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对自己的陵墓选址都是十分讲究的,在修建陵墓前都会请来全国著名的风水先生,让他们为挑选一块风水宝地,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皇帝,对自己的墓地一点都不讲究,其结果就是果然影响了自己王朝近百年的发展,这位特立独行的皇帝就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传说,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回到自己家乡巩县祭祖,或许是因为故土情深,赵匡胤决定在家乡为自己选一块地,作为自己百年之后的归属。当时就有很多大臣向他进言,说皇帝陵寝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一定要谨慎选择。
赵匡胤一看自己根本拗不过大臣们,只好找来一位风水大师,让他在巩县周围为自己挑选一块风水宝地,但是很不巧的是,风水先生发现在巩县周围没有藏龙之地,费了很大的劲儿也没有找到一个风水宝地。当赵匡胤前来视察的时候,他看到这些风水先生一个个地垂手顿足,心里十分烦躁,赵匡胤不想再被这些风水左右,于是命令随从取来弓箭,他登上高出弯弓搭箭,朝正西北方向射了一箭,然后他对风水先生说,此箭落下之处就是我赵匡胤百年之后的葬身之地。
只见赵匡胤射出的箭一跃升空,朝着西北方向400米开外的地方落下,从此箭落之处就成了赵匡胤的陵寝。但是赵匡胤箭落下的地方面朝嵩山背对洛水,陵区中轴线都朝向西北,并且直指少室山主峰,实际上这种格局是犯了风水上的大忌。当时风水大师就大呼此地万万不可,这是风水大忌,就连在场的大臣们都觉得皇帝是太过莽撞了,但是洒脱的赵匡胤只说了一句:箭落为实,君无戏言。
就这样,宋太祖赵匡胤为自己挑选了一块陵墓,即永昌陵。后来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篡权做了皇帝,一直到最后,宋朝被元朝所灭,宋朝也就成了第一个被外族灭了的王朝。后世都在纷纷传言,这主要是因为宋太祖的陵墓违反风水而造成的。
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给自己选择陵墓的?
有关宋太祖陵寝之事,确实有一个一箭定陵寝的传说。
许多人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是在洛阳一座军人大院中出生。那个地方叫做夹马营。宋太祖手下不少猛将,都是他小时候的玩伴。
在开宝九年宋太祖到洛阳祭祖,回到夹马营中。多年征战,夹马营早已成了废墟。宋太祖用鞭子指着前方某处位置说:“朕记得当年得到一头玉石雕刻的马,十分喜爱,可是几个朋友多次从我这里偷走。因此朕将石马埋在前面山谷。不知如今是否还在?”
手下急忙去寻找,果然找到了当年埋下的石马。
巡视夹马营故地后,宋太祖又去祭拜了父亲、母亲的陵墓,当时他似乎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哭泣祭拜时说:“这辈子再也无法来这里看望二老了!”
之后,宋太祖就换了袍服,取弓箭登楼台,向西北射出一箭。他手指羽箭落下的地方,告诉身边人说:“那就是朕以后的皇堂(陵寝)所在。”
宋太祖命人将刚刚找到的石马埋在羽箭落下的位置,告诉身边人说:“朕之陵寝就叫做永昌陵吧。”
从洛阳回归不久,宋太祖就暴毙去世了。
这段史料处置送人笔记《玉壶清话》。在开宝九年宋太祖确实到过夹马营,确实祭拜过父母陵寝,也确实与众将习练弓马,以示不忘昨日。
不过,说宋太祖在那时就预感到自己要死,明显是马后炮,是宋朝文人为宋太宗遮羞的讳饰之词。
当时的宋太祖意气勃发,从洛阳回归立刻就派遣大军征讨北汉,半点没有准备后事的意思。若真的早就准备了后事,怎么可能对自家儿子没有妥善安排,以至于烛影斧声,妻儿惨死?
宋太宗有没有杀宋太祖?
