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丁酉年,三煞在东方(寅、卯、辰)。
三煞是比较凶狠、严重的大煞,在丁酉年,大家一定要注意。
其余年份的三煞方位,具体请参看我的文章《莫犯风水中的“三煞”,犯者有灾》。
今年的三煞在寅卯辰方,建房、修造须特别注意。
如果要修建房屋,要记住三煞方可以向,但不可以坐。
坐向是指房宅(包括阴宅等)的坐山立向。
巳酉丑年三煞在寅卯辰方,可以让房屋向东方,但不可以坐东方。
寅卯辰东方三煞位,可以向寅方和辰方,不可以坐卯方。
因为坐卯方就必然向酉方,酉为太岁,是可坐不可向的
今年是巳酉丑年中的酉,可以向巳方和丑方,要避开太岁酉之方。
总之,太岁在酉,而酉方和卯方(太岁对冲之方)是要重点注意的方位。
这是讲建造房屋,而修动改造方面,如果在宅之寅卯辰方,切记不可以大动作。
还有月三煞须注意。
要尽量避免在三煞方动土,以免带来不利影响。
大酉山、小酉山在什么地方?
在北京,它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
古称"太行山之首",又称大小清凉山。
在空中俯瞰西山宛如腾蛟起蟒,
像一条手臂一般远远地护卫着北京城。
因此,古人称之为"神京右臂"
上联:酉(又)去戍(摔)来六合亮(卯),答下联?
辞旧迎新又一年。
大酉山和小酉山是黄帝的藏书之地吗?
黄帝有什么书吗?那都是别人的东西剽窃为黄帝所有。文字也不是仓颉造的,你能认为黄帝有藏书是因为之前就有文字了,黄帝那几十年造不出字来。
黄帝家据有天下约五百年,黄帝起的五帝全是他家的人,儿子孙子,儿子的侄子的孙子再回本家。这五百年足够篡改真相了,所以夏商周也有样学样的编。
别扯这个,现有文献里就能找到真相,没有所谓的黄帝藏书。
“ 三皇:伏羲,神农氏,炎皇。人类大地上最完整的传承是以三皇为人道立言为起点:《阴符经》为人皇决策的本源思想,是人、人群、人类发展总框架思维的把握;“允执厥中”是人类战略行为的取舍之道。道为儒用,在决策思维中,执中不是掐头去尾、是观头察尾取势。
?? ? 泰皇以天地交泰取象、涉及神权,神权不归入人间道。女娲造人,功劳不等同于人文、不入三皇。伏羲与女娲同时期,伏羲又作庖牺、《周易系辞下》记:“古代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天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结绳,记事、为渔:“(伏羲)结绳而为罔器,以细以渔”。伏羲氏启婚姻制维护人类传承,观天演八卦符号、启文字之源。文字记录思维的演变,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根系,所以伏羲为三皇之一天皇。
??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伏羲观天之后,让汉文字定型、培育粮食使种植产量大增、确定人体经脉且用草药医疾利于人类繁衍的关键人物是神农氏。神农氏时期,所有的人文传承得到系统发展,三皇之一的地皇是神农氏。神农氏是中华人文之祖。
??? 神农氏不是黄帝,黄帝最少晚四千七百年。神农氏族相传存约70--17个世代:世代两字取世,“三十年为一代,父子相继为一世”一世是六十年。比照距今四千年的商周金文(即钟鼎文):字型与今天字形相仿;钟鼎文仍能识别2420字,现常用繁体(有的简化字无因果可言)汉字只有6763个;单字书写习惯依旧为从右上到左下——按《列子》记“伏羲已来三十馀万岁”推算,神农氏部族应存约70个世代四千二百年,才足够文字从符号定型到文字构造因果思维演变定型的时间。
因果决策 12
因传有《神农本草经》,说明当时已有文字记录,中华文明从三十多万年前伏羲氏演八卦为起源符号到神农氏时期已完善文字。从符号衍变为定型的文字,这不是短短的黄帝时期能做到的。神农氏时粮食种植业突飞猛进加上医道确立保障了人口的稳定繁衍,黄帝时期已能进行大面积战争了,但人口的增长也不是短短的黄帝时期能做到的。“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神农在伏羲之后已经立历法应用于农业,历法也不是黄帝所立。保障生存的粮医药体系和社会综合管理决策思维,是从神农氏确立后传承至今的文明。医道同源,神农氏是医祖也是道祖。
