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太极生两仪,两仪可一分为二的所有事物。两仪是指天地,引伸代表一切可以二分的,相对事物。
《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又说大衍之数,中有“分而为二以象两”,这里的“两仪”,“二,”“两”,都是指天地。是太极的出分,是天地之数,所有《系辞》中又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由天地引申,而有尊卑,乾坤,贵贱,动静,刚柔。又:“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知。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在人文世界里,乾坤代表男女,乾坤是个代号,乾代表男,坤代表女。《易经》的学问一点也不高深,因为它平凡,天地间万物万有的道理便都包藏在里边了。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这个法则,把所有一切应用物理的法则,一切人类的规则,统统都包括在内了。
从自然的道理,说到人文的精神,人生的道理,修行的道理。无论入世出世,均为不可亟得的摩尼宝典。
两仪是一种相对待的关系,虽然在人的方面,意志为阳,躯体为阴。理智为阳,欲望为阴。在社会方面,大众为阳,小我为阴,公益为阳,私利为阴,但是没有躯体,意志就无法实现。没有小我,大众就无法形成。所以理智与欲望,公益与私益,尽管有主从的分别,但任需要平衡,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圆满的世界。
武侠小说中经常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四象”具体是什么?
在武侠作品中,那些习武之人经常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我们可以理解为阴阳,四象可以理解为千变万化。说的是太极拳之奥妙。
这句话来直《易经》,而书中的文字是画出来的字符,关于两仪,四象各家众说纷纭。
两仪
具体有七种说法:阴阳、天地、乾坤、玄黄、奇偶、刚柔、春秋。
在成龙唱的一首歌中就有“天地玄黄”,说的是生命万物的开始。武侠中我们可以把两仪理解为能量爆发之源。
四象
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金木水火
东南西北
阴阳刚柔
春夏秋冬
从人的名字论四象为:孟章、执名、监兵、陵光
从飞禽走兽论四象为:青龙、玄武、白虎、朱雀。
八卦不仅在武术中得到重用,还有医学、地理上等方面也普遍重用。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看来,多了解对自己没坏处。?
《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们在意义上的区别是什么?
个人认为,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侧重于世界观,在于动中生静,阐述宇宙万物由来,本源的问题,根的问题。简言之,万物皆由一而来,一生万物,至于一为何物,大者可以为混沌,小者可以为微尘。你能见到的源头就是一,专家,教授见到的是他的一。一者,一生万物,万物归一,有日月星,有天地人。细如尘埃,广至无垠。老子所意,道在于心,随心所欲,一为何,二为何,三为何,千年万解,万变不离其宗,万物有源,源起于道,道始于一。
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侧重于方法论,侧重于事物运行变化之理。其实换作现代语言,就是简单的辨证方法。如下想就对了,事物产生,总有正反两面,正反两面相互作用,增加变化,可以产生四种变化,四种变化再次以正反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八种变化,然后,然后有六十四卦,三百多爻,爻变再生,变化无穷。
所以道士要羽代而登仙,主修道德经,究宇宙之源,顺乎自然以求长生,与和尚不同,道士为求长生而舍世情,隐乎深山,独守穷庐,甘之如饴,和尚为度苍生而起广厦,沿街托钵以为范,坐地纳金以肥寺,各取所需而已。
至于易经,善变而通世情,多象以合人意,于街头替人寻物,一观前程则作用明显。当然用之一道,变化万千,易经还可用于计算机理论,仔细一想,易经变化是不是有点像二进制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凡以经言之,则皆千古至理,能管窥一豹已不易。戏言一答,各有所见,贻笑于方家勿怪。
谢谢邀请。
太极是如何产生两仪与四象的?
理解太极理念,要悟的无极理念,无极生太极。
“无”极,而生成“无”,和相对“无”的“无极”。
“无极”的延伸是无极限,(你可以想象成“反物质”),“无”相对“无极”的延伸就是我们讲的“太极”。(自己去感悟)。
所以太极含有无极的理念,并且反向于“无极”。既,太极生成阳极和阴极。阳极是“无”,阴极是“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行”、“八卦”。“五行”是是生命能量,存在,但却无形。“八卦”是“势能”,能以形态存在,就是物质。阳极的变化顺序是:1少阳,3太阳,5五行,7七星,9老阳。阴极的变化顺序是:2阴阳,4四象,8八卦,6老阴。老阳和老阴的阴阳相互形成了万物生命循环不断延伸变化的规律。
这是太极理念,阴阳理念是在太极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的,相互的,相承的的关系。
所以两仪生四象是阴阳理念上的推演。直至八卦到六十四卦象。也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六十四卦象的阴阳结构和变化。
比如泰卦的三阳都是少阳,三阴都是少阴。是从阴阳到四象到八卦推演而来,所以才能看到象中的小到大来,万物都以小成而积大成的发展规律。
啰嗦了半天,睡觉了!
《易传》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里的易是指《周易》吗?