谢小蜜邀
“烛影斧声”这事已经写过好几次,先说结论,没有宋太祖死于谋杀的确切记录,更没有宋太宗当时在现场的记录
这个“斧”是宋太祖常拿在手中把玩的“玉斧”,还有一种说法是“柱拂子”,即功夫片中道士或太监们的常用武器“拂尘”
无论是玉质小斧或拂尘,用来杀人都不如一块板砖好使,那两种玩意都太费事
“烛影斧声”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究其原因,在于故事情节生动,富有浓烈的传奇色彩,阴谋、暴力和想像中血肉横飞的场面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心底的期待
这个故事被收录在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最初版本见于吴僧文莹的《湘山野录》,原文如下
祖宗潛躍日,尝与一道士游于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喜歌步虚为戏,能引其喉于杳冥间,作清徵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赵匡胤游侠江湖时结交了一个道士,那道士没有姓名,一会说自己叫“混沌”,一会说自己叫“真无”。几个人整天狂饮烂醉,没钱的时候道士就从怀里大把大把往外掏银子,那银子还越掏越多,仿佛怀中有个聚宝盆
道士的声音能上天入地,偶然有一两句从空中飘落,只有赵匡胤能听见,说的好象是一句某某能做皇帝的谶语
上已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于岸木阴下,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去,急回跸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
赵匡胤做皇帝后,有一次巡幸西沼,突然看见道士喝得醉曛曛地坐在树下,道士见了赵匡胤便微笑着打招呼“别来喜安”,两俭老朋友见面很高兴,赵匡胤叫人先把道士接回宫中,自己也急忙打道回宫与道士把酒叙欢
上谓生曰:“我久欲见汝,决()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
酒桌上赵匡胤问道士自己还能活多久,道士啃着猪肘子说,如果今年十月二十日晚上是晴天就能再活十二年,如果当天不是晴天,就应该准备好后事
上酷留之,俾宿后苑,苑史或见宿于木末鸟巢中,或数日不见……
赵匡胤苦留道士在皇宫后花园住下来,宫中有人看见道士晚上睡在树梢的鸟窝里,住了几天后,道士不辞而别
这鸟人仿佛专门为了给老朋友赵匡胤算命而故意设计了这场邂逅
上常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阁以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
赵匡胤牢牢记住了道士的话,在决定他能否再活十二年的那天晚上,赵匡胤亲临太清阁视察天象,看到满天星斗,赵匡胤十分欢喜。没想到就在这时,突然之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雪纷飞。赵匡胤暗道:“不好,有妖怪”!于是急忙下阁,命人火速召赵光义进宮
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翟()()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
赵光义被请到赵匡胤的寝宫,兄弟二人喝起了小酒,其他人都被远远地赶到一边,只隐约看见赵匡胤在灌赵光义喝酒,赵光义为了躲酒满屋子乱蹿。兄弟二人喝高兴了就来到殿外玩雪,赵匡胤拿着柱斧兴奋地边戳雪边嚷嚷着:“好做,好做”。玩了一会,凌晨三点钟,赵匡胤就上床睡觉去了,赵光义也在宫中住了下来
赵匡胤酒后睡觉时发出震耳欲聋的鼾声,凌晨五点,鼾声中断,守在寝宫外的侍者感觉不对劲,跑进去一看,赵匡胤已经驾鹤西归
即便这段充满隐讳阴谋论的“烛影斧声”原版也让观众朋友们大感失望
1.有赵光义避酒的“烛影”,“斧声”却是赵匡胤在室外当众戳雪发出的声音
2.赵匡胤的寝宫外有“侍庐者”,想要在别人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推开厚重得一动就吱吱乱响的宫门,再悄无声息地用“柱斧”砍死太祖长拳的创始人,有了这份手艺,别说燕云十六州,五大洲拿下来也毫无问题
毕竟普通人用玩具玉斧割半小时也不见得能把人割出血,用拂尘打十天也不见得能把人打出血印
李焘录完这段后也写出了自己的疑惑
然文莹所言道士,不得姓名……恐文莹得之传闻,故不审
如云“……笑揖太祖”,“止宿后苑鸟巢中”,言“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圣寿可延一纪”,疑皆好事者饰说,未必然也
又云“太宗留宿禁内”,此亦谬误
太祖既不豫,宁复自登阁,且至殿庭戳雪乎?