??? 《内经》防病在《素问》,医病在《灵枢》,是道医典籍,据传成书于春秋战国。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论述人体合道之理。古代有巫,人本有神、巫通鬼。因果病用巫医,但巫不是谁都能做的。巫字从工,人两立于旁,平等心为恒持心。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恒持平等心,在于知而行的意志力,在义利之间永取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知行颠倒,判断力不足是自作自受;从道说知因果而干涉因果,有心之行罪加一等。人们对巫是敬怕,但巫不等于医——医者心全神在、人定合道,持仁心为德行,心行相应不必向鬼神求占。中医是临床实证医学,与道合而利民,站在时代的前端。
??? 科学是猜想后再实证,技术不能证明中医理念只能说明现代科学手段不及中医的层次,不等于中医不系统不完善。用科学的名义指责中医,这行为本来就不科学。道为儒用、儒为道本,中医合道:学好中医既要仁心又需天赋,与决策者任用一样,须知《阴符经》立意;中医辨症考虑牵一发而动全身、考虑人体个体特性与外界环境的交感,与决策思维一致,也说明了中医的先进。不是谁都能达到战略决策思维层次,没有仁心又不够思维层次的人不理解中医很正常,但无知不是诋毁中医的理由。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言。”
?? 《阴符经》为道门之源,文字精妙:天道立心,人心立道。应是神农氏作,炎皇完善。人们总把神农氏与炎皇弄混淆,只有可能炎皇是神农氏部族传承延续中最后出现的出色领袖。“炎皇肇训,稷正修官”:炎皇时期管理完备,人民的个性天赋得到全面重视和开发使用,精神文明发达、人民健康快乐,是公心大道之治。炎皇朱襄氏,擅用火,人皇为公、不重血缘血统,重血缘传承就不会与黄帝合并部族。炎皇氏族约存八个世代四百八十年,神农传承到炎皇总计七十八个世代共4740年,约五千年。
?? 社会整体资源均衡分配的制度会让人民安定和乐,因此人民对物质资源私化的欲求减弱,故义利之间先取义而合道。炎皇顺舒人性,教人民合道为治,所以炎皇是三皇之人皇。儒家敬祖是敬人皇人祖,既为人类传承又为期待天下大同的到来——决策者为民立心,执天之道、公行天下是为大同。
? ? 为什么炎皇是人皇?因为黄帝不可能是人皇。《三皇玉诀》本是解释人皇如何用《阴符经》道导于人民:此书中“去其欲,静其心,定其意,守其神,抱一至静而入新换旧,乃达于道”、抱一入静就能合道,故《阴符经》并不需“贼”、“偷”入文,对照《三皇玉诀》的主旨把《阴符经》中“贼”、“盗”相关句子去掉、“邪”为语气助词改为耶,《阴符经》全文分四段如下:
???? 第一段是为治决策思维。修心,心定神明依泊;合一入道本心如此,不需要五贼、盗机;以本心取人、“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各尽职分。“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耶,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 第二段,“动其机”,管理方法论、术用。“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三才安,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 第三段,管理者守心为公。“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第四段与第一段呼应,象数为术为道用、为偏为借,根本在人。“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 ? 全篇立意堂堂正正,这才是阴符经原文,符合人皇心境。神农氏是道祖,中华文明人文初祖。所以《阴符经》被篡改了:《三皇玉诀》述黄帝向广成子请教《阴符经》涵义,《阴符经》作者肯定不是黄帝,此其一;疑问二、黄帝为什么要篡改《阴符经》?
