书上讲,它有强精活血,去邪健体,有延续生命之功效。我又问为什么挂两把?她笑着说,你爹石光荣,我爹苏耀祖。光荣也好,耀祖也罢,都靠我们啦。我顿时大悟老人们的良苦用心了。
她偎依在我的身旁,我静静地在想,家是什么?家是老人,家是媳妇,家是儿女,有家幸福,但家更是责任。
鸭爪木怎样换盆?
鸭爪木又叫招财树,许多家庭都爱养一盆甚至好几盆,一是看中去郁郁葱葱的样子,再就是相中其发财树这个喜庆的名字,讨个好彩头。
发财树换盆一般有三这几种情况:刚买时胶盆换瓷盆;小植株长大了换大盆;旧盆换自己更喜欢的新盆;养几年后正常换盆。
鸭爪木换盆时如果根系太多了,就要疏去一部分老婆根、坏死根,如果是小盆换大盆可直接带土坨上盆。上盆后浇足水,以后养护正常见干见湿即可。为避免烂根,浇水长上宁微干勿过湿。
卤的鸭爪可以吃一点吗?
卤鸭爪当然可以吃了,卤鸭爪这是卤菜中的一种,还有卤鸭头鸭脖都是非常好吃的小吃。卤鸭货出名的有周黑鸭,绝味,煌上煌等鸭爪都是好吃。
鸭爪也叫鸭脚,筋多皮厚,很有嚼劲,从营养学角度讲,鸭脚含蛋白质多,低糖,少脂肪,所以鸭脚是减肥食品。
如果觉得在外面买的鸭脚不卫生,其实可以自己在家里动手做做,毕竟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自制卤鸭爪配方
准备主料 鸭爪,, 小茴香10克 八角, 2个, 香叶, 3片, 干辣椒适量花椒10克, 桂皮2小块, 料酒适量, 生抽适量, 生姜2块, 大蒜5个。
步骤:1将鸭爪洗净放入锅中,加入冷水适量,煮沸后把鸭爪从锅里捞出来用冷水冲洗干净,再次将锅里加入冷水(水可以多放点),放入准备好的各种配料,煮30分钟,
2: 半小时后,倒入适量生抽上色,记得加入多一点的盐,卤水现在就做好了。
3:把鸭脚倒入卤水中,同时可以尝下卤水的咸淡,卤水可以稍微的咸些。再盖好锅盖接着煮半小时。
4:半小时后关火,让鸭脚在卤水中浸泡半天,让其更加的入味。
5:半天后取出来就可以了。
怎么把鸡爪鸭爪做好?
谢谢邀请
冬天是各种肉类食品的黄金季,各种炖、煮、烧,其中鸡爪作为一种常见肉食,深得大众喜爱,我们爱的不仅仅是它劲道爽滑的口感,更多的时候,我们还会把吃鸡爪当做一种乐趣,仿佛怎么吃都不够,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家常鸡爪-红烧凤爪,味香醇厚,色泽红亮,富含谷氨酸,胶原蛋白和钙质,味道十分鲜美。
简单易操作的美味红烧鸡爪,你学会了吗?
哪个牌子的泡鸭爪好吃?
哪个牌子都没有我做的好吃
真滴
超市买两袋小米辣椒,这种辣椒有甜咸两种口味,愿意选哪种随便
超市买鲜鸭掌,回来冷水洗净,冷水下锅,放花椒姜,煮到筷子一下能扎透,捞出,冷水冲洗
找个盆子,把小米辣椒和鸭掌全都放进去,放盐,盖上保鲜膜,冰箱二小时之后就可以吃了,时间越久越入味
别吃太多外面买的卤味,添加剂太多,还是自己动手更安全
怎么做龙岩泡鸭爪?
泡鸭爪是龙岩永定县一道地方特色小吃。永定的泡鸭爪吃起来香脆爽口,味道有点辣,有点甜,又有点酸,非常开胃,是当地人都喜欢吃的食物,很多人把它当成茶余饭后的零食吃。
据了解,2012年初,龙岩泡鸭爪在整个福建都流行起来了,很多人都特意托人到永定买几罐泡鸭爪,有的自己吃,有的当特产送人,非常受欢迎。
那么泡鸭爪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所需材料
主料:鸭爪适量
辅料:陈醋、生抽、蒜头、鸡精、盐、白糖 、麻油、冰水、矿泉水、辣椒(不吃辣的不要加)。
容器:可以密封的罐子
操作步骤
1、鸭爪焯水
水煮开,将洗净的鸭爪放入锅里,加点料酒(或者姜片)去腥,煮熟(不要煮太烂,把鸭爪往后折断把掌心里头的那根筋吃一下,如果脆就可以了)。
2、鸭爪泡冰水
准备一盆冰水,将鸭掌马上放进去浸泡半小时(据说这样更脆更劲道)。
3、制作卤汁
将陈醋、生抽、盐,鸡精,白糖,蒜头、辣椒放入密封罐子里,再加入适量矿泉水,再倒入适量的麻油(吃不惯麻油可不加),然后把调味品搅拌融化。一般来说,一斤鸭爪配4两的卤汁和8两的水进行泡制。液体要把鸭爪都淹没,这样鸭爪才会入味均匀。
4、罐子密封保存
然后把罐子密封后,保存在冰箱,一般泡24小时后就可以吃了,如果喜欢重口味的,就多泡两天再吃。(海峡网 黄仙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