据宋史,两宋皇帝寿元:
太祖50,太宗59,真宗55,仁宗53,英宗36,神宗38,哲宗24,徽宗54,钦宗62
高宗81,孝宗68,光宗54,宁宗57,理宗59,度宗35
两宋主要皇帝平均寿命为785÷15=52.3(岁)
太祖并没有明显拖后腿
高宗赵构是长寿冠军,但是人家有独家秘诀:坚持长跑,不喜饮酒,二十二岁戒色,保持好身材,天天好心情,淡泊名利,随遇而安
种种迹象表明,普遍身材圆润的赵宋皇室有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基因,例如仁宗赵祯
嘉祐元年正月,45岁的赵祯第一次犯病
春正月甲寅朔……上暴感风眩,冠冕剞侧……或以指抉上口出涎,乃小愈
小愈之后,在召见契丹使者时又出现病症
己未……语言无次,左右知上疾作,遽扶入禁中
直到二月,仁宗仍然无法谈话自如
戊辰……上神思(渐)清宁,然始不语,辅臣奏事,大抵首肯而已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二》
嘉佑八年三月,仁宗又犯病了,这次他没能挺过去
辛末晦,上暴崩于福宁殿。是日,上饮食起居尚平宁,甲夜,忽起,索药甚急,且召皇后。皇后至,上指心不能言。召医官诊视,投药,灼艾,已无及。丙夜,遂崩。~《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八》
刚发病时仁宗便让人急召皇后,皇后到的时候仁宗已经说不出话,这时“指心不能言”应该是想告诉皇后自己心脏不舒服,而不是浪漫地表示“这一辈子,我的心里只有你”
发病后仅两个时辰仁宗就死了,病势如此凶猛的也只能是心脏病
仁宗身材虽然比太祖略微苗条一些,但仁宗也经常与大臣们聚餐联络感情,和太祖一样喜欢饮酒
酒这玩意对心血管病人来说就是杀手
宋太祖为什么不立太子?
上尝以传国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於是普复入相,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得罪,则普之为也。
这段话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说的是宋太宗赵光义曾经询问赵普自己应该传位给谁,赵普的回答就是“太祖已经犯错,陛下不能再错”。意思很明显,赵普本人也认为赵匡胤不应该传位给赵光义,并且赵光义也认同赵普的观点。所以,他们二人后来联合起来,把秦王赵廷美搞倒搞臭直至搞死。这其实可以从侧面证实“金匮之盟”存在的真实性,并且可以认定,当年杜太后与赵匡胤的约定,宋朝皇位传承顺序应该就是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但是赵光义把这个约定篡改了,他不但把赵廷美踢出去,还公然否认了赵廷美是自己的同胞兄弟。
《宋史》《涑水记闻》《续资治通鉴长编》《建隆遗事》等史书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金匮之盟”,说的就是宋太祖本来就想传位给弟弟赵光义,所以称帝十六年时间中从来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也没有把两个儿子封王,反而是称帝之后不久便将弟弟赵光义封为晋王、开封府尹。
而赵光义即位之后则先把弟弟赵廷美封秦王、开封府尹,又把赵匡胤及赵廷美的子女全都称皇子,称公主。并且,赵光义在位的前十九年,都没有立太子,在除掉了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之后数年才册立赵元侃为太子,可见,他心里是很有顾虑的。
所以,按照现存史料来看,赵匡胤很有可能是打算传位给赵光义的,所以16年没有立太子;赵光义本来也应该传位给赵廷美,所以他19年没有立太子。
宋太祖是如何建立宋朝的?
孤儿寡母伴虎狼,
黄袍加身演双簧。
宋太祖为何杯酒释武将兵权?
所有的皇帝都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怕手握兵权的人拥兵自重!在一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是最好解决办法,既不用杀功臣,也不用寒了他们的心!
慈禧陵墓为什么会寸草不生?