对“易有太极”这个“易”的理解,似乎存在几种说法。
如:
其一、专指周易。
说周易的起源,是无中生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等等。这样讲是不够严谨的。
我们知道三易之说,周易之前有归藏易、连山易,周易只能是在它之前的“易”的形态的变化或发展。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说,周易之前的“易”更接近它的起源真相。
其二、泛指“易经”或“易”。
广义来讲,“易经”或“易”是个大概念,可以包含“易”的各种形态。周易称“易经”是汉初开始的。此前称易的应当既有指周易又有指所有易的形态如连山及其衍生物之类的用法。
这样理解较之前面的说法,更有合理性。因为理论上说,几乎可以从它们追溯到易的源头。
其三、指易道。
易之道,惟变所适。变易,即阴阳产生与变化。
就是指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为道屡迁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来的呢?是从太极、太极生两仪发展变化而来的。
天地若不变易,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以为典要。此乃易之道也。
我觉得这样样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又深入一层了。
太极分阴阳与太极生阴阳还有太极生两仪,有啥区别?
谢谢邀请,我班门弄斧说两句:太极是阴阳未分,天地浑沌时期,太极是因为大到极点,故称之为太极。物极必反,太极了,就会出现分化,故阴阳分离,形成了天和地。
阴阳分,两仪成,两仪就是天和地,阳代表天,阴代表地。所以《系辞》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即春,夏,秋,冬。对应方位是东,南。西,北。
春夏秋冬展转来回,相辅相成,相生相克。
一句话:太极分阴阳,生阴阳和太极生两仪是同工异曲,一个意思。
天地设位图是怎样表现出太极生两仪的?
这得先从无极开始,即O生1。O是空间,是无极。1代表时间,为太极。即所谓无极生太极了。太极生两仪者分数也,即,一分为二,阴阳天地是也。凡世间一切物质都含阴阳,凡物质都是运动的,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从大的宇宙说起,宇是空间,宙是时间。我们目前知道的宇宙是三维空间。在三维空间里,物质离不开空间,空间离不开时间。但我以为这还不全面,应该是,精神离不开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时间,时间离不开空间。这样会合理些。(哈,扯远了)
前面说过,两仪者,分数也。一分为二。在物理学上叫分割。如,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质子,电子,光子,中微子,夸克,如此等等。这样一直分到微观世界了!也称量子世界。一个微小的量子,其实是一对,这叫做量子叠加现象。目前已用于量子通信。量子,即能一分为二,又能合二为一,它超越时空,是多么的神奇啊!这也正如易经中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变幻莫测之谓神。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两仪)互根,生生不息。(望方家批评指正)
太极生两仪包括哪些宇宙自然现象?
有一定范围与时空的太极,具有阴阳两极,即两仪,最显著的是阳是能阳光普照的太阳,即老阳,还有太阳光照到的地方是谓少阳,有太阳光永远照不到的地方是谓老阴,也有物体一面太阳光照而另一面不能照到的地方是谓少阴。地球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地球本身南极为阳,北极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动物公为阳,母为阴。植物也分雌雄公母。正确认识阴阳两仪对易经的理解运用具有里程碑的做用
河图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图,怎样表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太极图是远古时期伏羲见神马现于黄河水面上,因为马身上长有一些排列有序的黑旋毛和白旋毛形成一个圆状的图形,伏羲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神意,便根据神马旋毛图的形状画成了太极神图。由于图形中黑白旋毛的分布有着自少渐多的走向,于是便用线条将黑白旋毛划分归类,这就形成了黑白两类。以黑代表阴仪,白代表阳仪,一个浑圆的太极图就有了阴阳两仪之分。
画成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后,伏羲为了把带有天意的太极图对应到自然现象中取象,便把处于马背处的位置对应为天,处于马肚底的位置对应为地,把对于日出方向的马前身处对应为日,把对于新月初见的马尾处对应为月。太极图这就形成了天地日月四象。后来人们便把老阴老阳,少阴少阳说成了太极图上的四象。
为了更明确地表示太极图各个方位的阴阴分布,伏羲又以一长横代表阳,二短横代表阴作为阴阳的符号,从此开始,我国的文字符号便有了开端。 用阴阳符号根据太极图各个方位黑白旋毛的阴阳分布,便得出了对应于天的位置为三个阳符号。对应于地的位置为三个阴符号。从地往东的位置是外阳内阴,而且是阴多阳少,便用一阳符号在外两阴符号在内而组成。正东的位置是外阳中阴内阳,便用了一阳符号在外,中间用一阴符号,里边用一阳符号表示。在东南处位置是外阳内阴,而且是阳多阴少,便用了二阳符号在外,一阴符号在内而组成。在西南的位置上是外边有一点阴而里面大多是阳,便用了一阴在外两阳在内的符号组成。正西位置是外阴中阳内阴,便以外为阴符号中为阳符号内又为阴符号进行表示。西北位置是外阴而内有一点阳,便用二阴符号在外一阳符号在内作为表示。这样,太极圆图便分划成了八个区域,太极圆图的周围便标志了八组代表各区域阴阳分布和含量的符号,又把每个区域对应于自然现象中,这就概括了天、地、日、月、雷、风、山、泽八种现象。 伏羲用土垒成一土台,把太极图画在土台之上用于卜问天意,后来便造了个“卦”字表意土台卜问天意的文字符号。由于太极图周围的八组阴阳符号可直接用来预测天意,因此后来便称它们为八卦,根据各卦所代表的现象而命名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名。
现在还有许多阴阳学家,光知太极生两仪,而他们在画太极图时,竟不知阴阳两仪在图中的作用,有的还把两仪画反或是不对位。要知道阳仪是从先天之震卦开始,阴仪是从先天之巽卦开始,后天卦位虽变但太极图不能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太极生两仪,两仪是什么?大赞中国传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