?? 仓颉只是黄帝的下属,若是仓颉造字,《阴符经》从哪来?《三皇玉诀》从哪来?黄帝之前几千年的医道知识系统是靠什么传承的?文字怎么可能是仓颉造的?能误导后人认为自己造字,一是仓颉做了类似字典的工作,二、把《阴符经》伪署黄帝名――毕竟这事只要揣测领导的心意,捧了领导、领导才能默许自己偷名。能默许仓颉做这样的事,想想黄帝当时的公心如何,此事也旁证黄帝不是人皇。顺便推一下,内经应为《神农内经》:把现内经中类黄帝请教广成子的句子剔除,文章立意架构都完整,原本应为“神农氏曰”。
?? 《阴符经》从哪得来的?阪泉之战的战果。炎皇能与黄帝开战说明两人的年龄相差不多,炎皇爱惜部族生命所以两部合并;但合并后的炎皇之死找不到任何记录——最大的可能是被谋权害命。从这事也能看出战争是源于地域资源不同产生的交换即对资源配置认知不同的争议,所谓的民族斗争一定次要于因为资源争夺的阶级斗争。去掉阶级性论史会显得温情,但从人的共性而言会让历史更客观。唯物史论强调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决定行为决策,忽略了心地的不同以及阶级属性只是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的:如果能统一人民对三观的认识,制度重点处理资源配置的均衡,就解决了朝代更换的问题。争名、争权是三观不同所致;《阴符经》篡改者慧力不及三皇,所以说因果,只要做过必有痕迹。综上,黄帝只是五帝之一,炎皇是人皇。
? 道即意,医道同源。由道医典籍追溯推理:中华文明灶启在伏羲氏,中华人文初祖是神农氏,完善于炎皇。人文是整个人类传承思维框架的搭建!《阴符经》是人类的人道之源。中华国学的魂是儒行,以人道立心是中华大地上所有人类繁衍至秦始皇大一统即公元前221年的文明传承之本。不要争执是在哪个地区,三十万年来地理山川变化和人口的不断迁移使这种追溯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只要知道三皇的人道火种文明一直在中华大地传承就行。
??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建都有熊亦称有熊氏。《内经》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谁家的孩子不是这样!神灵不神灵能看出来的吗?至于登天,反正就是死了。二十岁即位即前2697年当上首领,《列子黄帝》记黄帝“十又五年,喜天下戴己”说明三十五岁于前2682年打完蚩尤。“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 时五十岁,前2667年“焦然肌色皯黣”与内经上古天真论“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对应,斋心服形三月;“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而帝登假”,黄帝死于公元前2639年。在位58年,公元前2717到前2639年共活七十八岁,能与内经对应的衰老就不是成仙登天。只能说黄帝上位之初为权为利,三十年后“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情是私心私欲,斋心服形是为了神全合道,然后得了民众拥护被称赞。
?? 但之后四帝是其子孙: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颛顼的侄儿,唐尧是帝喾的儿子,虞舜的高祖穷蝉是颛顼的儿子、虞舜即位只是权力从叔叔家回本家了。天赋不一定随血脉传承,一个人在公私之间的取舍就是道心的稳否,“为道易守道难”。开拓易承继难,决策者把握战略思维稳定并不是容易的事。
?? 夏之前确有虞朝,且一直是在黄帝一家承继。从黄帝到虞舜,家天下在这六代人传承中相对稳定。黄帝只统治五十八年;“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其后“尧治天下五十年”,闻童谣还宫招舜禅让;“舜不辞而受之”,舜智取天下;据此推断黄帝姬家几百年间除了这六代即位后相对稳定繁荣,之外就是部族各治或争天下的时候。
? 从黄帝开始中华大地上的人类社会就不是禅让制了,是血统把持,私天下。《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黄帝家训示的担当并没有错,但是人的天赋不总伴随血统传承,家天下有违天道。家天下在五帝之前从未有过,也证明三人皇推断结果的正确,所以《列子周穆王》说“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
??”――《因果决策》(八)中华文明解读,版权自有。此文里春秋的人物还要据历史修改,但这部分没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2017年三煞,酉卯两方须重点注意