说来也是讽刺,在我国古人的迷信说法之中,不长草的光头坟是非常不吉利的。这样的坟墓在古人看来不接地气,绝家资,会折损后人,就是平常人家遇到都要择日另选坟地。但慈禧这样的的光头坟是她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就算当时的风水师心里懂,也只敢照办。
自从慈禧的陵墓提上了日程,她就不时冒出些奇葩想法来为难为难负责修建的醇亲王,前前后后也是改了好几次。醇亲王是她的本家亲戚,平时走动较多,见多了慈禧的奢靡品味,建造陵墓之时,一切都是按着她的喜好来。
那时正值甲午战后,全国又出现了罕见的灾荒,慈禧不顾赔款不管民生,将原本和慈安太后规模差不多的陵墓拆了个干净,下令重新修建。慈禧的陵墓修建持续了十五年,所有的图案都精细地雕琢成“凤引龙”的式样。醇亲王费劲心力修到差不多的时候喊来慈禧视察,可这位老佛爷奇思妙想突然来了一句:若是我以后坟上长草,那我岂不是落草为寇吗?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久久盘旋在慈禧心中,成为她心头的一块心病。
老佛爷提出了要求,当然要竭力去办。醇亲王找到修建的师傅商量,这师傅也是十分为难啊,自古到今,还真没有这般奇葩的思维,连坟头草都不放过。师傅十分无奈,只得回去想想办法。再翻阅了无数的古籍之后,还是让人找到了长年不生草的方法,就是将土混合硫磺石灰等在铁锅之中炒熟,熟化处理之后的土铺在坟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工匠们在坟前支起大锅,开始不停地为这位老佛爷翻炒坟头土。不过这办法确实也有效果,直到今天,慈禧的坟头依旧寸草不生。
虽然在风水上,慈禧的光头坟已经犯了大忌,但是这样的坟头却歪打正着解决了积水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乾隆的地宫只要一遇到雨季就会积水漏水,虽然这个问题在乾隆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乾隆也曾经找人去整治修葺,但是在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没有从根源之处解决,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于积水两米之深。
而慈禧的陵墓因为坟头不长草,反而杜绝了植物的根系对地宫顶层的破坏,这样就不会出现由顶部往下面漏水的情况。另外在慈禧陵墓修建之时,就十分注意地宫之内的排水问题。但是地宫能够免受自然侵袭,却很难逃得过人祸。孙殿英一轮洗劫,不仅仅将她的珍宝全部抢走,就连她的尸体都被扔在棺椁之外,全身长毛,惨不忍睹。
宋太祖为什么要推行重文轻武战略?
赵匡胤开始投入郭威帐下,郭威称帝后,赵匡胤开始正式步入仕途,郭威去世后,柴荣继位,柴荣对赵匡胤非常器重,因此赵匡胤得以被重用,立功无数,柴荣病重时,封赵匡胤也是殿前都检点,掌管禁军。
柴荣驾崩后,年幼的周恭帝继位,赵匡胤后来带兵抵抗敌军,大军到陈桥驿时,兵士发生哗变,对赵匡胤进行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为帝,周恭帝被迫让位给赵匡胤,赵匡胤建立大宋,登基为帝,是为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多方割据势力,之后宋太祖重文抑武,施行以文治国的策略,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动乱时代,天下逐渐安定下来。
那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推行重文轻武、以文治国的策略呢?
在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是五代十国时期,这段时间是古代历史上几个最动乱的时代之一,那时候社会动荡严重,朝代更替频繁,往往是一个王朝刚建立不久,就被手握重兵的将军改朝换代,建立了新的王朝,而没多久新的王朝同样又被篡位。同时五代十国割据势力林立。
赵匡胤建立大宋后,想根本解决朝代更替频繁的局面,想结束五代十国的黑暗情况。而赵匡胤知道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武将手握重兵,而皇权衰败,赵匡胤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例子。
武人掌权,将军一旦手握重兵,就会拥兵自重,若在有朝廷的猜疑,就会出现混乱,所以宋太祖赵匡胤要推行重文轻武、以文治国的策略。
而要以文治国、重文轻武,就要收回将军们手里的兵权,只有皇帝自己有了兵权被推行以文治国的策略。
而赵匡胤又不想屠杀功臣,所以就有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通过威逼利诱,最终跟他一起打天下、手握重兵的将军纷纷上表交出兵权。
赵匡胤军权掌握在手中后,通过完善科举,进行一系列的尊孔活动,提高了文人的地位,因为赵匡胤的以文治国策论,让宋朝的文化空前盛大,宋朝也被称为文人的乐园,出现了很多的名儒、名臣、名相。不过因为赵匡胤的重文轻武策略,也让宋朝整体的军事能力不是太高,所以北宋出现了契丹、女真、西夏等一些势力。因此以文治国、重文轻武的策略是有利也有弊的。
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
赵匡胤的登基靠的是陈桥兵变,也就是所谓的“被”部下黄袍加身,天下是其以手握重兵的武将重臣身份夺自后周柴荣所遗孤儿寡母之手。纵观唐末以来,改朝换代十分频繁,动辄便是手握重兵之武将不甘人下废帝自立,上演了一出出武将夺权的戏码。赵匡胤深知武将拥兵自重之弊,本人天下又来自篡位自立,因此自宋朝初定便以杯酒释兵权等温和手法剥夺武将兵权,同时重用文人,使文武相互牵制,避免再出现尾大不掉之强势武将。但因为根除武将篡权之隐患,政策制定上有些矫枉过正,致使宋朝一直以来都是文人的盛世,但武将就活得比较憋屈了,平时不掌兵,战争发生时临时获指挥权还要饱受文官掣肘,在朝廷里身份低下,被文官轻视、排挤。大将狄青的一生境遇就是宋朝武将境况的真实写照。
有宋一朝,文官掌兵,武将受气不说,因为两个集团的不和,加之外行指挥内行,军队建设一直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军人战斗力得不到充分释放。后果就是军事上总是疲软不振,饱受周边国家欺凌,虽富甲天下,科技发达,却难以转化为强大武力,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富而不强,只能是让人垂涎的肥肉而已,不知何时就会被狠咬一口。
宋太祖死后,为何不让后代杀大臣和言官?
唐朝陷于藩镇割据不能自拔,大权旁落朝廷式微,僖宗时黄巢之乱席卷全国,给王朝以重击,自后生出藩镇割据与国家政权结合的变异体五代十国,梁唐晋汉周你方唱罢我登台,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建宋,扫平十国统一南方,建立一个唐末以来的统一王朝,为善待柴氏后人等考虑,宋太祖立下誓碑对后世子孙加以约束,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终宋一朝特别是北宋,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都得到很好的执行。那么,宋太祖为什么要立此誓呢?
每一次王朝更替,后一个王朝必定会从前一个王朝汲取败亡教训,如唐太宗看到隋末大乱,引以为鉴才有贞观之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而唐末的五代乱象,作为当时高级将领的赵匡胤耳闻目睹,感受尤深,朱温通过镇压黄巢坐大,终于取代唐朝,李克用子李存勖好不容易打败后梁建后唐,又被其义弟夺位,后唐明宗女婿石敬瑭又夺权建后晋,后晋大将刘知远取代后晋建后汉,后汉大将郭威又夺后汉建后周,乱哄哄一团糟,归根结底是武夫乱国之害,有感于此,宋太祖采取轻武重文,崇文抑武,避免再次快速进入王朝轮回,此是大形势使然。
其次,隋唐设立科举制,初时还局限于权贵名门,之后得益于中央无力,诸镇势大,科举制倒得到较好的贯彻,取材不问出身,出现了大批寒门士族,门阀贵族经黄巢之役及后来乱世几乎杀绝,庶族地主渐渐走上政治舞台,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宋太祖既抑武自应崇文,不然文武皆抑自取祸乱,所以采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成为同盟,自然在政治上有优待。(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应该还有个人的原因,据说赵匡胤好读书,重视读书人,曾力劝武将多读书明礼“朕欲武臣尽读书以明治道”,在当后周将领攻打淮南时,打胜后带了几车物事回去,有人报告周世宗柴荣说赵匡胤贪财,检查后发现几大车都是书籍,柴荣说你是武将要研究武事,带这么多书干什么?赵匡胤回说欲读书明大道理,不能终日打打杀杀。综上,有此遗训并非偶然,太祖誓碑内容及其他虽有争议,但事实上终宋一朝特别是北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人都得到较好的执行,做得最好的是宋仁宗,荒唐如宋徽宗,也不敢随意杀害上书的太学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赵匡胤任性选陵墓 犯下大忌 影响了宋朝百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